導(dǎo)讀:本文提供半夏厚樸湯方歌方解
【原文】
婦人咽中如有炙臠
,半夏厚樸湯主之。(《金匱要略》第二十二篇)【組成】
半夏15g 厚樸10g 茯苓12g 蘇葉6g 生姜15g
【方歌】
半夏厚樸痰氣疏
,茯苓生姜共紫蘇,加棗同煎名四七,痰凝氣滯皆能除。【方解】
炙臠者,炒肉也
。形同炒肉,黏附于咽,吐之不出,吞之不下,有似梅核,故有梅核氣之稱,西醫(yī)謂歇斯底里球,或癔病。為情懷抑郁,憂思氣結(jié),脾不化濕,則痰涎生之,痰氣相結(jié),凝阻于咽,系婦女常見之癥。表現(xiàn)有胸膈滿悶,飲食無味,善疑慮,易驚恐,甚者心情沉重,情緒低落。咽峽色淡紅潤,舌苔白膩,脈象弦滑。一般吞咽無阻,開心或忙碌之際其癥竟忘,心情不快或閑靜時其癥尤顯。反復(fù)空咽,愈咽梗物愈顯,憂慮恐懼亦因之益甚。半夏厚樸湯下氣化痰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亦有痰氣交阻者
【煎服】
水浸20分,煎30分
【功效主治】
咽中如有炙臠
【加減】
1. 兼胸痹者
2. 無故悲傷者
3.感冒見桂枝湯證者
【禁忌】
咽部焮紅,口干思飲,舌紅少苔者
【類方】
1.四逆散:同為理氣之方。不同者
2.小半夏加茯苓湯:同為痰飲治方。不同者
【臨床運用】
1.治喜怒不節(jié),憂思兼并
2. 聲帶息肉
3. 諸氣不調(diào)而作痛者非一,或手足疼痛
4. 精神病。善悲欲哭
【半夏厚樸湯醫(yī)案】1. 梅核氣
咽有炙臠,非婦人專病
,丈夫亦有之。有班某者,31歲。其母大不幸,雖有小恙,然癥情不重。令其痛苦者,乃憂恨迭生,驚氣不斷。稍有不適,便疑患大癥半夏15g 厚樸10g 茯苓15g 蘇葉10g 梔子10g 豆豉15g 三劑
。并寬言相告,再勿自嚇自也。未幾
,其母復(fù)至,知藥后癥隨失也。2.咳嗽
王某
,女,50歲,夙有嗽疾,逢冬易發(fā)。近感冒,發(fā)熱、頭痛、喉癢咳嗽。經(jīng)鄉(xiāng)醫(yī)輸液五日,熱退痛止,唯咳嗽不止。又令服止嗽青果丸、咳特靈,三日無毫效,遂進城求治。觀其面色淡黃,容顏微腫
,舌質(zhì)淡,苔白滑,知痰濕為患肝氣郁結(jié)
,脾胃失運,則痰飲橫逆,犯胃則納呆、脘脹、咽喉不利;凌肺則咳嗽氣逆;肺失制節(jié)則大便干秘。治當(dāng)下氣化痰,止嗽青果丸為肺熱痰稠之藥,本案用之,實相礙也。半夏15g 厚樸10g 茯苓15g 蘇子15g 橘紅10g 生姜5片 三劑
二診:咳嗽
、咽喉不利大減,胃納增,大便通——本段摘自《經(jīng)方躬行錄》
相關(guān)文章:
小柴胡湯加石膏桔梗合半夏厚樸湯治療咳嗽案半夏厚樸湯加減運用醫(yī)案半夏厚樸湯方歌方解
半夏厚樸湯所治梅核氣由肝氣郁結(jié)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ngfangyingyong/846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