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芍藥甘草湯治痛經(jīng)
醫(yī)案日記
2023-05-01 01:46:27
加味芍藥甘草湯治痛經(jīng)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遙縣中醫(yī)院
組成及用法 炒白芍12克
,延胡索12克,香附6克
,甘草5克
。經(jīng)行前一日或有月經(jīng)先兆時水煎服,日1劑
,連服3日。
.png)
適應證 經(jīng)前或經(jīng)期小腹脹痛
,拒按
。月經(jīng)量少或經(jīng)行不暢,經(jīng)色紫暗
,有血塊
。塊排痛減
,或伴有胸脅脹滿
,乳房脹痛。舌質(zhì)紫暗
,或有瘀點
,脈沉弦或沉澀
。
方解 痛經(jīng)臨床以實證為多見
,常見情志因素所致的肝氣郁結(jié),氣滯不能運血
,則經(jīng)行小腹脹痛
,經(jīng)血壅滯,行而不暢
,則血色紫暗,或凝為血塊
。芍藥甘草酸甘并用,為柔肝
、解痙、止痛之劑
。加香附入氣分,行氣中之血
;延胡索入血分
,行血中之氣
,增強活血行氣
,祛瘀止痛的效果
。四藥合用,可使氣血得調(diào)
,血脈得通
,瘀去痛止。
《傷寒論》——甘草干姜湯、芍藥甘草湯
劉希彥老師解讀傷寒論講稿
此條闡述了病在陰證和陽證之間的轉(zhuǎn)化規(guī)律和治療方式
。首先是“自汗出,小便數(shù)”
,說明這個病人的津液在通過兩種主要途徑在大量的耗散。我們說過在《傷寒》里區(qū)分陰證和陽證就是津液的多少
。這個病人“心煩”,這是津液虛的虛煩;“微惡寒”是脈微怕冷
;“腳攣急”是筋失養(yǎng)了。脈微
;怕冷
;筋發(fā)生攣急反應
,腳伸不直了,這些證都指向津液虛
,這就已經(jīng)是明顯陷入陰證的指證了。這時“反與桂枝
,欲攻其表,此誤也”
。陰證不能發(fā)汗攻表,因為在人體津液不夠的時候
,人體的自然模式是先保里,先保內(nèi)臟
,這時候還用桂枝攻表以耗散津液
,自然是誤治了
。誤治的結(jié)果當然是造成津液更虛了,于是“得之便厥”
,“厥”的意思是四肢冰冷
,氣血已經(jīng)不能夠往四肢走了,這是比較嚴重的陰證了
。同時還有“咽中干
,煩躁”
,這兩個像是熱證,為什么比較嚴重的陰證還會出現(xiàn)熱證呢
?還是要說到人體的自保模式,當津血不夠的時候,人體就要亢奮起來
,以加快津血的運行和生成
,于是產(chǎn)生這種上火的反應
,我們稱之為“虛火”,也就是津虛而有火
。咽喉是全身陰經(jīng)的交匯點,所謂諸陰之匯
,是需要大量津液滋養(yǎng)的,在這種情況下首先就會“咽中干”
。還會“煩躁”
,我們稱之為虛煩
。虛煩也可理解為大腦通過情志反應在調(diào)集津液
。同時還會發(fā)生“吐逆”
,因為胃部的津血供應不夠了,消化能力弱了
,胃不受納了
。這時候要“作甘草干姜湯與之,以復其陽”
,陽就是津液
。我們以前說過
,表里同病是要先表后里的,這里也有惡寒表證
,為什么只用溫里的藥呢?這又牽系到另一個法則:三陽病是先表后里
,三陰病是先里后表的。這里表證并不嚴重
,所以治里就可以了
,里陽溫津液復,表證人體自己就解決了
。后世醫(yī)家碰到這種“咽中干
、煩躁”的虛火虛煩的反應
,處理方法一般都是滋陰清熱去煩,用藥通常是生地麥冬梔子芩連輩
。這是不推求人體原理不辨陰陽的結(jié)果。如果是陰證的虛火
