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中風盯上中老年人
日前
,家住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東亭花園的吳太婆突然暈倒,急送華中科技大學梨園醫(yī)院被確診為腦梗塞
,情況十分危險
。經(jīng)了解,吳太婆頭一天在家接電話的時候
,就曾發(fā)生過突然雙手發(fā)抖
,電話拿不穩(wěn)
,掉在了地上,由于很快就恢復了正常
,因此她也就沒往心里去
。直到這次發(fā)生了嚴重的腦梗塞時,她才想起有過這么一回事
。接診醫(yī)生遺憾地說
,如果上次的輕微癥狀吳老太能夠引起重視的話
,是完全可以避免這次嚴重事件發(fā)生的
。
據(jù)梨園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李哈妮主任醫(yī)師介紹
,炎熱的夏季
,人體出汗較多
,而老年人體內水分比年輕人要少,加上生理反應遲鈍
,所以在夏天最容易脫水
,脫水會使血液黏稠,這對患有高血壓
、高血脂癥或其他心腦血管病的中老年人來說,無異于“火上澆油”
,發(fā)生“熱中風”的幾率自然增高。

李主任強調
,盛夏期間,家中老人最好有人陪伴
,當氣溫超過33℃
,要特別警惕中風先兆
。如果天氣本不太熱,老人突然自覺很煩熱
,這是適應能力差易中風的信號,或突然出現(xiàn)一閃而過的頭痛
、眩暈或半身麻木酸軟
、頻頻打哈欠等
,切勿認為這只是天熱或勞累所致,要想到可能是中風的先兆
,一定要及時就醫(yī)。
如何預防熱中風
夏季很多老人的容易出現(xiàn)熱中風
,我們該如何防止熱中風的發(fā)生呢
。下面是我為大家?guī)淼娜绾晤A防熱中風
,歡迎閱讀
。
如何預防熱中風
1
、預防熱中風,首先要補充水分
。在夏季容易不顯性脫水或天熱出汗,使老年人在天熱時處于輕度脫水狀態(tài)
,容易使血月粘稠,而出現(xiàn)堵塞從而引起中風
,因此多喝白開水或淡茶水
,以防止血液濃縮出現(xiàn)血栓
,造成大腦供血不足引發(fā)缺血性腦中風;
2
、使用空調時室內外溫差以不超過8℃為宜
,另外
,避免在炎熱的天氣下到戶外活動;
3、戒煙戒酒
,防止血液黏稠度過高,以保證機體良好的供血
、供氧;
4
、經(jīng)常檢測血壓、血糖等:預防中風首先要重視高血壓
、高血脂癥等易引發(fā)腦中風的病癥
,合理安排夏日生活
,注意勞逸結合
,多吃能軟化血管和降血脂的食物
,并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降壓藥
、降脂藥;
5
、有過中風史的病人,其家屬要時時觀察病人的癥狀
,一般來說,頭昏
、頭痛
、半身麻木酸軟無力、頻頻打哈欠等都是中風前的預兆
,這些癥狀明顯時
,一定要速去醫(yī)院求診
。
大暑時節(jié)降溫飲品 津氣生脈飲
材料:西洋參15克、麥冬10克
、五味子5克、竹葉5克
做法:將藥材洗凈
,包入過濾袋
,置入保溫杯中,沖入沸水800cc
,悶泡20分鐘后代茶服用
。
功效:消暑益氣、養(yǎng)陰生津
。但虛寒體質或有感冒等癥狀者不適合飲用
。
橄欖蓮心綠茶
材料:綠茶2克
,青橄欖2枚,蓮心3克
做法:將青橄欖表皮輕輕剖解后
,放入大號玻璃杯中
,再放入茶葉和蓮心,用沸水泡飲
。
功效:生津止渴
,清心消暑。蓮心具有清熱
、固精、安神
、強心之效
,可治高燒引起的煩躁不安、神智不清等癥。
菊花蓮子綠豆飲
綠豆也屬于涼性
,脾胃虛弱的人盡量少吃。寧外
,菊花有著豐富的菊甘、氨基酸以及微量維生素
,能夠清風散熱、明目解毒
,而且也是降溫消暑
、清肝明目的夏季飲用佳品
。綠豆具有無機鹽、維生素
,在酷暑中飲用綠豆湯,可以及時補充人體所丟失的營養(yǎng)物質
,從而達到清熱解暑的功效。不過綠豆能煮的太爛
,否則清熱解毒的效果就大大降低了。
材料:綠豆
、蓮子心、菊花
、冰糖
。
做法:將綠豆
,冰糖加水煮沸;將煮開的綠豆水倒入裝有菊花和蓮子心的杯中,待涼后可冰鎮(zhèn)飲用
。
炎熱的夏季容易出現(xiàn)熱中風的情況,尤其中老年朋友們一定要注意
,平日里可以適當?shù)某渣c清熱解暑的食材,可以嘗試著做一下以上的菜品!
