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卜、胡蘿卜
。
2
、秋分養(yǎng)生雖然以多吃辛酸果蔬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飽太撐,以免造成腸胃積滯秋分后寒涼氣氛日漸濃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jīng)常腹瀉的人,水果吃多了還容易誘發(fā)或加重疾病
。
3
、秋分時節(jié)進補也不可太過
首先,忌無病進補
。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能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還會引起發(fā)胖
。此外,血液中膽固醇增多,還易誘發(fā)心血管疾病;其次,忌慕名進補
。盲目認為價格越高的藥物,就越能補益身體,但事實上,過量濫用滋補品反而可能會導(dǎo)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
、血壓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
秋分養(yǎng)生從飲食做起
1.秋分,是秋季90天中間的那天。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晝夜時間長短相等
。從這一天起,北半球的日照時間慢慢的少了,天氣也就可是慢慢的轉(zhuǎn)冷了
。天文學上是把秋分當作秋季的開始的,和我們農(nóng)歷的歷法還是有些差別的。
2.秋分之后,降雨量慢慢的少了,出現(xiàn)大雨
、雷雨的機會也少了,但降雨的次數(shù)可能會多一些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這個農(nóng)諺既是說雨水多,也在告訴人們,天氣在慢慢的轉(zhuǎn)涼了
。
3.這段時間,晝夜長短基本相等,因此在養(yǎng)生方面要注意的是陰陽平衡,使肌體保持“陰平陽秘”的狀態(tài)
。保持良好的睡眠,保持樂觀的工作狀態(tài)、精神狀態(tài),也就是“陰平陽秘”,這樣才可以避讓肅殺之氣,適應(yīng)秋天的平容之氣
。
4.這個時候也還是燥,但此時的燥已經(jīng)是涼燥了,和白露時的溫燥不同
。鍛煉身體是養(yǎng)生的最有效途徑,此時應(yīng)加強益肺潤燥,練練吐納功,叩齒咽津潤燥功當是有所幫助。飲食方面要多吃一些清潤
、溫潤為主的食物,如:芝麻
、核桃、糯米
、蜂蜜
、乳品
、雪梨
、甘蔗等,這些都可以滋陰、潤肺
、養(yǎng)血,辛辣食物盡量少食,季節(jié)果品可以多吃,這也正和“不時不食”的古訓(xùn)
。
5.秋寒,容易生胃病。所謂秋凍,要看自己的身體狀況,有胃病者,千萬不要盲目秋凍,免得未能為適應(yīng)冬天做好準備,反倒添了新的毛病
。
6.初秋時節(jié),仍然是溼熱交蒸,以致脾胃內(nèi)虛,抵抗力下降,這時若能吃些溫食,特別是食用粳米或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
、補中氣的功能。對中老年胃弱的嗯早餐宜食粥,如芝麻粥
、大米百合粥
、核桃仁粥等。百合粥,菊花粥,也是不錯的選擇,潤肺
、清火
、制燥咳,通便秘,對身體很有好處
。菊花還可以洗凈涼拌,有著同樣的功效,而且不俗,可為餐桌爭的幾分光彩。
其次秋分還可以煮些栗子粥,健胃健脾,補腎強骨,而且軟糯甜香,非常適口
秋分養(yǎng)生的藥膳
1
、雪梨銀耳紅棗蓮子湯
材料:雪梨1個
、銀耳30g、蓮子20g
、紅棗5枚
。
做法:雪梨去皮切成塊,銀耳一朵、蓮子若干和紅棗10余粒泡發(fā)洗凈
。雪梨
、銀耳、紅棗
、蓮子和冰糖適量放入鍋中,加足量清水***水量大約是所有食材的2-3倍***,大火燉開后轉(zhuǎn)小火1小時即可
。
功效:雪梨銀耳紅棗蓮子湯具有潤肺鎮(zhèn)咳、幫助消化
、健脾滋陰的良好功效
。
2、豬肚白術(shù)湯
材料:豬肚1具,白術(shù)60克,煨姜45克,胡椒15克,精鹽適量
。
做法:將豬肚洗凈,去油脂,放入沸水中焯后去水,晾干水后備用
。將白術(shù)、煨姜
、胡椒放入豬肚內(nèi),縫合豬肚,豬肚外以針刺小孔,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2小時,放入精鹽調(diào)味
。撈出豬肚,切塊,喝湯吃豬肚。
功效:有溫中散寒,補脾益氣的功效,尤其適用于脾胃虛寒的人
。
3
、海參豆腐
材料:海參400g,水豆腐300g,蛋清6個,牛奶150g,冬菇片15g,青菜心3棵,火腿片20g,熟雞片25g,料酒、蔥姜汁
、味精
、鹽、肉湯
、豬油
、淀粉各適量。
做法:豆腐加蛋清
、牛奶
、鹽、味精拌勻,蒸20分鐘;海參切片,沸水焯一下
。鍋內(nèi)放入豬油,下海參
、料酒、蔥姜汁
、鹽
、味精
、肉湯燒開,燜入味后,加火腿片、冬菇片
、熟雞片
、青菜心燒燉片刻,淀粉勾芡,起鍋裝盤,海參放在盤中間,再將芙蓉豆腐放在海參四周,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豆腐和中,生津潤燥,與其他食物配伍,可有補腎壯陽,養(yǎng)陰益血之功效,為滋補強壯之品
。適用于身體虛贏,陽痿遺精,小便頻數(shù)等癥
。同時亦可作為中老年人的保健滋補膳食。
秋分后要注意些什么?
