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病保健食療湯六種
湯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佳肴,同時
,湯以其特有的保健功效
,得到營養(yǎng)學(xué)家們的贊許。下面介紹幾種常見湯的保健作用
。
雞湯抗感冒

美國學(xué)者研究發(fā)現(xiàn)
,雞湯特別是母雞湯中的特殊養(yǎng)分,可加快咽喉部及支氣管黏膜的血液循環(huán)
,增強黏液分泌
,及時清除呼吸道病毒
,促進咳嗽、咽干
、喉痛等癥狀的緩解
,對感冒、支氣管炎等防治效果獨到
,特別有益于體弱多病者。
骨湯抗衰老
人到中年
、皮膚變干燥、松弛
、彈性降低
,出現(xiàn)皺紋,常有頭暈
、胸悶、神經(jīng)衰弱
,甚至招致心腦血管疾病
,這些都是微循環(huán)障礙的結(jié)果。骨湯中的特殊養(yǎng)分以及膠原蛋白等可疏通微循環(huán)
,從而改善上述老化癥狀。特別是50—59歲的10年間
,乃是人體微循環(huán)由盛到衰的轉(zhuǎn)折期,老化速度快
,多喝骨頭湯可收到藥物難以達到的效果
。
面湯強記憶
人的記憶力與一種稱為乙酰膽堿的物質(zhì)有關(guān)
,這是一種神經(jīng)傳遞介質(zhì)
,可強化人腦記憶功能
,大腦中若乙酰膽堿不足
,記憶力就會大大削弱。而補充腦內(nèi)乙酰膽堿的最好辦法就是多吃富含卵磷脂的食物
,面條即其中之一
。卵磷脂有一個特點,極易與水結(jié)合
,故煮面條時,大量的卵磷脂溶于湯中
,因此
,多喝面湯可補腦。
魚湯防哮喘
魚湯中含有一種特殊脂肪酸
,具有抗炎作用,可阻止呼吸道發(fā)炎
,防止哮喘病發(fā)作。每周喝2—3次魚湯(最好是用金槍魚等多脂鮮魚熬湯)
,可使因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哮喘病發(fā)生率減少75%。
菜湯抗污染
各種新鮮蔬菜含有大量堿性成分
,并溶于湯中
,喝蔬菜湯可使體內(nèi)血液呈弱堿性,并使沉積于細胞中的污染物或毒性物質(zhì)重新溶解
,隨尿排出體外。故蔬菜湯有“最佳人體清潔劑”的美稱
。
海帶湯增強新陳代謝
海帶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碘,而碘元素有助于甲狀腺激素的合成
。此種過程提高人體基礎(chǔ)代謝,并使皮膚血流加快
,從而增強人體的新陳代謝
。
夏季有哪些養(yǎng)生食譜
夏季養(yǎng)生食譜:合理搭配飲食出健康 夏季是養(yǎng)生的重要季節(jié),除了落實避暑措施
,講究點飲食,達到養(yǎng)生祛病的目的
,也是人們關(guān)注的話題。 1
、 夏季養(yǎng)生食譜:夏季飲食養(yǎng)生總原則 “暑”是夏天的氣候特征
。作為六淫之一,暑具有鮮明的特點
。 第一,暑屬于陽邪
,它的性質(zhì)是炎熱的
。特別是大暑
,是一年之中最熱的節(jié)氣
。在這樣的高溫天氣,人們會感到酷熱
,心煩,甚至中暑發(fā)熱
。 第二,暑性升散
,容易傷津耗氣
。因此人們在夏天會感到口干舌燥,少氣乏力
。大量出汗之后,甚至會出現(xiàn)虛脫
。 第三個特點是暑多夾濕,讓人感到頭目昏困
,口內(nèi)不清爽
,出現(xiàn)大小便不暢、舌苔厚膩等癥狀
。有鑒于此,夏季的飲食當以清解暑熱
、益氣生津
、化濕健脾和清心養(yǎng)神為原則
。 夏天是自然界陽氣向上向外蒸騰的季節(jié),由于陽氣的向表
、向外
,致使在里的陽氣反而虛少;人與自然相應(yīng),就表現(xiàn)為心肺煩熱而胃中虛冷。一則暑熱外蒸
,一則腹內(nèi)陰冷
,飲食稍有不慎
,極易腹痛腹瀉。因此