大暑時節(jié)降溫食譜 1、生姜冬瓜鮮蝦湯
材料:生姜
、冬瓜
、鮮蝦、鹽
、麻油
做法: 將生姜
、冬瓜去皮切片
,與鮮蝦一起放在鍋里燉熟即可
,還可將冬瓜皮用紗布包好也一同放入
,熟后取出棄之。生姜冬瓜鮮蝦湯做成加入少許鹽和麻油即可
。
功效:促食欲
、發(fā)汗
、驅寒并利尿
。
2 、素燴面筋
材料:水面筋500克,蔥
、姜、食鹽
、淀粉
、植物油、味精各適量
。
做法:水面筋切薄片,蔥
、姜洗凈切絲備用
。油鍋燒熱,將水面筋入鍋
,煸炒至焦黃
,加蔥
、姜煸炒數(shù)分鐘
,兌水一碗
,加食鹽,待面筋熟透后
,放入味精
,再用淀粉勾芡
,湯汁明透即可
。
功效: 解熱、除煩
、止渴。
3、素炒豆皮
材料:豆皮二張
,植物油
、食鹽
、蔥、味精各適量
。
做法:豆皮切絲,蔥洗凈切絲
。油鍋燒至6成熱
,蔥絲下鍋
,烹出香味
,將豆皮絲入鍋翻炒
,隨后加食鹽
,炒數(shù)分鐘后
,加味精
,淋上香油攪勻起鍋
。
功效:補虛,止汗
。適合多汗
、自汗、盜汗者食用
。
老年人如何預防中風?
老年人預防中風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第一
,要每年堅持進行體格檢查
。體格檢查會幫助分析各種血液指標
,包括X光片和CT片
,以了解現(xiàn)處的狀態(tài)。如果體格檢查能跟得上
,每年做一次體檢是有必要的。另外要監(jiān)控血壓
,辨認屬于高血壓還是低血壓
,大家不要認為高血壓有腦血管病的風險
,低血壓就沒有,這個觀點是偏激的
。很多低血壓的病人一樣會患上腦血管疾病,這也是給大家的警示
。第三,要堅持正規(guī)正常的生活和正確的生活方式
,而不是比較消極的
。如說長期坐位
,在大大熱天,找個陰涼的地方
,那個小板凳
,一坐就是一天,或者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
,這都屬于不良生活習慣。所以必須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并進行運動鍛煉。同時
,老年人要禁煙禁酒,如有吸煙的習慣
,必須找個時機將煙戒掉
。如有每天飲酒習慣的老年人
,需要降低飲酒量
,直至不再飲酒
,這對身體都是有好處的。再者就是保持心情的愉快
,老年人有時因為家庭的一些瑣事,或是因為一些小的疾病
,身體不舒適
,都會產(chǎn)生情緒的低落或者抑郁
,這都影會響身心健康,也會對腦血管和心肌的供血都會產(chǎn)生一些不良影響
。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盡量多做一些娛樂活動
。如跳老年操
、廣場舞,或經(jīng)常和老朋友聊聊天
、散散步
,以改善心情狀態(tài)
,對預防腦血管病也有很好幫助
。
[夏天,維護心腦健康要“四防”]四方并舉心防
很多人認為
,冬季是心臟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
。殊不知,夏季也是心臟病復發(fā)和加重的危險時期
。夏天氣溫升高
,人體皮下血管擴張
,皮膚的血流量比平時增加數(shù)倍
,心肌供血相對不足。同時
,炎熱的氣候會導致人體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增高,心率加快
,心肌耗氧量增加,再加上夏季飲食不規(guī)律
、睡眠不足、情緒不穩(wěn)等因素
,都容易導致心臟病突發(fā)。
同時
,夏季氣候多變
,炎炎烈日和狂風暴雨常交替出現(xiàn)
。在這樣多變的天氣下
,患感冒(俗稱“熱傷風”)的人不少,而對于患有高血壓
、冠心病
、高脂血癥的中老年人而言,“熱中風”亦往往會“不請自來”
。據(jù)統(tǒng)計
,盛夏季節(jié)是中風發(fā)作的高峰期
,各地缺血性中風患者明顯增多
,死亡率也呈急劇上升趨勢
,且氣溫越高,發(fā)病的危險性也越大
,凌晨4~6時是缺血性中風發(fā)病的危險時段。相關臨床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
,在70歲以上老年人中
,夏季中風的比例甚至高于冬季中風的比例
。
一
、 防冠心病復發(fā)
目標人群:冠心病患者,以及冠心病高危人群(如高血壓
、糖尿病
