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里有乾坤——讀聯(lián)圣鐘云舫草藥聯(lián)有感
鄧玉霞 重慶市江津區(qū)中醫(yī)院
以“錚錚居士”自稱的“天下第一長聯(lián)”作者
、重慶江津人氏
、聯(lián)圣鐘云舫博學多才
,能詩擅文
。他生性剛直豪爽,愛“助人筆墨”打抱不平
,經(jīng)常以詩聯(lián)的形式批評諷刺當時的貪官污吏,抨擊當世的不平之事
,被官府衙門里的人視為眼中釘肉中剌
。光緒二十九年(1902年)五月,57歲的鐘云舫被重慶當局收質(zhì)
,以“妖言惑眾
,擾亂民心,結(jié)黨為奸
,意圖不測”為罪名,解押到成都府科甲巷提刑按察使待質(zhì)所“待質(zhì)”
,開始了長達三年的牢獄生活
。
圣鐘云舫草藥聯(lián)有感.png)
獄中的鐘云舫無書可翻
,孤夜難眠
。想起了有趣的中草藥名,于是便“索枯腸取藥名及四書成語
,編輯成對,籍以消遣……”他用中草藥名作了近百幅草藥聯(lián)
,或敘事或抒情或言史或喻理
,中草藥名在他的聯(lián)中
,與歷史典故
、與文字藝術(shù)完美結(jié)合,形成了對仗工整
、妙趣橫生、奧妙無窮的中草藥聯(lián)
。
他頌農(nóng)家豐收喜慶:
五谷登新
,大麥黃連蒼耳子
;
六神朝老,桂花香附白頭翁
。(聯(lián)中的中藥有五谷米
、大麥、黃連
、蒼耳子
、六神、桂花
、香附
、白頭翁。)
他憐游子:
血結(jié)皮消
,苦恨人生沒藥
;
辭姑貝母
,雅憐之子當歸
。(聯(lián)中的中藥有血竭、皮硝
、苦杏仁、人參
、沒藥
、慈菇
、貝母
、雅連、枝子
、當歸。)
他贊美人:
寒水芙蓉花蕊濕
;
淡搽輕粉美人嬌
。(聯(lián)中的中藥有寒水石、水芙蓉
、花蕊石、淡菜
、輕紛
、美人蕉
。)
他寫天倫之樂:
石鐘乳香肥兒
,紅娘愛子;
真珠空明生地
,張老添丁。(聯(lián)中的中藥有鐘乳石
、乳香
、紅娘子
、真珠
、生地
、樟腦
、皂角剌
。)
他寫自然:
澤下山根,大風云起石
;
芒消冰片
,清苑水回香
。(聯(lián)中的中藥有澤瀉
、山豆根、大風子
、陰起石、硭硝
、冰片
、茴香、清紫苑
。)
從聯(lián)圣鐘云舫妙趣無窮的草藥聯(lián)中不難看出,勤勞聰慧的中國勞動人民
,在長期生產(chǎn)與生活實踐過程中與大自然結(jié)下了深厚的淵源
。中草藥作為人們健康保健中的重要手段
,人們在它們身上傾注了深厚的情誼
。深情厚意總是需要表達與釋放的,由此
,中醫(yī)藥便成為了我國文學藝術(shù)和自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nèi)容。
中草藥名的妙處在于聞名如見其人
。比如益智仁
、茯神
、何首烏
、補骨脂等,我們僅從藥名就可以揣摩出它們的治病功效
;又如人參
、豬毛菜
、牛膝
、馬兜玲
、狼尾巴花
、羊胡髭草、狗尾草
、貓胡子草等以形命名的中草藥,一聽藥名便能想象出它的模樣
;再如甜葶藶
、酸漿、苦杏仁
、辛夷、鹽膚木
、魚腥草
、淡菜等是以藥的性味對其命名
;更有甚者
,以人名為藥名的,比如:使君子
、杜仲、何首烏
、劉寄奴
、管仲、韓信草等
。
正因為人們給中草藥命名時,就賦予了它玩味無窮而深刻的寓意
,所以也就注定它們與中國文學相依相伴
,也就注定了中國文學中有這樣一個別具一格的以藥名入詩入詞入聯(lián)的特色文化。
