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古以來就是中醫(yī)藥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歷代名醫(yī)輩出
學術淵源
梅花針灸學派
梅花針灸學派的學術傳承
代表性傳承人
周樹冬(1862-1915年)
周楣聲(1918-2007)
蔡圣朝(1957-)
,主任醫(y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周楣聲學術繼承人,梅花針灸學派第七代傳人,全國第五、六批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安徽省名中醫(yī),“周氏梅花針灸”省級非遺項目主要傳承人。熱證貴灸
熱證能否用灸法治療一直是針灸學術界爭論的焦點
。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灸法實踐,周楣聲認為灸法不但能夠治療寒證、虛證,而且能夠治療熱證,因此提出“熱癥貴灸”,打破了熱癥忌灸三種診療術
針刺治療時
灸感三相診療術 20世紀50年代
,周楣聲使用自制灸架在穴位持續(xù)施灸時發(fā)現(xiàn),當艾熱治療位置穩(wěn)定、作用集中、熱力均衡、時間持久、始終作用于一點,當局部力量蓄積到一定程度時,艾灸治療的感應離開灸處,開始向病處及遠方流行,而且治療效果比傳統(tǒng)灸法顯著,他稱這種現(xiàn)象為灸法感傳。在采用特定的灸療作用方式和作用量的影響下,人體在不同治療時間所發(fā)生的三個主要反應過程,稱灸感三相。所謂“相”是指相關、相連、相承、相接相感的意思,在灸法感傳的全過程中,既有各不相同的階段特征,又有一脈相承的彼此聯(lián)系,所以把感傳的三個主要過程稱為“時相”,而把各個時相中的主要治療作用稱為“期”。第一相(定向傳導期):周楣聲認為,灸的感傳作用即是“氣至病所”,灸法診斷和治療的依據(jù)。第二相(作用發(fā)揮期):當灸感定向傳導到達患處后,可對患處發(fā)生極其明顯的治療作用?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灸感三相取穴施灸的點常為壓痛穴
,亦可是十四經(jīng)穴,壓痛穴不同于阿是穴,它是全身病理反應之處,灸感第一相氣至病所發(fā)揮治療作用,第二相正邪斗爭,第三相正勝邪退,灸感消失,或另傳它途。整個灸感治療過程,即可判斷病情,確定灸量,反應病變情況,稱為灸感三相診療術。陽光普照法診療術 中醫(yī)認為,背為陽
,心為陽中之陽,全身許多疾病在第3~8胸椎及其兩側的區(qū)域都可出現(xiàn)反應,在這一區(qū)域采取灸法治療,療效顯著而迅速。因而稱這一區(qū)域為“陽光普照區(qū)”,而在此所采用的多種治療方法,稱為“陽光普照法”。疾病在這一區(qū)域反應形式多種多樣,如紅點、黑點、結節(jié)、氣泡壓痛穴診療術 周楣聲認為
三種診療術
,亦可應用針刺、放血、拔罐、埋線等治療,不限艾灸。特色針法
以人治人的治神調(diào)神思想 周楣聲認為
,“以人治人”是梅花針灸學派針法的突出特點,重視守神與治神的意義,患者與醫(yī)者均需守神與治神梅花雙萼選穴法 梅花針灸學派選穴精而簡
導氣法 經(jīng)氣不至
7種輔助針刺手法 誘
特色灸法
周楣聲認為灸效之不彰
使用一種艾灸器械或在一個固定部位施灸
時間針法
周楣聲家傳的移光定位和臟氣法時時間針法
臟氣法時針法 此法包括兩種針法:其一為臟氣法時迎隨補瀉法
移光定位針法
此法是在《內(nèi)經(jīng)》天人合一與臟氣法時的思想指導下,把自然界的陰陽矛盾和生克制約的這些周期性現(xiàn)象和節(jié)律
鬃針埋線
周楣聲將20世紀50年代的組織療法與中國傳統(tǒng)的割治
、穴位結扎、針刺留針等治療方法相結合,發(fā)明了鬃針埋藏法,曾給十幾萬患者應用治療,療效顯著除了以上特色針灸療法
,還有周楣聲火針術,以針代灸治療流行性出血熱,腰痛四穴(陰交、命門、腎俞),蔡圣朝刺血療法,解語膏穴位敷貼治療中風后失語。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1023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湖南安化劉氏醫(yī)學流派源流及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