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取名字的人是康熙,唐朝時就被列為貢品
碧螺春名字的由來:據(jù)清代《野史大觀》(卷一)載:洞庭東山碧螺峰石壁,產(chǎn)野茶數(shù)株
碧螺春名字的由來又據(jù)清代王應奎《柳南隨筆》記載: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
,第三次南巡車駕幸太湖。巡撫宋犖從當?shù)刂撇韪呤种煺庂彽镁频膰樕啡讼氵M貢,帝以其名不雅馴,題之日碧螺春。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來的故事之一。后人評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澤碧綠,卷曲似螺,春時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點,欽賜其美名。從此碧螺春遂聞名于世,成為清宮的貢茶了。碧螺春簡介:碧螺春是中國傳統(tǒng)名茶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于綠茶類唐朝時就被列為貢品
碧螺春的原產(chǎn)地為太湖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又稱“洞庭碧螺春”
。古人們又稱碧螺春為“功夫茶”、“新血茶”。碧螺春
,產(chǎn)于太湖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故命名洞庭碧螺春。2002年經(jīng)國家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總局批準,獲得原產(chǎn)地域標志產(chǎn)品保護。
擴展資料
碧螺春是中國傳統(tǒng)名茶
唐朝時就被列為貢品
,古人們又稱碧螺春為“功夫茶”、“新血茶”。高級的碧螺春,茶芽之細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萬個。炒成后的干茶條索緊結(jié),白毫顯露,色澤銀綠參考資料: 碧螺春
碧螺春屬于綠茶類
。主產(chǎn)于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qū)),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產(chǎn)于洞庭東、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湯清、味醇,是我國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歷史。民間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嚇煞人香”。相傳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順手摘了幾片茶葉,泡茶后奇香撲鼻,脫口而道“香得嚇煞人”,由此當?shù)厝吮銓⒋瞬杞小皣樕啡讼恪?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nji/178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下一篇:
?)" rel="prev">
碧螺春產(chǎn)于什么地方(碧螺春產(chǎn)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