,夏季飲食的另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要溫扶陽氣,調(diào)護脾胃
,也就是中醫(yī)所說的“春夏養(yǎng)陽”
。 基于上述原則,夏天應(yīng)多吃蔬菜水果
,如西瓜
、黃瓜
、甜瓜、芹菜
、桃子
、梨、蘋果
、荸薺、鴨梨
、香蕉
、獼猴桃等
,都是不錯的消暑佳品;中醫(yī)有“補在三伏”之說
,可選用益氣養(yǎng)陰的中藥泡茶服用,如西洋參
、太子參、黃芪
、石斛、黃精等;也可以適當加用祛暑清熱的中藥配制藥茶
,如香薷
、藿香、蘆根
、薄荷、竹葉
、金銀花、荷葉等
。 至于食物
,綠豆、白扁豆
、紅小豆、小米
、苡仁米
、蕎麥、芡實
、山藥、百合
、冬瓜、苦瓜
、黃瓜、西紅柿
、生菜
、木耳
、豆?jié){
、豆腐等
,均適宜夏季食用。 2
、 夏季養(yǎng)生食譜:幾種效果顯著的消夏食品 綠豆 綠豆味甘性涼
,具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
、利尿潤膚的功效。綠豆湯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的解暑佳品
,大多數(shù)人都可以放心食用
。但體質(zhì)虛寒的人不宜喝綠豆湯
,正在吃中藥的人也要禁忌,以免解藥
。綠豆的清熱之力在皮
,解毒之功在內(nèi)
。用于消暑,煮湯時將綠豆淘凈
,用大火煮沸后再煮10分鐘左右即可
,熬出來的湯顏色碧綠,比較清澈。用于清熱解毒
,則最好把豆子煮爛
。這樣的綠豆湯色澤渾濁,消暑效果較差
,但清熱解毒作用更強
。 赤豆 赤豆又叫紅小豆、紅豆
,性味甘酸而平
,功效是除熱毒,散惡血
,消脹滿
,利小便,通乳
。消暑可用赤豆粥
,即用赤豆30 -50克,水煮至半熟
,放入粳米 100克同煮粥,加適量白糖調(diào)味食用
。此粥有健脾益胃、清熱解毒
、利水消腫的功效
,特別適用于水腫、腳氣
、小便不利、產(chǎn)后乳汁不足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
,有一種中藥叫紅豆,又名相思子
,有毒
,與本品不同
,不可誤用。 白扁豆 白扁豆味甘而平
,具有健脾和中
,消暑化濕的作用?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梢杂糜谥委熛奶旄惺苁顫瘢瑖I吐腹瀉;或消化不良
,長期腹瀉;以及婦女白帶過多
、小兒疳積消瘦等癥。夏季多吃一些白扁豆
,有消暑清口的作用
。 西瓜 西瓜有小白虎湯之稱,味甘性寒
,具有清熱解暑、除煩止渴
、通利小便的功效
,是夏季消暑的最佳水果
。但西瓜是生冷之品,吃多了易傷脾胃陽氣
,引起腹脹
、腹瀉
,食欲下降;因此脾胃虛寒
、消化不良者不宜食用。此外
,感冒初期、口腔潰瘍
、糖尿病和腎功能不全者
,也不宜多食。 黃瓜 黃瓜味甘微寒
,具有清熱利水,解毒消腫
,生津止渴的功效。主治發(fā)熱煩渴
、咽喉腫痛
、小便不利等癥,是夏季消暑的佳品
。此外,黃瓜還有抗腫瘤
、抗衰老
、降血糖、減肥強體
、健腦安神和防酒精中毒的作用。 冬瓜 冬瓜性味甘淡而涼
,具有清熱、消暑
、解毒、利水
、化痰等功效
,可用于治療水腫、脹滿
、腳氣、痰咳
、咳喘
、暑熱煩悶、消渴
、瀉痢
、等癥。冬瓜有良好的清熱解暑功效
,夏季多吃冬瓜
,不但解渴消暑而利尿,還可清熱解毒而使人不生疔瘡
。冬瓜有利尿作用
,且含鈉極少
,因此也是慢性腎炎、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患者的消腫佳品
。 海帶 海帶性味咸寒而涼
,具有消暑解熱、潤肺平喘
、軟堅散結(jié)
、降壓降脂等功效,主治地方性甲狀腺腫
、淋巴結(jié)腫大、慢性氣管炎
、哮喘
、水腫、高血壓
、高血脂、冠心病等病癥