、肥胖患者)
預防建議:生活要規(guī)律、心態(tài)要平和
冠心病是由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造成心肌缺血所致的疾病
,其本質是心肌的供氧不能滿足需求。因此
,任何導致心肌耗氧增加的因素
,如心跳加快
、血壓升高
、情緒激動等,都會誘發(fā)或加重病情
。
冠心病患者或存在冠心病高危因素者(如肥胖
、吸煙,罹患高血壓
、糖尿病
、高脂血癥等)若出現(xiàn)原因不明的乏力、胸悶
、氣急
、煩躁
,活動時加重,或心絞痛發(fā)作較以往明顯頻繁,疼痛更加劇烈
,持續(xù)時間更久,保心丸療效差
,勞累性心絞痛突然轉為夜間或安靜時發(fā)作,一定要提高警惕
,立即去醫(yī)院就診。
為避免病情復發(fā)或加重
,冠心病患者在夏季應努力做到6點:
1.注意防暑降溫。在室外活動時
,應戴遮陽帽并備足水
。天氣悶熱時
,室內可以開啟空調,但溫度不要太低,25℃左右為宜
。
2. 鍛煉身體的時間應選擇清晨較涼爽時
,切忌在烈日下鍛煉。鍛煉時間不宜太長
。當天氣悶熱、空氣中濕度較大時
,應減少戶外活動
。
3. 清晨起床后喝一杯水
。清晨是全天血液最濃縮的時候
,起床后飲用一杯溫水,有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
,促進血液循環(huán)
。
4. 充分補水
。冠心病患者血黏度大多偏高
,再加上夏天出汗多
,血液更容易濃縮
,故應特別注意補充水分,但不要豪飲冰啤酒或冰水
,以免導致心臟病驟然加重。
5. 保持情緒穩(wěn)定
,起居要有規(guī)律,心靜自然涼
,心態(tài)最重要。氣候炎熱時
,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
、情緒穩(wěn)定
,一定不能煩躁
。心緒平靜了
,交感神經(jīng)張力就會下降,血壓
、心率
、代謝
、體溫也會隨之下降
。
6. 膳食要清淡,多吃新鮮蔬菜
、水果、黑木耳和豆制品
,適當進食瘦肉
、魚類
,盡量少吃過于油膩或高脂肪食物。冠心病患者尤其不宜暴飲暴食,以免加重心臟負擔
。
二、 防血壓波動
目標人群:高血壓患者
預防建議:血壓要多量
,鹽仍要控制
夏天氣溫高
,人體外周血管擴張
,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會有所降低
,不少輕度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可降至正常
。不過,氣候對血壓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
,有些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會因為氣候太熱而驟升
。
由于夏季血壓變化幅度較大,高血壓患者應堅持做到以下3點:
1.堅持測量血壓
。夏季以后多變,高血壓患者不要放松對血壓的監(jiān)測
。如果發(fā)現(xiàn)血壓波動明顯,測量的間隔時間應縮短
。
2. 飲食要清淡,適當控制攝鹽量
,以便控制血壓。
3. 根據(jù)血壓變化
,在醫(yī)生指導下適當調整藥量。一般地說
,若血壓保持穩(wěn)定,可繼續(xù)原劑量服藥
;若血壓明顯偏低,則應適當減少降壓藥的劑量
,以免因血壓過低而誘發(fā)頭暈、腦供血不足、腦梗死
、心絞痛等
。當然
,患者不可自行改變用藥劑量
,應去醫(yī)院就診
,在醫(y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
三
、 防心衰發(fā)作
目標人群:心功能不全患者
預防建議:適量飲水
,避免感冒
夏季天氣炎熱
,體表血管擴張
,心
、腦、腎等臟器的血液供應相對減少
,為了滿足這些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
,心臟必須加大工作量,泵出更多的血液
。對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
,心臟的這種“超負荷”運轉,很容易誘發(fā)心衰急性發(fā)作
。此外,感冒也是誘發(fā)心衰急性發(fā)作的重要原因
