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一
取位:鼻
操作方法:取探生散(雄黃3克
方法二
取位:鼻
操作方法:取蟾酥丸(蟾酥
方法三
取位:鼻
操作方法:取蟬殼丸(蟬衣
方法四
取位:鼻
操作方法:取中分散(螳螂1個
方法五
取位:鼻
操作方法:取臥龍丹(鵝不食草120克
方法六
取位:鼻
操作方法:取生川烏尖3個、金赤蜈蚣半條
、酒浸炙干,與麝香少許研細末裝瓶備用。每次取少許吹鼻取嚏,并以薄荷湯沖服0.3克。目錄1拼音2中藥部頒標準 2.1拼音名2.2標準編號2.3處方2.4制法2.5性狀2.6檢查2.7功能與主治2.8用法與用量2.9規(guī)格2.10貯藏 附:1古籍中的驚風散 1拼音 jīng fēng sǎn
2中藥部頒標準
山西省藥品檢驗所 起草
古籍中的驚風散 《兒科要略》:[第五章·諸驚論治]第一節(jié)·驚風概說 驚風之名
,不見于古,迨至近世,其說始盛,后之附會者,益廣增名目,巧立治法,于是今日之兒科,驚風一證,...《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五]治小兒慢驚風諸方 夫小兒慢驚風者。由乳哺不調(diào)
。臟腑壅滯。內(nèi)有積熱。為風邪所傷。入舍于心之所致也。其非治小兒慢驚風。壯熱...《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五]治小兒急驚風諸方 夫小兒急驚風者
。由氣血不和。夙有實熱。為風邪所乘。干于心絡之所致也。心者神之所舍也。治小兒急驚風。四...《丹溪治法心要》:[卷八·小兒科]急慢驚風(第二) 大
,每服六丸,薄荷、姜蜜湯下。大天南星丸,治急慢驚風,涎潮發(fā)搐,牙關緊急,口眼相引等癥∶膽星(五錢)...《活幼口議》:[卷之十二]議急驚風癥候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365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上一篇:
大頭瘟
下一篇:
濕溫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