。如海帶煮食或涼拌
,可治癭瘤;海帶洗凈切塊加白糖拌勻,腌24小時后食用
,可治慢性咽炎;海帶切絲,與綠豆一同煮熟
,加紅糖調(diào)味食用,可治兒童暑天熱痱癤毒
、痰熱咳嗽等
。海帶風味獨特,食法很多
,涼拌、葷炒
、煨湯均可
。但需注意,海帶味咸性寒
,脾胃虛寒、腫脹
、腹瀉消化不良者需慎食
。 生姜 生姜是大家熟知的調(diào)味品,也是一味常用中藥
。味辛辣
,性質(zhì)微溫
,有溫暖、興奮
、發(fā)汗、止嘔
、解毒
、健胃等多種功效
,歷來備受養(yǎng)生家和醫(yī)家重視,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說
。夏季陽氣在表
,胃中虛冷,吃生姜可以溫胃健脾
,這就是“冬吃蘿卜夏吃姜”的道理
。特別是當今社會,夏季空調(diào)盛行
,感寒受寒經(jīng)常發(fā)生,夏天的空調(diào)綜合征也與受寒有關(guān)
,適合用姜湯治療
。 3、夏季養(yǎng)生食譜
,不同體質(zhì)的飲食養(yǎng)生要點 不同體質(zhì)類型的人,患病時的癥狀不同
,四季養(yǎng)生的要點也不同
。新近的中醫(yī)研究
,把中國人的體質(zhì)類型分為九類,即平和質(zhì)
、氣虛質(zhì)、陽虛質(zhì)、陰虛質(zhì)
、血瘀質(zhì)
、痰濕質(zhì)、濕熱質(zhì)
、氣郁質(zhì)和特稟質(zhì)
。 但從陰陽寒熱的角度,則可以概括為寒性體質(zhì)
、熱性體質(zhì)和平和體質(zhì)。 平和體質(zhì)者形體胖瘦適中
,面色微黃而紅潤,舌正脈和
,且無明顯的寒熱傾向
。平和體質(zhì)養(yǎng)生,需注意飲食有節(jié)制
,夏季飲食以清淡平和為主
,不要常吃過冷過熱或不干凈的食物,粗細糧食要合理搭配
,并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寒性體質(zhì)以怕風怕冷
、手腳冰涼
、容易腹瀉為特點,夏季飲食以溫扶陽氣
,調(diào)護脾胃為主
,不可過食生冷瓜果,更不能飲用冰冷飲料
。 熱性體質(zhì)以怕熱心煩
、口干口渴、手腳煩熱為特點
,夏季的飲食當以清解暑熱、益氣生津
、清心養(yǎng)神為主
,不可過食辛辣燥烈之品。 4
、夏季養(yǎng)生食譜:祛病食療方選介 三色豆湯 白扁豆
、紅小豆、綠豆各30克
,煮粥食用,每日一次
。 白扁豆性微溫
,味甘,具有健脾化濕
,和中消暑的功效;綠豆甘寒,能夠清熱解暑
,利尿消腫
,滋膚止渴,是常用的消夏食品;紅小豆又稱赤小豆
,善于解毒利水
,清熱去濕,健脾止瀉
。三色豆湯甘甜可口,能夠清熱除濕
。常食還有助于凈化血液
、緩解疲勞。 冬瓜海帶湯 冬瓜100克切片
,海帶30克 洗凈
,蝦皮、精鹽適量
,煮湯食用,每日一次
。也可以加鯽魚一條
,一起燉湯食用。 冬瓜味甘淡
,性寒涼,功效是清熱利水
,消腫解毒
,生津除煩;海帶味咸
,性寒,具有清熱利水
,養(yǎng)陰止血的功效;鯽魚性味甘平,能夠健脾益胃
,利濕止渴。本方消暑除濕功效顯著
,多數(shù)人都可以食用
。 竹葉茶 竹葉5克 ,白茅根5克
,荷葉2克
,放入杯中,沸水浸泡
,當茶飲用
。每日一劑。 竹葉甘淡而寒
,功善清熱除煩
,生津利尿;白茅根甘寒
,具有清熱利尿
,涼血止血的功效;荷葉味苦微咸,性辛涼
,能夠清暑利濕
,祛瘀止血。本方尤其適應(yīng)于夏季皮膚
、鼻子容易出血的人
。 香薷飲 香薷5克 ,白茅根5克
,紫蘇葉3克 ,放入杯中
,沸水浸泡
,當茶飲用。每日一劑
。 香薷味辛微溫
,功效是發(fā)汗解表,和中利濕;紫蘇葉性味辛溫
,能發(fā)散風寒
,行氣和中化濕
,又解魚蟹之毒;白茅根清熱利尿。本方特別適用于夏季貪涼而致的感冒
,身上困重,怕冷而心煩
,頭痛而無汗
