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雜談

      推拿名實(shí)考

      醫(yī)案日記 2023-05-12 15:15:00

      推拿名實(shí)考

      關(guān)鍵詞:推拿 按摩 名稱 考證

      摘要:本文引經(jīng)據(jù)典

      ,搜羅推拿古代名稱有9種之多,并對“推拿”的出現(xiàn)從歷史和學(xué)科發(fā)展的角度進(jìn)行了論述。

      推拿療法

      ,歷史悠久
      。早在二千多年前
      ,名醫(yī)扁鵲就運(yùn)用針灸
      、湯藥結(jié)合推拿成功救治了虢太子“尸厥”
      。成書于先秦兩漢時期的兩部中醫(yī)學(xué)巨著《黃帝內(nèi)經(jīng)》和《黃帝岐伯按摩》(已佚)反映了當(dāng)時推拿這一獨(dú)特中醫(yī)療法已經(jīng)在臨床廣泛運(yùn)用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秲?nèi)經(jīng)》說:“按之則熱氣至
      ,熱氣至則痛止?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闭f明推拿可以溫通經(jīng)絡(luò)
      、活血化瘀,從而達(dá)到止痛的目的
      。推拿是中醫(yī)學(xué)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為中醫(yī)學(xué)理論和臨床體系的建立積累了豐富的資料。

      今天

      ,推拿已被廣泛用于治療內(nèi)
      、外、婦
      、兒
      、五官等各科的多種疾病,具有療效肯定
      、操作簡便
      、經(jīng)濟(jì)安全、無副作用
      、不受場地和設(shè)備的限制等優(yōu)點(diǎn)
      ,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并為世界各國的自然療法愛好者所重視
      。本人對推拿的古今名稱進(jìn)行了全面考證
      ,現(xiàn)分述如下,供同道參考

      推拿古代名稱考

      推拿古稱按摩

      、按蹺、按蹻
      、喬摩
      、案杬、抑搔
      、折枝
      、眥媙、摩挲等
      。其典出所在
      ,簡述如下。

      按摩:最早見于《黃帝內(nèi)經(jīng)》

      。其書中有關(guān)“按摩”一名的記載有三處
      。《素問·血?dú)庑沃酒泛汀鹅`樞·九針論》均載“治之以按摩醪藥”;《素問·調(diào)經(jīng)論》有“按摩勿釋”的論述
      。作為第一本推拿專著的《黃帝岐伯按摩》對按摩肯定有更詳細(xì)的論述
      ,惜已失傳?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吨芏Y注疏》載:“扁鵲治趙太子暴疾尸厥之病
      ,使子明飲湯,子儀脈神
      ,子游按摩
      。”按摩二字均從“手”旁
      ,說明其動作與手有關(guān)
      。“按”
      ,《說文解字》釋為“下也
      ,抑也,止也”
      ,也就是下壓
      、遏止之意?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澳Α?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說文解字》釋為“研也”,即回旋摩擦之意

      按蹺

      、按蹻:《素問·異法方宜論》說:“中央者,其地平以濕
      ,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
      。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
      ,其治宜導(dǎo)引按蹻
      ,故導(dǎo)引按蹻者,亦從中央出也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薄端貑枴そ饏T真言論》載:“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薄败E”與“蹻”為通假字,謂如矯健者之舉手足也
      ,乃導(dǎo)引之意。故按蹺,實(shí)指按摩導(dǎo)引
      。至于按摩與按蹺的區(qū)別
      ,唐代高僧慧琳早有論述:“凡人自摩自捏,申縮手足
      ,除煩去勞
      ,名曰導(dǎo)引;若使別人握身體
      ,或摩或捏
      ,即名按摩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保ā兑磺薪?jīng)音義·按摩》)《圣濟(jì)總錄》的“按摩”專論對按摩
      、導(dǎo)引的義界做了明確的劃分:“世之論按摩,不知析而治之
      ,乃合導(dǎo)引而解之
      。夫不知析而治之,固已疏矣
      。又合以導(dǎo)引
      ,益見其不思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笨梢?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按摩、導(dǎo)引
      ,實(shí)不相同
      ,按蹺乃兩者的合稱也。

      喬摩:又作“矯摩”

      ,語出《靈樞》
      。《靈樞·病傳》說:“或有導(dǎo)引行氣
      、喬摩
      、灸、熨
      、刺
      、焫、飲藥之一者
      ,可獨(dú)守耶?”喬
      、矯,通“蹺”
      ,指蹻引
      ,即古代導(dǎo)引。摩,指按摩
      。故喬摩義同按蹺
      ,為按摩、導(dǎo)引之合稱

