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種植與養(yǎng)殖已經(jīng)成為解決中藥資源緊張和滿足臨床用藥的重要途徑
在中藥學中,全蝎是鉗蝎科動物東亞鉗蝎的干燥早體
。其入藥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宋代醫(yī)書《開寶本草》中,對蝎的功效主治就有了文字記載。明代杰出的藥物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蝎的功效主治作了詳細的記載。全蝎味辛,性平,有毒,入肝經(jīng)。具有熄風止痙1 飼養(yǎng)管理
1.1 選種和引種
種蝎應選擇體壯、大
1.2 建池
蝎子的養(yǎng)殖池沒有固定的模式
1.3 飼養(yǎng)管理
池建好后即可放種入池,可投種蝎600~900只/m2
1.4 飼料
蝎子吃食廣泛
1.5 養(yǎng)殖中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5.1 注意遮光
蝎子經(jīng)常晝伏夜出,也有時出窩曬太陽
1.5.2 池內的溫度
蝎子的最佳生長溫度是25~30℃
1.5.3注意產(chǎn)卵期
此時大量的種蟲如果在同一池內產(chǎn)仔會出現(xiàn)大欺小
1.5.4 注意防止蝎子的敵害
如雞、老鼠
1.6 蝎子病毒的防治
蝎子一般無病,但有時因病毒真菌或細菌引起的
,最常見的是黑肚病,此病多因蝎窩溫度過高,蝎子飲水過多所致。可以采取降溫和停幾天水的辦法。其他一些非傳染性病害多因飼養(yǎng)管理不善,氣溫不正常和外界環(huán)境影響造成的。另外一些疾病,如斑霉病、體腐病、枯尾病、體懈病等1.7 蝎子的采集和加工
收捕多在清明至谷雨用燈光誘捕,待蝎子出動后用竹筷夾入光滑的瓷盆中
2 中毒防治
2.1 全蝎的成分
全蝎含全蝎毒素(Buthatoxin)
,此為含碳、氫、氮及硫等元素的毒性蛋白。它與蛇的神經(jīng)毒類似,分子量為7000左右,水溶液長時間放置或用100℃加熱2h,則毒性減弱。此外,還含有多種胺及氨基酸類,如苦味酸羥胺(droxyimin Picrate)、?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撬幔═aurine)2.2 中毒原因
全蝎雖屬有毒的動物藥,但臨床應用很少中毒
。因為蝎毒易揮發(fā),不耐熱,加熱到100℃,30min后即被破壞。但是活蝎的毒液毒性很大,多在喂養(yǎng)采集時被蜇傷而中毒。因此,應注意和加強防護措施,如勿徒手捉拿蝎子,防止蝎子外逃等。2.3 中毒救治
蝎子蜇傷后
,中毒表現(xiàn)為:傷口劇痛,且持續(xù)達數(shù)小時之久。蝎毒與眼鏡蛇毒相似,毒液進入人體后,局部出現(xiàn)腫脹、發(fā)黑,有時引起水泡救治方法:
2.3.1 蜇傷部位如有刺針殘留
2.3.2 傷口可用1∶5000的高錳酸鉀或3%氨水洗滌
2.3.3 用明礬研末后米醋調勻外敷
。2.2.4 蝸牛搗碎后,涂于傷處
。2.3.5 食鹽療法,用飽和的食鹽水滴到傷處
,如果用飽和食鹽水2~3滴,滴入眼中刺激結膜2.3.6 如有流涎
2.3.7 用南通蛇藥片研末后外敷
2.3.8 中藥內服治療蝎子蜇傷效果很好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353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上一篇:
人工養(yǎng)殖土鱉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