中國對聯(lián)名家風采之關(guān)永梅
關(guān)永梅(梅卿)號掃花人
、綠窗夢月、玉照簃
。居近彭城云龍山云龍湖
,就職于區(qū)委宣傳部,擅詩詞并吟誦
。徐州市詩詞協(xié)會理事
,江蘇省楹聯(lián)研究會理事,徐州市楹聯(lián)家協(xié)會副會長
,中華對聯(lián)文化研究院研究員
。精品聯(lián)作展示
題白梅三聯(lián)
萬卷詩書撐骨骼
;
一身縞素遠風塵
。
盈盈玉骨持清氣;
冷冷冰心卻俗人
。
一枝冰雪清寒骨
;
萬點香芬寂寞魂
。
題南京牛首山佛頂寺觀音殿(約稿)
放大光明千丈紫
;
得真自在兩峰青。
書房聯(lián)
安放身心冰雪里
;
欲知筆墨海天中。
題書房聯(lián)
書卷氣如蘭淡雅
;
人文心似月清涼
。
心情聯(lián)
獨坐危崖風淡淡;
微吹梅瓣雪飛飛
。
獨思
何日能拈花一笑,
此心在放鶴孤亭
。
獨思
彈下一襟風
,傷心濺作桃花色
,
歸來三徑雨
,病骨站成饑鶴姿。
云龍書院夢華亭聯(lián)
亭倚青山留月魄
;
學收滄海毓英才
。
題壯悔堂
一
家國兩思明壯悔,
興亡一夢老華章
。
二
遺跡猶棲尋主燕
,
垂名還是讀書人
。
題水蓮臺
汴水東流
,名臣氣節(jié)蓮心似;
睢陽北望,大將風流梅骨同
。
賀韶關(guān)楹聯(lián)詩詞協(xié)會成立
建會從雅士清懷,身在紅塵
,心追白鶴;
寄興于梅關(guān)古道
,筆搖珠雨,手縛蒼龍
。
燧皇陵聯(lián)
化彼蠻荒
,圣火長燃區(qū)宇白;
遷斯樂土
,蒼生為念寸心丹。
梅花奇石聯(lián)
幾生修得到
,看疏影橫斜處
,獨留雪魄冰魂,瑤華沁入石中骨
;
一日不能無,當眾芳搖落時
,好趁風清月白
,環(huán)佩歸來案上香
。
梅花草堂聯(lián)
疏影映軒窗
,漫贏得山林清氣,蘸取石硯鐵蓮
,一襟寒碧傾宣紙
;
暗香招處士,已隔開市井俗塵
,攜來桐琴竹笛,滿袖蒼煙憶舊游
。
張山人草堂聯(lián)
得青山而隱
,與碧水為鄰
,四面云煙宜放鶴
;
愛萬樹梅花,坐一窗明月,百年風物憶扶筇
。
聯(lián)記夢
歡多已是悲,紅塵如一夜
,且看白鶴飛來
,撲面清風揉淚碎;
生惘焉知死
,青石立千年,但橫玉簫吹徹
,灑肩明月踏花回
。
雪
翩翩似蝶
,白羽瓊裾
,盈盈穿過冬之夢;
栩栩如梅
,冰心玉骨
,恍恍疑為己是仙。
題筷子聯(lián)
紅塵與共炎涼
,玉成為美人,因竹為君子
;
青史時調(diào)鼎鼐
,策舉是謀士,隨形是直臣
。
鐘云舫聯(lián)
如屈靈均之寫離騷,寄淚寄情
,寄剛寄傲
,一支筆開玲瓏別樣乾坤,落紙云霞稱圣手
;
若杜工部之留詩史,為民為國
,為道為公
,千副聯(lián)撐奇?zhèn)ゲ涣b氣骨
,鋪天風雨鑄豐碑
。
題夏邑長壽閣
夏邑蘊珠璣,如山之恒松之茂,數(shù)千年滄海桑田
,已多百歲詳和人物!憶昔孔子歸鄉(xiāng)
,成湯禱雨
,仁還為首
,善乃為根
。手把蓮枝步步清,閑雅可享椿齡
。且聞十士吟詩
,同門五壽
,劉家忠烈,楊氏牌坊
,問幾代白羽輩出
,何必遠慕嫦娥竊藥
,
彭祖調(diào)羹,弄玉乘凰
,漢武煉丹
。齊樂此小園秀美,曲水深幽
,衣食豐足
,耕讀忘濁。修身養(yǎng)性沐淳風
,能有新情舊俗益兒孫
,斯民以得靜坐之怡
,書卷之香
,奇花之馥,歡歌之態(tài)
,衡鏡之明,高臥之姿
,愛好自然今勝古
,翻使神仙尤羨我!
