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早的實用外科手冊——《五十二病方》
祝由網(wǎng)
2023-11-10 20:19:57
1973年底
,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一批珍貴文物,其中有不少帛書、木簡
,包括很多古醫(yī)書
。在這些古醫(yī)書中
,字?jǐn)?shù)最多的一種
,由于沒有書名
,所以熱心的整理者根據(jù)書首錄最后的“凡五十二”四字命名為《五十二病方》
。這本書共有462行文字
,而外科的內(nèi)容占了430行;共用醫(yī)方280個,屬于外科的共有253個
。書中論述了多種外科病
,如傷痙(即破傷風(fēng))、螟(即麻風(fēng))
,蚢(即毒蛇咬傷)
,腸?(?疝)、諸痔
、癰
、疽,瘃(凍瘡)等等
。這本書中沒有很高深的理論
,象陰陽五行等理論基本沒有提到;也沒有長篇大論病因病理
;對臟腑之說也略為一表而過
;癥狀的描寫也很簡單。統(tǒng)觀全書
,重點(diǎn)放在治療上
。書中不僅有各種外科疾病之治療,如對痔瘺
、脫肛等病的內(nèi)治
、外治知識,而且記載了不少手術(shù)方法
,如精巧的痔科手術(shù)器具等
。全書載藥247種,醫(yī)方280個
。所以從內(nèi)容上來講
,《五十二病方》是一本臨床實用的外科治療手冊。而這本書是我國目前能見到的最早有關(guān)外科治療方面的專門著作
。
《五十二病方》是一本手抄本
。馬王堆三號漢墓墓主人是西漢初期被封為東大侯的長沙國丞相利倉的兒子,他并不是一個醫(yī)生
,那么他怎么會抄這樣一本醫(yī)書呢
?原來墓主人是一個武將,所以在他墓中隨葬的很多是兵器
、戰(zhàn)略地圖等物
。而當(dāng)時作戰(zhàn)是用刀、槍之類兵器
,所以作為武將的墓主人當(dāng)然很重視治療戰(zhàn)陣創(chuàng)傷
。而戰(zhàn)傷常易引起抽搐
,這在當(dāng)時是屬于外科的范疇?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段迨》健芬粫懊鎺撞糠忠彩桥c戰(zhàn)傷有關(guān)的疾病,如諸傷
,傷痙等等
。至于后面一些內(nèi)容,如蟲獸所傷
,癰
、疽、瘡病
,燒傷等外科病
,也是在行軍作戰(zhàn)時要遇到的。由于墓主人重視與戰(zhàn)爭有關(guān)的疾病
,所以就手抄了這樣一本外科治療專著《五十二病方》這樣一本外科治療手冊放在身邊
,或者置于桌上,以備隨時翻閱
,不是很實用嗎
?
