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雜談

    解顱

    醫(yī)案日記 2023-05-11 00:47:48

    解顱

    方法一

    取位:顱裂部位

    操作方法:取柏子仁120克

    、天南星30克
    、防風30克、白芷30克、羌活30克
    ,研細末。每次用60克,取豬膽汁調勻,攤紗布上
    ,敷顱裂部位,包扎固定
    。藥干則用醋濕潤
    ,3天換1次藥。

    方法二

    穴位:囟門

    操作方法:取未經水煮的狗骨500克焙枯存性

    ,研細末
    ,繼取蓖麻仁5粒搗爛,以麻油調勻
    ,敷于囟門。

    方法三

    穴位:涌泉(雙)

    操作方法:取吳茱萸30克

    、附于30克
    ,研細末,用醋調成糊狀
    ,敷于涌泉(雙)
    。每天2次。

    方法四

    取位:涌泉(雙)

    操作方法:黃柏15克研細末

    ,用水調成糊狀
    ,敷在涌泉(雙)。本方適用于初生兒胎熱
    ,囟門腫起

    ?小兒推拿的穴位大全

    養(yǎng)生導讀: 是建立在祖國醫(yī)學整體觀念的基礎上,以陰陽五行

    、臟腑經絡等學說為理論指導
    ,運用各種手法 *** ,使
    、氣血流通
    ,以達到調整臟腑功能、治目的的一種方法

    常用 由于肌膚嬌嫩

    、神氣怯弱,因此在治時,特別要注意手法
    ,強調輕柔
    、滲透,要求輕快柔和
    ,平穩(wěn)著實

    操作的基本手法有:推法、揉法

    、按法
    、摩法、掐法
    、搓法
    、拿法、運法
    、捏法
    、擦法、搗法
    、捻法
    、刮法、搖法
    、拍法
    。除了基本手法外,在幾百年的臨床實踐中
    ,醫(yī)家逐步總結出一些有固定程序且有特定名稱的操作方法
    ,這些操作方法往往是用一種手法在一個或幾個上進行,故現(xiàn)稱“復式操作法”
    ,如黃蜂入洞
    、打馬過天河、運水入土等

    穴位

    1

    、迎香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溝中

    操作:用食

    、中二指揉,稱揉迎香

    功用:鼻塞不聞香臭時

    ,按之可以通利鼻竅,使香臭得聞
    ,所以命名為迎香

    主治:鼻塞流涕

    2、耳后高骨

    位置:耳后入發(fā)際

    ,乳突后緣下陷中

    操作:兩拇指或中指端揉,稱揉耳后高骨

    功用:疏風解表

    主治:頭痛,驚風

    ,煩躁不安

    3

    、天柱骨

    位置:頸后發(fā)際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線。

    操作:用拇指或示中指自上向下直推

    ,稱推天柱
    ;或用湯匙蘸水自上向下刮。

    功用:降逆止嘔

    ,祛風散寒

    主治:嘔惡,項強

    ,發(fā)熱
    ,驚風,咽痛等癥

    4

    、肩井

    位置: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之中點,肩部筋肉處

    ,屬足少陽膽經。

    操作:用拇指與示中二指對稱用力提拿肩井

    ,稱拿肩井
    ,一般提拿5次;用指端按肩井
    ,稱按肩井
    ,一般按兩分鐘。

    功用:發(fā)汗解表

    ,補益氣血

    主治:感冒,昏厥

    ,上肢活動不利等

    5、腎頂

    位置:在小指頂端

    操作: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

    ,稱揉腎頂

    功用:揉腎頂能收斂腎氣

    ,固表止汗。

    主治:自汗或盜汗(白天或夜間汗多)

    ,解顱(指囟門應合不合)等

    6、掌小橫紋

    位置:掌面小指根下

    ,尺側掌紋頭操作:用中指或食指按揉
    ,稱揉掌小橫紋。

    次數(shù):100~500次

    功用:清熱散結

    、化痰止咳。

    主治:常用于痰熱喘咳

    、口舌生瘡
    ,頓咳,流涎等癥
    ,為治療百日咳
    、肺炎的要穴,對嬰兒流涎劇烈者
    ,亦有良效

    7、五指節(jié)

    位置:在手背

    ,五指第1指間關節(jié)處

    操作:用拇指指甲掐,稱掐五指節(jié)

    ,掐5~20次
    ;用拇、食指揉搓稱揉五指節(jié)
    ,揉100~

    功用:掐或揉五指節(jié)能鎮(zhèn)驚安神,祛風痰

    ,通關竅
    ,掐五指節(jié)主要用于煩躁不安。

    主治:驚惕不安

    ,驚風抽搐
    ,咳嗽痰多,腹痛等

    【 】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365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基因檢測結果可能影響乳腺癌患者對手術方案的選擇
    小兒腎炎
    疾病概述小兒腎炎一般指腎小球腎炎
    ,是一種雙側腎臟的彌漫性
    、非化膿性疾病。多發(fā)生于學齡兒童
    ,6-9歲最為常見
    更年心是怎么回事?
    更年心是怎么回事?近20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