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亮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中醫(yī)認為
,人之所以會得病自然界的六種邪氣
風邪善變傷頭面
1.“傷于風者
2.“風善行而數(shù)變”中醫(yī)認為凡是來回跑的
3.“風為百病之長”因為寒邪和熱邪很難單獨侵犯人體,它們往往借助風邪
寒邪傷陽生冷痛
1.“寒為陰邪
2.“寒性凝滯”寒邪不像風邪,風邪不固定
3.“寒性收引”如冬季睡覺時,很多人都喜歡把腿腳蜷起來
暑邪炎熱易中暑
1.“暑為陽邪
2.“暑性升散”暑邪的特點是易向上向外升散
3.“暑邪多夾濕”中暑時往往還有濕氣一起來侵犯人體。因為暑天除了天熱以外
根據(jù)中暑的這三個特點
,中醫(yī)常用六一散、藿香正氣散等來調(diào)理。濕邪重濁人疲乏
1.“濕性重濁”中了濕氣后
,常常會感到頭暈、身重、疲勞、關節(jié)疼痛、乏力2.“阻遏氣機,損傷陽氣”這句話的意思是本身不是陽虛
3.“濕性黏滯”有濕氣的患者治療過程都很漫長,要做好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
,有時候需要用三個月、半年,甚至一兩年的時間,才可能把體質調(diào)過來,因為濕性纏綿、黏滯。打持久戰(zhàn)最好用食療。4.容易往下走 濕邪和風邪正好相反,風邪往上走
,而濕邪則往下走。所以,很多身體下半部分的問題,如下肢腫脹、腹脹、腹瀉或者大便黏滯不爽、小便不利等,要首先想到濕氣的問題。一個人體內(nèi)為什么會濕氣大呢
?主要有這樣幾個原因:嗜好生冷,喜歡吃油膩,喜好煙酒燥邪干澀最傷肺
1.燥邪干澀
,易傷津液 燥邪傷人以后,容易出現(xiàn)口干咽燥、眼干、鼻干、口渴、小便少等津液受傷的表現(xiàn)。2.燥邪容易傷肺 傷肺以后常會出現(xiàn)干咳
、無痰,甚至咳血。百合可以潤肺止咳,還能抗疲勞。火邪炎上防生瘡
火和熱是一類的
,熱加重后就叫火。1.火為陽邪,性質炎上 火喜歡往上走
,人上火后,眼睛、耳朵、口腔容易鬧毛病,這是最常見的。2.火邪就像燥邪一樣
,易損傷人體正氣和津液 體內(nèi)火大易出血,很多人鼻子出血、月經(jīng)過多或其他地方出血,往往就是因為火邪引起的。這種出血單純用止血藥是不行的,由火導致的出血應該清火?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3.火邪容易導致癰腫瘡毒 身上各個部位因火邪都可以起瘡,這屬于中醫(yī)外科的范疇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176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