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方(胃下垂做什么運動能起治療作用)
醫(yī)案日記
2023-05-07 02:57:03
胃下垂方
(原方名:升提益胃湯)
方藥:黨參40克,炙黃芪50克
,枳實
、白術(shù)、附子各10克
,山茱萸
、升麻各15克。

用法:每日1劑
,水煎分2次服
。30天為1療程。
功效主治:健中益氣
,佐以升提,主治胃下垂
。
療效:《甘肅中醫(yī)》報道
,用本方治療68例,其中男性28例
,女性40例
,年齡25~55歲;病程1年以內(nèi)4例
,1~5年46例
,6年以上18例
。胃下垂輕度者32例
,中度30例,重度6例
。治療結(jié)果:其中痊愈(癥狀消失
,鋇餐透視小彎切跡平于或在兩髂骨嵴聯(lián)線水平以上)30例,好轉(zhuǎn)(中度變?yōu)檩p度)33例,無效5例
,有效率為92.6%
。
胃下垂做什么運動能起治療作用
一.全身鍛煉,如保健體操
、太極拳、八段錦
、五禽戲、散步等
。
二.腹肌鍛煉
,仰臥,雙腿伸直抬高
,放下
,反復(fù)進行數(shù)次,稍休息再重復(fù)做數(shù)次
。也可以模擬蹬自行車的動作,或做下蹲動作
。
三.腹式呼吸,即橫膈呼吸
。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下陷
,反復(fù)進行多次。
四.按摩腹部
,一般在體育鍛煉之后進行
,時間10分鐘左右。病人可屈膝仰臥
,然后以右手按揉腹部
,再根據(jù)胃下垂的不同程度,自下而上托之
。最后以逆時針方向在腹部做環(huán)形按摩
。
如果能堅持鍛煉固然好,建議你同時用中藥胃下垂康復(fù)湯治療
,從胃下垂病機著手
,注意飲食調(diào)養(yǎng),不易復(fù)發(fā)
。
治療胃下垂有哪些偏方?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認(rèn)為
,胃下垂是由于胃壁及腹部肌肉松弛的結(jié)果。中醫(yī)學(xué)則認(rèn)為: 胃下垂是由于思慮傷脾
,氣虛下陷所致
。常用的臨床驗方、偏方主要如下:
1 .豬肚白胡椒補益脾胃
[方劑] 豬肚250克
,白胡椒15克
。
[制用法] 豬肚洗凈切片,同白胡椒共煮熟后分2或3次食用。
[功效] 補益脾胃
。治胃下垂及胃寒疼痛
。
[驗證] 劉xx ,男
,29歲,經(jīng)查患胃下垂
,食用上方
、痊愈。
[備注] 牛肚可代替
,功效相同
。
2 .敷臍法治胃下垂
[方劑] 蓖麻子仁3克(選飽滿潔白者為佳)
,五倍子1.5克
。
[制用法] 上兩味料為1次用量
。將兩味搗碎,研細(xì)
,混勻后加水
,制成形似荸薺狀、上尖下圓的藥團
,大小可根據(jù)患者臍眼大小而定
。將藥團對準(zhǔn)臍眼塞上,外用橡皮膏固定
,每日早中晚各1次
。用熱水袋放于臍眼上熱敷,每次熱敷5 -10 分鐘
,以感覺溫?zé)岵粻C皮膚為度
。一般4天后取掉藥團。貼敷3次為一療程
。一療程后可做x 線造影復(fù)查
。如胃的位置已復(fù)原,應(yīng)停止用藥
;未復(fù)原,可再進行第二療程
。
[功效] 除濕通絡(luò)
,斂肺澀腸。用治胃下垂
。
[驗證] 據(jù)編者調(diào)查
、觀察,多名患者用上方治愈
。
[備注] 據(jù)《老年報》 介紹
,采用此方治療期間,應(yīng)注意:① 治療不宜在寒
、署天進行
,一般以室溫在20℃左右較好
。② 治療期間應(yīng)適當(dāng)臥床休息,減少活動
,適當(dāng)減少茶
、湯的飲用童,少吃水分量多的食物
,飲食以少量多次為好
。③ 禁房事
。④ 熱敷時腹· 部可能出現(xiàn)較強的牽拉感
,這是正?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F(xiàn)象,不必驚慌
,個別?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蝗丝沙霈F(xiàn)過敏反應(yīng)