孝心昭日月
,惟德之本教之生
,第一等文章事業(yè),期塑中原愷悌賢良
!則看雪楓殉難,羅姑正骨
,義乃當先
,禮還當貴。胸懷華宇聲聲暢
,衫襟皆紉蘭佩
。不愧三春送福,寸草報暉
,王洞奉親,世恩夜待
,宜共念慈云層涌
,也是長思季路背糧,孟宗哭竹
,伯愈挨杖
,應麟侍疾。盡于焉禾黍膏腴
,品才端謹,森木繁榮
,儒釋補空
。鼓缶游河陪老父,欣觀黃道青冥發(fā)炳煥
,其時更增地靈之運,國叟之重
,蓬島之真
,彝鼎之光
,煙霞之麗
,周公之夢,契合乾造壯而康
,特銘金石永流芳
!
春節(jié)如何正確貼對聯(lián) ?從左到右
,還是從右到左?
貼春聯(lián)是春節(jié)必備的民俗形式
,到了年三十
,家家戶戶都會貼門對,記得小時候
,對聯(lián)都是親自手寫的
,用的也是自家做的漿糊。農(nóng)村的堂屋
、廚房、大門
,貼的順序都有講究
,甚至豬圈上都要貼上“六畜興旺”
,隨著時代發(fā)展,手寫春聯(lián)基本是很少了
,門楣上的四字橫額多被忽略不貼
,形式上都簡化了
。
作為我們民族化的習俗和春節(jié)的重要符號之一
,對于春聯(lián)的基本常識還是要了解一下的。那么
,春聯(lián)是怎么來的?在貼的時候都有什么講究呢
?
01 春聯(lián)的起源
春聯(lián)的起源
,通常認為始于五代時的后蜀君主孟昶?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妒駰冭弧酚休d:“蜀未歸宋前一年歲除日
,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符版于寢門,以其詞非工
,自命筆云:新年納余慶
,嘉節(jié)號長春?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边@是最早有記載的對仗工整的對子
,而他寫完這對子的第二年正月
,宋太祖趙匡胤降服了后蜀
,孟昶降宋之日,正是趙匡胤的生辰
,且早在多年之前,趙匡胤就把自己的生日定名為“長春節(jié)”
,回過頭來再讀孟昶這句“新年納余慶
,嘉節(jié)號長春”,竟有一種宿命論的寓味了
。
這段記載里所謂的“桃符”就是春聯(lián)的別稱,或者說是雛形
。春聯(lián)的前身是畫有道教門神畫像的桃木板
,用以驅(qū)鬼辟邪
。王安石家喻戶曉的一首詩《元日》里有寫:“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弊詈笠痪渚蛯戇^年前人們把舊的桃符取下
,把新的桃符掛上,類似于我們貼春聯(lián)的習俗
。
桃符上尊奉的門神神荼和郁壘的畫像隨著時間推移,慢慢發(fā)展到替換成吉祥的話語
,再到對偶的文字
,逐步形成了咱們獨特的、雅俗共賞的文學形式
。
02 春聯(lián)的常識
對聯(lián)在兩宋時期逐漸盛行
,到了明清時更是蔚然成風
,這得益于朱元璋對春聯(lián)的推行
。明代陳元瞻所寫的《簪云樓雜話》中有云:“春聯(lián)之設
,自明太祖始
。帝都金陵
,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lián)一幅,帝微行時出現(xiàn)
,以為笑樂”
。春聯(lián)因而從皇家貴族普及到尋常巷陌
。
朱元璋還有一則軼事廣為流傳
,說他微服至民間,看到一戶屠戶家沒有貼春聯(lián)
,于是親自提了一聯(lián):“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惫娴弁醭鍪郑瑲鈩萑绾?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這屠戶驚喜惶恐,不忍對聯(lián)貼在門上風吹雨打
,于是掛在了堂屋正墻
,這也引來不少人效仿
,概是后來的中堂掛畫對聯(lián)的雛形了
。
既然對聯(lián)成為風行的文學形式
,自然有一定的章法布局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字數(shù)相等
,虛實相對
。在此基礎上講究對仗、聲律
、平仄,修辭用典可彰顯作者的文采底蘊
。
對聯(lián)之美就在于韻律節(jié)奏
,平仄是根本。古漢語分為平
、上
、去、入四聲
。上
、去
、入三聲歸為仄
。但是我們現(xiàn)代普通話里沒有入聲,只有平
、上、去
,而平聲里又分作陽平和陰平
。即第一聲、第二聲為平聲
,第三、第四聲為仄聲
。
03 春聯(lián)的貼法
對聯(lián)分為仄起和平起
,即上聯(lián)的第二個字為仄聲就是仄起
, 倘若第二個字是平聲就稱為平起