,仲景的處理方法先要用干姜和甘草,來增加胃的生化能力
,因為津液是不能用滋陰藥直接補的,而是要靠脾胃運化來吸收生成
,這個原理前面已經(jīng)解釋過了
。所謂甘溫除熱說的就是這個
。有個前提
,要在陰證或胃弱的情況下才可用此法
。實熱證當然要下熱以存津。脈細數(shù)或虛大的陰虛陽亢證則要用滋陰之法
,也就是用麥冬生地了。這種陽氣不虛反亢的陰虛證
,實質(zhì)是脾胃不缺生化能力
,甚至還有熱,所以可以滋陰以制陽
。
“若厥愈足溫者”,意思服了甘草干姜湯后四肢不冰冷了
,腳溫熱了,這時腳卻還不能伸直
,說明筋還是缺少滋養(yǎng)。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們說過
,《傷寒》的治療法則是從陽引陰的
,用藥物讓陽氣先生成
,然后通過陽氣的運行帶動脾胃的運化來生成津液生成陰?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墒?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陽可以即有
,陰卻不能速生
,為了加快陰的形成
,“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
,
芍藥是負責陰成形的
,甘草是直接補充脾胃津液的
。為什么要用炙甘草呢?因為《傷寒》補陰始終不離脾胃
,不逾越人體的自然生成機能。甘草干姜湯在前
,芍藥甘草湯后
,于是“其腳即伸”了。這個順序是不能錯的
。中軸脾胃永遠是治病的前提和關鍵
,就像車輪的車軸
,汽車的發(fā)動機
,后世之所以濫用滋陰寒涼藥就是忽略了中軸脾胃的作用
。
在誤攻表傷了津液之后
,也有可能發(fā)生另外一種情況,就是“若胃氣不和
,譫語者”
。這種情況是陽明證
。陽明證一般是里熱證
,也就是是腸胃中實
。為什么會這樣呢
?前提還是津液虛了
,人體要亢奮起來,一來是促進津液生成
,二來是要靠這種亢奮將津液送到大腦和五臟,以保證重要部位的供應
。這時候腸胃中若有積滯
,這些積滯也要消耗津液來傳化,里外都爭奪津液
,于是津液不夠分配了。譫語反應說明大腦用亢奮在爭奪氣血
;腸胃的熱結(jié)反應說明腸胃用亢奮在爭奪氣血
。這就是陽明里熱證了。
陽明里熱證之所以還在陽證范疇
,沒有因為津液虛轉(zhuǎn)為陰證,本質(zhì)上不是津液不夠的問題
,而是津液分配不來的問題。這也是陽明里熱證和陰證的區(qū)別
,也是陽明里熱證的發(fā)病機理
。這就意味著只要將腸胃的積滯下了
,津液就夠分配了,人體也就協(xié)調(diào)過來了
,病也就好了。
中藥止疼的有哪些? 急急急?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
您好!
延胡索是最常用的。
具體根據(jù)病位不同可以有不同配方:
如:止腹痛的芍藥甘草湯
,中就是白芍藥和甘草組合
;
止熱性痛經(jīng)的有失笑散,生蒲黃和五靈脂
;
止寒性痛經(jīng)的有乳香
、沒藥
;
止痛良方金鈴子散,金鈴子和延胡索組成
;
止風濕痹痛的有蛇類、羌獨活
、烏藥等隨病癥不同而用藥不同
;
止疝痛的有蜘蛛
。
止頭痛的就多了去了,分經(jīng)論治
,太陽頭痛用羌活
、蔓荊子
,陽明頭痛用白芷
、川芎
;少陽頭痛用細辛
、柴胡
;厥陰頭痛用吳茱萸
、蒿本。
好多啊
,希望能滿足您的需求
。
可關注一些移動醫(yī)療APP(健康520)
,一鍵解決健康問題
!
