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怕冷吃海帶(怕冷的人冬天應該吃些什么?)
醫(yī)案日記
2023-05-02 10:32:37
冬天怕冷吃海帶
尚學瑞 河南輝縣市中醫(yī)院
不少中老年朋友冬天感到手足冰涼怕冷
,這與機體缺乏某些礦物質(zhì)有關
。而吃海帶可有效補充礦物質(zhì),提高抗寒能力
。

海帶的營養(yǎng)十分豐富,尤其富含鈣
、鐵
、碘。每100克海帶中含鈣高達1177毫克
,含鐵高達150毫克,充足的鈣與鐵可直接提高心肌
、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
,提升產(chǎn)熱量
;同時,每100克海帶中含碘240毫克
,高出成年人需碘量的許多倍
,碘能促進甲狀腺素分泌
,從而加速體內(nèi)組織細胞的氧化
,加快皮膚血液循環(huán),增加產(chǎn)熱能力
。
中醫(yī)認為,海帶味咸性寒
,生于寒冷海水中而稟抗寒之性
,入腎經(jīng)而有溫補腎氣之功
,所以常食可抗冷御寒
,被譽為“長壽食品”。
吃海帶方法很多
,可煎水、做菜
、燉湯
、制膳
。常用的有:
海帶水 取海帶50~100克
,洗凈
,切絲,放入1000毫升水中煮10~20分鐘即成
。吃海帶喝水,每日1~2次
。
海帶排骨湯 取海帶100克
,溫水泡軟,洗凈
,切小塊;豬排骨250克
,洗凈
,切段
。共入鍋中
,加水1500毫升,武火煮沸
,文火燉至骨酥肉爛,酌加精鹽
,即成
。食肉喝湯,每日1次
。
海帶豬腿湯 取海帶100克,浸泡后
,放蒸鍋內(nèi)蒸20分鐘
,取出再用溫水泡發(fā)
,洗凈控水
,切方塊;將切碎的豬腿肉200克
,入沸水鍋中煮15分鐘,撈出
,溫水洗凈
。共入高壓鍋內(nèi)
,加水適量
,放入鹽
、雞精、花椒
、姜片、黃酒
,用武火燒沸
,高壓10分鐘即成。揀去姜片
,加入蔥末、鹽
、香油即可食用
,每日1次
。
海帶豆腐 取海帶
、豆腐各250克,姜片
、蔥絲、鹽
、雞精適量。將海帶洗凈切絲
,豆腐切塊
,先用炒鍋將姜片
、蔥絲爆香
,加入豆腐、鹽
,翻炒至豆腐微黃,再放入海帶
,翻炒約1分鐘
,加水(漫過主料1厘米),加入雞精
,武火燒10分鐘
,剩少許湯即成。每日或隔日1次食用
。
海帶羊肉湯 取海帶100克,羊肉150克
,白蘿卜
、胡蘿卜各50克。將海帶洗凈
,溫水泡發(fā)切絲;將羊肉
、白蘿卜
、胡蘿卜洗凈切小塊
,共入沙鍋內(nèi)
,加水1000毫升,武火燒沸
,文火燉1.5小時即成,每日1次食用
。
怕冷的人冬天應該吃些什么?
怕冷的人可以在飲食上吃牛肉
、羊肉、黃豆
、豬肝等食物,每天也要做一些運動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來緩解
。
1
、多吃一些牛羊肉等食物
,能夠起到滋補的效果
,牛羊肉屬于是溫熱性的食物,吃了以后還可以排除身體中的寒氣
。
2、引起怕冷的原因很多
,如果是因為缺鈣鋅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導致的
,要吃一些營養(yǎng)成分高的食物,比如雞
、蛋牛奶
、黃豆、豬肝等食物
。
3
、每天做一些有氧運動對身體是非常好的
,能夠加速身體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
,還可以促進活力,緩解身體發(fā)冷的情況
。
平時一定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要根據(jù)溫差變化增減衣物
,不要在飲食上吃一些寒涼的食物
,否則會加重怕冷的情況
。通過飲食只能夠起到調(diào)理的作用
,并不能徹底治愈疾病,最好到醫(yī)院做檢查
。
海帶的功效是什么,什么人適合吃?