,應(yīng)引起注意
,過敏者應(yīng)停用。⑤ 吐血的病
,人及孕婦
,不宜采用此法治療。
3 .加味積術(shù)湯治胃下垂
[方劑] 枳實15克
、白術(shù)15克
、生姜10克
。
[加減] 消化不良者加生三仙各10克,同煎
。
[制用法] 煎l5Oml,日3次
,食前半小時服之
。
[功效] 主治胃下垂弛緩無力、排空時間延長
、水飲停留
、上腹脹滿、動搖有聲(震水音)
。
[驗證] 周某
,女,33歲
,就診日期:1980年5月6日
。患者上腹脹
,滿
,食后明顯,納差乏力1年余。曾住院診斷為胃下垂
,近來
;上腹脹滿加重,食后更甚
,乃予上方加生三仙煎服,服2周后脹滿減輕
,4周后食后無不適
,胃納增加,體力亦好轉(zhuǎn)
。
[備注] 枳實理氣開胃
、消食除滿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認(rèn)為時胃腸有一定的興奮作用,能使胃腸收縮節(jié)律有力
。白術(shù)補脾益氣
,燥濕和中,現(xiàn)代藥理研究有增加體重
,增強肌力的作用
,生姜溫中化飲、理氣健胃
,故三藥合用相得益彰
,能提高療效
。加強腹肌鍛煉,
,忌食油膩不易消化之食物。
4 . 蓖倍膏治胃下垂
[方劑] 蓖麻子仁98%
,五倍子2%
。
[制用法] 將蓖麻子外殼剝?nèi)ィT的
,灰的
,選用飽滿而潔白的仁
。將五倍子去除灰屑,研成細(xì)末過篩
,然后將蓖麻仁和五倍子末按上述比例混合均勻
,打成爛糊,制成每顆重約10克
,直徑1.5厘米的藥餅收貯備用
。成人每人用量1粒,點準(zhǔn)百會穴(剃去一塊頭發(fā)
,與藥餅等大)
,將藥餅緊貼百會穴上
,用紗布繃帶固定,不使移動
。每日早
、中、晚各1次以搪瓷杯盛半杯開水
、將杯底置于藥餅上進行熱熨
,每次10次鐘左右
,以感覺溫而不燙傷皮膚為度。一次貼上藥餅
,可5晝夜不換
。如第1次治療完畢,自覺癥狀未見好
,休息1天后
,進行第2次治療
,一般以10天為度。
[功效] 收斂固脫
。
[備注] 引自1974年《四川中草藥通訊》 (3) 本方對子宮脫垂
,脫肛也有一定療效
。
[驗證] 堅持用藥
,效果甚佳
。余精心治療6例
,顯效28例,好轉(zhuǎn)18例
,有效率為75.4%
。
5 .二麻膏治胃下垂
[方劑] 蓖麻子仁10克
,升麻粉2克。
[制用法] 將蓖麻仁搗爛如泥后攔人升麻粉
,制成直徑2厘米
,厚1厘米圓餅備用。將患者百會穴周圍(直徑2厘米)頭發(fā)剃掉后
,上置藥餅
,用繃帶或其它方法固定
。敷藥后讓患者取水平仰臥位、寬松褲帶
,將鹽水瓶(80℃)熨燙藥餅
,每日3次
,每次3分鐘
。每塊藥餅可連續(xù)使用5 天
,休息1天后
,更換藥餅
。10天為l療程。治療以飯后2小時進行為宜
。
[功效] 升提固脫
。
[驗證] 治療268例
。痊愈105例,顯效70例
,好轉(zhuǎn)78例
,無效15例
,總有效率為94.4%。
[備注] 引自1987年
,《上海中醫(yī)藥雜志》(8)
。心臟病
、高血壓、嘔吐
、咯血患者及孕婦忌用。治療期間注意休息
,不暴飲幕食
,不作劇烈運動
,禁止房事。藥餅切勿內(nèi)服
。以防中毒
。如果胃的位置已在骼嵴連線6厘米以上
,癥狀基本消失,則不需繼續(xù)治療
。用藥后患者胃蠕動增強
,上升感越明顯,療效越好
;個別患者用藥后有惡心
、胸悶
、小腹?fàn)坷曰蛩毫褬犹弁矗坏┩V怪委?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癥狀即消失
。
6 .云芩、黨參治胃下垂
[方劑] 云芩25克
,黨參
、黃芪
、山藥、當(dāng)歸、山楂各15克
,柴胡
、郁金
、白術(shù)、枳殼
、雞內(nèi)金各12克,升麻
、陳皮、甘草各9克
,大棗10枚
。
[加減] 若痛甚者
,加元胡12克
;若肝脾下垂者,加鱉甲31克
,若潰瘍者
,加白岌12克
,烏賊骨15克
。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分2次服
。每日l劑
。
[驗證] 用上藥治療胃下垂103例,其中痊愈者54例
