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如何減少寶寶感冒
一直以為自己對寶寶無以復加的細致和關(guān)愛
,可以讓他始終健康無疾
。六個月之前
,他也確實令我滿意甚至得意,從未有過什么大大小小的病痛
,但六個月之后,煩惱來了:先是曠日持久的感冒咳嗽,還未痊愈,又是幼兒急疹高燒
,再過一個月
,感冒又來了
。雖然這幾次病都不算嚴重,都在我的對癥下藥和家庭護理下康復了
,沒有去醫(yī)院忍受針扎之苦
。但到了最后一次感冒時,我也是很沮喪甚至灰心了
。為什么如此精心護理
、小心翼翼,他依然小病不斷
?
一個媽媽的話

如何才能提高寶寶的抵抗力
,盡力地減少感冒的次數(shù)?下面是一個成功的媽媽的經(jīng)驗之談:
一 、疾病多發(fā)階段提高警惕
寶寶一旦過了六個月
,嬰兒體內(nèi)的母體免疫球蛋白徹底耗盡,疾病的高發(fā)期從此開始
。所以
,六個月之后的寶寶,要比以往的日常護理提高警惕
。
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可能抵抗力會相對強一些
,但也是根據(jù)不同體質(zhì)因人而異。有些寶寶可能是人工喂養(yǎng),一樣得病不多
,有些是母乳喂養(yǎng)
,反而經(jīng)常生病。尤其到春季
、冷熱交替的季節(jié)
,都是感冒及各種疾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要特別注意
,從思想上重視起來
。
二、少穿衣、少蓋被
寶寶八個月之后調(diào)整的護理方式中最主要的就是減少他的穿衣
、蓋被,讓他不再始終處于溫暖出汗的環(huán)境包圍中
。
寶寶奶奶家暖氣很熱
,室溫在22度以上。前幾個月剛來奶奶家
,一直穿著保暖內(nèi)衣褲
,有時甚至再加一件春秋衣,寶寶經(jīng)常手心熱熱的
。寶寶爺爺奶奶就怕凍到孫子
,有時抱著還會拿個小褥子裹一裹呢。晚上睡覺
,寶寶奶奶給做了棉睡袋
,柔軟暖和,可憐寶寶睡前總是滿頭汗呵
。就是這幾個月
,寶寶頻繁生病。
八個月之后
,我堅決去掉了寶寶身上的保暖衣
。在家,只穿一件春秋衣
,一個薄馬甲
。當然,剛睡醒時
,要再加一件外套或用毛巾被包裹一下
,等活動開了暖和了再去掉。(剛睡醒時寶寶身體熱量少
,這時要特別注意寶寶不要著涼)到中午陽光明媚時
,會連馬甲也去掉
。寶寶的小手漸漸變得溫潤、潮濕
。這才是健康的體溫表現(xiàn)
。
晚上睡覺,我也忍痛摒棄了那件柔軟的薄棉睡袋
,改為一套春秋衣褲
。原來蓋在身上的薄棉褥子也改成了毛巾被。寶寶睡覺時的汗消失了
,睡眠也踏實了許多
。
其實為寶寶減衣減被也需要勇氣和正確的判斷,MM們總是擔心寶寶會著涼的
。標準就是
,減衣減被后,摸摸寶寶的小手
,溫溫的就是溫度適宜
。熟睡時,腳也是溫暖的
,但不出汗
,就是最舒適的溫度。寶寶自身的散熱和排汗功能還不夠完善
,大人如果穿衣多了
,會覺得熱、出汗
、不舒服
,而寶寶就不一定。他又不會說話
,只能這樣熱著。如果寶寶長期穿衣過多
,手心經(jīng)常是熱熱的
,尤其是干熱,不出汗
,就不是一件好事
。這樣過不了多久,寶寶就會肺胃蘊熱
,降低抵抗力
,引發(fā)呼吸道感染。
三、寧可少吃不要多吃
做媽媽的
,都是無比疼愛寶寶的
,喜歡看寶寶多吃飯,恨不得天下的美食讓寶寶都吃盡
。我也一樣走入了這個誤區(qū)
。隨著寶寶的長大,輔食吃得漸漸多起來
。我也生怕自己的寶寶少吃到哪樣美食
,擔心缺乏哪種營養(yǎng)。每天努力地為他安排著各種各樣的食譜
,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搭配
。這種方式肯定是沒有錯誤的,但關(guān)鍵是量一定要掌握好
。
回想寶寶在前幾月的飲食
,吃飯總量是偏多的。因為他不愛喝奶粉
,我總擔心他缺營養(yǎng)
,想方設(shè)法想讓他多吃點,尤其是葷菜
。寶寶倒也好喂
,食欲還不錯,一般給他準備的飯都可以喂下去
。有一段時間他吃三頓飯
,每一頓都是大半碗稠粥或面條,再加上好幾種魚/蝦/肉/肝/蔬菜等
,還一定要用小勺每天灌他300CC以上的奶粉(他同時還吃母乳)?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F(xiàn)在想來那時真是鬼迷心竅了,才七八個月的孩子
,要給他那么多東西吃
,身體負擔能不重嗎?