海帶主要功效:抗輻射
、延緩衰老、健腦補腦
、清腸胃
、瘦身、美發(fā)
。
適合人群:
1
、適宜缺碘
、甲狀腺腫大、高血壓
、高血脂、冠心病
、糖尿病
、動脈硬化
、骨質(zhì)疏松
、營養(yǎng)不良性貧血以及頭發(fā)稀疏者可多食
。
2、精力不足
、缺碘人群、氣血不足及肝硬化腹水和神經(jīng)衰弱者尤宜食用
。
3
、孕婦與乳母不可過量食用海帶。
4
、脾胃虛寒的人的人慎食,脾胃虛寒者
、甲亢中碘過盛型的病人要忌食
。
5
、瘢痕體質(zhì)
、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患者宜長期食用
。
擴展資料:
一、功效與作用:
1
、治療甲狀腺低下因為海帶中含有大量的碘
,碘是甲狀腺合成的主要物質(zhì),如果人體缺少碘
,就會患“粗脖子病”,即甲狀腺機能減退癥
,所以
,海帶是甲狀腺機能低下者的最佳食品。
2
、海帶中還含有大量的甘露醇,而甘露醇具有利尿消腫的作用
,可防治腎功能衰竭
、老年性水腫、藥物中毒等
。
3
、海帶中的甘露醇與碘、鉀
、煙酸等協(xié)同作用,對防治動脈硬化
、高血壓
、慢性氣管炎、慢性肝炎
、貧血、水腫等疾病
,都有較好的效果
。海帶中的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和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臟病
、糖尿病、高血壓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
4
、減少放射性疾病海帶膠質(zhì)能促使體內(nèi)的放射性物質(zhì)隨同大便排出體外
,從而減少放射性物質(zhì)在人體內(nèi)的積聚
,也減少了放射性疾病的發(fā)生幾率。常食海帶可令秀發(fā)潤澤烏黑
。
5
、御寒海帶還有御寒的作用
。冬天怕冷的人經(jīng)常食用
,可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御寒能力。6.抗癌防癌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
,海帶、海藻
、紫菜等海藻類食物
,有抗癌、防癌的功效
。其中對大腸癌、乳腺癌的防治作用已被肯定
。
二
、營養(yǎng)價值:
1、海帶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
,較少的蛋白質(zhì)和脂肪。
2.海帶與綠葉蔬菜相比
,除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以外
,其粗蛋白
、糖
、鈣、鐵的含量均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
。
3、海帶是一種富含碘很高的海藻
,養(yǎng)殖海帶一般含碘3%~5%
,多的可達7%~10%。
4
、新鮮的海帶有95%是水,3%是膳食纖維﹐熱量很低
。
5
、海帶中還含有大量的甘露醇。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海帶
搜狗百科—海帶的功效與作用
冬天很怕冷,吃什么東西可以御寒嗎?謝謝了
,大神幫忙啊
平時注意適當鍛煉身體吧,并適當使用食療來調(diào)整調(diào)整: 平時的食療可以調(diào)整血液供應不足(特別在冬季)
,: 一
、九招讓你的手腳不怕冰冷 人怕冷與機體攝入某些礦物質(zhì)較少有關
。如鈣在人體內(nèi)含量的多少
,可直接影響心肌
、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血液中缺鐵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
,常表現(xiàn)為產(chǎn)熱量少、體溫低等
。因此
,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御寒能力。 要較好地解決手腳冰冷問題
,得注重平時的合理飲食。 1
、進食不宜過量進食過量不僅會形成肥胖
,還會引起體寒
。如果進食過多
,腸胃活動就會減慢,而血液的大半會在腸胃中滯留
。腹部的集中溫熱就會導致手腳的寒冷,所以
,進食是以八分飽為佳
。 2、“陰性”食物要溫熱后食用牛奶
、豆腐、青菜等食物原屬“陰性”
,容易造成體寒
,而經(jīng)過溫熱加工后,就能轉換為陽性
,所以,這類“陰性”食物最好是經(jīng)過加熱加工后再食用
。 3
、多吃北方水果少吃南方水果產(chǎn)于南方的水果往往比北方的水果更“寒”,也更容易造成體寒
。比如
,香蕉與蘋果相比,香蕉更容易令身體感到寒冷
,所以
,體寒者應在選擇水果時
,以北方水果為好。 4
、多補充維生素E維生素E可擴張末梢血管,對于末梢血液循環(huán)暢通很有幫助
,但維生素E的效果較緩慢,須持續(xù)3個月才可見效
。 5
、多選用的溫熱性食物手腳冰冷的人應多選用溫熱性食物,讓身體暖一暖
