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雜談

      藥用植物害蟲枸杞負泥蟲

      醫(yī)案日記 2023-05-09 17:11:12

      藥用植物害蟲枸杞負泥蟲

      藥用植物害蟲枸杞負泥蟲

      學名

      Lema(Microlema)decempunctata Gebler屬鞘翅目

      ,葉甲科。別名十點葉甲、稀屎蜜
      。分布在內(nèi)蒙古
      、寧夏
      、甘肅
      、青海
      、新疆
      、北京
      、河北、山西
      、陜西
      、山東
      、江蘇、浙江
      、江西
      、湖南、福建
      、四川
      、西藏。

      寄主

      枸杞

      為害特點

      以成

      、幼蟲食害葉片成不規(guī)則的缺刻或孔洞,后殘留葉脈
      。受害輕的葉片被排泄物污染
      ,影響生長和結(jié)果;嚴重的葉片
      、嫩梢被害
      ,影響產(chǎn)量和質(zhì)量。

      形態(tài)特征

      成蟲體長4.5—5.8mm

      ,寬2.2—2.8mm
      ,全體頭胸狹長,鞘翅寬大
      。頭
      、觸角、前胸背板
      、體腹面(除腹部兩側(cè)和末端紅褐外)
      、小盾片藍黑色,鞘翅黃褐至紅褐色
      ,每鞘翅上有近圓形的黑斑5個
      ,肩腫1個,中部前后各2個
      ,斑點常有變異
      ,有的全部消失。足黃褐至紅褐色或黑色
      。頭部有粗密刻點
      ,頭頂平坦,中央具縱溝1條
      。觸角粗壯黑色。復眼碩大突出于兩側(cè)
      。前胸背板近方形
      ,兩側(cè)中部稍收縮
      ,表面較平,無橫溝
      。小盾片舌形
      ,刻點行約有4—6個刻點。卵長圓形
      ,橙黃色
      。幼蟲體長7mm,灰黃色
      ,頭黑色
      ,具反 光,前胸背板黑色
      ,中間分離
      ,胴部各節(jié)背面具細毛2橫列,3對胸足
      ,腹部各節(jié)的腹面具l對吸盤
      ,使之與葉面緊貼。蛹長5mm
      ,淺黃色
      ,腹端具2根刺毛。

      生活習性

      年生5代

      。4—9月間在枸杞上可見各蟲態(tài)
      。成蟲喜棲息在枝葉上,把卵產(chǎn)在葉面或葉背面
      ,排成人字形
      。成、幼蟲都為害葉片
      ,幼蟲背負自己的排泄物
      ,故稱負泥蟲。幼蟲老熟后入土吐白絲粘和土粒結(jié)成土繭
      ,化蛹于其中

      防治方法

      參見枸杞蚜蟲。

      枸杞(寧夏枸杞)有哪些特征

      (鐘元 樊瑛)

      寧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 別名西枸杞、中寧枸杞

      、枸杞
      、山枸杞、津枸杞、白疙針(內(nèi)蒙古)
      。為茄科落葉灌木或栽培整枝后而成小喬木
      。主產(chǎn)于寧夏自治區(qū),均系栽培
      。近年來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也生產(chǎn),質(zhì)量亦佳
      。此外
      ,甘肅、新疆等地亦有少量生產(chǎn)
      。我國北方各省及浙江等地有引種栽培
      ,為重要常用中藥和出口商品,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
      。同屬植物枸杞(L.chinense Mill.)的果實
      ,有時也作枸杞藥用。以果實入藥
      ,根皮也作藥用
      。果實主含胡蘿卜素,維生素A
      、B1
      、B2、C
      ,甜草堿
      ,18種氨基酸,脂肪油
      ,蛋白質(zhì)和糖類等
      。藥理試驗證明:它可增強人體免疫能力,有抑制癌細胞生長及增血作用
      。味甘
      ,性平。有滋補肝腎
      ,益精明目的功能
      。主治頭昏、目眩
      、耳鳴
      、視力減退、虛勞咳嗽
      、腰脊酸痛
      、遺精
      、糖尿病等癥。枸杞根皮稱為地骨皮
      ,主治陰虛勞熱
      、肺熱咳血、骨蒸盜汗等

