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為臨床常見的一種癥狀
。腰為腎之府,又為沖脈、任脈、督脈、帶脈之要會,諸經皆貫于脊而絡于腰,故腰為腎之外候風寒腰痛型
本型由于久居冷濕之地
穴位:風府、腰陽關
、腎俞、若腰痛甚者,加秩邊寒濕腰痛型
本型亦為久居冷濕之地
,或涉水冒雨,勞汗當風、衣著濕冷,感受寒濕之邪,見腰痛,冷如坐水中、小便自利、飲食如故、口中不渴、步履艱難、脈沉澀等。取背俞、足太陽、太陽經穴,用平補平瀉法。穴位:腰俞
、昆侖、陰陵泉、若腰痛甚者,加腎俞濕熱腰痛型
本型因感受濕熱之邪
,或長夏之際,濕熱交蒸,或寒濕蘊積日久,郁而化熱,轉為濕熱,則腰痛、身重發(fā)黃、午后潮熱、肢節(jié)煩痛、胸痞腹脹、大便溏薄、小便短澀、舌苔黃膩、脈濡數(shù)等。取足太陰、足太陽、足少陰經穴,用瀉法或刺出血。人仿:陽陵泉
、委中、殷門、若肢節(jié)煩痛甚者,加大溪、陽陵泉腎陽虛腰痛型
本型因先天稟賦不足,加之勞累太過
,或久病體虛,或年老體衰穴位:腎俞
、太溪、志室、若下肢痿軟者,加昆侖、腎陽虛取背俞、督脈經穴,用補法加灸。穴位:腎俞、命門
外傷腰痛型
本型因跌仆外傷
穴位:委中、膈俞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366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