;顯效者25例
;有效者22例;無效者2例
。用本方治胃下垂5-8cm的患者
,一般服藥15劑即可獲痊愈。
7 .肉桂等治胃下垂
[方劑] 肉桂1克(刮去粗皮)
,炒五倍子2克
,炒何首烏3克。
[制用法] 將上藥分別研為細(xì)末
,混勻
,每日1劑,用涼開水送服,20天為1個療程
。
[驗證] 用上方治療胃下垂患者60多例
,用藥l-2個療程后,自覺癥狀消失
,食欲正常
,部分患者經(jīng)x線復(fù)查,胃體上升3-5cm
。
8 .鮮仙人球瘦豬肉治胃下垂
[方劑] 鮮仙人球50-60克
,瘦豬肉30-50克。
[制用法] 先將瘦豬肉剁碎制成肉餅后
,與仙人球一起煮熟
,晚上睡前頓服,每日1劑
。1個月為1個療程
,可連服2-3個療程。
[驗證]用本方治療胃下垂患者腸例
,均獲治愈
。其中用藥1個療程治愈者20例;2個療程治愈者13例
;3個療程治愈者3例。隨訪2年
,均未見復(fù)發(fā)
。
9 .西洋參等治胃下垂
[方劑] 西洋參5-8克(磨汁沖服),生黃芪20-30克
,白術(shù)
、升麻、枳實
、青皮
、女貞子、枸杞子各10-12克
,砂仁
、甘草各8-10克。
[加減] 若伴濕熱者
,加川黃連6-8克
,蒼術(shù)10-12克,藿香10克
;若伴氣滯者
,加蘇梗、廣木香各6-9克;若伴潰瘍者
,加烏賊骨20克
,白芨15克;若中氣下陷者
,加葛根15-20克
,炙甘草10-12克。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
,每日1劑
,分3-4次口服10劑為1個療程。
[驗證] 用上藥治療胃下垂患者101例
,其中治愈者(胃下垂恢復(fù)正常
,主癥消失)95例;顯效者(主癥基本消失
,胃上提3 -5cm 以上)4例
;無效者(治效前后無明顯變化)2例。服藥期最短者l個療程
,最長者3個療程
。治療中未見不良反應(yīng)。
10 . 黃芪首烏治胃下垂
[方劑] 生黃芪25克
,何首烏
、全當(dāng)歸、雞血藤各15克
,柴胡20克
,炒葛根、升麻
、山萸肉
、香附各12克,生甘草10克
。
[加減] 若患者口苦泛酸者
,加吳茱萸、川黃連各8-10克
;若患者口淡無味者
,加焦三仙、藿香各10-12克
;若大便秘結(jié)者
,加郁李仁、生川軍(后下)各8 -10 克
;若大便稀溏者
,加懷山藥
、生薏苡仁、茯芩各10-15克
。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
,每日1劑,分早
、中
、晚3 次口服,半個月為l個療程
。
[驗證] 用本方治療胃下垂患者45例
,經(jīng)用藥1-2個療程后,其中治愈者40例
;顯效者3例
;有效者2例。
胃下垂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
(一)治療
1.內(nèi)科治療
(1)加強鍛煉,增強腹肌張力
,并少吃多餐
,糾正不良的習(xí)慣性體位。
(2)增加營養(yǎng)
,并給以助消化劑
,必要時給蛋白合成制劑及胰島素等以增加腹腔內(nèi)脂肪,加強腹肌張力
。胰島素(普通胰島素)4~8U
,餐前半小時皮下注射,以促進食欲
。苯丙酸諾龍25mg肌內(nèi)注射
,每周2次
,1個月后每周1次
,連用3個月。
(3)對癥治療:對無力型胃可用促胃動力藥
,胃痛者可用鎮(zhèn)痛藥
,便秘者可用潤滑劑。
(4)可試用加蘭他敏氫溴酸鹽10mg
,3次/d
,口服或25mg,1次/d,肌內(nèi)注射
。一般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
,20~40天為一療程,視患者病情而定,經(jīng)1~2個療程后
,病情仍未改善
,應(yīng)停用。
(5)可試用三磷腺苷(ATP)20mg
,2次/d
,在早、午餐前半小時肌內(nèi)注射
,25天為1療程
,間隔10天再進行第2療程,總有效率為98.5%
。
(6)必要時可放置胃托或腹帶輔助治療
。
2.中醫(yī)治療
(1)中藥治療:
①脾虛氣陷型:面色萎黃,精神倦怠
,語言低微
,氣短乏力,食少納呆
,脘腹重墜
,脹滿,噯氣不舒
,食后加重
,肌肉瘦弱,舌淡苔白
,脈象緩弱
。治以補氣升陷,方用補中益氣湯合枳術(shù)丸
。少食納呆可加雞內(nèi)金6g
,炒稻芽、麥芽各12g
,惡心嘔吐加半夏10g或合用旋覆代赭湯
。
②虛實夾飲型:脘腹墜脹不適,食后尤甚
,喜暖喜按
,必下悸動,水走腸間漉漉有聲
,惡心
,嘔吐清水痰涎,便溏
,舌淡苔白滑
。脈象沉細(xì)小滑
。治以溫陽化飲、和胃降逆
,方用苓桂術(shù)甘湯合附子理中湯加半夏10g
,代赭石15g,或加黃連3g
、吳萸6g
。
③肝胃不和型:兩脅脹而不適,脘腹脹滿
,呃逆
,噯氣,嘈雜噫酸
,善太息
,苔薄膩,脈弦小
。治以疏肝和胃
,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或四逆散與逍遙散加減化裁
。
④胃陰不足型:面色略紅
,唇紅而干,脘腹脹滿
,灼熱不適
,口干苦,口渴思飲
,噯氣
,惡心嘔吐,大便干
,舌紅少津
,脈象細(xì)數(shù)。治以濡養(yǎng)胃陰
,方用益胃湯合一貫煎加雞內(nèi)金6g
,炒麥芽15g,萊服子12g
。如嘔吐較著
,可養(yǎng)胃降逆
,方用麥門冬湯合竹茹湯
。
⑤胃絡(luò)瘀滯型:胸膈痞滿,脘腹脹墜
,臍上刺痛
,按之濡軟
,惡心,形體消瘦
,面色晦暗
,舌暗淡或有瘀斑,苔薄
,脈象沉細(xì)或澀
。治以疏肝養(yǎng)血化瘀,方用血府遂瘀湯合香砂六君子湯加減化裁或用柴胡疏肝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化裁
。
(2)針灸治療:
①可選內(nèi)關(guān)
、足三里、中脘透梁門
、脾俞
、胃俞、氣海
、章門
,任選2~3穴,以平補平瀉法
,留針20~30min
。如胃痛屬實加期門、陽陵泉;偏虛者選脾俞
、胃俞
、章門;泄瀉加關(guān)元;便秘加大腸俞、天樞
、上巨虛
。
②以補法針刺太溪穴0.5寸左右,以平補平瀉法針刺足三里1.5寸左右
,三陰交1寸左右
,間隔5min行針1次,留針25min
。1次/d
,10次為1療程,有效率為96.94%
。
3.其他治療取穴脾俞
、胃俞、中脘
、足三里
,用維生素B10.1g與當(dāng)歸注射液0.1g混合液穴位注射,1次/d
,每次3穴
,交替使用
,有效率為96.5%。另外
,電興奮療法,按摩
、推拿療法
、氣功療法以及幾種療法綜合治療,均有較好的療效
。
4.手術(shù)治療適用于癥狀嚴(yán)重
,內(nèi)科治療無效的重度胃下垂者。
(二)預(yù)后
一般來說
,胃下垂預(yù)后較好,但也因患者的體質(zhì)
,慢性疾病等因素影響和治療不及時而發(fā)生慢性擴張
、胃扭轉(zhuǎn)、直立性暈厥
、心悸
、低血壓等。
為大家介紹胃下垂的食療方法
我們都知道胃下垂是一種疾病
,這是因為我們自己的不良的習(xí)慣導(dǎo)致的,但是我們是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很好的進行治療的
,比如說食療的方法
,下面就是為大家介紹幾種不錯的胃下垂的食療方法,還大家一個健康的胃
。
胃下垂食療
1、豬肚黃芪湯
做法:豬肚1只,黃芪200克
,陳皮30克。將豬肚去脂膜
,洗凈
,黃芪、陳皮用紗布包好放入豬肚中
,麻線扎緊
,加水文火燉至豬肚熟,再加適量調(diào)味品,趁熱食肚飲湯,分4次2天食完
,5只豬肚為一療程
。
功效:黃芪是很好的補氣的藥,而陳皮是可以很好的理氣健脾
,和中消滯
,而豬肚是可以補胃、益氣
,豬肚黃芪湯可補中氣,健脾胃
,行氣滯
,止疼痛,對于中氣不足
,脾胃虛弱之胃下垂
,頗有效驗。
2、豬脾棗米粥
做法:豬脾2具,棗10枚
,粳米100克
。將豬脾洗凈切片,鍋中微炒
,加入大棗
、粳米添水煮粥,可酌加白糖調(diào)味
,空腹服食,每日1次
。半個月為一療程
。
功效:豬脾是可以很好的健脾胃,能夠很好的幫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