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楠膚子酒——(風癮疹)
醫(yī)案日記
2023-05-06 20:15:58
石楠膚子酒——(風癮疹)
(驗方)
【配方】石楠葉(去粗莖)
、地膚子
、當歸
、獨活各50克
。
.png)
【制法】將上藥搗羅為末
,收貯備用
。
【主治】風毒癮疹
。
【用法】每次用末5-6克,用酒1杯(約15毫升)相煎數(shù)沸
,候溫,連末空心飲服
,每日依法3次
。
乳香是一種什么樣的植物?有什么功效?
乳香 編輯詞條 目錄 ?6?1藥物 ?6?1乳香精油 ?6?1參考資料 目錄 ?6?1?6?1?6?1?6?1?6?1?6?1乳香乳香拉丁學名:(乳香屬)Boswellia carteri
科名:橄欖科Burseraceae
植物種類:樹
萃取部位:樹皮,春
、夏將樹干的皮部由下向上順序切開
,使樹脂由傷口滲出,數(shù)天后凝成硬塊
,收集即得。入藥多炒用
。
萃取方法:蒸餾
特質:無色或淡黃色
,有樹脂的香氣
揮發(fā)性:中到慢
屬性:陽性
主產(chǎn)地:北埃塞俄比亞
、索馬里以及南阿拉伯半島 藥物編輯本段來 源:本品為橄欖科植物卡氏乳香樹Boswellia carterii Birdw.及其同屬數(shù)種植物的油膠樹脂
。
功 效:調氣,活血
,止痛,追毒
。
主 治:
治氣血凝滯
、心腹疼痛、癰瘡腫毒
、跌打損傷、痛經(jīng)
、產(chǎn)后瘀血刺痛
。①《別錄》:“療風水毒腫
,去惡氣
。”“療風癮
?癢毒?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雹凇侗静菔斑z》:“療耳聾
,中風口噤,婦人血氣
,能發(fā)酒,理風冷
,止大腸泄
?
,療諸瘡令內消
。”③《日華子本草》:“止霍亂
,心腹痛。煎膏止痛長肉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雹堋蹲C類本草》:“治不眠?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雹荨墩渲槟摇罚骸岸ㄖT經(jīng)之痛?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雹蕖毒V目》:“消癰疽諸毒
,托里護心
,活血定痛
,伸筋,治婦人難產(chǎn)
,折傷
。”⑦《本草從新》:“治癲狂
,止泄痢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雹唷兑幏謩罚骸俺喟琢「雇床恢拐?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加入乳香無不效?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br>【性味歸經(jīng)】
辛苦,溫
。①《別錄》:“微溫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雹凇度杖A子本草》:“味辛
,熱,微毒
。”③李杲:“味苦辛
,熱
。”
入心
、肝、脾經(jīng)
。①朱震亨:“入手少陰經(jīng)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雹凇侗静萁?jīng)疏》:“入足太陰
、手少陰,兼入足厥陰經(jīng)
。”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1~3錢
;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調敷
。
【用藥忌宜】
孕婦忌服。①《本草經(jīng)疏》:“癰疽已潰不宜服
,諸瘡膿多時
,未宜遽用
。”②《本經(jīng)逢原》:“胃弱勿用
