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經方與應用

      經方治癲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觀察

      道醫(yī) 2023-06-25 01:43:40

      癲狂為常見神志病,中醫(yī)學關于本病論述甚豐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鹅`樞·癲狂》:“癲疾始生,先不樂
      ,頭重痛,視舉目
      ,赤甚作極
      ,已而煩心,侯之于顏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薄翱袷忌?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先自悲也
      ,喜忘苦怒善恐者?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薄峨y經·五十九難》:“癲狂之病
      ,何以別之?然狂疾之始發(fā)
      ,少臥而不饑,自高賢也
      ,自辨智也
      ,自貴倨也,妄笑
      ,好歌樂
      ,妄行不休是也
      。癲疾始發(fā)
      ,意不樂,直視僵仆
      ,其脈三部陰陽俱盛是也
      。”簡言之:癲者
      ,語言錯亂為癲也
      ;狂者,怒罵飛走為狂也
      。本病治法方藥首當推崇漢代張仲景《傷寒論》
      、《金匱要略》所載大法,多為后代所宗
      。其以方藥簡單、臨床療效卓著為特色
      ,余臨證甚喜用之
      。茲略述點滴體會。

      、辨證分型及病因病機

      (一)分型

      1.癲:臨床表現:言語錯亂

      ,精神恍惚
      ,如醉如癡
      ,不知穢潔,僵仆直視
      ,終日沉臥不語
      ,自悲自責,惶惶不可終日
      ,或猶如驚弓之鳥,或如大難臨頭之狀

      2.狂:臨床表現:興奮多言

      ,少臥妄行,自尊自貴
      ,怒目直視
      ,罵詈不避親疏,登高而歌
      ,棄衣而走
      ,踰垣上屋不知畏忌,持物如御敵
      ,時欲殺人
      ,時時悲哭;或多食暴飲
      ,不知饑飽
      ,常對人講說一些怪誕不稽之事。

      3.癲狂兼見:臨床表現:神志恍惚

      ,精神不定
      ,言語失常
      ;終日默默無言
      ,對外界反應遲鈍;或興奮多言有欣快感時沉臥終日不語不食
      ;或時臥時起
      ,欲行不行,形似恐懼焦虛
      ;或持物如御敵
      ;或疑衣服有毒
      ,食物有毒等

      (二)病因病機

      本病之病因與陰陽、氣血失常

      ,痰火擾神迷竅有關
      。如《靈樞·口問》:“大驚卒恐,則氣血分離
      ,陰陽破敗,經絡厥絕
      ,脈道不通
      ,陰陽相逆,衛(wèi)氣稽留
      ,經脈虛空
      ,血氣不次
      ,乃失其常
      。”《難經·二十難》:“重陽者狂
      ,重陰者癲
      。”《醫(yī)宗金鑒》也指出
      ,癲狂起于痰、火
      、氣
      、驚四因。綜合古今醫(yī)家之見
      ,本病多由驚憂
      、勞神
      、思慮悲傷過度等情志變化
      ,致使氣血逆亂
      ,五志過極,化火動痰
      ,痰蒙心竅
      ,火擾神明,心神無主
      ,遂發(fā)癲狂。癲狂之別
      ,一般地講
      ,癲多由謀慮失志,思慮積擾
      ,而致氣郁痰迷
      ,神志失主;狂多由大驚大恐
      ,或屈無所伸
      ,怒無所泄,陽氣遏抑不得疏越
      ,火郁痰涌,上擾神明
      。二者雖有小異
      ,但“癲狂之原本相同”(《雜病源流犀燭》),是知陰陽氣血失常是其本
      ,痰火閉竅擾神是其標

      二、治法

      、方藥

      治癲狂大法咸以行痰為先,其治步驟

      ,大凡治癲:“先逐其痰
      ,次復其神,養(yǎng)其陰”
      ;治狂:“先奪其食
      ,次下其痰,降其火”(《類證治裁》)
      。綜上所述
      ,癲狂之治,首當開竅化痰
      ,繼則安神
      ,清熱(降火)、養(yǎng)陰諸法遞用
      。余則偏嗜經方,今就臨證所用
      ,述之于后:

      (一)化痰開竅法

      癲與狂治法雖不同,然總以治痰為先

      ,選淡鮮竹瀝水化痰開竅
      ,以其味甘性寒而滑,具養(yǎng)血補陰
      、消風降火之功,清化熱痰
      ,兼去風痰
      ,每用30毫升沖服,日2次
      。他如清心滾痰丸
      、竹瀝達痰丸、礞石滾痰丸
      、白金丸等臨證每多酌情選用。

      (二)養(yǎng)心安神

      、和肝健脾法

      多用于癲及癲狂兼見型

      。常用方:甘麥大棗湯、百合地黃湯
      、梔子豉湯等
      。常用藥:炙甘草、浮小麥
      、肥大棗、百合
      、生地
      、梔子、豆豉
      、菖蒲
      、郁金、煅龍齒等

      (三)清心安神

      、滋陰清熱法

      多用于癲狂兼見及癲型,常用方:百合地黃湯

      、百合知母湯
      、黃連阿膠湯、梔子豉湯等
      。常用藥:百合、生地
      、知母
      、滑石、川連
      、黃芩
      、白芍
      、菖蒲
      、郁金、雞子黃
      、煅龍齒
      、柴石英等。

      (四)鎮(zhèn)驚安神

      、清熱降火法

      多用于狂型。常用方:生鐵落飲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梔子豉湯、承氣湯類
      、百合知母湯等
      。常用藥:百合、知母
      、黃連、黃芩
      、白礬
      、菖蒲、郁金、元明粉
      、生大黃
      、磁石、淡鮮竹瀝水
      、煅龍牡。

      (五)理血安神

      、滋陰通腑法

      多用于癲狂兼見及癲型

      。常用方:酸棗仁湯、黃連阿膠湯
      、增液承氣湯
      、百合知母湯
      、甘麥大棗湯等
      。常用藥:炙甘草、浮小麥
      、肥大棗
      、川連
      、玄參
      、天冬
      、麥冬
      、生地、郁金
      、白礬
      、瓜蔞、元明粉
      、肉蓯蓉、火麻仁
      、炒棗仁等

      (六)養(yǎng)心安神、解郁除煩法

      常用于癲狂兼見型

      。常用方:甘麥大棗湯
      、百合雞子黃湯、黃連阿膠湯
      、梔子豉湯。常用藥:炙甘草、浮小麥
      、百合
      、川連
      、白芍
      、阿膠
      、梔子
      、豆豉
      、雞子黃、烏藥
      、遠志
      、菖蒲。

      、18例精神分裂癥的療效觀察

      近幾年來采用經方為主

      ,治療18例西醫(yī)診斷為精神分裂癥
      ,通過臨床觀察療效如下:

      (一)臨床資料

      1.病例選擇:18例均由神經科確診“精神分裂癥"患者

      2.一般資料:18例中,男性9例

      ,女性9例
      ;18例中年齡在15~50歲之間,其中15~30歲共計12例
      ,占67%。病程最長者為18年
      ,最短者為2個月

      3.西醫(yī)分型:憂郁型4例,青春型3例

      ,妄想型9例
      ,單純型2例
      ,狂躁型無

      4.發(fā)病特點:患者發(fā)病前性格多屬孤僻,氣量狹窄

      ,倔犟好勝
      ,寡言固執(zhí),任性者
      ;發(fā)病誘因多與精神刺激有關
      ,如失戀、待業(yè)時久
      、考學落榜
      、工作或家庭糾紛等,尚有30%以上患者有家庭遺傳史