最近一段時間
,雖然依然是三頓輔食
,但我已經(jīng)把量大大減少了。在保證各種營養(yǎng)種類的前提下
,我時刻告誡自己:寧愿少吃
,不能多吃。每頓飯都嚴格控制
,稠的食物不可超過半小碗
,很稀的食物可以稍多一些;每天的蔬菜量略有增加
,但葷菜類少吃
,堅決不超過1大匙
,哪天感覺他消化不太好時就不吃。葷菜類多吃魚
,少吃肉
。必要的情況下,可以減掉一頓輔食
,但牛奶和水果不減
。這樣即易消化,還保證了營養(yǎng)
。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飲食調(diào)整
,寶寶的消化系統(tǒng)和代謝系統(tǒng)得到了休息,最近明顯感覺到他的食欲大大增強
。每次無論吃什么飯都會急得吱哇叫
,迫不及待地用手去搶食物和小勺往嘴里塞。這在以前是很少有過的
。
其實寶寶的消化系統(tǒng)與他的免疫系統(tǒng)也是密切相關(guān)的
。如果攝入食物過多,必然造成消化系統(tǒng)
、代謝系統(tǒng)的超負荷運轉(zhuǎn)
,腎臟、肝臟負擔過重
。不久就會食積成滯熱
,留阻體內(nèi),防礙正常循環(huán)
,降低抵抗力
,引發(fā)疾病。
還是那句老話:“要得小兒安
,三分饑和寒”
。確是多少代人撫育兒女流傳下來的真理啊。
四、水是健康之源
眾所周知
,水是個好東西,水能治百病
。但到了小寶寶身上,有時喝水變成了一件很困難的任務(wù)
。許多媽媽會想
,喝水太費勁了,不愛喝就算了
,反正喝那么奶
,也算水了
。此言差矣。水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添加輔食后的寶寶
,一定要每天加水。稍大一點的嬰兒
,由于吃的食物成分已逐漸接近成人
,每天一定要喝水。一般150CC是嬰兒的一天需水量
。
喝水當然最好的是白開水
,但許多寶寶可能根本不接受白開水。寶寶也不愛喝
,但他喜歡喝果汁
。我的方法就是給他喝果汁加水,開始1比1
,后來越兌越淡
,果汁越來越少,幾乎接近白開水了?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F(xiàn)在
,他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喝水的習慣,到時會主動想喝
,而且也可以喝點白開水了
。每天我也會煮點梨水給他喝,放上一兩粒川貝和紅棗
。小嬰兒的體質(zhì)一般是偏熱型
,容易上火,經(jīng)常喝點梨水
,潤肺祛火
,也算是起到保健作用吧。
對于拒不喝水的寶寶
,一定不可以一直順著他
,要想辦法改掉這個壞習慣,比如用果汁加水或用小勺喂
。小寶寶的習慣是靠家長來培養(yǎng)的
,如果他10個月時不喝水,那到一歲他也不喝
,到兩歲
、三歲,如果一直沒有養(yǎng)成喝水的習慣
,對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
最近兩個月
,我給寶寶喝水的量較以往更大一些,每天一般在250CC以上
。他的尿量
、汗量比以往大了,感覺體內(nèi)原有的郁熱慢慢散出
,我想這也是抵抗力增強
、少生病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且
,小嬰兒腎臟功能發(fā)育不全
,往往由于喂養(yǎng)不當腎臟功能受到一定的影響。喝水也是增強腎臟功能
、濾出毒素的重要手段
。身體代謝系統(tǒng)功能增強,消化系統(tǒng)
、免疫系統(tǒng)都隨之良好運轉(zhuǎn)
。
五、有生病苗頭時抓緊采取措施,細心護理
其實在很多情況下
,寶寶有生病前兆或跡象時,媽媽如果能細心觀察到
,及時采取有效措施
,是可以避免生病的。
比如寶寶開始流清鼻涕
。這明顯是感冒的前兆
。如果剛開始流一點時就能夠發(fā)現(xiàn)它,肯定要比流了一天才知道要好得多