。”
【別 名】
熏陸香(《別錄》)
、馬尾香
、乳頭香(《海藥本草》)
、塌香(《夢溪筆談》)
、西香(《本草衍義》)、天澤香
、摩勒香、多伽羅香
、浴香(《綱目》)
。本品源于乳香樹脂
,呈長卵形滴乳狀
,氣味芬芳,故名
。
【性狀】呈球形或淚滴狀顆粒,或不規(guī)則小塊狀
,長0.5~2厘米
;淡黃色
,微帶藍綠色或棕紅色
,半透明。質堅脆
,斷面臘樣。氣芳香
,味微苦
,嚼之軟化成膠塊
。本品遇水變白
,與水共研成乳狀液
。部分溶于醚、乙醇及氯仿中
。
【備注】(1)熏陸香亦稱乳香,商品也作乳香入藥
。為漆樹科植物粘膠乳香樹Pistacia Lentiscus L.的樹干經(jīng)切傷后流出的樹脂
。主產(chǎn)于希臘
、土耳其及地中海南岸地區(qū)
。西醫(yī)用為填齒料,并為制硬膏的原料
,中醫(yī)作乳香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一種貴重的香料
,可做敬神之用
,也可作為禮物贈送親友。
【處方名】
乳香
、爾香、制乳香
、炒乳香
、醋炒乳香
、炙乳香
、生乳香、明乳香
、生明乳香
處方中寫乳香、爾香指生乳香
。為原藥去雜質
,搗成碎塊入藥者
。
制乳香為原藥搗成粉末后
,置鍋內炒至熔化,然后倒出,待微冷切成小塊者
。
炒乳香為原藥用文火炒至表面稍見熔化后,略呈黃色
,取出放涼入藥者
。
醋炒乳香又稱炙乳香
。為凈乳香用文火炒至表面熔化時
,噴灑米醋再炒至外層光亮
,取出放涼入藥者。
【商品名】
乳香:為植物卡氏乳香樹及其同屬植物皮部滲出的樹脂
。
熏陸香:為漆樹植物粘膠乳香樹Pistacia lentiscus L.樹干切口流出的樹脂。主產(chǎn)于希臘
、土耳其及地中海南岸等地。
明乳香:乳香中色淡黃
、無雜質、半透明者
。品質最佳
。
原乳香:長達5厘米的乳香塊狀物。
乳香珠:長達2厘米的卵形滴乳狀乳香塊
。
拜藥乳香:又名索馬里乳香。為產(chǎn)于索馬里者
。以色淡黃白
、質硬而脆
、香氣濃厚
、斷面半透明、無雜質者為佳
。
美蒂乳香:又名埃塞俄比亞乳香。為產(chǎn)于埃塞俄比亞者
。以色淡黃
、半透明、嚼之粘牙
、香氣濃、無雜質者為佳。
【動植物資源分布】
分布紅海沿岸至利比亞
、蘇丹
、土耳其等地
。藥材主產(chǎn)于紅海沿岸的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春、夏均可采收
,以春季為盛產(chǎn)期。采收時
,于樹干的皮部由下向上順序切傷
,并開一狹溝
,使樹脂從傷口滲出
,流入溝中,數(shù)天后凝成干硬的固體
,即可采取。落于地面者常粘附砂土雜質
,品質較次
。本品性粘,宜密閉
,防塵;遇熱則軟化變色
,故宜貯藏于陰涼處
。
【拉丁名】
藥材Olibanum原植物卡氏乳香樹 Boswellia carterii Birdw
【炮制方法】
乳香:揀去砂子雜質
。制乳香:取揀凈的乳香
,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表面稍見熔化點,略呈黃色
,取出放涼
;或炒至表面溶化時
,噴灑米醋
,繼續(xù)炒至外層明亮光透,取出放涼
。(每乳香100斤
,用米醋6斤)①《品匯精要》:“凡使(乳香),置箬上
,以灰火烘焙熔化
,候冷
,研細用
。”②《綱目》:“乳香入丸藥
,以少酒研如泥,以水飛過
,曬干用
;或言以燈心同研則易細,或言以糯米數(shù)粒同研
,或言以人指甲二、三片同研
,或言以乳缽坐熱水中乳之
,皆易細
。”
【考 證】
出自《名醫(yī)別錄》
;①《南方草木狀》:“熏陸香
,出大秦
,在海邊
。有大樹,枝葉正如古松
,生于沙中,盛夏
,樹膠流出沙上
,方采之?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br>【生藥材鑒定】
干燥膠樹脂,多呈小形乳頭狀
