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在夏秋采收加工的中藥材
醫(yī)案日記
2023-05-10 01:21:52
宜在夏秋采收加工的中藥材
砂仁
砂仁又名陽春砂仁
、春砂仁、西砂仁、縮砂
、縮砂密等
,為姜科植物陽春砂仁及縮砂的干燥成熟果實
。系名貴中藥材
,市場供應一貫比較緊缺
。

砂仁主產(chǎn)于廣東
、廣西和云南等省區(qū)
。在夏、秋當果實由鮮紅轉為紫紅色
,種子呈黑褐色
,破碎后濃烈辛辣味時采收。采收時切忌踩傷葡萄莖和碰傷幼筍
;剛剪刀剪斷果柄
,不要用手拔取,以免將葡萄莖皮撕裂
,造成傷口引起病害
,影響后年產(chǎn)量。
砂仁的加工方法有兩種:是直接曬干
,但種方法如果遇上連日陰雨
,果實容易發(fā)霉,影響質量
。因此
,一般都采用火烘法
。火烘法是用磚砌成:133cm×99cm×99cm的爐灶
,三面密封
,前面留一火口,灶內(nèi)82.5cm高處橫架竹木條
,上面放竹篩
,每篩放鮮果75kg~100kg,用草席蓋好封閉
,然后把燃燒著的木炭放入灶內(nèi)
,再蓋上谷殼防止火力過大。每1~2小時翻動1次
,焙至5~7成干后取出果實
,放進木桶或麻袋內(nèi)壓實,使果皮和種子緊貼
,再放回竹篩內(nèi)用文火慢慢焙干即成
。此種加工方法味濃、質量好
。
砂仁分春砂仁和西砂仁兩種
。春砂仁呈橢圓形,外殼深棕色呈紅棕色
,具有短刺狀突出
。種子集團成橢圓形或卵圓形的團狀,分三室
,呈不規(guī)則的三角形
,深棕色,芳香而濃烈
,味辛辣
。西砂仁的外殼黃棕色,具有片狀突起(好像荔枝殼)
,種子呈類圓形
,三室,外表灰棕色
,披有一層白霜
,不容易擦掉,氣味比春砂仁稍淡
。春砂仁與西砂仁品質差異
,價格有高低差異,在加工時宜分開
。
砂仁的品質以足干
、顆粒完整飽滿
、氣味香辣、涼散
、無枝梗
、無霉壞為佳。
何首烏
何首烏又名制首烏
、地精
,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干燥塊根。生首烏具有潤腸
、解瘡毒的功能
,用于腸燥便秘、癰疽
、淋巴結核等病癥;制首烏具有補肝腎
、益精血
、壯筋骨的功能,用于頭暈耳鳴
、頭發(fā)早白
、腰膝酸痛、肢體麻木
、高血脂等病癥
。
何首烏主產(chǎn)于河南、湖南
、湖北
、貴州、四川
、江蘇和廣西等省區(qū)
。一年四季都可采收,但以秋未春初采挖為佳
。采挖回的首烏塊根洗凈后
,要趁鮮切片,用火烘干
。其方法是:①在室內(nèi)用磚砌一個長約3m
、寬2m、高1m的烘爐
,在內(nèi)腔高0.8m處
,橫架9~10根鋼筋(每根間隔0.3m)。在爐長的一面開3個相距約1m
、高0.35m
、寬0.25m的爐門
,用以添加燃料。②用刀削去首烏塊根上的蘆頭須根及木質部分
,再將直徑在8cm以上
、長12cm的首烏,切成厚約4cm
、長5cm的塊狀
,然后按大小分類,分別入硫磺爐熏24小時
。③在爐內(nèi)橫架上鋪一疏孔鐵絲網(wǎng)
,將熏過硫磺的首烏塊按大小攤在網(wǎng)上,厚約10cm~15cm
。爐腔內(nèi)加木炭
、谷殼和米糠,點燃烘烤
。烘烤過程中
,要在適當?shù)臓t溫范圍內(nèi)(45℃~55℃)逐漸降低爐溫,并每隔7~8小時用齒耙翻動1次
,共翻動2~3次
,烤至7成干時,取出回潮24小時
,使首烏塊內(nèi)部的水分向外滲透
,再入爐烘烤至足干即得生首烏。
生首烏經(jīng)過深加工
,可得制首烏
,其制法有2種。①蒸制法
;用黑豆10kg(生首烏和黑豆的重量比例為1∶1)加水煮1小時
,取汁。殘渣加水再煮半個小時
,將2次煎液合并
,倒入首烏片中翻動,使豆汁充分滲入生首烏中
,然后置于木蒸桶內(nèi)蒸4~5小時
,先用武火,冒氣后改為文火
,燜—夜后取出
。若有藥汁剩余,重新淋到首烏片上
,待藥汁全部被吸盡
,把首烏片晾干
,再繼續(xù)蒸至首烏片內(nèi)呈棕黑色為止。然后趁軟切成厚0.15~0.2厘米的薄片
;晾干即得制首烏
。②煮制法:將首烏小塊或厚片,與預制好的黑豆汁入鍋同煮
,先武火后文火
,煮3~5小時,燜1夜
,第二天早晨取出曬至7~8成干
,再入鍋,加適量清水
,煮2~3小時后再燜過夜
,使其內(nèi)部呈棕黑色為度。然后取出再曬至7~8成千