,如堅果類的核桃仁、芝麻
、松子等
;蔬菜類的韭菜、胡蘿卜
、甘藍菜、菠菜等
;水果類的杏
、桃、木瓜等
,都是飲食最佳選擇,其它如牛肉
、羊肉
、海鮮類、糯米
、糙米、黃豆
、豆腐
、芝麻、紅糖
。 6
、多吃黑色食物黑米、黑棗
、黑豆
、黑芝麻
、黑木耳
、黑蕎麥、紫菜
、可可、海帶等黑色食物
,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
,調(diào)節(jié)胃腸功能,改善怕冷狀況
。 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海帶是人類攝取鈣
、鐵的寶庫
。每100克海帶中,含鈣高達1177毫克
,含鐵高達150毫克,所以冬天海帶對兒童
、婦女和老年人的保健均有重要的作用
。 海帶含碘豐富,碘能促進甲狀腺素分泌
,產(chǎn)生熱量。人體的甲狀腺分泌物中有一種物質(zhì)叫甲狀腺素
,它能加速體內(nèi)很多組織細胞的氧化
,增加身體的產(chǎn)熱能力,使基礎代謝率增強
,皮膚血液循環(huán)加快,抗冷御寒
。一般成年人需要的微量元素——碘為150微克左右
,而100克海帶中,竟含碘元素240毫克
。 7
、補鐵有些人的血液循環(huán)弱,距心臟遠端的手腳末梢神經(jīng)感覺冰冷
。同時
,由于月經(jīng)的緣故
,女孩子體內(nèi)每個月會丟失一部分鐵
,而鐵本身又不易被吸收,加上很多女孩子很少吃富含鐵的牛羊肉和豬肝等食品
,缺鐵尤為嚴重,所以女孩子冬天特別怕冷
。 8
、常吃溫補食物如人參茶
、姜母鴨、桂圓茶
、黑芝麻
、甜湯圓等,冬天吃不僅讓身子暖
,可以達到進補功效,手腳也能不再冰冷
。 9
、四類湯粥改善手腳冰冷瑤柱鴨湯:用冬菇六粒,瘦肉四兩
,鴨半只(人多用一只),江瑤柱六粒(大)
。把鴨肉切洗凈
,去腸雜,瑤柱冬菇先浸至透
,將以上各物一齊放入瓦煲,六至七碗水
,煲四小時以上
。鴨肉味鮮,蛋白質(zhì)豐富
;瑤柱乃海產(chǎn)食物
,滋陰入腎;元肉為溫補要藥
,溫中逐寒
。凡上熱下寒者飲此湯相當適合,配瘦肉
、冬菇使此湯更加清甜而溫補。 當歸生姜羊肉湯:用當歸45克
,生姜45克
,羊肉500克,水煎服
。煎好后吃肉喝湯。中醫(yī)稱“人參補氣
、羊肉補形”
,羊肉中的脂肪含量僅豬肉的1/2,因而女性不必擔心因攝入過多而引起肥胖
。 大棗姜湯:大棗10個、生姜5片
、紅糖適量
,煎湯代茶飲,每日1次
,堅持服用。大棗性味甘溫
,具有補中益氣
、養(yǎng)血安神的作用。生姜性味辛溫
,具有溫中止嘔、解表散寒的作用
。二者合用
,可促進氣血的流通,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也就得到了相應的改善
,手腳自然就溫暖起來了。 黃芪當歸生姜羊肉粥:黃芪30克,當歸20克
,生姜10克
,生羊肉250克,粳米80克
。黃芪、當歸先煮20至30分鐘
,將藥渣撈去
,留汁燉羊肉,待羊肉爛后
,放入生姜,陳皮絲(5克)
,粳米煮30至50分鐘
,即可食用。二
、冬季御寒的5個要領(多吃羊肉或其粥) 防寒要領:冬季養(yǎng)生的基本原則當講“藏”。由于人體陽氣閉藏后
,人體新陳代謝相應較慢
,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動力——“腎”來發(fā)揮作用
。因此,冬季養(yǎng)生很重要的一點是“養(yǎng)腎防寒”
。 第一回合 多吃御寒食物焦點:腰膝酸軟 對策:腰膝酸軟
、氣血兩虧者大多畏寒,適當選用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進行溫補和調(diào)養(yǎng)
,可改善這一狀況。多吃御寒食物可以起到暖和全身組織
、增強體質(zhì)
、促進新陳代謝、提高人體防寒的能力
。 不傳秘方:羊肉粥 取鮮羊肉100克,粳米100克
,鹽
、蔥、姜適量
。羊肉洗凈切片
,蔥、姜切成碎塊備用
。將粳米淘洗干凈
,同羊肉及調(diào)味品一同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
,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熬成粥
。本粥具有益氣血
、暖脾胃、添精補髓的作用
,適于陽氣不足、氣血虧損
、腰膝酸軟者服用
。 第二回合 增加產(chǎn)熱營養(yǎng)素焦點:身體瘦弱怕冷 對策:由于冬季氣候嚴寒,機體天天為適應外界嚴寒環(huán)境
,消耗能量相應增多,因而要增加產(chǎn)熱營養(yǎng)素(蛋白質(zhì)
、脂肪
、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尤其是要相對增加一些脂肪的攝入量
,如在吃葷菜時適量放入一點點肥肉
。 不傳秘方:橄欖雪梨燉瘦肉 橄欖15克、雪梨50克
、瘦肉100克、蜜棗1個
。將瘦肉洗凈
,沸水略煮后切塊,雪梨洗凈切片再與洗凈的橄欖
、蜜棗放入燉盅內(nèi)加清水250毫升
,燉兩小時即可。此款菜品利咽生津