,或見腹痛吐瀉,小便不利者
。夏季因食用魚蟹海鮮而導(dǎo)致惡心嘔吐腹瀉者
,也可飲用
。 王氏清心飲 淡竹葉3克 ,藿香葉2克
,白茅根6克
,麥冬3克 ,太子參3克
,薄荷2克
,冰糖6克 。 開水泡服
,每天1劑
。 本方清心解熱,益氣生津
。用于防止夏季暑熱傷氣耗津
,疲乏無力
,口干口渴等癥
。 姜糖蘇葉飲 生姜3克 ,紅糖15克
,紫蘇葉3克
。將生姜洗凈
,切成細絲,與蘇葉一起放入瓷杯內(nèi)
,再加紅糖
,用開水沖泡,蓋上蓋溫浸10分鐘
,趁熱服用
。 本方溫經(jīng)解表散寒。生姜解表散寒
,溫經(jīng)通絡(luò);紫蘇葉也屬于溫性
,能夠解除肌表的寒氣,且有和胃安胎的功效;紅糖性質(zhì)平和
,是補血良藥
。三味合用,能溫通經(jīng)絡(luò)
,散除寒氣,養(yǎng)血和胃
。用于夏季受涼受風之后
,周身怕冷明顯的風寒感冒或空調(diào)綜合征。此外
,咳嗽氣喘伴有怕冷者
、懷孕期間惡心嘔吐者、吃了魚蟹之后腹痛惡心者
、偏正頭痛怕風怕涼者
、小兒肚子受涼嘔吐腹瀉者,都可以用本方治療
。在遭受暴雨
、冰雪
、寒風、水濕侵襲后
,飲用本湯
,能加快血液循環(huán),驅(qū)散寒邪
,防止疾病的發(fā)生
。 五味枸杞飲 五味子50克 ,枸杞子50克
,白糖20克 。 五味子用小紗布袋裝好
,枸杞子剪碎
,一起放入砂鍋內(nèi),加凈水1500毫升
,用文火煎沸
,濾出藥液,倒入蓋杯中
,加白糖20克
,攪勻
,分次飲用。 五味子酸而性溫
,有補氣生津
、止瀉安神等多重功效;人在夏季五月間,經(jīng)常服用五味子
,可以補五臟之氣;特別是夏天困乏無力的人,用它與黃芪
、人參等一起煎湯服用
,能使人精神倍增。五味子與枸杞子合用
,補肝腎作用更加突出。適用于五臟虛虧
,氣血不足所導(dǎo)致的疲乏無力
、面無血色
、腰膝酸軟、心慌失眠等癥
。 夏季養(yǎng)身食譜
,合理搭配飲食,讓你清涼舒適度過夏天
。
滋補養(yǎng)生湯配方大全
滋補養(yǎng)生湯配方大全
滋補養(yǎng)生湯配方大全
,氣血不足即中醫(yī)學(xué)中的氣虛和血虛
,而我們生活中都知道食療以喝湯最佳
,而這一些養(yǎng)生湯對于身體保健的補充都比較有利,以下分享滋補養(yǎng)生湯配方大全
。
滋補養(yǎng)生湯配方大全1 1.淮山黨參鵪鶉湯
材料:黨參15克
、淮山15克
、鵪鶉2只、瘦肉250克
、生姜3片
功效:健脾益胃的功效,對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
,有食遼補益作用。
2.五指毛桃煲雞或煲瘦肉湯
材料:五指毛桃
、雞肉或瘦肉
功效:對于風濕對關(guān)節(jié)痛有幫助療效。
3.黑豆煲塘鲺魚或客家娘酒煲母雞
材料:黑豆
、塘鲺魚
、客家娘酒母、母雞
功效:補氣血健筋骨
4.山萸肉芡實煲瘦肉
材料:山萸肉
、芡實
、瘦肉
功效:補陽虛
5.百合西洋菜豬展生魚湯
材料:百合50克
、西洋菜500克、蜜棗4個
、生魚400克、豬展300克
、生姜3片
。
功效:清潤理肺養(yǎng)陰
,調(diào)肺止咳
,安心寧神
,補中益氣
。
6.清補涼乳鴿湯
材料:淮山20克
、芡實20克、杞子15克
、沙參15克
、玉竹15克
、紅棗4個、乳鴿2只
、瘦肉150克
、生姜3片。
功效:這些均為性味平和而滋補清泣的藥材適合廣東仲秋氣候飲用
。
7.獨腳金煲瘦肉或麥芽煲鮮陳鴨腎
材料:獨腳金、瘦肉
、麥芽、陳鴨腎
功效:主治小兒疳積
,或祛積開胃
滋補養(yǎng)生湯配方大全2 一、沙參玉竹鮮淮山煲老雞
材料:沙參10g
、玉竹 10g、 老雞 半只
、鮮淮山 200g 、豬瘦肉 100g
、陳皮 1/3片
、蜜棗 2粒
、鹽 適量
做法:
1、老雞清理干凈
,斬成大塊
。豬瘦肉也切成稍大的塊
。山藥去掉外皮