      案杬:僅見于《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臣聞上古之時

      ,醫(y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灑
      ,镵石撟引
      ,案杬毒熨……?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卑?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通“按”,“杬”
      ,音“玩”
      。案杬,“謂按摩而玩弄身體使調(diào)也(《索隱》)”
      。顯然
      ,案杬也是按摩、推拿的古稱
      。百衲本《二十五史》誤作“杭”
      ,乃刻工之失。俞大方主編的《推拿學(xué)》中稱為“案杌”
      ,“杌”亦是訛字
      。段逸山主編教學(xué)參考資料《醫(yī)古文》中作“案扤”,“扤”字改為“手”旁
      ,亦臆測也
      。“扤”
      ,撼動也
      ,用力之大,誠患者難堪也

      抑搔:見于《禮記》

      。《禮記·內(nèi)則》說:“疾痛苛癢
      ,而敬抑搔之
      。”鄭玄注:“抑
      ,按
      ;搔
      ,摩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笨梢娖湮摹耙稚Α敝浮鞍茨Α?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其法亦可用于治療皮膚疾患。

      折枝:見于《孟子》

      。《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
      ,語人曰:‘我不能
      。’是不為也
      ,非不能也
      。”1979版《辭?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丰專赫壑?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古來有三種解釋:(1)折取樹枝;(2)按摩搔癢
      ;(3)彎腰行禮
      。”折取樹枝
      ,望文生義也
      ;彎腰行禮,對之長者
      ,如何不能
      ?按摩推拿,非常人皆能為也
      ,故曰“我不能”
      ,誠實(shí)君子也。故此處“折枝”
      ,當(dāng)為古代按摩又一稱謂也

      眥媙,又作“眥揻”

      、“揃揻”
      。《莊子·外物第二十六》說:“靜然可以補(bǔ)病
      ,眥媙可以修老
      。”郭象注:媙
      ,“亦作揻
      ,子淺反
      。三蒼云:‘揃,猶翦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队衿吩疲骸疁缫病
      !瘚n
      ,本亦作揻,音滅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北{,指眼角
      ,揻
      ,《廣韻》釋為“手拔也,又摩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惫时{揻,指的是按摩眼角
      ,是古代按摩的一種操作方法
      ,也是按摩推拿的古稱。

      摩挲

      ,亦作“摩娑”
      、“摩挱”。本意乃撫摸也
      。盛唐之時
      ,由于官方對推拿的重視,太醫(yī)院設(shè)立按摩科
      ,有按摩博士
      、按摩師、按摩工之職
      ,按摩博士在按摩師和按摩工的輔助下
      ,教按摩生“導(dǎo)引之法以除疾”,開推拿按摩教學(xué)之先河
      ,使中國推拿廣為流傳
      。韓愈《石鼓歌》詩:“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fù)著手為摩挲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笔悄﹃淖钤缬涊d。傳至歐洲
      ,法國
      、英國音譯為massage
      。故摩挲,亦古代推拿名也

      上述推拿古代名稱

      ,以按摩最為流行,亦最為貼切
      、準(zhǔn)確
      ,因?yàn)楣糯颇檬址ㄒ园捶ā⒛Ψ橹?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故此名一出
      ,沿用二千年之久。我國北方
      、廣東等沿海地區(qū)及日本至今仍稱推拿為按摩。廣東省中醫(yī)研究所主辦的推拿專業(yè)雜志也名之為《按摩與導(dǎo)引》
      ,實(shí)為“按蹺”之今譯
      ,足見“按摩”一詞影響之深遠(yuǎn)。

      推拿名源考

      金元以降

      ,推拿手法日趨增多
      ,臨床適用范圍日益廣泛,因而按摩已不能全面概括和反映這一傳統(tǒng)中醫(yī)療法的特點(diǎn)
      ,于是出現(xiàn)了“推拿”
      。推拿一名,始見于明代
      ,當(dāng)時成書的一些小兒推拿專著中已用“推拿”替代“按摩”
      。如:龔云林所著《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1604年),周于蕃所著《小兒推拿秘訣》(1605年)
      。緣此
      ,許多學(xué)者誤以為“推拿”之名首見于龔氏之著,其實(shí)不然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巴颇谩币辉~,最早記載見于明代張四維的《醫(yī)門秘旨》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夺t(yī)門秘旨》成書于1576年,不過出版時間是在1582年之后
      。此書國內(nèi)已經(jīng)失傳
      ,今日本宮內(nèi)廳書陵部藏有萬歷同安恒德堂刊本。[1]“推拿”一稱早期記載還見于明代醫(yī)家萬全的《幼科發(fā)揮》
      ,其成書年代
      ,《全國中醫(yī)圖書聯(lián)合目錄》等權(quán)威著作均謂1549年
      。考其自序
      ,其日期署為萬歷己卯年(見丹波元胤《中國醫(yī)籍考》引萬全《幼科發(fā)揮》自序
      ,現(xiàn)存諸本此日期均闕如),即1579年
      。查其書中醫(yī)案的年代記錄
      ,有壬子(1552)、己未(1559)
      、癸亥(1563)
      、隆慶丁卯(1567)、萬歷元年(1573)等
      ,但并不能證明此書成書于1549年
      。[2]因此,從現(xiàn)存文獻(xiàn)來看
      ,最早提及“推拿”一詞的著作
      ,當(dāng)推《醫(yī)門秘旨》。