,切成厚0.15~0.2cm的薄片
,若有余汁,將其淋上吸盡
,曬干即得。
獨活
獨活又名香獨活
,為傘形科植物獨活的干燥根
。獨活具有祛風除濕、通脾止痛的功能
,主治風寒濕痹
、腰膝酸軟、風濕性關節(jié)痛
、風寒頭痛等病癥
。
獨活主產(chǎn)于湖北、浙江
、安徽
、廣西等省區(qū),野生于山谷水溝
,草從或疏林下
,每年秋季采收。當?shù)厣锨o葉枯萎至第二年早春未萌芽前
,用鋤頭將其根部挖起
,抖去泥土,除去地上殘葉
、根頭和須根
。用水洗去泥沙
,晾干表面水分,放入烘爐(其烘爐的建造與何首烏的烤爐相同)內(nèi)攤開
,在50℃~60℃溫度下烘烤或攤放在竹席或曬場上讓太陽暴曬至6~7成干
,即集中堆積成堆,用麻袋或稻草蓋嚴
,堆積發(fā)汗2~3天
,讓內(nèi)部水分慢慢向外滲出。待發(fā)軟后
,抖掉灰土
,然后將獨活理順,扎成小把
,再入爐烘至足干
,用麻袋或者編織袋裝好,置阻涼干燥避風處貯存
。商品以足干
,圓柱形主根帶有分支根,頭部膨大
,表面灰褐色
,質潤而軟硬。斷面灰白色或灰棕色
,布有散在的棕色油室
,氣芳香、味苦而辛辣
,無蘆頭
、無根須、無雜質
、無蟲柱
、無霉變者為佳。
白果
白果又名銀杏
、白果仁
,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的干燥成熟種子。該品具有斂肺
、定喘
、止遺尿、止帶的功效
,用于肺虛喘咳
、遺尿、白帶等癥。
白果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在9月~10月
,當果實外皮橙黃色且松軟,果皮表面有白霜
,果柄基部形成離層開始自然落果時采收質量最佳
。白果樹冠高大,果農(nóng)慣用竹竿敲打采收果實
。此種采法
,容易打傷鱗枝,影響來年結果
。如果等到果實充分成熟時
,果實會自然脫落,這時采收既能免傷鱗枝
,又能因采收推遲而提高白果的產(chǎn)量和品質
。
采收回的果實,浸泡在缸內(nèi)或堆成高30cm~40cm厚
,上面覆蓋濕布和濕麻袋片
,待2~3天后外果皮腐爛,然后取出置于清水揉搓去肉質外果皮
。外果皮剝除后
,將種實放入1%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5~6分鐘,撈出用清水沖洗掉種皮上的污染物
,并將其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晾干
,貯藏備用。用時
,敲碎外殼,取出種仁
,即為生白果仁
;采用蒸、炒
、煨等方法加工
,擊碎外殼,取出種仁即為熟白果仁
。
白果以外殼白色
,種仁飽滿,里面白者為佳
。
蟾蜍如何進行藥材采收與加工?
1、蟾蜍采收一般在夏秋季
。捕獲后
,先采取蟾酥,然后將蟾蜍殺死
,直接曬干
,即成為“干蟾”;或殺死后除去內(nèi)臟
,將體腔撐開曬干或烘干
,成為“干蟾皮”。
2
、蟾酥預先準備好采漿用具:銅制
、鋁制或竹制夾鉗,竹片刀
,瓷盤
。將蟾蜍體表洗凈,晾干后在耳后腺
、皮膚腺涂以刺激劑(一般用75%~95%酒精)
,以促進漿液分泌,然后用夾鉗適度用力夾擠腺體
,以裂口為度
,一般夾擠2~3次,將漿液擠入瓷盤
。采集的漿液用銅篩濾凈泥土及雜質
,涂布于玻璃板、瓷盆
、竹箬
,或刮入圓形模型中,然后用竹刀刮平刮勻
,曬干
,即為蟾酥。成品呈片狀的統(tǒng)稱為“片蟾酥”或“片酥”
;盆曬稱“盆酥”
;箬曬的亦稱“箬酥”;呈扁圓形團塊的統(tǒng)稱為“團蟾酥”或“團酥”
;呈棋子狀的稱為“棋子酥”
。注意事項:采漿者應帶上口罩和手套,防止?jié){液濺入眼中
。若不慎濺入眼鼻
,可用紫草煎水清洗
,有消腫之效。采漿工具忌用鐵器
,否則會發(fā)生化學反應
,使?jié){液變黑,影響質量
。采漿后的蟾蜍
,最好先放在旱地上飼養(yǎng),以防傷口感染
,一般兩周后可再次采漿
。采漿的同時,適時與醫(yī)藥部門取得聯(lián)系
,以便蟾酥曬干后即可交售
。
3、蟾皮取活蟾洗凈
,剝皮
,曬干。鮮用者剝后直接貼患部或煎湯內(nèi)服
。
4
、蟾舌現(xiàn)采現(xiàn)用,研爛后攤于紅絹片或鮮蟾肚皮上
,貼于疔處
。
5、蟾肝
、蟾膽汁等其他藥材均可現(xiàn)采現(xiàn)用
。
毛蕊花也屬于中藥材中的一種,毛蕊花有哪些藥用價值?