      (二)治療方法與治療效果

      1.治療方法:采用經方為主辨證論治

      ,主要以上述之六法十方為主,尤以百合地黃湯
      、甘麥大棗湯、梔子豉湯
      、黃連阿膠湯
      、菖蒲郁金湯幾方用的為多。

      2.治療效果:據治療觀察半年至一年之統計

      ,以上患者:癥狀完全緩解
      ,精神活動基本恢復正常,并能參加日常工作
      、學習和勞動者6例
      ,精神癥狀(包括特征性癥狀)大部或部分緩解,復發(fā)次數減少工作能力大部或部分恢復者12例(一般用藥一療程
      ,每療程兩個月左右)。

      (三)典型病例

      例一:憂郁型精神分裂癥

      蘭某

      ,女
      ,50歲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熬穹至寻Y”(憂郁型)十六年
      ,累治不愈。現癥:精神抑郁
      ,沉默不語
      ,言語無序,惡人聲
      ,喜靜臥
      ,多愁善感
      ,疑心重重
      ,終日惶惶不安,總覺得有大難即將臨頭,大便干結數日一行
      ,不思飲食
      。脈沉細,舌苔白膩
      ,舌質暗淡。

      證:思慮勞神過度

      ,傷及心脾
      ,兼之家事糾紛,氣郁痰結
      ,蒙蔽神明
      ,發(fā)為癲痰。治當養(yǎng)心安神
      ,解郁除煩,化痰通腑

      處方:炙甘草9克

      ,浮小麥30克,肥大棗7枚
      ,百合12克
      ,生地15克,梔子6克
      ,豆豉12克,郁金12克
      ,菖蒲9克
      ,琥珀3克(沖),當歸12克
      ,肉蓯蓉30克

      服31劑后,已愿活動

      ,心情舒暢而無緊張感,觀其脈弦細,舌質淡中有裂紋
      ,繼進養(yǎng)心安神
      ,滋陰清熱
      ,解郁除煩之法。方擬:炙甘草9克
      ,浮小麥30克
      ,大棗7枚
      ,遠志9克
      ,梔子6克,豆豉12克
      ,菖蒲9克
      ,郁金12克,川連3克
      ,黃芩9克
      ,白芍12克
      ,阿膠9克

      本方服至25劑,神志如常人

      ,可堅持正常工作
      ,痊愈后追訪察一年,未發(fā)病
      ,療效鞏固。

      例二:妄想型精神分裂癥

      程某

      ,女
      ,15歲。素性孤僻
      ,因生活瑣事
      ,心情抑郁,遂郁郁寡歡
      ,幻聽
      ,幻視
      ,疑心叢生,如疑他人在食物中放毒害她
      。雙目呆視
      ,獨坐不語,時時悲哭
      ,煩躁不安
      ,夜多噩夢,大便干結
      ,白帶量多
      。脈弦小滑,舌質淡紅苔白

      辨證:肝郁不舒

      ,氣郁痰結,阻蔽神明
      ,致十二官失職,故視聽皆有虛妄
      ,癥屬癲狂兼見
      。法擬養(yǎng)心安神,化痰開竅

      處方:炙甘草9克

      ,浮小麥30克,肥大棗7枚
      ,百合12克,知母9克
      ,生地15克
      ,菖蒲9克,郁金12克
      ,白礬6克
      ,煅龍牡24克,珍珠母24克
      ,淡鮮竹瀝水30克。

      另:清心滾痰丸20粒

      ,每次1粒
      ,每日2次。

      藥進6劑

      ,幻聽消失
      ,服至42劑,諸癥若失
      。情緒正常
      ,言談舉止如常人
      ,停藥觀察三個月工作正常
      ,業(yè)已近期治愈
      ,繼以丸藥調理,并囑其家屬注意精神調養(yǎng)
      ,以鞏固療效

