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雜談

      周氏梅花針灸學術思想

      佚名 2023-11-11 04:14:45

      安徽自古以來就是中醫(yī)藥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歷代名醫(yī)輩出

      。周氏梅花針灸學派正是安徽中醫(yī)針灸文化傳承的杰出代表
      ,2017年
      ,周氏梅花針灸入選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周氏梅花針灸學派傳承人蔡圣朝團隊申報的“周楣聲灸法學術思想及其應用研究”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學術淵源

      梅花針灸學派

      ,又稱“周氏梅花針灸”,源于我國針灸界泰斗周楣聲家傳“梅花派”針灸技術
      ,具有近300年的歷史,迄今已傳承八代
      ,門人弟子遍布世界各地
      。梅花派因梅花針灸學派第四代傳人周樹冬素好梅花而得名,“我今新譜梅花訣
      ,梅花沁心能去疾
      。年年寂寞在深山,不以無人花不發(fā)……光緒壬寅春王月天長沂湖
      ,周丙榮樹冬撰”(《金針梅花詩鈔·詩序》)。

      梅花針灸學派的學術傳承

      ,1979年以前在安徽省天長市以周楣聲家傳
      、單傳為主,1979年
      ,周楣聲來安徽中醫(yī)學院工作后
      ,學術活動自然轉到了合肥,在合肥開枝散葉
      ,傳播世界各地
      。合肥,古稱廬州
      、廬陽
      ,因此梅花針灸學派又稱“廬陽梅花針灸”。

      代表性傳承人

      周樹冬(1862-1915年)

      ,梅花針灸學派第四代傳人
      ,受業(yè)于乃叔周渠公,著《金針梅花詩鈔》
      。由于戰(zhàn)亂等原因
      ,原稿散佚,其內(nèi)容后經(jīng)周楣聲1980年增損重訂后出版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督疳樏坊ㄔ娾n》不但記載了梅花派特色導氣法(通氣法、調(diào)氣法
      、助氣法
      、運氣法)和誘、敲
      、壓
      、通氣、調(diào)氣
      、助氣
      、動氣等梅花派特色針刺手法
      ,還記載了不同于子午流注針法的周氏家傳臟氣法時時間針法和移光定位時間針法。

      周楣聲(1918-2007)

      ,主任醫(yī)師
      ,全國首批名老中醫(yī)。先后出版《灸繩》《針灸歌賦集錦》
      、《針灸經(jīng)典處方別栽》《針灸穴名釋義》《黃庭經(jīng)醫(yī)疏》《周氏脈學》《金針梅花詩鈔》《針鐸》《填海錄》等
      。2012年《周楣聲醫(yī)學全集》出版。

      蔡圣朝

      蔡圣朝(1957-)

      ,主任醫(yī)師
      ,博士研究生導師,周楣聲學術繼承人
      ,梅花針灸學派第七代傳人
      ,全國第五、六批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安徽省名中醫(yī)
      ,“周氏梅花針灸”省級非遺項目主要傳承人。

      熱證貴灸

      熱證能否用灸法治療一直是針灸學術界爭論的焦點

      。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灸法實踐
      ,周楣聲認為灸法不但能夠治療寒證、虛證
      ,而且能夠治療熱證
      ,因此提出“熱癥貴灸”,打破了熱癥忌灸
      、禁灸的認識
      。周楣聲在大量臨床實踐的基礎上,認為灸法不但可以治療寒癥
      、虛證
      ,而且能夠治療熱癥,提出“熱證貴灸”的觀點
      。流行性出血熱屬于中醫(yī)“瘟疫”“溫病”范疇
      ,以高熱、出血
      、腎臟損害為主要表現(xiàn)
      。1985年與1987年,周楣聲不顧年近七旬的高齡
      ,帶領蔡圣朝
      、唐照亮兩人深入流行性出血熱的疫區(qū)碭山縣,積極開展灸法救治流行性出血熱患者
      ,有效率達97.47%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毒姆ㄖ委熈餍行猿鲅獰帷醚芯俊肥沁@一成果理論和實踐的總結。