。寶寶經(jīng)常會打噴嚏
。其實小寶寶受到空氣纖塵刺激時也會打噴嚏,不一定都是感冒了
。我會密切注意他有沒有打出鼻涕
。如果沒有,不必大驚小怪
。如果有
,哪怕一點,也要注意了
。
喝蔥白煮水是在寶寶剛開始流鼻涕時
、防止病情進一步發(fā)展的有效手段。曾在有的媽媽論壇看到寶寶喝了蔥白煮水一天
,就不流鼻涕了
,當然感冒也就終止了的情況。煮法很簡單
,就是用大蔥根部的一段蔥白
,約手指頭那么長即可,加水煮約半小時
,成300CC左右
。可放冰糖調(diào)味
。
如果有點輕微的咳嗽跡象時
,川貝梨水或川貝蒸梨都是一個很好的食療方法。在病還未發(fā)起時
,抓緊多喝點梨水
,一般會有明顯的效果。
如果還怕感冒還怕咳嗽
,不妨兩種水一起煮
。我通常就是在川貝梨水中放上一段蔥白,還可以加上塊蘿卜
,既能預(yù)防感冒
,還有營養(yǎng)呢。
不過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要想控制病情發(fā)展
,喝的水一定要夠量
,一般每天要在300CC以上才會有效果。如果寶寶已經(jīng)有明顯的病狀了
,這時不妨試試在兩小時內(nèi)讓他喝水100CC以上
,可能會有截斷病情的奇效。二是不管蔥白水也好
,川貝梨水也好
,都是保健作用或輔助治療作用,在病還未發(fā)起之前是有效的
,一旦病情發(fā)展
,僅靠這些是起不到治療作用的,必須配合藥物治療或及時去醫(yī)院
,以免貽誤病情
。
再比如寶寶某一天的大便次數(shù)由一次變?yōu)閮纱危瑑?nèi)有未化之物
,或?qū)殞毜纳嗵ν蝗蛔兊冒缀?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這都是寶寶消化系統(tǒng)運轉(zhuǎn)不正常的信號。這時要給寶寶的食物減量,盡量喂食易消化吸收的東西
,比如水果
、蔬菜、蛋羹和米湯等
。不要怕寶寶營養(yǎng)不全面繼續(xù)喂許多的肉魚蝦等
。要知道一天兩天少吃點東西是絕對影響不到寶寶的營養(yǎng)的,反而會減輕他的腸胃負擔
,提高免疫力
,對健康有益無害。
通常我在感覺寶寶消化不太好
、舌苔厚時
,會適時喂他兩次王氏保赤丸,健脾祛滯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蛭裹c金雙歧、乳酸菌素片之類
,增強消化能力
。當然喂食酸奶也是改善消化不良的一個好方法。
寶寶消化不太好時
,容易積食
,積食的寶寶抵抗力會下降,稍一受涼就容易感冒
。所以在有消化不良的端倪時
,就要重視它,采取措施
,確實可以有效防止生病
。
六、增加寶寶的戶外戶內(nèi)活動
多讓寶寶接觸新鮮空氣和陽光
、加強戶外活動的好處是媽媽們都知道的
。戶外活動是提高呼吸道粘膜抗病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即使冬天
,在不太惡劣的天氣里
,在注意保暖的情況下,適當?shù)刈寣殞毥佑|室外冷空氣
,也是非常必要的
。
戶外活動的重要性毋庸贅述
,戶內(nèi)活動也同樣重要
。相比而言
,寶寶在家的時間還是要比在外的時間長一些。一定注意讓寶寶多多活動
,比如爬行
、走路、蹦跳等
,不要總讓他坐著玩
。尤其每次吃完飯,稍穩(wěn)定半個小時之后
,最好讓寶寶活動活動。寶寶的活動量大了
,身體得到鍛煉
,不僅食欲和消化好起來,連喝水也會比以前增多
。寶寶活動之前
,要注意給他減減衣服,即使這樣寶寶活動之后也通常會滿頭大汗
,這是非常正常的
,這種正常出汗排泄對他的健康是有益的。
當然還有許多避免生病的注意事項
,比如出汗后不要吹風啊
,睡覺時不要著涼等等,都是一些老生常談的護理常識了
,在此不再贅述
。
最后,還要告訴各位媽媽的是
,不要對小寶寶的生病太緊張
。即使我們百般精心護理,小孩子也總要生病的
,每年3-4次的感冒都是正常的