      一、形態(tài)特征

      株高0.5—2m

      ,樹皮灰褐色
      ,條狀縱裂,莖上部分枝細長
      ,結(jié)果枝呈弧垂或斜升
      ,枝長10—80cm,具短棘刺
      ,葉在長枝下半部的常2—3片簇生
      ,形大,在短枝或長枝頂端者互生
      ,形小
      ,狹披針形、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
      ,長3—10(12)cm
      ,寬0.5—2cm,全緣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紊?—8朵簇生于葉腋;花萼杯狀
      ,常2—3裂
      ,裂片頂端邊緣具纖毛,花冠淡紫紅色
      ,漏斗狀
      ,先端5裂,裂片長5—6mm
      ,短于花冠筒
      ,向后反卷。雄蕊5枚
      ,花絲不等長
      ,近基部處簇生白色柔毛;子房上位
      ,2室
      ,花柱較雄蕊略短;漿果成熟時稍紅色或紅色,廣橢圓形
      、矩圓形
      、圓柱形或近球形,長0.5—3cm
      ,直徑0.5—1.2cm
      ,內(nèi)含種子20—50粒。種子扁平腎形淡黃色(圖15—50)
      。染色體x=12

      圖15—50 枸杞形態(tài)圖

      1.果枝 2.花

      二、生物學特征

      (一)生長發(fā)育

      枸杞種子在20℃時4—5天可發(fā)芽

      ,夏季播種7—10天出土
      。幼苗在水肥充足的輕壤、砂壤土上生長迅速
      。1年生實生苗根莖粗0.5—1.2cm
      ,樹高60—110cm,樹冠直徑56cm
      ;定植2
      、3、5年生的樹根頸粗分別為3.2
      、3
      、9、5.5cm
      ,樹高134cm
      、154cm和165cm,樹冠直徑100cm
      、120cm和160cm
      ;6—30年樹體生長受人為修剪影響,一般樹高保持150—170cm
      ,樹冠直徑160—200cm
      ,根頸增粗生長逐年減慢。10—20年生根頸年增粗0.6—0.7cm
      ,20—25年生年增粗0.4—0.5cm
      ,35年后根頸生長基本停止,枝條生長量也減少
      ,較大主
      、側(cè)枝開始枯死,結(jié)果枝稀少
      ,樹冠出現(xiàn)較大空缺
      ,冠徑逐漸縮小
      。40年后樹勢衰敗,較大主
      、側(cè)枝大量枯死
      ,根頸心腐。

      枸杞萌芽力強

      ,每年4—8月都會從樹體的不同部位發(fā)出許多新枝條
      ,也從根部長出根蘗苗。

      枸杞自種子萌芽到第一次開花結(jié)果

      ,約需1—2年
      ,這時枝,條生長勢逐漸增強
      ,根系和樹冠都迅速向外擴張,為營養(yǎng)生長期
      。在較好的栽培條件下
      ,第二年開始結(jié)果,第六年進入大量結(jié)果期
      ,10—25年產(chǎn)量最高
      ,30—40年產(chǎn)量逐漸下降。40—50年產(chǎn)量很低
      。如果栽培條件差
      ,枸杞生長緩慢,結(jié)果遲
      ,年限短
      ,但生產(chǎn)上也有生長100年左右仍然能結(jié)果的植株。

      枸杞的花芽為混合芽

      ,腋生
      ,在1年生枝上結(jié)果,也在2—3年枝上結(jié)果

      (二)物候期

      枸杞的物候期因氣候

      、栽培管理及品種而不同,現(xiàn)以銀川蘆花臺的主栽品種大麻葉枸杞為例
      ,其物候期是:

      根系生長期:3月下旬至10月下旬

      ,從土壤解凍后開始。

      萌動期:4月上旬平均氣溫達8℃以上開始

      展葉期:4月中旬氣溫在12℃以上開始

      春枝伸長生長:4月下旬氣溫在14℃以上開始,到6月上中旬止

      現(xiàn)蕾期:4月下旬氣溫在14℃以上至9月上旬氣溫17℃止

      開花期:5月上旬氣溫在17℃以上開始至9月中旬氣溫13℃止

      果熟期:6月中旬氣溫20℃以上至11月上旬氣溫下降到10℃止。

      落葉期:10月下旬氣溫降至11℃

      休眠期: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

      (三)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1.氣溫

      枸杞的自然分布區(qū)年平均氣溫為5.4—12.5℃,1月平均氣溫-13.7—-3.3℃

      ,7月平均氣溫17.2—28.2℃
      ,主產(chǎn)區(qū)寧夏中寧縣年乎均氣溫9.2℃,1月平均氣溫-7.1℃
      ,7月平均氣溫23.2℃
      ,年較差30.3℃,絕對最低溫度-25.6℃
      ,絕對最高溫度38.5℃
      。≥10℃的積溫3351.0℃
      。初霜期10月4日
      ,終霜期4月21日,無霜期165天
      。近幾年引種到浙江
      、湖北、四川等省也生長良好
      。故枸杞對氣溫的適應性廣
      ,耐寒性強,在-25.6℃下越冬無凍害