那么,《五十二病方》這本書是什么時候的書呢
?古代書不多
,抄寫又不容易,所以我們可以斷定馬王堆三號墓墓主人不會去抄一本低劣的書的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段迨》健房隙ㄊ钱?dāng)時比較著名的一種書。墓主人死于公元前168年
,那么抄《五十二病方》的時間必定在公元前168年以前
。就是說《五十二病方》一書肯定是2000多年前的一部名著。
《五十二病方》一書所載的有關(guān)外科治療內(nèi)容十分豐富
,方法極為實用
。我們先來看看內(nèi)治方面。如治療“石癃”(泌尿系結(jié)石引起的小便癃閉不通)
,書中寫道:“石癃
,三溫煮石韋若酒而飲之”。這就是用有利水通淋作用的石葦治療“石癃”一病的方法
。又如治療疸病
,書中用方:白簽(蘞)、黃蓍(芪)
、芍樂(藥)
、桂、姜,椒
、朱(茱)叟(萸)七藥組成
。
而《五十二病方》中的外治法更多。如治療疝的方法
,《五十二病方》中用的方法是:“穿小瓠壺
,今其空(孔),盡容頹者煩夸(瓠)
,……內(nèi)(細(xì))腎撮于壺空(孔)中”
。就是將疝氣病人的陰囊和陰莖置入一只挖掉瓜瓠的小葫蘆之中。這種“小瓠壺”與后世的疝托十分相似
。所以是減輕疝氣病人痛苦的一種治療方法
,而且又十分簡便。又如治療痔瘺的方法
,《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好幾種方法
。第一種為燒灼結(jié)扎法:“……疾久(灸)熱,把其本小者而灼絕之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边@種方法就是對于痔核脫出或者直腸息肉,根蒂較小者
,可以先燒灼
,以后再結(jié)扎弄斷之。第二種為結(jié)扎摘除法:“以小角角之
,如孰(熟)二斗米頃
,而長角,絮以小繩
,剖以刀
。”這種方法則是對血栓痔
,先用角法(即拔火罐)使痔核突出
,再用小繩子結(jié)扎,最后用刀剖斷了已經(jīng)形成的血栓
。第三種為痔管搔爬法:“先道(導(dǎo))以滑復(fù)鍵
,令血出,穿地深尺半
,柔尺
,﹝廣﹞蘭寸,﹝燔﹞口炭其中
,段(煅)駱阮少半斗
,布炭上
,﹝以﹞布周蓋,坐以熏下竅
,……”
。這種方法是以滑復(fù)鍵(古代的探針)慢慢地插入瘺道,并慢慢地搔爬使其出血
,再在地面挖個深半尺
、廣三寸的土坑,坑內(nèi)放上炭火煅藥
,而坑的周圍用布蓋起來,讓病人肛門對準(zhǔn)坑中而坐在坑邊
,讓熏藥熏
。第四種方法是瘺管割治法:“殺狗,取其脬
,以穿箭
,入直(膻)中,炊(吹)之
,引出
,徐以刀(剝)去其巢,冶黃黔(苓)而婁(屢)傅之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边@種方法就是對多孔的瘺管,用狗之脬(即膀胱)
,穿上小竹管
,插入肛門中,再吹口氣使狗脬脹大
,引痔瘺外出
,再慢慢的用刀割掉它。切口處敷上黃芩
,敷幾次就好了
。2000多年前我國醫(yī)家已經(jīng)能對一個小小痔瘺的治療設(shè)計了如此不同種類的方法,可見當(dāng)時外科方面已有一定的水平了
。
痂癬是很討厭的病
。你如果見到過痂癬,一提起它來
,就會皺起眉頭
。對于痂癬的治療,12世紀(jì)時
,國際著名的外科醫(yī)生羅吉爾“首次”使用了水銀軟膏
,效果還不錯
。但我們一翻《五十二病方》中治療“加(痂)”的一節(jié),就可以找到“以水銀
、谷汁和而傅之”的記載
,這才是真正的世界上最早使用汞劑治療痂癬的記載。我國科學(xué)地使用汞劑治療痂癬的歷史
,至少比外國要早1300多年
。
《五十二病方》中所用的外治法不僅僅只有藥敷法,而且還有很多
。比如藥浴法
,就是將郁金、白術(shù)等藥加水2升煮成藥湯
,把小腿部感染病人的病腿放在藥湯內(nèi)浸洗
。又如熏蒸法,可以用秋天的竹葉燒水成蒸汽
,用來熏治燒傷
。還有熨法,有時就用蔥熨凍瘡
。更有灸法
,點(diǎn)燃蒲蠅之類,燒灸灼疣
,也就是用燒灼法治療大家平常所說的“瘊子”
。
《五十二病方》一書,不僅對外科病的治療提供了不少極為實用的方法
,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不少成就
。比如用酒麻醉止痛,即書中“令金傷毋痛方”所記
。再如書中對破傷風(fēng)癥狀的描述
,對麻風(fēng)病的鑒別診斷,對狂犬病的防治
,……等等許多方面
,都說明了我國當(dāng)時站在世界外科學(xué)的最前列。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1004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