生活中處處皆學問,秋分時節(jié)應(yīng)該注意什么如下:
1
、及時增減衣服
,立秋之后,晝夜溫差較大
,不宜赤膊露體
,也不宜穿太多太暖。
2
、多喝開水
,養(yǎng)陰潤燥,彌補損失的陰潤
。喝流質(zhì)的飲食
,如飲料和水時,以少量多飲為好
。
3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秋燥容易傷人津液
,多吃蔬菜
、水果,有生津潤燥
、消熱通便的作用
。
4、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水分
,能補充人體的津液,還可多吃蜂蜜
、百合
、蓮子等清補之物,以順應(yīng)肺臟的清素之性
。
秋季養(yǎng)生十個常識秋季養(yǎng)生有哪些常識
1
、養(yǎng)陰注意多喝水
,干燥的秋季每天通過皮膚蒸發(fā)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補水必不可少
。一個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為1500毫升
,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證肺和呼吸道的潤滑。雖然為了健康
、減肥
、美容等推薦每天多多飲水,但是在不口渴的情況下
,一次性飲用大量的水
,違反生理需求,就會造成反效果
,水分超越身體必要量
,細胞中水分含量上升膨脹,最壞的結(jié)果會引起“水中毒”
,危害生命
。正確的飲水量要根據(jù)個人每天的日常活動量進行調(diào)節(jié)
,正常情況下
,每天至少飲用1.5~2L水。每次的飲水量控制在1~2杯
。
2
、穿衣注意保暖,有些人比較粗心
,天冷了沒有及時添加衣服
;有的人為了漂亮,本來穿得就少
,還不扣外套
。一早一晚天冷風大的時候,腹部很容易受寒
。尤其是的女性
,一旦遇到天冷,就會肚子痛
、拉肚子
,這是胃腸道的一種自然反應(yīng),最好最省事的辦法就是多穿點
,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嚴實點
。
3、朝喝鹽水晚喝蜜,入秋后會經(jīng)常覺得口渴
,光喝白開水
,不能抵御秋燥。人體水分
,很快會被蒸發(fā)或排泄出體外
,所以,應(yīng)該“朝朝鹽水
,晚晚蜜湯”
。就是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
,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
,又是秋季養(yǎng)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
,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一舉三得。
4
、飲食注意預(yù)防秋燥
,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
,比如:芝麻
、核桃、糯米等
。還可適當多吃些辛味
、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
,特別是白蘿卜
、胡蘿卜。秋分養(yǎng)生雖然以多吃“辛酸”果蔬為主
,但也不可吃得太飽太撐
,以免造成腸胃積滯。值得提醒的是
,秋分后寒涼氣氛日漸濃郁
,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jīng)常腹瀉的人
,水果吃多了容易誘發(fā)或加重疾病
。
5、洗澡時間不要太長
,秋冬季洗澡的時間不要太長
,這樣會使皮膚表層的油脂失去保護,讓皮膚更加的干燥瘙癢
,嚴重還會引起皮膚發(fā)皺
、脫水。建議盆浴時間20分鐘最好
,淋浴的話3至5分鐘即可
。很多人很喜歡熱水澡,尤其有些雞皮膚的妹子
,有“滾燙的水能洗去雞皮膚”的心理
。但是其實水溫過高也會破壞皮膚表面的油脂,讓毛細血管擴張
,加劇皮膚的干燥
。建議洗澡水溫在24度至29度最佳。秋冬季洗澡不要太勤快
,很多人認為洗多了身體才會越來越干凈
,其實這樣做只會讓皮膚越來越干燥,反而會加重皮膚瘙癢的問題
。導(dǎo)致表皮變?nèi)?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受到細菌和真菌的侵入,造成其他皮膚感染