      2.水分

      枸杞耐干旱

      ,野生枸杞在年降雨量僅251.5mm的黃土高崖、干旱荒漠地仍能生長
      ,因枸杞根系發(fā)達
      ,可深入土層5—6m吸收水分,同時其葉為等面葉
      ,正反面的柵欄組織都很發(fā)達
      ,細胞間隙小,使葉面水分蒸發(fā)受到節(jié)制
      ,有利保持水分
      ,增強抗旱性。但從生產(chǎn)上考慮
      ,若想獲得較高產(chǎn)量
      ,保證水分供給卻是一個重要條件。農(nóng)諺道:“枸杞離不開水
      ,又怕水”
      。這說明它對水分的要求較高
      ,尤其在花果期更要保證充足的水分,土壤耕作層濕度在15—18%左右較好
      。如缺水會促使花果脫落
      ,果粒小,品質(zhì)差
      ,產(chǎn)量低
      ,為了提高枸杞產(chǎn)量和品質(zhì),一般都是每采一蓬果(每隔6—7天就可采收一批紅熟的果實)后接著灌一次水
      。有時還向樹冠上潑水
      ,以增加整個樹體和花果的水分吸收。但在長期積水的低洼地上生長不良
      ,甚至引起爛根而死樹
      。所以枸杞要栽在排灌方便的地勢較高的土地上。在枸杞生長季節(jié)的空氣濕度應保持在50—60%左右
      ,濕度過大或連陰雨
      ,容易引發(fā)白粉病、黑果病等

      3.光照

      枸杞是強陽性樹,喜光

      ,在全光照下生長迅速
      ,發(fā)育健壯,在庇蔭下生長不良
      。樹冠內(nèi)部枝條生長很弱
      ,易衰老、枯死
      ,極少或甚至不開花結(jié)果
      ,樹冠下部枝條生長較好,花果也多
      ,但生長發(fā)育最好的還是樹冠中上部的枝條
      ,那里光照條件最好,枝條生長健壯
      ,花果最多
      ,果粒大,糖分含量最高
      。在大樹下庇蔭嚴重的枸杞
      ,只能細弱地生長,花果極少

      4.土壤

      枸杞分布區(qū)的土壤

      ,多為堿性土
      ,砂壤和輕壤,也有中壤和重壤
      。枸杞能在土層薄和肥力差的堿荒地上生長
      。耐鹽堿,在土壤含鹽量0.3%
      ,甚至1%
      ,pH值10的地上也能生長。但在生產(chǎn)上
      ,為了提高枸杞產(chǎn)量和品質(zhì)
      ,則要求有深厚肥沃的土壤。據(jù)分析
      ,在1—40cm深的土層
      ,pH值8—8.5,全鹽量為0.2%以下
      ,全氮量為0.03—0.23%
      ,全磷量為0.04—0.12%,全鉀量為1.55—2.8%
      ,有機質(zhì)含量0.63—1.41%的枸杞園
      ,只要田間管理得當,就能獲得好收成

      、栽培技術(shù)

      (一)品種

      枸杞屬約有80個種,多數(shù)分布在南

      、北美洲
      ,歐洲大陸約10余種,我國有7種3變種
      ,多分布在西北和華北
      。目前用以作藥的只有寧夏枸杞一種,此種由于經(jīng)過長期人工栽培已形成三個類型
      ,10多個品種
      ,而目前生產(chǎn)上的優(yōu)良品種是大麻葉和小麻葉。

      大麻葉枸杞果實特別大

      ,縱徑1.16—2.76cm
      ,橫徑0.8—1.06cm,先端鈍尖或平
      ,果身具棱
      ,千粒鮮果重440—500g,產(chǎn)量高
      ,在較好條件下
      ,最高單株鮮果產(chǎn)量達14kg
      。葉色深綠,果枝長10—60cm
      ,粗0.2—0.3cm
      ,呈弧垂生長,枝刺少