、淚滴狀顆?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虿灰?guī)則的小塊,長0.5~3厘米
,有時粘連成團塊
。淡黃色,常帶輕微的綠色
、藍色或棕紅色。半透明
。表面有一層類白色粉塵
,除去粉塵后,表面仍無光澤
。質堅脆,斷面蠟樣
,無光澤
,亦有少數(shù)呈玻璃樣光澤
。氣微芳香
,味微苦。嚼之
,初破碎成小塊
,迅即軟化成膠塊,粘附牙齒
,唾液成為乳狀
,并微有香辣感。遇熱則變軟
,燒之微有香氣(但不應有松香氣),冒黑煙
,并遺留黑色殘渣
。與少量水共研,能形成白色乳狀液
。以淡黃色、顆粒狀
、半透明
、無砂石樹皮雜質、粉末粘手
、氣芳香者為佳
。此外,尚有同屬植物鮑達乳香樹 Boswellia bhaw一dajiana Birdw. 及野乳香樹B.neglecta M. Moore 等數(shù)種
。所產(chǎn)乳香
,形狀均與上種相似?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逗K幈静荨罚骸啊稄V志》云,(乳頭香)生南海
,是波斯松樹脂也
,紫亦如櫻桃,透明者為上
。”《夢溪筆談》:“熏陸
,即乳香也
。本名熏陸
,以其滴下如乳頭者
,謂之乳頭香;熔塌在地上者
,謂之塌香。如臘茶之有滴乳
、白乳之品,豈可各是一物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薄毒V目》:“乳香
,今人多以楓香雜之
,惟燒之可辨。南方諸國皆有
,《宋史》言乳香有一十三等。按葉廷圭《香譜》云:乳香一名熏陸香
,出大食國南
。其樹類松
,以斤斫樹
,脂溢于外
,結而成香,聚而成塊
。上品為揀香,圓大如乳頭透明
,俗呼滴乳
,又曰明乳;次為瓶香
,以瓶收者;次為乳塌
,雜沙石者
;次為黑塌,色黑
;次為水濕塌,水漬色敗氣變者
;次為斫削
,雜碎不堪
;次為纏末
,播揚為塵者。觀此
,則乳有自流出者,有斫樹溢出者
。諸說皆言某樹類吉松
,寇氏言類棠梨,恐亦傳聞
,當從前說?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br>【中藥化學成分】
含樹脂 60~70%
,樹膠27~35%,揮發(fā)油3~8%
。樹脂的主要成分為游離 a
、B一乳香脂酸(a、B一Boswellicacid)33%
,結合乳香脂酸1.5%,乳香樹脂烴(Olibanore-sene) 33%
。樹膠為阿糖酸(Arabic acid)的鈣鹽和鎂鹽20%
,西黃芪膠粘素(Bassorin)6%;此外
,尚含苦味質0.5%。揮發(fā)油呈淡黃色
,有芳香
,含蒎烯(Pinene)、消旋一檸檬烯(Dipentene)及a
、B一水芹烯(a、B一Phellandrene)
,其主要的芳香成分未明
。及其衍生物和間甲基酚(o-cresol),中性部分含α-
、β-香樹脂素(α-
,β-amyrin)的衍生物如α-香樹脂酮(α-amyrone,α-amyrinone)尚含綠花白千層醇(viridiflorol)、乳香萜烯(insensole)及氧化乳香萜烯(insensole oxide)
。樹膠主要含多聚糖,分離得多聚糖I(polysaccharide I),水解得阿拉伯糖
、半乳糖及糖醛酸(uronic acid)
;多聚糖Ⅱ(polysaccharide Ⅱ),水解得糖醛及半乳糖。揮發(fā)油中乙酸正辛酯(octyl acetate)占92.46%
,乙酸龍腦酯約1.4%,欖香烯0.22%
,并含β-水芹烯(β-phellandrene)等。
【中藥化學鑒定】
本品遇水變白
,與水共研成乳狀液
。部分溶于乙醚、乙醇及氯仿中
。
臨床應用:
1.沒藥散(《證治準繩》)治口瘡:乳香
、沒藥、雄黃各3g
,輕粉1.5g
,巴豆霜少許。上為末
,擦患處。方中乳香消腫生肌
,為臣藥
。
2.乳香丸(《普濟本事方》)治小兒腹痛多啼,唇黑囊腫