      三種診療術

      針刺治療時

      ,患者自覺局部酸麻脹重等感覺
      ,稱為針感,針感沿著一定路線向病患處傳導
      ,稱為氣至病所
      ,艾灸治療也可發(fā)生感傳。

      灸感三相診療術 20世紀50年代

      ,周楣聲使用自制灸架在穴位持續(xù)施灸時發(fā)現(xiàn)
      ,當艾熱治療位置穩(wěn)定、作用集中
      、熱力均衡
      、時間持久、始終作用于一點
      ,當局部力量蓄積到一定程度時,艾灸治療的感應離開灸處
      ,開始向病處及遠方流行
      ,而且治療效果比傳統(tǒng)灸法顯著,他稱這種現(xiàn)象為灸法感傳
      。在采用特定的灸療作用方式和作用量的影響下
      ,人體在不同治療時間所發(fā)生的三個主要反應過程,稱灸感三相
      。所謂“相”是指相關
      、相連、相承
      、相接相感的意思
      ,在灸法感傳的全過程中,既有各不相同的階段特征
      ,又有一脈相承的彼此聯(lián)系
      ,所以把感傳的三個主要過程稱為“時相”,而把各個時相中的主要治療作用稱為“期”
      。第一相(定向傳導期):周楣聲認為,灸的感傳作用即是“氣至病所”
      ,灸法診斷和治療的依據(jù)。第二相(作用發(fā)揮期):當灸感定向傳導到達患處后,可對患處發(fā)生極其明顯的治療作用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继幙沙霈F(xiàn)發(fā)熱、發(fā)涼
      、盤旋
      、蟻行
      、芒刺及壓重等感覺。第三相(下降中止與循經(jīng)再傳期):感傳過程的第三相有以下兩種差別
      ,其一為下降中止期,當作用發(fā)揮期到達頂峰時,感應即逐漸開始下降
      ;其二為循經(jīng)再傳期,當感傳到達病處,第二相的作用已經(jīng)完成后,若并不以此為終點,則可有以下幾種表現(xiàn):先后再傳、往返再傳
      、輪流再傳
      、全身再傳。

      灸感三相取穴施灸的點常為壓痛穴

      ,亦可是十四經(jīng)穴
      ,壓痛穴不同于阿是穴,它是全身病理反應之處
      ,灸感第一相氣至病所發(fā)揮治療作用
      ,第二相正邪斗爭,第三相正勝邪退
      ,灸感消失
      ,或另傳它途。整個灸感治療過程
      ,即可判斷病情
      ,確定灸量,反應病變情況
      ,稱為灸感三相診療術

      陽光普照法診療術 中醫(yī)認為,背為陽

      ,心為陽中之陽
      ,全身許多疾病在第3~8胸椎及其兩側的區(qū)域都可出現(xiàn)反應,在這一區(qū)域采取灸法治療
      ,療效顯著而迅速
      。因而稱這一區(qū)域為“陽光普照區(qū)”,而在此所采用的多種治療方法
      ,稱為“陽光普照法”
      。疾病在這一區(qū)域反應形式多種多樣,如紅點
      、黑點
      、結節(jié)、氣泡
      、自覺痛與壓痛等
      ,而以壓痛穴最多見。壓痛穴的出現(xiàn)有一定規(guī)律,大多以病側為多見
      ,即病在身之左
      ,而壓痛穴出現(xiàn)在背之左,病在右側壓痛穴出現(xiàn)在背之右
      。在后背胸3~8棘突區(qū)域診斷治療
      ,稱為陽光普照法診療術。

      壓痛穴診療術 周楣聲認為

      ,壓痛穴不同于阿是穴
      ,阿是穴是患病部位所出現(xiàn)的壓痛點,是局部的病理體征
      ,也就是直取病處的取穴法
      ;而壓痛穴可出現(xiàn)在遠離病處的他經(jīng)他穴與非經(jīng)非穴的許多部位,是全身的病理反應
      ,是遠離病處的取穴法
      。壓痛穴取穴法具有調(diào)節(jié)整體的作用,更易出現(xiàn)灸法感傳
      ,治療效果優(yōu)異
      。臨床上局部阿是穴與遠部壓痛穴常相互配合應用。以脊柱及兩側的督脈區(qū)
      、夾脊穴
      、膀胱經(jīng)穴壓痛取穴診斷,艾灸治療
      ,稱為壓痛穴診療術。

      三種診療術

      ,亦可應用針刺
      、放血、拔罐
      、埋線等治療
      ,不限艾灸。

      特色針法

      以人治人的治神調(diào)神思想 周楣聲認為

      ,“以人治人”是梅花針灸學派針法的突出特點
      ,重視守神與治神的意義,患者與醫(yī)者均需守神與治神
      。強調(diào)“以醫(yī)者健康之身治患者有病之軀”
      ,醫(yī)者身體強健,神完氣足
      ,精力充沛
      ,方能以不病之身治療有病之人,《金針梅花詩鈔》曰:“針道至精妙
      ,是以人治人
      。針效在補瀉
      ,其用在平衡?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薄澳苤紊裾呖芍吾?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治神之要在修身。識得玄微通造化
      ,全形保命刺方真
      。”

      梅花雙萼選穴法 梅花針灸學派選穴精而簡

      ,一般以兩針為主穴
      ,故稱雙萼。

      導氣法 經(jīng)氣不至

      ,在于侯氣
      ,經(jīng)氣已至,在于導氣
      ,而導氣之要則在于輔針
      ,梅花針灸學派總結前人的經(jīng)驗,創(chuàng)立通
      、調(diào)
      、助、運四大導氣法則
      ,“推之引之謂之通”
      ,疏而決之之義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靶兄椭^之調(diào)”
      ,緩而撫之,平而衡之之義也
      ,以調(diào)輔通則剛柔相濟矣
      ;“迎之鼓之謂之助”,激而動之
      ,振而揚之之義也
      ,氣血不宣,助之自起
      ;“提之納之謂之運”
      ,御而用之之義也。