      小麻葉枸杞和大麻葉枸杞相似

      ,但果身圓,先端較尖
      ,縱徑0.98—2.18cm
      ,橫徑0.50—0.97cm,千粒鮮果重350—400g
      ,產(chǎn)量比大麻葉枸杞低
      ,最高單株鮮果產(chǎn)量12.2kg。葉色綠
      ,果枝長10—55cm
      ,粗0.2—0,3cm
      ,呈弧垂生長
      ,刺少。

      (二)繁殖方法

      分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種

      1.有性繁殖

      即種子繁殖

      ,能在短期內(nèi)培育出大量苗木,缺點是實生苗變異大
      ,難保持原品種的優(yōu)良性狀。

      (1)種子準備

      取優(yōu)良品種的果實搗爛后用水淘洗

      ,取沉底的種子晾曬干后保存作種用

      (2)苗圃地準備

      選地勢平坦,灌溉方便

      ,土質(zhì)肥沃的砂壤或輕壤土
      ,pH值8左右,土壤含鹽量0.2%以下
      。土地先平整
      ,結(jié)合翻地每畝施廄肥4000—4500kg,然后按60—100m2大小作苗床

      (3)播種

      可在春

      、夏、秋三季播種
      ,但以春播為主
      。春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
      。秋播在8月上、中旬
      。因枸杞種子細小
      ,一般每畝播100—150g。按行距40cm開溝條播
      ,探1.5—3cm
      ,播后覆土1—3cm厚。

      (4)苗圃管理

      ①灌水 如果播種后土壤墑情不好

      ,種子不發(fā)芽出土
      ,應灌水催苗。幼苗出土后因根系淺
      ,要注意土壤墑情
      ,常淺灌水,但在8月后要少灌水

      ②松土除草 當苗高達1.5—3cm時松土除草一次

      ,以后每隔20—30天松土除草一次。

      ③間苗 為了使幼苗生長得到較充足的養(yǎng)分和較大空間

      ,對生長過密和質(zhì)量差的弱苗應及時間去
      ,選留生長端直健壯的優(yōu)質(zhì)苗。當苗高3—6cm時進行第一次間苗
      ,株距約6—9cm
      ,當苗高達6—9cm時進行第二次間苗(定苗),株距為12—15cm
      ,每畝留苗約1—1.2萬株

      ④追肥 結(jié)合灌水在5、6

      、7月追三次肥
      ,每次每畝追尿素7—8kg左右。

      ⑤抹芽 為保證苗木生長

      ,應及時抹去幼苗在離地40cm以下部位生長的側(cè)芽
      。當苗高60cm時應進行摘心,以加速主干和上部側(cè)枝生長
      ,當根頸粗達0.7cm時
      ,可出圃移栽。

      2.無性繁殖

      即營養(yǎng)繁殖

      ,其優(yōu)點是后代變異小
      ,能較好地保持母樹的優(yōu)良性狀,其次是苗木生長快,結(jié)果早
      。枸杞可用枝條扦插
      、根蘗、壓條和嫁接繁殖
      。以扦插育苗較普遍
      。其方法是首先在優(yōu)良母樹體上采集一年生粗度在0.3cm以上的已木質(zhì)化枝條,剪成18—20cm長的插穗
      ,扎成小捆豎在盆中
      ,用15ppm的α-萘乙酸浸泡24小時,或用100ppm的α-萘乙酸浸泡2—3小時
      ,然后扦插
      。扦插時間可在4月上旬萌芽前或秋季進行。先在苗床上開扦插溝
      ,深15cm
      ,溝距40cm。按6—10cm的株距把插穗斜放在溝里
      ,填土踏實
      ,插穗上端留1—2個節(jié)露出地面。春季插后最好覆蓋地膜保墑和提高地溫
      ,加速發(fā)芽和生長
      。當新枝條長到3—6cm時,只留一直立的健壯枝
      ,把其余芽都抹掉