。于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
,夏天屬于“多事之秋”,稍有疏忽
,就會引起心衰急性發(fā)作
。心功能不全患者應認真做好以下 項預防措施,以便安然度夏
。
1.適量飲水。夏季天氣炎熱
,出汗較多
,人們常通過大量喝水來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
。對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若一次喝下太多水
,會使血容量增加
,心臟負擔加重,易誘發(fā)急性心衰
。因此,心功能不全患者在夏天應分次
、適量補水
,最好遵從醫(yī)生的建議。比較簡單的方法是根據(jù)體重變化來評價補水量是否合適
。如果短時間內體重明顯增加
,說明補水量多了。
2. 預防感冒
。心功能不全患者感冒后
,不僅容易發(fā)生肺部感染
,也容易誘發(fā)心衰急性發(fā)作。
3. 保證休息
,避免過度疲勞。每晚保證8小時睡眠
,中午宜午睡1小時
。
4. 堅持低鹽飲食
,避免攝入過多的鈉鹽,加重體內水鈉潴留
,增加心臟負擔
。
四
、 防“熱中風”
目標人群:患有高血壓、冠心病
、高脂血癥、糖尿病的中老年人
預防建議:注意補水
,按時服藥
炎炎夏日為何會誘發(fā)中風
?首先
,當氣溫高于32℃時
,人體主要依靠汗液的蒸發(fā)來調節(jié)體溫。然而
,大量排汗會引起人體脫水,容易造成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稠
,容易誘發(fā)缺血性中風。其次
,人體為了散熱,外周血管會擴張
,有限的血液紛紛涌向皮膚,勢必使心
、腦等器官處于相對缺血狀態(tài)
。第三
,悶熱
、潮濕的氣候容易使人感到煩躁
,情緒容易激動,睡眠質量差
,加重心腦血管系統(tǒng)的負擔
。第四,夏天室內普遍使用空調
,若室內溫度過低,與外界溫差懸殊較大
,頻繁出入室內外會使腦血管反復收縮和擴張,容易誘發(fā)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
。年輕人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正常,可以通過自我調節(jié)來應對這些變化
。中老年人的心臟功能已經(jīng)衰退
,體溫調節(jié)中樞功能不靈敏,且隨著年齡增加
,動脈硬化程度越發(fā)嚴重,很容易突然發(fā)生缺血性中風
。另外
,人體在夏天常處于輕度脫水狀態(tài)
,而老年人的口渴中樞比較遲鈍,常因為“不渴”而不主動喝水
,令脫水狀態(tài)更加嚴重
,更容易發(fā)生缺血性中風
。
想要預防“熱中風”的發(fā)生
,中老年人除了要注意防暑降溫外
,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 老年人在酷暑天應盡量減少外出。如果有心腦血管疾病
,在夏季的清晨應盡量避免大運動量的活動
。
2. “量出為入”,注意補充水分
,做到“不渴時也常喝水”,防止血液濃縮導致血栓形成
。
3. 三餐宜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不宜吃得過飽。蛋白質攝入要適量
,必要時,可適當食用具有抗凝作用的大蒜
、綠葉蔬菜等
。
4. 老年人如果使用空調,室溫應該控制在25℃~28℃
,相對濕度控制在50%~60%
,室內外溫差最好不要超過7℃,避免過度貪涼
。
5. 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
。
6. 起床速度不宜過快
,不要快速轉變體位,以免出現(xiàn)體位性低血壓
,誘發(fā)腦缺血和心肌缺血
。老年人睡覺醒來后,不要馬上起床
,在床上躺半分鐘,慢慢坐起半分鐘
,在床邊兩腿垂下再坐半分鐘,然后再站起來
。
7. 高血壓、糖尿病
、心臟病
、高脂血癥
、動脈硬化是引起腦中風的危險因素
,患有此類疾病的中老年人應遵醫(yī)囑按時服用抗凝
、降脂、擴張血管
、降糖
、降壓等藥物,盡量避免各種容易誘發(fā)中風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