,切成大塊。
2
、大火燒開鍋中的`水
,分別放入雞塊和瘦肉塊汆燙去除血水
。
3、 砂煲中加入2000ml清水
,放入汆燙過的老雞
、豬瘦肉
、沙參、玉竹
、淮山、陳皮和蜜棗
,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繼續(xù)煲煮2小時
。 4 喝的時候根據(jù)個人口味加入適量鹽調(diào)味即可
。
特色:沙參和玉竹是傳統(tǒng)的潤燥食材,再加上健脾益腎的淮山
,這款湯可以說是一款具有滋陰理氣
、潤燥靜心的靚湯
。
小貼士:1、給山藥去皮時一定要戴上手套
,因為山藥的表皮中含有一種致敏物質(zhì)
,直接接觸會導(dǎo)致手部過敏發(fā)癢
。2、沙參具有滋陰生津
、清熱涼血之功。3
、玉竹味甘多脂
,質(zhì)柔而潤,是一味養(yǎng)陰生津的良藥
。玉竹中所含的維生素A
,能改善干裂、粗糙的皮膚狀況
,使之柔軟潤滑
。4
、淮山具有健脾
、補肺、固腎
、益精
等多種功效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梢越笛⒄{(diào)理腸胃
,可減少皮下脂肪堆積
。
二、四物燉雞
材料:雞腿 2只
、當歸 10g、 熟地黃 10g
、 白芍 10g
、 川芎 8g、鹽 5g
做法:
1
、 雞腿洗凈,斬成小塊
,放入滾水中汆燙2分鐘撈出待用
。
2
、 將汆燙好的雞塊放入砂鍋中,將當歸
、白芍
、熟地黃和川芎也放入鍋中
,燉煮約50分鐘至雞肉熟爛
。加鹽調(diào)味,待鹽化開即可盛出
。
特色:口感上雖然有一點點苦
,但不影響鮮美的味道,還能幫助新媽媽恢復(fù)身體
,促進子宮收縮
,排出惡露。
小貼士:感冒或熱性體質(zhì)的新媽媽不適宜食用此燉品
。
三 、山藥銀杏百合湯
材料:百合 15g、 鮮山藥 200g
、干蓮子肉 10粒
、白果 8枚
、胡蘿卜 1根 、枸杞子 5g
、冰糖 30g
做法:
1 將鮮山藥和胡蘿卜洗凈
,削去外皮
,再切成滾刀塊。百合洗凈泥土切去根部
,掰成小瓣。 2 白果用沸水汆3分鐘
,再剝?nèi)ぜ袄飳颖∑ぁ?/p>
3 鍋中放入2000ml冷水
,大火燒沸后放入干蓮子肉、白果、胡蘿卜滾刀塊和鮮山藥滾刀塊用小火煲煮1小時
。 4 最后將冰糖
、百合和枸杞子放入鍋中,繼續(xù)用小火煮制15分鐘即可
。
特色:山藥和胡蘿卜都具有補而不熱
、溫而不燥的補脾養(yǎng)胃作用。這道湯水在寒冷的季節(jié)
,非常適合老年人和平時身體虛弱的人飲用
。
小貼士:1.白果中含有毒素,生食會出現(xiàn)發(fā)熱
、嘔吐
、腹痛、泄瀉
、驚厥
、呼吸困難,嚴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因此切記不可生食
,食用前一定要用沸水徹底煮熟,但也不可食用過量
。成人一般每日不應(yīng)超過10粒
,兒童應(yīng)避免食用。2.少數(shù)人食用山藥會引起過敏反應(yīng)
,皮膚出現(xiàn)紅斑
、紅腫、丘疹等癥狀
,食用前應(yīng)多加留意
。
滋補養(yǎng)生湯配方大全3 1.骨頭湯
原料:脊椎骨1000克,棒子骨500克
,適量清水
,姜片、蔥段
、醬油
、料酒、花椒
、大料
、桂皮、鹽
。
制法:切記醬油要少放
,以湯略顯醬色即可
。熬制時間為40-60分鐘。骨頭湯做好后
,盛入小盆內(nèi)
,放入冰箱冷凍室儲存,隨吃隨取
。
作用:骨頭湯能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同樣,骨頭湯也能有利于青少年的骨骼生長
,對于中老年人來說
,喝些骨頭湯加以調(diào)理,可以減緩骨骼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