      四、體會

      1.癲狂一病可涉及近代醫(yī)學多種精神病

      ,如精神分裂癥、反應性精神病
      、偏執(zhí)性精神病等
      ,本文列述資料僅總結精神分裂癥的一種。

      2.癲狂為一病二證

      ,有同有異
      ,不能截然分開,正如《雜病源流犀燭》云:“癲為久病
      ,狂為暴病
      ;癲病多喜
      ,狂病多怒;癲有時人之不覺
      ,是癲之輕癥
      ,狂有時人不及防,是狂之驟者”
      。而“癲病痰火一時忽動,陰陽相爭
      ,亦若狂之狀
      ;狂病痰火經久,煎熬神魂迷瞀
      ,亦兼癲之狀”
      。故二癥相互轉化,并見之時并不鮮見
      ,本病所列癲狂兼見一型亦為臨證多見

      3.余主用經方治療癲狂規(guī)律

      ,大體來說
      ,化痰為首選之法(包括化痰開竅、攻逐頑痰等)
      ;安神為基本治法(養(yǎng)血安神
      、清心安神、鎮(zhèn)驚安神)
      ;和肝悅脾養(yǎng)陰為常用之法
      ;而解郁(疏肝解郁
      、宣郁除煩)
      、通腑(潤下、峻下)等法則量情選用
      。本人臨證常喜多方多法合用
      。諸方中尤中意于:甘麥大棗湯、百合地黃湯
      、黃連阿膠湯、梔子豉湯等
      。癲狂與心
      、肝、脾三臟病變有關
      ,甘麥大棗湯則是一張心肝脾兼治之方
      ;百合地黃湯系治百合病代表方。尤在涇云:......百合色白入肺
      ,而清氣分之熱
      ;地黃色黑入腎
      ,而除血中之熱
      ;氣血即治,百脈俱清......”今以百合地黃湯調治氣血
      ,使氣血陰陽復其常度
      。可謂恰中癲狂之病機
      ,梔子豉湯
      、黃連阿膠湯俱針對心煩不寐而設
      ,前者偏清熱宣郁除煩
      ,后者偏滋陰清熱、清心安神
      ,臨床亦多采用
      。以上諸方在治癲狂各型上基本混用,并配選化痰開竅之品
      。然藥味取舍
      ,孰主孰次,孰輕孰重
      ,則臨證量情而施
      。如謂經驗,不過寓此小小布陣變通之中
      ,精神分裂一癥治法亦仿此
      ,不復贅。

      4.本病乃情志失常之疾

      ,當針對發(fā)病之由,采用藥物治療與精神調養(yǎng)相配合方法
      ,注意解除患者精神負擔
      ,使其增強治療信心,所以指導患者精神調養(yǎng)是保證治療的重要因素
      ,臨證絕不可忽略之

      ——本段摘自《 當代名家論經方用經方》

      相關文章:

      癲狂癥的病因病機,癲狂病(精神分裂癥)的中醫(yī)辨證治療醫(yī)案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ngfangyingyong/861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越婢加半夏湯方歌方解,臨床運用醫(yī)案
      【方劑組成】麻黃18克,生姜9克
      ,炙甘草6克
      ,大棗5枚,生石膏45—100克
      ,半夏15克。【用法】煎服法同麻黃湯方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靖柙E】越婢加半夏湯方,治咳逆上氣肺脹
      ,熱壅飲逆外邪郁
      當歸芍藥散方歌方解,當歸芍藥散證辯證
      【組成】當歸三兩
      烏梅丸的現代藥理研究與臨床應用
      腎著湯加味治療早泄一例
      胡某
      ,男
      ,35歲,初診日期:2011年3月28日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颊咴V早泄4?5年,乏力
      ,小腿肚子軟
      ,頭暈,腰痛
      ,四肢涼,怕冷
      ,比常人穿得厚
      ,無汗
      ,納可,起夜3?4次
      ,大便1?2日1次
      炙甘草湯組成配方,功效與作用,臨床運用醫(yī)案
      【炙甘草湯組成配方】甘草12g(4兩
      ,炙)、生姜9g(3兩
      ,切)
      、人參6g(2兩)、生地黃30g(1斤)
      、桂枝9g(3兩
      ,去皮)、阿膠6g(2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