。
6
、多睡一小時,中醫(yī)認為
,秋冬為陰令
,秋時陰收,冬時陰藏
。故秋三月
,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養(yǎng)收之道也
;冬三月,早臥晚起
,必待日光
,養(yǎng)藏之道也。所以秋冬之季養(yǎng)生
,注重陰之收藏及睡眠質(zhì)量提高
,則事半功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扒锛驹缗P早起
,冬季早臥晚起”是此時主要的睡眠養(yǎng)生之道。具體睡眠時間,建議每晚亥時(即9點-11點)休息
,爭取在子時(11點-1點)入睡
。因為子時是陽氣最弱、陰氣最盛之時
,此時睡覺
,最能養(yǎng)陰,睡眠質(zhì)量也最佳
,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養(yǎng)生效果
。正常人睡眠時間一般在每天8小時左右,體弱多病者應(yīng)適當增加睡眠時間
。頭北腳南定位準確
。人體隨時隨地都受到地球磁場的影響,睡眠過程中
,大腦同樣受到磁場干擾
。人睡覺時采取頭北腳南的姿勢,使磁力線平穩(wěn)地穿過人體
,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地球磁場的干擾
,使睡眠更加香甜。睡覺姿勢張弛有度
,身睡如弓效果好
,向右側(cè)臥負擔輕。
7
、多運動防秋乏
,要避免中午感覺疲乏,讓全天都能保持充沛的精力
,多數(shù)健身教練的建議是多做些中等強度的鍛煉
,也就是讓心跳達到目標心率70%至80%的運動。專家說:“要傾聽你身體發(fā)出的聲音
,如果你處在壓力很大的工作環(huán)境中
,那么劇烈運動或許不能讓你感覺更舒服。做修復(fù)瑜伽效果可能會更好
,這樣你的大腦能夠放松下來
。”健身專家稱
,理想的安排是一周進行兩到三次高強度鍛煉
,并加入瑜伽、健走或負重訓(xùn)練等強度較低的項目
。即使在不疲勞的時候
,有意識地伸幾個懶腰
,也會覺得舒適。伸懶腰時可使人體的胸腔器官對心
、肺擠壓
,利于心臟的充分運動,使更多的氧氣能供給各個組織器官
。
8
、吃“果”不吃“瓜”
,民間有句俗語叫做“秋瓜壞肚”
,一些美味的瓜類多屬陰寒性質(zhì),吃多了會損傷脾胃
,因此要適可而止
。但一些“果類”卻可以多吃。梨可潤肺
,能夠消痰止咳
,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蘋果富含多種維生素和鉀
,不但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
,還可止瀉。龍眼有滋補
、強壯
、安神、補血等作用
,對夜間失眠的老人尤為適宜
。葡萄可以預(yù)防疲勞,有益氣
、補血
、利筋骨、健胃
、利尿等作用
。
9、記得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在人體免疫系統(tǒng)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身體抵抗外來侵害時各類免疫細胞的數(shù)量、活力都和維生素有關(guān)
。因此
,秋冬季感冒流行季節(jié),別忘記每日服用維生素C片劑
,也可以多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
,例如獼猴桃
、橙子。為使呼吸道黏膜經(jīng)常保持濕潤
,還要補充維生素A
,最佳來源是茴香、胡蘿卜和甘藍
。此外
,經(jīng)常吃一小撮核桃仁或葵瓜子,它們富含維生素E
。
10
、注意心理調(diào)節(jié),造成秋季抑郁癥的原因主要是秋季陽光照射少
,人體的生物鐘不適應(yīng)日照時間短的變化
,導(dǎo)致生理節(jié)律紊亂和內(nèi)分泌失調(diào),因而出現(xiàn)了情緒與精神狀態(tài)的紊亂
。他們往往覺得自己活著是有罪的
,顯得自卑、自閉
,臨床表現(xiàn)為情緒變得易怒
、憂郁、易疲勞
、精力衰退
、注意力分散等,最后甚至會自傷
、自殺
。曬曬太陽,是比較適合季節(jié)性抑郁的方法
。一般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