,驚風內釣,角弓反張:乳香
、沒藥
、沉香各30g,蝎尾4枚
,檳榔45g(一方無檳榔)。上為末
,煉蜜為丸
,每服3丸
,菖蒲
、釣藤煎湯送下。方中乳香活血止痛
,為君藥。
3.乳香膏(《外科精義》)治惡瘡
,打撲
,走注疼痛:乳香(研)松脂、白蠟各15g
,白膠香60g,杏仁油1斤
。先將松脂在炭火上熔開
,下白膠香、白蠟化開,入油攪勻
,過濾去渣,在水中持拔呈白色如銀
,再入乳香拔白色
,攤貼患處。方中乳香活血止痛
,消腫生肌,為君藥
。 乳香精油編輯本段【氣 味】
縈繞不去的香氣
,帶木頭香及香料味
,甚至有一點檸檬的味道
。
【外 觀】
這種樹原產(chǎn)于中東,包括中國
、伊索比亞
、伊朗和黎巴嫩
。人們在它的樹干上割出個刀口
,然后便會流出狀如淚滴的黃色樹脂,其精油就是從樹脂中蒸餾而得
。
【化學結構】
倍半萜--杜松萜烯
萜煙--樟烯、苦艾萜
、松油萜
、水茴香萜
醇類--乳香醇
【應用歷史與相關神話】
乳香的前綴Frank在法文里意指『真正的焚香』,有時候乳香也被稱作Olibanum
,也許意指『黎巴嫩來的油』。在埃及
,乳香被用作焚香
,于神壇獻給神只
。也可用以幫助沉思
,在某些宗教中仍保持了這個傳統(tǒng)。一度它也用來煙熏病患
,目的是要消滅邪靈。
埃及人常常將乳香與肉桂并用,如此可以舒緩四肢的疼痛
。希伯萊人與埃及人甚至不惜巨資向腓尼基人進口乳香。它在古代的身價幾乎如黃金般貴重
,以至于東方三博士特別挑選它做禮物
,送給剛誕生的耶穌
。埃及人還特別將它運用在美容方面
,制成回春面膜;中國人則發(fā)現(xiàn)它在治淋巴腺結核與麻瘋病很有效
。
【功 效】
抗菌、收斂
、祛腸胃脹氣
、促進傷口結疤、增進細胞活性
、利消化、利尿
、鎮(zhèn)靜
、補身、利子宮
、治創(chuàng)傷。
【心靈療效】
讓呼吸不再急促
,使人感覺平穩(wěn)
,使心情好轉且平和
。它安撫卻又有些清新的作用
,能幫助焦慮及執(zhí)迷過往的精神狀態(tài)。
【身體療效】
對黏膜有卓越的功效
,特別是能清肺,對呼吸方面的效果尤其優(yōu)異
,舒緩急促的呼吸
,有益于氣喘患者。是黏膜發(fā)炎(流鼻涕或喉嚨有痰)的一帖好藥
,一般而言還能調節(jié)黏液分泌量,對頭部著涼有舒緩效果,也是咳嗽
、支氣管炎及喉炎的舒解劑
。
有益于生殖泌尿管道,能減輕膀胱炎
、腎臟炎和一般性的陰道感染。其收斂的特性能減輕子宮出血及經(jīng)血過量的癥狀
,一般視為子宮的補藥
。其安撫作用在分娩時很有用
,也能舒緩產(chǎn)后憂郁癥
,還可處理胸部發(fā)炎的現(xiàn)象。同時能安撫胃部
,幫助消化
,改善消化不良和打嗝
。
【皮膚療效】
賜予老化皮膚新生命
,撫平皺紋的功效卓著,真正的護膚圣品
。它收斂的特性也能平衡油性膚質。對傷口
、瘡傷
、潰瘍、癱及發(fā)炎均有效果
。
【適合與之調和的精油】
羅勒、黑胡椒
、白松香
、天竺葵、葡萄柚
、薰衣草、橙
、香蜂草
、廣藿香、松
、檀香
。
【注意事項】
孕期是否可用,有爭議
。
【中藥配方】
1.乳香混和熏衣草可以促進細胞活化
。
2.在20ml的基礎按摩油中添加4滴乳香精油和4滴甜橙精油能幫助你放松身心緊張
。
3.感冒時的空氣清香劑:在100ml水中加入乳香1滴檀香木1滴
4.乳香4滴加入月見草油5CC中
,按摩下腹部,可對付經(jīng)血過多
,滴滴答答拖期過長的問題
。
5.乳香4滴+檀香5滴與基底油混和后按摩臉部
,可以撫平臉上的細紋,及皮膚的粗糙干澀
。
6.將乳香10滴滴入用于擴香瓶中,藉由擴散的味道吸入有安神作用
,可用于自律神經(jīng)失調者或無法排解壓力者
。
7.對孕婦和新生兒
A.從懷孕4個月起,用乳香精油3滴混合在3毫升基礎中,以順時針方向輕撫腹部,可防止產(chǎn)后肚紋,并給
B.產(chǎn)后每天用上述配方按摩腹部,可修復復子宮韌性,防止產(chǎn)后發(fā)炎.
