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中藥材種子品質(zhì)
,防治種子病蟲害一
、選種選取顆粒飽滿、發(fā)育完善
、不攜帶病蟲卵細菌、生活力強的種子。數(shù)量少可選擇手工選種,數(shù)量大時可用風選。二、曬種
播種前曬種能促進某些藥材種子的生理后熟
,使種子內(nèi)部新陳代謝,提高種子成活率、發(fā)芽勢和發(fā)芽率,并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曬種一般選晴朗天氣曬2天~3天。在水泥地上曬種時,注意不能攤得太薄,以防燙傷種子,一般以5厘米~10厘米為宜三、浸種
用冷水或40℃左右溫水直接浸種
,可使種皮老化、透性增強,并能殺死種子內(nèi)外所莓病菌,防止病害傳播,促使種子快速、整齊地萌發(fā)。若浸種時采用一些化學物質(zhì)直接進行種子處理,可得到更好效果。1.用生長激素處理
。常用激素有吲哚乙酸、赤霉素等。2.在水中加入微量元素浸種
。常用的微量元素有硼、鋅、錳、銅、鉬等。3.擦傷和破殼處理:有些藥材種子堅硬
,富含蠟質(zhì),不透水,影響種子的萌發(fā)。采用人工破殼、搓擦等方法損傷種皮,可促進萌發(fā)。如杜仲可采用的破翅果,取出種仁直接播種;黃芪、穿心蓮的種子種皮有蠟質(zhì),可先用細砂磨擦,再用溫水浸種,可顯著提高發(fā)芽率。四
、層積處理即一層濕砂
、一薄層種子、再蓋一層濕砂,再撒一薄層種子五
一般用藥劑拌種
除以上常用的方法外,還可用射線
、超聲波處理藥材種子,有促進發(fā)芽、生長旺盛、早熟增產(chǎn)等作用。選擇土壤酸堿度呈中性或微偏酸
,土壤團粒結(jié)構(gòu)適中,有機質(zhì)含量在1%~1.3%,向陽,耕作層深,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壤土地。每667米加施4000千克家畜(禽)腐熟肥、儲青肥或秸稈堆肥人參是一種高經(jīng)濟價值的中藥材種類,是一種喜陰涼
中藥材人參種植方法 選地種植
對土壤要求嚴格,宜在富含有機質(zhì)
種子繁殖
為主催芽,將1份種子混攔3份河沙
管理方法
松土除草
人參的種植技術(shù) 1、人參對生長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人參是一種喜冷涼
(1) 土壤 : 人參對土壤的要求是腐殖豐富、土層深厚
(2) 水分 :人參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 既喜水又怕澇
(3) 光照 :人參是喜陰植物, 喜散射弱光, 怕直射陽光。光照過強, 植物矮小, 葉片厚而色黃
(4) 溫度:人參怕高溫, 耐嚴寒
(5) 肥料 :人參喜肥, 又怕不腐熟肥。喜的是有機肥和無機肥, 怕的是施未腐熟的糞肥和施肥后土壤缺乏水分, 造成人參燒須爛根。
2
主要栽培品種有大馬牙
3
3.1室內(nèi)盆栽
盆栽一般可選擇用高約30cm的圓形泥盆
3.2選地整地
選地:選擇柞樹、椴樹
清理場地:立秋前后砍倒小雜樹, 刨出樹根, 割凈雜草, 挑出蔭棚用材。樹枝
、柴草、干后 用火燒掉, 可燒死部分病菌和蟲卵, 增施鉀、磷肥。整地 : 用土填實樹坑, 按畦的方向把腐殖質(zhì)層翻起扣放
。隨后打細土塊、揀出石塊、樹根及金針蟲等害蟲, 再進行第2次翻地。樹根一定要清理干凈。當年翻地整地, 當年便可種參。但最好在種參前1年翻地, 讓土壤閑置1年; 或當年春末夏初翻地, 臨下種再進行細致的整地。土壤消毒:播前每平方米用50%敵菌靈7g進行土壤消毒
。作畦:根據(jù)地勢選擇適宜的畦向,然后作畦
3.2.1 催芽
室外催芽法: 選背風向陽
