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緯書《易傳》數(shù)學
《易緯》是孔子弟子八家之一派所記孔子之學
,其中也有孔子的數(shù)學思想陽變七之九
天數(shù):一
地數(shù):二
、六、三十、八萬六千四百二十。(鄭注: 地極之大數(shù),物滿由此。)卦數(shù):三千八百四,又位大二十二萬八千二十四卦數(shù)
。爻數(shù):三百八十四
,通二萬二千八百二十四。衍天地合和數(shù):天地合一二得三
,合九六,合二十五及三十。策數(shù):乾策二百一十六(一策三十六
八象大盡數(shù):二百二十八萬二千四百盡九百八十七分。
生天數(shù):天本一而立
天地合策數(shù)五十五
孔子在《乾坤鑿度》中說“運天地之數(shù),萬源由也”
那么孔子是怎樣運算這些“數(shù)”的呢?是以卦“數(shù)”為基礎整合宇宙萬物秩序的
,即《乾坤鑿度》所說“八卦變策象數(shù),庶物老,天地限以為則”,鄭注:“太易行于乾坤, 乾坤作用于太易,八卦變?nèi)f匯,隨卦爻之用,盡天地之老,代限古極也。《易》理順時變化
,不著一方。”體現(xiàn)“卦數(shù)”變?nèi)f匯的是孔子一再強調的“卦氣”說,因為“卦氣”說通過《周易》64 卦卦爻數(shù)的順時變化的不同分配,實現(xiàn)了宇宙時間與空間的有機統(tǒng)一,所以孔子說“諸卦氣,溫寒清濁,各如其所”,用“八卦以建五氣,以立五常,以之行”。這個“五氣”,就是《素問.天元紀大論》說的“寒暑燥濕風”- -年五季之五氣,配天干合化之五運: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這里的“五?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易緯》卦氣說在《通卦驗》、《乾鑿度》
、 《乾元序 制記》等書中都有具體闡述。如《通卦驗》載孔子說:“凡 《易》八卦之氣,驗應各如其法度,則陰陽和,六律調,風雨時,五谷成熟,人民取昌,此圣帝明王所以致太平法。故設卦觀象,以知有亡。夫八卦繆亂,則綱紀壞敗,日月星辰失其行,陰陽不和,四時異政。八卦之氣不效,則災異氣臻,八卦氣應失常?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八正者,所以候八風之虛邪
,以時至者也;四時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氣所在總之
二、《詩經(jīng)》數(shù)學
《詩經(jīng)》是中國第一部詩歌集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qimenjichu/402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上一篇:
孔子論物理學
下一篇:
什么是太極,山水蒙">
,山天大畜">
,火命的人缺什么">
,不同季節(jié)的火命運命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