      7種輔助針刺手法 誘

      、敲
      、壓、通氣、調(diào)氣
      、助氣
      、動氣等梅花派特色針刺手法。

      特色灸法

      周楣聲認為灸效之不彰

      ,主要在于灸法之原始
      ,因此改進灸具與灸法,乃是發(fā)揚與振興灸法的一項必要措施
      ,先后研制了噴灸儀
      、灸架、點灸筆等10余項灸具
      。梅花針灸學派第七代傳人蔡圣朝認為
      ,灸法推廣兩大難題:一是傳統(tǒng)灸法操作費力費時,二是艾煙污染問題
      ,這兩個難題阻礙了灸法的推廣
      ,因此改革灸法、創(chuàng)新灸具是改變目前困擾灸法推廣應用的關鍵
      ,提出“灸具灸法創(chuàng)新促進灸法發(fā)展”的觀點
      。根據(jù)灸具作用,分為治療性溫灸器和輔助性溫灸器

      使用一種艾灸器械或在一個固定部位施灸

      ,為達艾灸補瀉操作的目的,治療某種疾病而使用的單一灸法
      ,稱單式灸法
      。十四種單式灸法可單獨應用,也可兩種
      、三種或數(shù)種灸法組合應用
      ,稱組合灸法,又稱數(shù)聯(lián)組合灸法
      。梅花派點吹灸療法、灸筆灸法
      、灸架灸
      、通脈溫陽灸、按摩灸
      、頭頸灸
      、胸陽灸、臍腹灸
      、足灸
      、肢體灸、溫管灸、溫灸器溫針灸
      、溫灸器化膿灸
      、溫灸器隔物灸等十四種單式灸法和十種組合灸法合稱梅花二十四灸。

      時間針法

      周楣聲家傳的移光定位和臟氣法時時間針法

      ,具有完整的理論體系
      ,是一種按日按時與子午流注理論體系相同而方法又有不同的針刺方法,其作用“順陰陽而調(diào)氣血”

      臟氣法時針法 此法包括兩種針法:其一為臟氣法時迎隨補瀉法

      ;其二是臟氣法時陰陽調(diào)燮法,兩者可以互為羽翼
      ,隨宜取用

      移光定位針法

      此法是在《內(nèi)經(jīng)》天人合一與臟氣法時的思想指導下,把自然界的陰陽矛盾和生克制約的這些周期性現(xiàn)象和節(jié)律

      ,與人體臟腑經(jīng)絡氣血流注的盛衰節(jié)律互相配合
      ,同十二經(jīng)的主要腧穴相聯(lián)系,按日按時順陰陽而調(diào)氣血以取穴治病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端貑枴ぐ苏衩髡摗吩唬骸皢栐唬河冕樦赜蟹▌t焉
      ,今何法何則
      ?答曰:法天則地,合以天光……凡刺之法
      ,必侯日月星辰
      ,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刺之……是謂得時而調(diào)之
      ,因天之序
      ,盛虛之時,移光定位
      ,正立而待之
      。”《素問·六微旨大論》對移光定位一詞又加以闡釋
      ,光
      ,乃日光和月光,位
      ,乃孔穴的位置
      ,即根據(jù)日光和月光移動的規(guī)律,而采取相應的孔穴針刺治病
      ,這是符合于生物節(jié)律與內(nèi)外界環(huán)境統(tǒng)一性的基本規(guī)律的

      鬃針埋線

      周楣聲將20世紀50年代的組織療法與中國傳統(tǒng)的割治

      、穴位結扎、針刺留針等治療方法相結合
      ,發(fā)明了鬃針埋藏法
      ,曾給十幾萬患者應用治療,療效顯著
      。以鬃代針的鬃針埋藏法
      ,較之羊腸線埋藏有許多優(yōu)越之處、鬃針埋藏是使用家豬鬃橫臥于穴位
      ,本法不需麻醉
      ,簡單易行,埋藏后立即可沐浴
      ,僅個別病例有微弱芒刺感
      ,別無其他不適。選穴以1
      、2處為宜
      ,最多也不超過3處,對疼痛及兒童喘息等癥
      ,埋藏后之當日即可生效
      ,一周左右效果最佳,二周左右即呈停滯狀態(tài)

      除了以上特色針灸療法

      ,還有周楣聲火針術,以針代灸治療流行性出血熱
      ,腰痛四穴(陰交
      、命門、腎俞)
      ,蔡圣朝刺血療法
      ,解語膏穴位敷貼治療中風后失語。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1023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春季吃野菜 時尚又抗癌
      春季轉眼之間就要到了
      ,各種野菜長得蓬蓬勃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吃野菜也成為時尚之舉
      基因檢測結果可能影響乳腺癌患者對手術方案的選擇
      《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報道
      ,最近,美國的研究人員提出
      ,新近確診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
      小兒腎炎
      疾病概述小兒腎炎一般指腎小球腎炎,是一種雙側腎臟的彌漫性
      、非化膿性疾病
      。多發(fā)生于學齡兒童,6-9歲最為常見
      更年心是怎么回事?
      更年心是怎么回事?近20年來,更年期綜合征幾乎成了醫(yī)學上一個時髦的診斷
      。不少45~55歲的中年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