      (三)定植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行株距2×2.5m或1.2×1.6—2m

      ,后者不僅產(chǎn)量上升快
      ,早期產(chǎn)量也高。定植前按行株距定點挖坑
      ,坑深30—40cm
      ,長寬30—40cm,栽植時每坑施腐熟廄肥2.5—3.0kg
      ,并與濕潤土壤充分混合
      ,將苗木放入坑內(nèi)
      ,讓根系向四周伸展
      ,然后向坑內(nèi)填濕土,將樹苗向上稍微提動
      ,再填心土
      ,分層踏實,最后覆蓋些松土保墑。定植深度以苗木根頸與地面平為好

      (四)田間管理

      1.幼樹培土

      枸杞幼樹生長快

      ,尤其在良好的肥水條件下,發(fā)枝旺
      ,樹冠迅速擴大
      ,佢這時主干較細,支撐不起沉重的樹冠而被壓彎
      ,再加上灌水后被大風吹刮
      ,有時甚至斜躺在地上,影響生長
      。這時可將樹干彎曲面下方的土稍加松動
      ,把樹扶正,再在樹干基部壘一個直徑50—60cm
      ,高20—30cm的土堆
      ,用它來扶持幼樹。還可對過大的樹冠進行疏剪或短截
      ,以減輕樹體上部重量
      ,使樹勢恢復端直生長。

      2.翻曬園地及中耕除草

      3月中旬至4月上旬翻曬春園

      ,使土壤疏松
      ,切斷毛細管,起到保墑增溫作用
      ,從而促進枸杞根系活動和樹體生長
      。同時還可利用陽光來殺死雜草和部分害蟲。翻地深度
      ,在行間以10—15cm為宜
      ,樹冠下可淺一些。8月中下旬翻曬秋園
      ,因長期采果等勞動
      ,園地被踏板了,不利根系生長
      ,經(jīng)過深翻可疏松土壤
      ,改善土壤物理結(jié)構(gòu)和通氣性能,還能把雜草翻壓到地里
      ,增加土壤肥力
      。翻曬秋園深度,行間要求18—22cm
      ,樹干附近淺些
      ,以防傷拫
      。5、6
      、7月上旬各進行一次中耕除草
      ,深度10cm左右。

      3.施肥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施基肥

      ,然后冬灌
      。基肥可用羊糞
      、豬糞
      、廄肥、餅肥等
      。施肥量
      ,一般成年枸杞每畝施羊糞3000kg,油渣260kg
      。幼年枸杞的施肥量一般為成年樹的1/3—1/2
      。其方法是在樹冠邊緣下方開環(huán)狀溝,深20—25cm
      ,寬40cm左右
      。另外,在枸杞春枝和花果生長旺盛時期很需要有充足的肥料
      ,尤其在基肥不足的情況下
      ,更應及時補充一些速效肥料。一般在5月上旬追一次尿素
      ;6月上旬和6月下旬至7月上旬各追一次磷銨復合肥
      。大樹每次每畝15—20kg,幼樹6kg左右
      。因為5月上旬是春枝生長和老眼枝(二年生以上的結(jié)果枝)開花結(jié)果期
      ,6月上旬是七寸枝(當年春季生長的結(jié)果枝)開花結(jié)果和老眼枝果實生長發(fā)育期,6月下旬是七寸枝果實生長發(fā)育期
      ,也是為秋果生產(chǎn)打基礎(chǔ)的時期
      。因此,這三個時期都要有較充足的肥料
      。施肥方法有穴狀或環(huán)狀撒施并蓋土
      ,然后灌水以加速根系對肥料的吸收。還可進行樹冠噴肥
      ,配成0.5%的氮磷鉀肥水
      ,在枸杞花果期噴灑樹冠,能提高果實產(chǎn)量和千粒重

      4.灌水

      根據(jù)枸杞對水分的需要

      ,枸杞園灌水分為以下三個時期:

      (1)4月下旬至6月上旬

      這是枸杞新枝生長和開花結(jié)果期,需及時供給水分

      ,一般在5月上旬灌頭水
      ,6月上旬灌二水。

      (2)6月中旬至8月中旬

      這時天氣炎熱

      ,水分蒸發(fā)量大
      ,大量花果生長需要更多的水分,一般是每采一蓬果后灌一次水

      (3)8月下旬至11月

      這時夏果已采完

      ,這是秋果和秋枝生長時期,可在9月上旬灌一次水
      ,10月底至11月上旬施基肥后再灌一次凍水

      枸杞在生長過程中經(jīng)常需水,但灌水不能太深

      ,更不能長期積水
      ,過量的水應及時排出,否則會引起爛根和死亡

      (五)整形修剪

      1.幼樹整形

      枸杞栽后離地高50cm定干

      ,當年秋季在主干上部的四周選3—5個生長粗壯的枝條作主枝,并于20cm左右短截
      ,第二年春在此枝上發(fā)出新枝時將它們于20—25cm短截作為骨干枝
      ,第三、四年仿照第二年的辦法繼續(xù)利用骨干枝上的徒長枝擴大
      ,加高和充實樹冠骨架
      。經(jīng)過幾年整形培養(yǎng),下層各級主枝和骨干枝均已基本建立
      ,這時必須加快擴大樹冠結(jié)果面積
      ,因此栽后5—6年在下層樹冠骨架枝上,選一個接近樹冠中心的直立枝
      ,并于30—40cm摘心
      ,使其發(fā)新側(cè)枝,可構(gòu)成上層樹冠骨架
      。經(jīng)過5—6年整形培養(yǎng)
      ,樹冠基本形成即進入成年樹階段。

      2.成年樹的修剪

      可在春

      、夏
      、秋三季進行。在枸杞萌芽至新梢生長初期進行春季修剪
      ,主要剪去枯死的枝條
      。5—6月進行夏季修剪
      ,剪去徒長枝。但當樹冠空缺或禿頂時
      ,要保留徒長枝
      ,并在適當高度摘心,促使它發(fā)側(cè)枝
      ,起到補空或補頂作用
      。在8—9月進行秋季修剪,若結(jié)果期長
      ,修剪期可推遲
      。主要是剪去徒長枝及樹冠周圍的老、弱
      、橫條及蟲害枝
      。清除樹冠膛內(nèi)串條、老
      、弱枝
      ,達到樹冠枝條上下通順,疏密分布均勻
      ,通風透光

      (六)病蟲害及其防治

      1.枸杞實蠅

      〔Neoceratitis asiatica(Becker)〕

      幼蟲為害果實。越冬代成蟲于枸杞現(xiàn)蕾時大量羽化出土

      ,4—9天后產(chǎn)卵于幼果內(nèi)種子表皮上
      ,一般每果產(chǎn)一粒卵,幼蟲取食果肉
      ,老熟幼蟲在夜間于近果柄處鉆孔外出
      ,彈跳入土,在土下3—6cm處化蛹
      ,一年發(fā)生3代
      ,以蛹在土內(nèi)越冬。第一
      、二代亦有部分蛹在土內(nèi)蟄伏
      ,翌年羽化。防治方法:(1)越冬成蟲羽化時
      ,杞園地面撒5%西維因粉3kg/畝
      ;(2)摘除蛆果并深埋處理;(3)秋冬季園內(nèi)灌水或翻土
      ,殺滅土內(nèi)越冬蛹

      2.枸杞負泥蟲

      (Lema decempunctata Weise)

      是枸杞、顛茄

      、泡囊草等藥用植物的重要害蟲
      ,在北京一年發(fā)生5代
      ,以成蟲和幼蟲在根際土內(nèi)作土繭越冬,以成蟲越冬為主
      。4—10月為害
      。成蟲產(chǎn)卵于嫩葉上,卵塊呈“人”字形排列
      。幼蟲和成蟲均為害葉片,造成千窗百孔
      ,嚴重時僅留葉脈
      。防治方法:(1)春季灌溉松土,破壞其越冬場所
      ,殺死部分越冬蟲源
      ;(2)抓好越冬代防治,4月中旬于杞園地面撒施5%西維因粉(1kg兌細土5—7kg)以殺死越冬代成蟲
      ;(3)發(fā)生期及早噴40%氧化樂果1000倍液防治

      3.枸杞癭螨

      (Aceria macrodonis Keifer)

      為害枸杞葉、嫩莖

      、幼果和果柄
      ,可產(chǎn)生紫黑色痣狀蟲癭,使組織畸形
      。枸杞展葉期
      ,出蟄的蟲蟎大量從越冬場所遷至新葉上產(chǎn)卵,剛孵化后的幼蟎即鉆入葉組織內(nèi)造成蟲癭
      。防治方法:(1)冬季清園
      ,將枯枝落葉集中燒毀;(2)春季展葉期和秋梢抽放期用50%樂果乳油0.5kg或20%雙甲脒1000倍液噴霧防治
      ,可兼治蚜蟲
      、薊馬、木虱等
      ;(3)秋冬季用波美3°石硫合劑噴霧殺死越冬蟎

      4.蚜蟲

      有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和Aphis sp.,為害莖

      、葉
      、果。防治方法參見紅花

      5.枸杞蛀果蛾(Phthorimaea sp.)