,也是自身免疫系統(tǒng)完善和提高的一個標志。媽媽的心都是柔軟無比的
,寶寶生病時的焦急是人之常情
。但我們在盡最大努力去避免可以避免的病痛之外,要學習的
,就是用輕松一點的心態(tài)去對待寶寶的病痛
,積極地照顧他、治療他
。要知道
,寶寶很快就會恢復到從前的健康
、活潑、可愛
。
春季寶寶感冒,應(yīng)該如何避免呢?
讓寶寶多喝水,因為春風比較大
,平時需要適當打開窗戶
,呼吸外面的空氣,減少自己口鼻中攜帶的細菌數(shù)量
。另外
,一定要注意給寶寶添衣服,避免寶寶在出汗時減少衣服
、感冒
,平時也要養(yǎng)成洗手的習慣,以減少感染的風險
。
增加寶寶戶外活動的時間和頻率
。漫長的冬天終于過去了。天氣晴朗無風時
,帶寶寶出去曬太陽
,呼吸新鮮空氣,增強寶寶的抗病能力
,并帶寶寶到人多的地方
。回來時記得洗手和寶寶的手
。在抱孩子之前
,家人和朋友必須用肥皂和水洗手。家人感冒后
,家人要注意及時通風
。如有必要,寒冷的家庭應(yīng)戴口罩
,減少與嬰兒的接觸
。
當家人感冒后,要注意防止感冒傳染給寶寶
。此時應(yīng)注意多休息
,避免感冒,多喝水
。必要時可口服一些感冒藥
,以促進感冒盡快恢復
,降低其傳染性。同時
,患者應(yīng)盡量避免與寶寶過近接觸
,加強手部衛(wèi)生,保持室內(nèi)空氣通暢衛(wèi)生
,并加強適當防護
,如戴口罩,避免對寶寶打噴嚏和咳嗽
。如果媽媽感冒了
,此時也應(yīng)暫時避免給寶寶哺乳,以減少自己密切接觸引起的感冒的發(fā)生
。
兒童由于體質(zhì)虛弱
,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最容易感冒
。那我們就要注意飲食了。晚上不要給他吃太多又甜又膩的食物
。要抓好他的脾胃
,注意他的消化功能。建議兒童合理飲食
,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
。吃雞蛋、魚和牛奶對孩子有好處
,因為雞蛋
、魚和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可以增強孩子的身體免疫力
,使孩子不會生病
。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孩子的照顧
,避免感冒
。
春季溫差大如何防治小兒感冒
現(xiàn)在早晚溫差大,體弱的孩子容易發(fā)生呼吸道感染
。平時食欲不振
,出汗多的兒童特別容易反復發(fā)病。輕者傷風流涕
,重者高熱肺炎
。
有的甚至會并發(fā)心肌炎、腎炎
,還可能誘發(fā)哮喘
。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一般認為兒童時期免疫功能調(diào)節(jié)紊亂
,容易為呼吸道病原微生物侵襲,還與營養(yǎng)失調(diào)
、微量元素失衡
、非母乳喂養(yǎng)有關(guān)。
春天早晚溫差大,預(yù)防感冒學幾招
春季冷熱多變
,晝夜溫差較大,這種天氣正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見與多發(fā)季節(jié)
,尤其是老人和小孩等免疫力較差的人群
,更是容易“中招”。近段時間
,不少醫(yī)院兒科門診都是人滿為患
,據(jù)了解,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番禺院區(qū)兒科門診的醫(yī)生每人每天上午都要接診40多位患兒
,其中大部分是以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前來就診的
,每天接診的感冒患兒數(shù)比平時增加了兩三成。寶寶一感冒發(fā)燒
,父母也跟著變得煩躁焦慮了
,那么,如何在春季防治小兒感冒呢
?