芍藥甘草湯縱橫談0
一
、芍藥甘草湯源流
芍藥甘草湯出自《傷寒論》,系仲景為傷寒誤汗亡陽
,陽復后腳攣急而設
。白芍益陰和營,炙甘草補中緩急
,故其具有柔肝舒筋、緩急止痛之效
。其運用范圍甚廣,僅《傷寒論》中就有24首方使用了這一配伍
,使用率達21%。仲景及歷代醫(yī)家十分重視此方的化載運用
,國內(nèi)外同仁研究該藥方成果甚豐
。
仲景用本方加附子,名芍藥甘草附子湯
,治外感風寒
、發(fā)汗不解
、陰陽俱虛反惡寒者;加黃芪
、大棗,名黃芪湯
,治太陽少陽合病自下利者
。
筆者認為,四逆散亦是在本方的基礎上加柴胡
、枳實而成
。蓋芍藥甘草湯治汗后津傷之攣急,四逆散治四肢厥逆
、腹中痛
,二者同出一轍
,僅輕重有別矣
。
后世運用此方多有發(fā)揮
,如加黃芩
,名黃芩芍藥湯,治熱痢里急后重
、腹痛便膿血
;加白術
,名白術芍藥湯,治脾濕水瀉
、身重困乏?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端貑柌C保命集》載本方加當歸、黃連
、檳榔片
、木香
,名芍藥散
,治下利膿血、里急后重
。芍藥
、甘草這一組合在《傳信適用方》中
,名中岳湯,治濕氣腳腫
、全身疼痛;在《朱氏集驗方》中
,名去杖湯
,治腳弱無力、行步艱難
;《歲時廣記》用白芍
、甘草
,按5 1之量
,治腳氣腫痛;《單方驗方調(diào)查資料選編》用赤芍
、生甘草,按(5 10) 1之量
,治急性乳腺炎……推廣運用不一而足。
二
、芍藥甘草湯治痛經(jīng)驗
現(xiàn)代研究表明,芍藥甘草湯主要有松弛骨骼肌
、解痙鎮(zhèn)痛
、抗?jié)兊茸饔?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適用范圍十分廣泛。筆者總結(jié)前賢之經(jīng)驗
,將本方用于急慢性痛證
、消化系統(tǒng)疾病和老年病,效果甚佳
。
①急慢性痛證
吾師鄭家本擅長用此方治急性病癥。如治三叉神經(jīng)痛患者王某
,用白芍60g
,甘草10g
,加刺蒺藜
、白芷、葛根
、地龍、全蝎
,8劑而愈
;治膽石癥患者楊某,白芍90g
,甘草10g
,加酒大黃
、虎杖、雞內(nèi)金等
,10劑排除1cm大小結(jié)石數(shù)枚
;治膽道蛔蟲癥患者陳某
,白芍60g
,甘草10g,加烏梅
、炒川楝
、酒大黃等
,1劑腹痛大減,3劑排蛔蟲30多條
;又治腎絞痛患者段某
,白芍60g
,甘草10g,加木通
、延胡索等
,服藥2小時痛減
,數(shù)劑而愈
。特別是家本先生自創(chuàng)之“昆海排石湯”治療尿路結(jié)石
,以本方加昆布、海藻
、桃仁
、紅花等,治泌尿系結(jié)石數(shù)百例,排石率達85%
。
治療頭面部疼痛,特別是血管神經(jīng)性疼痛
,以赤白芍各30g
,甘草6g為主,配白芷
、川芎、葛根
、全蝎、蜈蚣
、蜂房等,效果十分理想
。
治青春期痛經(jīng)
,特別是中學生學習緊張導致的痛經(jīng),以赤白芍各30g
,炙甘草10g
,加失笑散
、郁金等,一般使用3 4個月經(jīng)周期便愈
。
②消化系統(tǒng)疾病
消化系統(tǒng)疾病多虛實夾雜,且病程日久
,治療宜攻補兼施
、寒熱并用、升降勿過
,即“治中焦如衡
,非平不安”
。筆者常以赤白芍各30g
,甘草6g為主,治消化道潰瘍及其炎癥
,隨寒熱虛實之不同而加減變化。寒癥去赤芍
,加桂枝
、良附丸之類;熱證加虎杖
、白花蛇舌草
、柴胡之類
;虛癥去赤芍
,用炙甘草加四君子湯
;實證加酒大黃
、枳實
、檳榔片等。對慢性潰瘍病
,以赤白芍各100g
,白及120g
,共為極細末,每次5g
,飯前1小時服,日服3次
,效果甚為滿意
。
慢性腸炎、腸道易激綜合征
,多見便秘
、腹瀉交替出現(xiàn)
,病程長,一般治療效果不佳
,特別是濫用抗生素后,菌群失調(diào)所致慢性腸炎
。
筆者曾治一中學生
,近兩年大便不成形,一日數(shù)次
,大便常規(guī)及細菌培養(yǎng)均為陰性
。追問病史
,患者曾在2年前大劑量使用抗生素治療闌尾炎
,爾后每服用抗生素則腹瀉加重
,診為菌群失調(diào)。擬赤白芍各30g
,生甘草6g
,陳皮10g,白術
、藿香各12g,6劑而愈
。對慢性腸炎、腸道易激綜合征亦可用芍藥甘草湯為主加健脾燥濕理氣之品治之
。
③老年病
據(jù)芍藥甘草湯緩急止痛且性味平和的特點
,可將其廣泛用于治療多種老年病
,特別是血管平滑肌痙攣
,導致的組織缺血缺氧所致的癥狀,治療多事半功倍
,得心應手
。如冠心病
,重用赤芍30 60g,炙甘草6 10g
