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經(jīng)方與應用

      大柴胡湯加減治療頭痛醫(yī)案

      道醫(yī) 2023-06-25 02:21:10

      張xx

      ,男
      ,30許
      。1979年春就診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颊咭蚤L期兩側(cè)頭痛就診,伴發(fā)癥有口苦
      、胸脅不適
      、大便干難等,脈弦實
      ,舌苔白黃
      。年來中藥如羌
      、獨
      、芎
      、芷
      ,西藥如祛痛片
      、顱痛定等
      ,服用屢屢
      ,迄未根除
      。其實以經(jīng)絡論
      ,少陽行身之側(cè);以臟腑論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
      ,下焦如瀆
      ;以治則論,上病下取等
      ,在這里都應縱橫綜合
      。如本證主訴是頭痛
      ,而卻另有一系列伴發(fā)癥。這些現(xiàn)象卻又息息相關
      。僅以大便干難論
      ,就是腑氣不通,濁氣上逆
      。口苦
      、干嘔等才相應而生。也正因為經(jīng)絡循行障礙
      ,才有頭痛在兩側(cè)及胸脅不適
      。病者只知頭痛,那能顧及這些
      。醫(yī)者也只著眼于頭痛一點上,那就不成其為醫(yī)者了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秲?nèi)經(jīng)》中有“伏其所主
      ,先其所以”及“治病必求其本”等治則
      ,用于本病,通其腑氣
      ,其病可已的。方選大柴胡湯加減

      柴胡20g

      ,黃芩10g
      ,白芍13g,半夏13g
      ,枳實10g
      ,大黃10g(后下)
      ,甘草3g
      ,生姜7片,大棗2枚
      。二付。

      復診:主訴用上藥一付后

      ,大便下結糞少許
      ,痛勢見緩
      。用第二付后
      ,大便繼下結糞兩大塊
      ,頭痛如失
      ,伴發(fā)證仍有存在,乃更下方
      ,方選小柴胡湯加減

      柴胡15g,黃芩10g

      ,太子參15g
      ,厚樸15g
      ,陳皮10g
      ,當歸12g,甘草5g
      ,生姜5片
      ,大棗2枚
      。上方又二付
      ,大便轉(zhuǎn)溏,各種伴發(fā)癥次第消失
      ,主證亦未再發(fā)

      按:古人對小柴胡湯藥用機制有“上焦得通

      ,津液得下,胃氣因和”之說
      ,這是后方用小柴胡湯之依據(jù)
      。至于大柴胡湯
      ,古人列為緩下劑
      ,與調(diào)胃承氣湯類似
      ,是少陽實證方
      。因而先用之以通腑氣
      ,即“病在上而治之在下”之意
      。本方原無甘草
      ,家傳是用小量甘草
      ,可收緩下之功
      ,而無瀉下諸弊
      ,先嚴嘗如斯教我,個人屢用輒效
      。這樣用法
      ,系師承調(diào)胃承氣及三一承氣而來的。

      ——本段摘自《醫(yī)案叢刊 雜病論治》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ngfangyingyong/862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越婢加半夏湯方歌方解,臨床運用醫(yī)案
      【方劑組成】麻黃18克,生姜9克
      ,炙甘草6克,大棗5枚
      ,生石膏45—100克,半夏15克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居梅ā考宸ㄍ辄S湯方?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靖柙E】越婢加半夏湯方,治咳逆上氣肺脹
      甘草瀉心湯原文,組成,立方意義,功效與作用
      半夏瀉心湯證,癥狀較急迫者
      ,加甘草量
      。——《傷寒論》
      、《金匱》名【組成】半夏11克
      ,甘草7克,黃芩
      、干姜
      、大棗各5.5克
      ,黃連1.8克(人參5克)。煎法
      、用法同前。按:傷寒論方中無人參
      ,注家有謂
      ,系因人參增氣,故去之
      。原注:臣億等
      ,謂半夏、
      2023-06-25
      甘草瀉心湯原文,組成,立方意義,功效與作用
      當歸芍藥散方歌方解,當歸芍藥散證辯證
      【組成】當歸三兩,芎藭三兩
      ,芍藥一斤
      ,茯苓四兩
      ,白術四兩
      ,澤瀉半斤。右六味,杵為散,取方寸匕
      ,酒和
      ,日三服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痉礁琛?當歸芍藥散川芎
      ,茯苓白術澤瀉從,妊娠血虛少腹痛
      ,養(yǎng)血行氣并止痛
      。【方解】芍藥緩攣急而治腹痛
      ,當歸
      、川芎調(diào)經(jīng)血并兼補虛,茯苓
      2023-06-24
      當歸芍藥散方歌方解,當歸芍藥散證辯證
      苓桂術甘湯方歌方解,苓桂術甘湯原文解析
      【方劑組成】茯苓12克,桂枝9克
      ,白術9克
      ,炙甘草6克?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居梅ā克鍦胤
      !痉礁琛寇吖鹦g甘痰飲主,桂枝甘草加苓術
      烏梅丸的現(xiàn)代藥理研究與臨床應用
      烏梅丸出自張仲景《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篇
      ,由烏梅、細辛
      、干姜、人參
      、當歸
      、附子、蜀椒
      、桂枝
      炙甘草湯組成配方,功效與作用,臨床運用醫(y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