      “推拿”一詞的出現(xiàn)

      ,恰在官方取消按摩科之后
      ,這也許不是巧合。按摩已非合法
      ,但手法治療確實(shí)行之有效
      ,如何生存下去?推拿療法在民間有廣泛的基礎(chǔ)
      ,在明代更是兒科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
      ,就連兒科名家的專著中也多次提到。如《幼科發(fā)揮》載:“一小兒得真搐
      ,予曰不治
      ,彼家請一推拿法者掐之,其兒護(hù)痛
      ,目瞪口動
      ,一家盡喜?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币淮?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實(shí)事求是,不護(hù)己短
      ,令人欽佩
      !在萬全的著作中同時出現(xiàn)了許多按摩的過渡名稱,如:推拿
      、推法
      、拿捏
      、拿掐法、拿
      、幼科拿法等
      ,這些記載,都不是指具體的手法名
      ,而是用來代稱“按摩”的
      。只有其中的“推拿”,后來才成了正式的學(xué)科名

      “推拿”替代“按摩”

      ,有上述歷史的原因,更有其學(xué)科發(fā)展的因素
      。早期的推拿療法
      ,手法單一,按法
      、摩法是主要手法
      ,《內(nèi)經(jīng)》中提到的手法也不過十余種。唐宋以后
      ,推拿的治療范圍日益擴(kuò)大,推拿手法也不斷增多
      ,技巧性也逐步增強(qiáng)
      ,人們已經(jīng)注意到不同的手法具有不同的治療作用,從而也就產(chǎn)生了各種用力方向不同的手法
      ,使原有的手法不斷完善
      ,還出現(xiàn)了包括向下用力、向上的提力和相對擠壓力同時存在的綜合手法
      ,手法的分類亦趨成型
      ,于是“按摩”一詞已不足以概括和反映這一療法,加之又逢官方壓制
      ,“推拿”之名就應(yīng)運(yùn)而生了
      。推拿療法的名稱由“按摩”向“推拿”的演變,反映了這一療法從簡單到復(fù)雜
      、從初級向高級
      、從經(jīng)驗(yàn)向科學(xué)不斷發(fā)展成熟。因此
      ,“推拿”替代“按摩”是推拿療法發(fā)展的一大飛躍
      ,具有其歷史必然性。

      參考文獻(xiàn)

      [1]趙毅.對明代手法醫(yī)學(xué)盛衰的思考[A].全國推拿流派與文獻(xiàn)交流會論文集.上海:中國中醫(yī)藥學(xué)會推拿專業(yè)委員會

      ,2001:9~15

      [2]夏治平主編.中國推拿全書[M].上海:上海中醫(yī)藥大學(xué)出版社

      ,2000:24.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國際教育學(xué)院(江蘇

      ,210029)查煒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391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guān)文章
      牽引術(shù)后緣何會便秘
      牽引術(shù)后緣何會便秘我因患腰椎間盤突出癥,前不久在一家中醫(yī)院做牽引手法復(fù)位術(shù)治療
      ,可我不明白的是
      哪些兒童智商高(小孩智商高的表現(xiàn))
      哪些兒童智商高哪些兒童智商高誰都想自己的孩子更聰慧一些
      ,可怎樣才能如愿呢
      春季吃野菜 時尚又抗癌
      春季轉(zhuǎn)眼之間就要到了
      ,各種野菜長得蓬蓬勃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野菜也成為時尚之舉
      。野菜的吃法很多
      天冷為什么愛牙痛
      每年冬季
      ,尤其是在氣溫驟降的天氣里,到牙科就診的就會明顯增多
      。是為什么呢
      ?一般來說,引起牙痛的主要原因是口腔疾病
      ,如齲齒
      、急性牙髓炎、牙周炎
      、急慢性根尖周炎
      、牙本質(zhì)過敏、牙齒隱裂或根折等
      。齲齒引起的牙痛是因?yàn)檠荔w有齲洞
      安全使用甲硝唑
      近年來甲硝唑在臨床的應(yīng)用愈來愈廣泛,不僅用于滴蟲病和阿米巴病的治療
      ,還進(jìn)一步用于慢性胃炎
      基因檢測結(jié)果可能影響乳腺癌患者對手術(shù)方案的選擇
      《中華醫(yī)學(xué)信息導(dǎo)報》報道
      ,最近,美國的研究人員提出
      ,新近確診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
      小兒腎炎
      疾病概述小兒腎炎一般指腎小球腎炎,是一種雙側(cè)腎臟的彌漫性
      、非化膿性疾病
      更年心是怎么回事?
      更年心是怎么回事?近20年來
      ,更年期綜合征幾乎成了醫(yī)學(xué)上一個時髦的診斷。不少45~55歲的中年婦女
      ,因心慌
      、失眠多夢、潮熱
      、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