,加丹參
、琥珀等
;骨質(zhì)增生,用赤白芍各30g
,炙甘草6g
,加葛根、丹參
、水蛭
、骨碎補等
;前列腺增生,用赤芍30g
,生甘草6g
,加琥珀、車前子
、水蛭
、桃仁等。
對于老年性習慣性便秘
,不少患者用果導片
、黃連上清丸之類,以圖一時之快
,然猶如以油救火,便秘日重
。筆者以白芍30 40g
,生甘草10g
,加四妙勇安湯治之,多在服藥2 3劑時順利解便
,且無便后燥結(jié)之慮
。此方對陰虛、氣滯
、食阻之便秘,亦應手取效
。
有文獻報道,以芍藥甘草湯治療不安腿綜合征臨床效果好
,為首選方
。筆者受此啟發(fā),對老年肌肉顫動
、脹痛
、酸軟麻木之癥亦多以芍藥甘草湯治之
,療效顯著。
三
、結(jié)語
仲景所創(chuàng)芍藥甘草湯這一基本方
,深受后世醫(yī)家喜愛,且逍遙散
、柴胡疏肝散、達原飲
、防風通圣散、膠艾湯
、八珍湯等數(shù)十首名方中都含有這一基本方
。
該方臨床運用范圍十分廣泛
,凡骨骼肌痙攣
、肌痛、神經(jīng)痛及因平滑肌痙攣引起的內(nèi)臟疼痛等均可使用
。經(jīng)長期臨床證實,其緩急止痛的效果十分令人滿意
,用之得當
,常有立竿見影之功。
每日一文
,陪伴中醫(yī)人成長
傷寒論中的一方只有2味藥,卻被我們稱為“去杖湯”
張仲景的方
,也叫經(jīng)方。組方很是精煉
,每個藥都經(jīng)得起推敲。有很多的小方也很妙
,比如下面這個芍藥甘草湯
。雖然只有2味藥
,但用途很是廣泛
。我們來看看傷寒論原文:
13、芍藥甘草湯 2味 .上二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五合。去滓
。分溫再服。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第五:29
、傷寒脈浮
。自汗出
。小便數(shù)。心煩
。微惡寒
。腳攣急。反與桂枝
。欲攻其表
。此誤也。得之便厥
。咽中干
。煩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湯與之
。以復其陽。若厥愈
。足溫者
。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
。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
。譫語者
。少與調(diào)胃承氣湯
。若重發(fā)汗
。復加燒針者
。四逆湯主之
。30
、問曰。證象陽旦
。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
。咽中干
。兩脛拘急而譫語
。師曰。言夜半手足當溫
。兩腳當伸
。后如師言。何以知此
。答曰
。寸口脈浮而大
。浮為風。大為虛
。風則生微熱
。虛則兩脛攣
。病形象桂枝
。因加附子參其間
。增桂令汗出
。附子溫經(jīng)亡陽故也
。厥逆咽中干
。煩躁。陽明內(nèi)結(jié)。譫語煩亂
。更飲甘草干姜湯。夜半陽氣還
。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
。重與芍藥甘草湯
。爾乃脛伸
。以承氣湯微溏
。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
辨發(fā)汗后病脈證并治第十七:13
、傷寒脈浮自汗出
。小便數(shù)。心煩
。微惡寒
。腳攣急
。反與桂枝
。欲攻其表
。此誤也
。得之便厥
。咽中干。煩躁吐逆者
。作甘草干姜湯與之
。以復其陽
。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
。其腳即伸
。若胃氣不和。讝語者
。少與調(diào)胃承氣湯
。若重發(fā)汗。復加燒針者
。與四逆湯
。
這些條文當中有好幾個方
,這里只討論芍藥甘草湯。我用此方主要是小孩子和老年人的腳抽筋
,腳外傷很好用
。有的全是身的皮外傷
,尤其是腫痛的那種
,量大一點,收效很快
。我們看這幾點就可抓住主證:若厥愈
。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
。其腳即伸。脛尚微拘急
。重與芍藥甘草湯
。爾乃脛伸。若厥愈足溫者
。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
。
? 芍藥甘草可以補充人的津液
,芍藥又可以緩急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