      幼蟲主要蛀食果實

      ,使其易脫落,其次鉆蛀嫩梢或生長點
      ,使新梢枯萎或蛀食幼蕾和花器
      。在主產(chǎn)區(qū)寧夏一年發(fā)生3—4代
      ,10月中、下旬
      ,幼蟲在樹干皮縫處結(jié)繭越冬
      。防治方法:(1)冬季防治樹干皮縫中越冬蟲;(2)4月上
      、中旬第一代幼蟲為害時
      ,噴90%敵百蟲800—1000涪液防治。

      6.枸杞黑果病

      〔Gloeosporium rufomaculans(Berk.)Thüm.〕

      是河北

      、山東
      、陜西等地栽培枸杞的重要病害。主要為害果實
      ,其次為害花
      、蕾、莖
      、葉
      。雨季流行。青果期感病
      ,變黑僵化
      ,在空氣濕度大時,病部可見桔紅色粘液(病原菌分生孢子)
      ,病菌借雨水傳播
      ,在殘留的病果和枝葉上越冬。防治方法:(1)加強冬春水肥管理
      。秋冬季輕剪枝
      ,促進春果早熟多結(jié)果;夏季控制水肥
      ,重剪枝
      ,放棄伏果;秋季加理水肥管理
      ,爭取秋果
      。(2)冬前徹底清園,將枯枝落葉和病果收集燒毀或深埋
      。(3)發(fā)病初期用1∶1∶120—160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噴霧
      。(4)人工免疫防治。在田間噴非致病的紅麻炭疽菌或掛帶菌枝條
      ,使其產(chǎn)生對黑果病的免疫力

      其它尚有枸杞絹蛾(Scythris sp.)、枸杞紅癭蚊(Jaapiella sp.)、枸杞裸薊馬(Psilothrips indicus Bhafti)等

      、采收與加工

      果實從6—11月陸續(xù)紅熟,要及時采收

      、曬干或烘干
      。果實干燥后進行脫柄、去雜和分級包裝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346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牽引術(shù)后緣何會便秘
      牽引術(shù)后緣何會便秘我因患腰椎間盤突出癥,前不久在一家中醫(yī)院做牽引手法復位術(shù)治療
      ,可我不明白的是
      哪些兒童智商高(小孩智商高的表現(xiàn))
      哪些兒童智商高哪些兒童智商高誰都想自己的孩子更聰慧一些
      ,可怎樣才能如愿呢
      春季吃野菜 時尚又抗癌
      春季轉(zhuǎn)眼之間就要到了
      ,各種野菜長得蓬蓬勃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野菜也成為時尚之舉
      。野菜的吃法很多
      ,可清炒,可煮湯
      ,可做餡
      ,營養(yǎng)豐富
      ,物美價廉,殊不知野菜在抗癌方面也有一手
      天冷為什么愛牙痛
      每年冬季
      ,尤其是在氣溫驟降的天氣里,到牙科就診的就會明顯增多
      。是為什么呢
      ?一般來說,引起牙痛的主要原因是口腔疾病
      ,如齲齒
      、急性牙髓炎、牙周炎
      、急慢性根尖周炎
      、牙本質(zhì)過敏、牙齒隱裂或根折等
      。齲齒引起的牙痛是因為牙體有齲洞
      安全使用甲硝唑
      近年來甲硝唑在臨床的應用愈來愈廣泛,不僅用于滴蟲病和阿米巴病的治療
      ,還進一步用于慢性胃炎
      基因檢測結(jié)果可能影響乳腺癌患者對手術(shù)方案的選擇
      《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報道
      ,最近
      ,美國的研究人員提出,新近確診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
      小兒腎炎
      疾病概述小兒腎炎一般指腎小球腎炎
      ,是一種雙側(cè)腎臟的彌漫性、非化膿性疾病。多發(fā)生于學齡兒童
      ,6-9歲最為常見
      雜談熱門文章 100+
      更多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聲明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聲明
      道家“丹道密授”點擊獲取免費學習方式
      道家“丹道密授”點擊獲取免費學習方式
      萬法之王-無為法真?zhèn)?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