感冒一周內(nèi)能自愈
有癥狀則馬上就醫(yī)
俗話說:“三分治療
,七分護理”,流感季節(jié)寶寶不慎“中招”時
,除了遵醫(yī)囑給寶寶吃藥外
,家庭的細心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醫(yī)師李增清介紹
,一般寶寶的感冒
,若癥狀較輕,如只是有流清涕
、打噴嚏
、稍咳、咽癢
、喉嚨腫痛
、胃納差,或伴有輕微發(fā)熱時
,可以不需要特殊處理
,注意多喝水,蒸餾水或果菜汁均可
,飲食上應(yīng)以清淡
、易消化
、高蛋白、高纖維素的食物為主
,但切忌大魚大肉或進食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
,也不可強迫孩子進食,以免影響孩子的食欲
,甚至引起嘔吐
、腹瀉等更嚴重的病情。一般來說
,輕癥的感冒通常在三四天即可痊愈
,少數(shù)會持續(xù)1周以上。
但如果出現(xiàn)以下的癥狀時
,父母則需要帶寶寶及時到醫(yī)院就診:1)體溫超過38.5℃
,或感冒持續(xù)一周,癥狀仍未好轉(zhuǎn)
;2)無故哭鬧不止
、嗜睡、拒絕進食
、淋巴結(jié)腫大等
;3)皮膚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紅疹、紅斑等
;4)呼吸急促、呼吸困難
、聲嘶
、鼻翼扇動、嘴唇青紫等
;5)寶寶嘔吐劇烈或呈噴射狀嘔吐
;6)伴有口唇干燥、眼眶凹陷
、腹瀉等
。
春天早晚溫差大
增減穿衣要適度
天氣一會冷,一會熱
,最讓家長頭疼的是如何給孩子穿衣
。穿多怕孩子跑跑玩玩,又出一身汗
,如果把衣服脫了
,又怕著涼感冒。李增清表示
,春天還是要給孩子“春捂”
,但要“捂”得恰到好處
。
所謂“春捂秋凍”中的“春捂”,就是說春季氣溫剛轉(zhuǎn)暖
,不要過早脫掉太多衣服
,如果春天忙于減衣,遇到天氣變化或倒春寒就容易受涼
,引起感冒等疾病
。但“春捂”也不是穿得越多越好,衣服穿太多了
,也會“捂”出汗
,冷風一吹,也容易著涼“傷風”
。所以
,“春捂”要恰到好處,根據(jù)天氣的變化及個人的體質(zhì)
,逐漸遞減
。一般來說,春季早晚較冷
,可適當捂一會兒
,多穿點衣服,而中午時刻
,氣溫較高
,則可以適當減少衣物。在穿衣方面
,除體質(zhì)特別弱者(如新生兒
、營養(yǎng)不良或有先天性心臟病等基礎(chǔ)疾病的患兒)外,通常給寶寶穿衣服的多少及厚薄與成人大致相同
。
增強免疫力防感冒
不能靠丙種球蛋白
常言“預(yù)防感冒
,關(guān)鍵要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于是很多家長會考慮通過藥物如丙球等
,來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李增清表示,藥物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但也不可避免會產(chǎn)生一些副作用
,如丙種球蛋白,可能會帶來血源性的病毒感染
。
所以
,李增清建議日常從這幾個方面來增強寶寶的體質(zhì),以抵御疾病的侵襲:飲食上,要為寶寶準備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
,在流感季節(jié)
,更是要多食富含維生素的瓜果蔬菜;在作息上
,充足的睡眠對于增強寶寶的體質(zhì)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爸爸媽媽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早睡早起
,保證充足的睡眠
;此外,適當?shù)倪\動也可使機體素質(zhì)得到提高
,在天氣適宜時
,多帶孩子接觸新鮮的空氣陽光,多參加戶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