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獻國 湖北省遠安縣中醫(yī)院
地榆,又名炒地榆
中醫(yī)認為,地榆性味苦
地榆粥:地榆20克、大米100克
四黃地榆酊:大黃
紫草地榆油:紫草50克、地榆30克
、大黃15克、麻油500克,制取油劑丁香地榆湯:丁香
、苦參、黃柏、地榆各20克。上藥水煎取汁,而后將藥液候溫洗足,每次10~15分鐘,每日5~6次,每日1劑。可清熱利濕,適用于腳氣,足鮮。地榆酊:地榆250克
、75%酒精或上等白酒適量,密封浸泡1周即成。使用時用棉簽沾藥液外搽患處,每日2~3次,連續(xù)2~3天。可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止痛止癢。適用于蟲咬皮炎。百蛇地榆酊:百部30克、蛇床子
、地榆各10克、75%酒精100毫升,密封浸泡5~7天即成。使用時用棉簽蘸藥液外搽患處,每日3~5次,連續(xù)5~7天?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地榆石膏糊:地榆面
、煅石膏面各20克,枯礬5克。研勻,加清水適量調(diào)勻外敷患處,每日3次?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黃柏地榆酊:黃柏、地榆
、白芨各等量,共研細末,加入70%酒精中地榆湯:生地榆
地榆大黃糊:地榆5克、大黃2克
、三七粉1克。共研細末,加清水適量調(diào)勻外敷患處,每日3次?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汕鍩峤舛?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適用于無名腫毒槐角地榆丸:由槐角
地榆的功效作用:涼血,止血
1.涼血止血(血熱出血)用治多種血熱出血證
2.解毒斂瘡(燙傷
地榆的食用禁忌:1
2
3
、熱痢初起者不宜單獨用4
5
6
【導讀】眾所周知
地榆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地榆或長葉地榆的干燥根
【性狀鑒別】
地榆:
(1)形狀:呈圓柱形或不規(guī)則紡錘形,稍彎曲。
(2)表面:灰褐色至暗棕色
(3)質(zhì)地:質(zhì)硬
。(4)斷面:折斷面較平坦
,略顯粉質(zhì),皮部淡黃色,木部粉紅色或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5)氣味:氣微
,味微苦而澀。綿地榆:質(zhì)堅韌
,不易折斷,皮部有眾多黃白色或黃棕色綿狀纖維,放射狀紋理不明顯。【功效】
涼血止血,解毒斂瘡
。【主治病證】
(1)血熱咯血
、衄血、吐血、尿血、便血、痔血(2)燙傷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分享的關于“執(zhí)業(yè)中藥師考試?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贾R點之地榆的功效與作用”的相關內(nèi)容
1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589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上一篇:
冰硼散新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