,滋陰潤燥
。 第三回 合補充蛋氨酸焦點:手腳冰涼 對策:嚴寒的氣候使人體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謝加快
,而合成肌酸
、脂酸及人體內(nèi)氧化所釋放出的熱量都需要甲基。因此
,在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
。 不傳秘方:姜汁甜牛奶 取150-200毫升鮮牛奶,加入一調(diào)羹生姜汁和少許白糖
,放入容器內(nèi)隔水蒸十五分鐘。此款飲品有驅寒合胃之功效
,天天飲用一杯
,手腳寒氣便會漸失。 第四回合 維生素不能少焦點:畏寒腹痛 對策:嚴寒氣候使人體氧化產(chǎn)熱加強
,機體維生素代謝也發(fā)生明顯變化
。增加維生素A
,以增強人體的耐寒能力
。增加對維生素C的攝入量,以提高人體對嚴寒的適應能力
,并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
、胡蘿卜
、深綠色蔬菜等食物,維生素C 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等食物
。 不傳秘方:生煎豬肝 新鮮豬肝一斤
,洗凈后
,斜刀切成稍大塊點的薄片;用鹽
、料酒
、姜絲、胡椒粉
、生抽、味精和少許生粉將豬肝腌一下(如喜歡五香味的可放些五香粉)
;煎鍋燒熱放少許油
,將豬肝攤在鍋內(nèi)煎黃一面后翻另一面;待兩面煎黃,放些蒜蓉
、蔥絲、少許醬油后拌勻
,即可出鍋裝盤
。此菜富含維生素A,可緩解因畏寒而產(chǎn)生的腹痛癥狀
。 第五回合 適量攝入礦物質(zhì)焦點:體質(zhì)偏弱,經(jīng)常感冒 對策:人怕冷與機體攝入礦物質(zhì)量也有一定關系
。如鈣在人體內(nèi)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人體的心肌
、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補充鈣可提高機體的御寒能力
。含鈣豐富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
、海帶等
。食鹽對人體御寒也很重要,它可使人體產(chǎn)熱功能增強
,因而在冬季調(diào)味以重味辛熱為主,但也不能過咸
。 不傳秘方:海帶豆腐 海帶結半斤
、北豆腐一盒,姜片
、蔥絲
、鹽
、雞精適量
。海帶結洗凈備用,豆腐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
;加油適量
,五成油溫時
,放入姜片
、蔥絲爆香;加入豆腐
,放鹽
;約1分鐘煎至微黃,翻炒
;放入海帶
,翻炒大約一分鐘;加水
,漫過主料1厘米,加入雞精
;繼續(xù)大火燒
,大約8分鐘,剩少許湯
,即可出鍋
。此菜含鈣豐富
,利于心肌
。三、吃這些也可以讓你更耐寒 早喝鹽水晚喝蜜從中醫(yī)食療理論上講
,秋對應的臟器是肺
,又因“金秋之時
,燥氣當令
。”所以飲食上以滋陰潤燥為宜
。 多喝水是潤燥
、防燥的首要措施
。因水分進入人體后
,很快就會被蒸發(fā)或排泄出體外,故應少量多次慢飲
。有時單純喝白開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帶來的負面效應
,而早上或白天喝點淡鹽水,晚上喝蜂蜜水
,既補充人體水分,還可防止因干燥而引起的便秘
。 其次,潤燥應以味甘性平的食物為主
。如:銀耳
、蓮藕
、芝麻、核桃
、百合、花生
、山藥
、紅棗、蓮子等清補柔潤之品
,多具有滋陰潤燥,生津潤肺之功效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a href="/ddjy_100/45.html">黃帝內(nèi)經(jīng)》提出“秋冬養(yǎng)陰”,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飲食
,可防秋燥傷陰,從而達到養(yǎng)陰的目的
。 再有
,飲食應注意少辛增酸。少辛就是要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
,如辣椒
、花椒
、桂皮
、生姜、蔥及酒等
。增酸是指要適當多吃一些酸味的食物
,如石榴
、葡萄
、芒果、柚子
、檸檬
、山楂等
,這樣能增加肝臟的功能
,以防肺氣太過而傷肝。 飲食增加耐寒力除了注意穿衣保暖
、鍛煉身體外
,調(diào)理飲食也是增強身體耐寒能力的一個好辦法。 牛奶
、豆制品
、海帶、紫菜
、蝦等含鈣豐富;動物血
、蛋黃
、豬肝
、黃豆、芝麻
、黑木耳和紅棗等含鐵量高
,適當補充鈣和鐵可以提高機體的御寒能力
。含碘的食物也可以促進甲狀腺素分泌
,抗冷御寒。 蛋白質(zhì)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被稱為產(chǎn)熱營養(yǎng)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