C.給幼兒沐浴時,在水中加入2-3滴乳香精油,可安撫嬰兒,對抗病菌,使嬰兒更健康.
得了風癮疹,是怎樣引起的
?要怎樣治?
風癮疹
現(xiàn)代醫(yī)學稱之為蕁麻疹
。而中醫(yī)稱為“赤白游風”、“風疹”
、“bei癗”
、因皮疹時隱時現(xiàn)又稱“癮疹”;
本病是一種以皮膚出現(xiàn)鮮紅色或蒼白色風團為主要特征的皮膚病
。因其小則如麻如豆,大則成塊成片
,每因遇風而發(fā)
,故名又稱“風疹塊”。
有關本病
,早在《素問.四時刺逆從論》中已有記述
,曰:“少陰有余,病皮痹隱疹”
。此后歷代文獻中多有記載
,如《金匱要略.中風歷節(jié)》篇中說:“邪氣中經(jīng)
,則身癢而癮疹”
。可見古人早已有對此病的認識
。
其病因病機總由風邪引起,如《諸病源候論》說:“人皮膚虛
,為風邪所折
,則起隱疹?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比伙L為百病之長,其它病邪常依附風邪而致病
。臨床常見的有風與寒或與熱相合
,郁于肌膚而發(fā)生本病,但有外感和內生之異
。
1.外感:風寒或風熱之邪客于皮毛腠理之間而發(fā),如《諸病源候論》指出:“邪氣客于皮膚
,復逢風寒相折
,則起風搔癮疹?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薄ⅰ胺蛉岁枤馔馓搫t多汗
,汗出當風
,風氣搏于肌肉與熱氣并則生蓓(bei)癗?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泵鞔_指出了風寒、風熱客于皮膚
,或表虛不固
,風邪乘虛侵襲而致病。
2.內生:過食油膩厚味
,葷腥等助火動風之物
,如魚
、蝦
、蟹等
,或因腸道蟲淫,均可導致腸胃不和
,風火濕熱內生,郁于皮膚腠理而發(fā)
。病久者氣血被耗
,以致血虛生風,(婦女會沖任不調)
,風邪阻于肌膚亦可發(fā)生本病。
臨床表現(xiàn)∶一
、急性發(fā)作,常有進食
,葷腥之物
,如魚
、蝦
、蟹等某種海鮮,或服用某種藥物
,或受風寒刺激
,或有腸道寄生蟲病史等
。
二
、皮疹大小不等、形狀不一
、鮮紅或蒼白色風團
,邊界清楚
,瘙癢劇烈
。
三、皮疼常突然發(fā)生
,數(shù)分鐘至數(shù)小時后又遜速消退,以后不斷成批發(fā)生
,時隱時現(xiàn)
,發(fā)無定處
,退后不留痕跡,每天發(fā)一批或數(shù)批
,約一周左右停止發(fā)生。慢性者
,反復發(fā)作
,長達數(shù)周數(shù)月甚至數(shù)年。
四
、部分病例可伴有腹瀉,腹痛
、惡心嘔吐等腸道癥狀
。波及咽喉時,可有喉部不適感
、聲嘶,甚則喉頭水腫而導致呼吸困難
,甚至窒息
。有的可出現(xiàn)皮膚劃痕癥陽性。
五
、皮疹見于口唇和眼瞼,則出現(xiàn)膚色淡紅色局限性宣腫邊界不清
。此皮疹在唇周
、面部游走者為面游風(西醫(yī)稱血管性水腫)。若正常皮膚上受到機械性觸抓則此部位有抓痕樣水腫隆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