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可漸漸改善體質(zhì),增強元氣
。有的內(nèi)科中醫(yī)認為肌無力均屬脾虛氣衰而用補中益氣湯或丸
,也有久用大劑黃芪的。作者觀察此病患者多半系脾腎陰虛證
,故以為大多不適用此湯來升舉清陽
,此方久用可使陰虛更甚而汗卻難止,漏洞不補
,則虛證怎能好轉(zhuǎn)?盜汗乃腎陰虛而攝納無權(quán)
,故適應(yīng)滋益腎陰及加入斂汗之浮小麥及煅牡蠣等藥
;患者有的伴有自汗的往往是盜汗而兼自汗
,其他體征亦是陰虛。古人云(書名忘):“自汗屬陽虛
,盜汗屬陰虛
,亦有過服參芪而汗反盛者,以陽盛陰虛
,陽愈補而陰愈虧也”
,《本草備要》述:“黃芪在陰虛者宜少用,恐升氣于表而里愈虛矣”
,朱丹溪述:“氣有余便是火”
,這些話是有些道理的;至于陰虛而兼胃呆
,則大抵宜滋陰而加人白術(shù)
、茯苓、陳皮
、佛手片
、紅棗等藥。在華東華南地區(qū)夏初黃梅時令
,多雨空氣潮濕
,氣候悶熱,不少人難以適應(yīng)而致胸悶胃呆
,明顯的舌苔白膩黃膩厚膩濁膩等
,當(dāng)然不宜滋補,而須香燥化濕利濕為治
,選用藿香正氣散
、藿樸四苓散
、二陳湯、甘露消毒丹等方加減
,濕化則胃呆可除
。其他時令出現(xiàn)濕阻脾困證候者很不少,亦須立即改用化濕健脾等藥
。
2
、先祛邪,后扶正
;急者先治,緩者后治:
肌無力患者原在服西藥
,今來找中醫(yī),若是恰已發(fā)生低熱數(shù)周
,或有感冒發(fā)熱咳嗽等情
,則必須先治上述外邪或新起病,因為治肌無為中藥大多是調(diào)補為主
,這些藥可使外邪與炎癥毒素等不能從肌表汗液二便等通道排出
,造成極大麻煩,故必須上述新起病急性病外感病完全消退以后
,才可服治肌無力中藥
;若在用中藥治肌無力過程中出現(xiàn)這些新起病外感病,同樣必須立即停服
,即使當(dāng)天已煎的亦須倒掉
,病家應(yīng)該切記。若遇牙痛而坐立不安
,須看牙科
;若跌打損傷,則韌帶肌肉瘀血留滯及疼痛
,須即看傷骨科
,以免拖延引起后遺癥;若發(fā)生扁桃腺炎咽喉炎或慢性鼻炎復(fù)發(fā)等
,也須即治及暫停肌無力中藥
。有的成年患者長期失眠多夢而精神憔悴,久治未效
,或患常習(xí)性便秘已久
,大便須三、五天一次
,糞便久留直腸
,干硬如鐵彈,毒素常被腸壁吸收人血
,易致頭昏頭痛
,胃呆胸悶腹脹等
;或有胃病,某些藥有顧忌
,或大齡少年遺精較頻
,少數(shù)兒童鼻血常發(fā),少女較重的月經(jīng)痛或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等……
,這些慢性病都對整體健康有礙
,要糾正一個夾雜病,有時很費力氣及時間
,若置之不顧
,則體況怎能好轉(zhuǎn)?而肌無力之好轉(zhuǎn),與全身健康密切相關(guān)
,體差者肌無力難愈
;這些夾雜病可在治肌無力用中藥時設(shè)法兼治,難以盡述
。曾遇一例中年男子患頑固哮喘十多年
,內(nèi)科中西醫(yī)久治無效,現(xiàn)全年都哮喘有聲
,旁人可清楚聽到
,近患眼型肌無力二年
,賴吡啶斯的明片可做輕便工作
,來找我用中藥,因用藥顧忌而只得敬謝不敏
;某些夾雜病確實有礙于肌無力之治療
,呼吸道疾病干擾為尤甚。治療過程中例如起初有盜汗和胃呆
,用方后幾個癥狀決不會平頭齊退
,必有參差先后,如盜汗好轉(zhuǎn)而胃呆仍劇
,則藥方便須修改
,又數(shù)周后若出現(xiàn)尿頻尿床,又須改方
,或不久感冒咳嗽發(fā)生
,不同癥狀或夾雜病此起彼伏,變化不定
,故不少病人療程較長
,須一個一個矛盾不斷獲好轉(zhuǎn)克服,氣血漸充
,新陳代謝漸有序
,體氣漸強
,然后肌無力癥方可慢慢地漸獲輕可,作者感覺要使有的病人眼瞼能睜大一兩毫米或眼球轉(zhuǎn)動稍好轉(zhuǎn)都很不易
,需要千方百計
。有的病人為節(jié)約上醫(yī)院的診費車費,有的則是嫌麻煩
,一張藥方久服不換
,而體況病情卻早已變化然會影響療效,或發(fā)生不良反應(yīng)
,作者歷年來從未碰到過一例可以“一方到底”而治愈
,即使輕癥在數(shù)個月內(nèi)治好的也是如此,病家須知“輕松愉快”不可能治好這個病
。作者遇一例輕度全身型男孩
,有如小癆病,是遠地病員
,其家長將孩交給在滬的老父母家照顧及來此門診
,七年才愈,這是特別長久的例子
,有些病家缺乏耐心或服藥等缺經(jīng)濟條件
,療效便差了。早年作者有時配合用到胎盤片或紫河車粉(胎胞做成)等血肉有情之品
,后來胎盤片絕跡
,近若干年花柳病人增多以及假貨盛行,則對上述藥源也起了顧慮而多年不用了
。
3
、療效觀察
療效標(biāo)準(zhǔn):治愈:肌無力及全身性內(nèi)科癥狀消失;顯效:上述癥狀基本消退
;好轉(zhuǎn)
;肌無力及全身性內(nèi)科癥狀消退過半;無效:未達到上一條標(biāo)準(zhǔn)者
,也包括雖已撤除西藥而癥狀未好轉(zhuǎn)者
。
治療結(jié)果
表1治療結(jié)果例數(shù)及百分率
表2:有效病例的治療前病程
本組病人除個別以外,都曾在外院較久用過西藥或加上中藥未效
,然后好不容易而打聽來本所
,本所由于廣告價貴而難以宣傳,故治前病程大多較長久
。
眼?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鹤铋L21年,最短l周
,平均19.2月
;輕度全身:最長17年
,最短4天,平均17.6月
;喉咽:最長12年
,最短8月,平均8.4月
;全身:最長11年
,最短1月,平均13月
。各型之好轉(zhuǎn)病例
,平均治療前病程長達48月。無效者的治前病程未統(tǒng)計
。
表4
、有效病例平均治療期:
眼肌:治愈10.5月
,顯效15月
,好轉(zhuǎn)16.8月;輕度全身:治愈14.1月
,顯效18.3月
,好轉(zhuǎn)19月;喉咽:治愈16月
,顯效11.5月
,好轉(zhuǎn)15月;全身:治愈22.5月
,顯效33月
,好轉(zhuǎn)23月。
表5:中醫(yī)證治有效病例數(shù)(主要)
脾腎陰虛證704人
,陰虛火旺證47人,脾胃氣虛證51人(偏陰虛者已列入脾腎陰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