二年生草本
,高達1.5米,全株被濃密的灰黃色星狀毛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亢拖虏康那o生葉長圓狀長方形,長達15厘米
,基部漸變?yōu)槎瘫吘売袦\淺的圓齒
,上部的莖生葉漸變?yōu)閳A形或卵狀長圓形
,基部下面展開成狹窄的翅膀?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ㄐ驁A柱狀
,長達30厘米
,直徑達2厘米,拉長
,結果時更粗
。毛蕊花有藥用價值
。
花密集
,數(shù)個簇生(至少下部)
; 花梗非常短: 花萼長約7毫米,裂片披針形: 花冠黃
,直徑1-2厘米
; 雄蕊5,后部3花絲有毛
,前部2花絲無毛
,花藥基部多少延長成一字形。蒴果卵圓形
,約與宿萼等長
。木耳或這是中藥植物的名稱,也曾被其他地方稱為海州
、虎尾鞭
、一柱香等,株高1.5米
,葉長約15厘米
,寬約6厘米,花期是6月至8月
,果期是7月至10月
,在我國分布有多個空間,多生長在河岸兩邊的草地上
,下面來了解一下它的功效和作用
。
可入藥的部分,全株可入藥
。對止血
、化瘀、清熱
、解毒有良好的效果
。具體可治療外傷出血、受傷
、潰瘍
、慢性闌尾炎、肺炎等疾病
。收獲時間
,基部和下部莖生葉長圓形
,基部漸變?yōu)槎倘~柄,長可達15厘米
,寬可達6厘米
,邊緣具淺圓齒,上部莖生葉漸變?yōu)殚L圓形至卵狀長圓形
,基部以下展開為窄翼
。
夏秋兩季均可采收,采收后可直接使用
,也可洗凈曬干后存放在陰涼處
。沒有收獲條件的友友也可以在醫(yī)生的建議下直接選用?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ㄐ驁A柱形
,長達30厘米,直徑達2厘米
,延伸并在承受時更粗
,花密集,數(shù)個簇生(至少接近)
,花梗非常短
;花萼約7毫米,裂片披針形
;花冠黃色
,直徑1-2厘米。雄蕊5
,后部3花絲有毛
,前部2花絲無毛,花藥基部或多或少向下并成一字形
。
中藥材什么時候適宜采收期
民間就有這樣的俗語:“當季是藥
,過季是草”,因此
,掌握采藥的適宜時間是保證藥材質量的關鍵
,下面由我為大家介紹中藥材的適宜采收期,希望能幫到你
。
中藥材的適宜采收期 ⒈板藍根
10月中
、下旬,地上莖葉枯萎時挖取根部
。先在畦溝的一邊開60cm的深溝
,然后順著向前小心挖取。切勿傷根或斷根
。
⒉地黃
春地黃于栽后當年11月前后
,當?shù)厣锨o葉枯黃且?guī)О唿c時采挖。先割去莖葉
,然后在畦的一端開深35cm的深溝
,小心挖取根塊。
⒊山藥
以塊根供藥用
。春栽的當年霜降前后收貨
。10月下旬當?shù)厣锨o葉枯黃時,先采收株芽
,拆除支架
,割去莖蔓,挖出地下塊根
。注意保持山藥塊根完整
。挖取后,切下蘆頭貯藏做種載
,塊根加工成藥材
。
⒋人參
于生長6年后的10—11月份參葉變黃、越冬芽長大前采收
。收獲過早
,漿液不足;過遲,人參品質下降
,產(chǎn)量減少
。先拆除參棚,順行挖出參根
,切勿傷根
,然后抖掉泥土,去掉莖葉
,裝入箱內(nèi)
,運回加工。
⒌蛇舌草
9—10月果實成熟后
,平齊地面割去地上莖葉
,除去雜質和泥土,曬至半干捆扎成小把
,繼續(xù)曬至全干即成商品
。
⒍玄參
栽后當年11月,當?shù)厣锨o枯萎時采挖
。先割去莖稈
,挖松根際周圍土壤,小心將根塊挖起
,剪去莖葉
,掰下塊根
。
⒎穿心蓮
栽后當年8—10月開花期和種子成熟初期為最佳采收期,產(chǎn)量高
、質量好
。采收時割去全草曬干;或將植株拔起,剪除根部
,曬干即成商品
。
⒏北沙參
栽后1年可收獲。春栽的于當年9—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