室內(nèi)催芽法: 處理方法與室外催芽法大致相同
春播: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種經(jīng)催芽的種子
夏播:7—8月播種當年采收或貯藏的種子。干種子播前用清水侵泡24小時
秋播:9月至上凍前播種催芽的種子
3.2.3播種方法
撒播:開溝4cm深左右, 將種子均勻撒入, 上覆細土填平, 每平方米用種20—25g。
條播:在畦面橫向開溝, 播幅6cm, 播距10—14cm, 覆土3—4cm, 每平方米用種20—25g
。點播:按株行距3cm×3cm或5cm×5cm挖穴, 每穴下1—2粒種子, 覆土4cm, 每平方米用種15—20g
。 播后用木板輕輕鎮(zhèn)壓。夏秋點播應(yīng)覆蓋玉米秸或稻草, 再壓10—15cm的土。3.2.4移栽
多采用2年生移栽或3年生移栽, 5—6年生收獲
。移栽 時間:10月上旬至上凍前。具體時間, 根據(jù)各地區(qū)氣候條件, 靈活掌握
。也可在春季解凍后, 芽苞尚未萌凍時移栽。起苗方法:起苗后選無病蟲害的健壯參苗, 分為大、中
、小移栽。移栽方法可采用平栽或斜栽,斜栽 即將參苗傾斜30—45度栽于土中。株行距及覆土深度, 根據(jù)移栽年限、參苗大小及土壤肥力而定。3.3田間管理
(1) 撤出防寒土:解凍后, 越冬芽萌動時, 摟去防寒草和上面的蓋土, 再用耙或二齒摟松表土, 平推平拖, 不要碰傷根部和芽苞
。(2) 架設(shè)蔭棚:出苗前要搭好蔭棚
。蔭棚高度, 應(yīng)根據(jù)、植株大小, 靈活掌握。1—3年生的小苗, 前檐立柱地上部分為80—100cm, 后檐立柱為70-80cm; 4—6年生的, 前檐立柱為100—110cm, 后檐立柱為80-90cm, 另50cm埋入土中。前后檐相差30cm左右, 使棚頂形成一定的坡度。參棚要牢固, 風刮不倒。出苗達2/3時, 要蓋好蔭棚, 即在頂棚蓋草簾、蘆葦簾, 使蔭棚達到適益的透光度。(3) 摘蕾:為減少養(yǎng)分消耗, 促使參根積累更多的有效的成分, 要及時摘去全部花蕾。將花蕾運回加工
。(4)松土除草:每年松土除草3—4次
。首次與撤除防寒草同時進行。(5) 培土:人參向陽性強, 畦邊植株向外生長, 伸出蔭棚, 被日曬雨淋, 易引起病害, 甚至死亡
。故應(yīng)將其推回蔭棚里, 培土壓實。(6) 防旱排澇:人參怕旱, 又怕澇。因此, 應(yīng)根據(jù)雨量和土壤濕度, 適時排澇
。天旱時, 早晚用噴壺向畦面灑水, 或開溝灌水, 澆至土壤攥成團, 撒開即散。春季缺水影響全年生長發(fā)育, 而秋旱又影響參根積累養(yǎng)分。所以, 要及時進行春灌秋灌, 并進行保墑。雨季要及時排水, 防止雨水沖積參畦, 造成土壤過濕, 通氣不良(7) 施肥:5月上旬苗出齊后, 結(jié)合松土開溝施入充分腐熟的糞肥、炕洞土等, 每平方米施2.5—4kg, 覆土蓋平
。如遇干旱要及時澆水, 以防燒須根。也可根外追肥2%的磷肥: 用過磷酸鈣1kg, 加水5kg, 侵泡24小時, 濾去沉渣, 再加水45—50kg配成。6—8月的清晨或傍晚用噴霧器將配成的肥液噴在葉面上, 每年噴2—3次。(8) 越冬防寒:上凍前, 畦面要蓋草
、壓土; 入春突遇降溫, 而參苗尚未出土, 也應(yīng)蓋草防寒。參地周圍, 特別是擋風地塊, 還應(yīng)架設(shè)防風障。此外, 要及時排除雪水, 以免侵害參根, 導致爛根死亡。1、播種前種子處理的方法有浸種
,銼傷種皮,草木灰拌種,凍裂,沙藏,藥物處理等。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340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