。且通常上聯(lián)是平生收尾的話,那么下聯(lián)就得以仄聲收尾
。舉例:“一明分日月
;五岳共丘山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边@個對聯(lián),第一句就是平起仄收
,第二句就是仄起平收。且第一句是仄聲收尾
,第二句就是以平聲收尾
。
大概了解了平仄,就是為了理解我接下來要講的貼對聯(lián)的常識
。一幅對聯(lián)放在面前,普通人怎么區(qū)分哪個是上聯(lián)哪個是下聯(lián)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了解對聯(lián)所表達的意義
。其實只要記住一句話就夠了:“仄右平左”
。因為古人最開始書寫使用的是竹簡,讀過一根放在右側(cè)
,如此從右向左看過來
,古時候的典籍都是沿用從右向左的豎列書寫。
最簡單的說法就是
,貼對聯(lián)要先貼右邊
,再貼左邊。仄聲收尾就是上聯(lián)
,平聲收尾就是下聯(lián)
。我們舉例:“ 松竹梅歲寒三友;桃李杏春風一家”
,上聯(lián)就是以“友”為仄聲的松竹梅歲寒三友
,下聯(lián)即是以“家”為平聲的桃李杏春風一家
。
再舉個春節(jié)最常見的對聯(lián):“門迎百福福星照
,戶納千祥祥云開?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边@是個疊字格,讀來朗朗上口韻律十足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罢铡睘樨疲伴_”為平
,先在大門右側(cè)貼上門迎百福福星照,再往左側(cè)貼上戶納千祥祥云開
,仄右平左就是這個意思了
。
不過還要看橫批,是從左往右寫
、還是從右往左寫
,畢竟隨著社會發(fā)展
,書寫習慣發(fā)生了改變,很多對聯(lián)的商家也不會遵循古習
,而是迎合現(xiàn)代人的閱讀順序。如果從左往右寫
,那左邊就得貼上聯(lián)
,如果是從右向左寫
,那就是右側(cè)貼上聯(lián)
。
04 對聯(lián)的一些軼事
《晚晴樓聯(lián)話》里有記載曾國藩贈秦淮妓女春燕的一幅嵌名聯(lián):未免有情
,憶酒綠燈紅,一別竟驚春去了
;誰能遣此?悵梁空泥落
,何時重盼燕歸來
。
曾國藩曾邀鐘山書院山長李小湖微服一起泛舟于秦淮河,聽說一個叫“春燕”的青樓名妓
,“溫柔儒雅,吐屬尤佳”
,曾國藩聽聞很是好奇
,不料這個妓女很快被人買走,匆促一別再無相見
,曾國藩心中惆悵,提筆寫了那幅對聯(lián)
,聯(lián)中嵌入“春燕”二字
。
梁羽生評點曾國藩這幅對聯(lián)是“有敘事,有抒情
,對仗也很工麗,就聯(lián)論聯(lián)
,應該說是寫得甚為精彩……比讀他的《曾文正公家書》有趣得多”
,認為曾國藩這幅對聯(lián)倒是體現(xiàn)了他難得流露的“真性情”。
當前最短的一幅對聯(lián)只有4個字
,上聯(lián)為:色難
;下聯(lián)為:容易。據(jù)說是干隆有一天在朝堂上
,以論語中的“色難”出句,朝上大臣們都百思難解
,唯有大學士紀曉嵐不慌不忙地對出了:“容易”
。干隆略一思索,欣然大笑。(備注:也有一個版本是講解縉對朱棣)
《論語-為政》有言:“子夏問孝
,子曰:色難?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意思是子女要能一直保持和顏悅色地孝順父母,是很難做到的事
。西漢《非有先生論》寫道:“于戲!可乎哉
?可乎哉
?談何容易!今則不然
,反以為誹謗君之行,無人臣之禮
,果紛然傷于身
,蒙不幸之名,戮及先人
,為天下笑
,故曰談何容易!”意思是在君王面前指陳得失
,不可輕易從事。
以“色”對“容”
,“難”對“易”
,且各有典故出處,是在是拍案叫絕的千古名對
!
中國最長的對聯(lián)是“聯(lián)圣”鐘云舫,因嘲諷貪官被構(gòu)陷入獄
,在獄中憤然寫下的《擬題江津縣臨江城樓聯(lián)》
,全聯(lián)共計1612字,氣勢恢宏?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F(xiàn)懸掛于成都望江公園的《錦江城樓聯(lián)》。
另外
,在很多地區(qū)
,家里若有長輩過世
,那么春節(jié)貼的對聯(lián)顏色也有講究
,第一年需是黃色,第二年綠色
,第三年則是紫色
,出了三年孝期,方可貼紅色的春聯(lián)
。
小小對聯(lián),卻承載了我們的文化內(nèi)涵和情感寄寓
,成為和我們的春節(jié)息息相關(guān)的民俗活動
,大家都有哪些關(guān)于春聯(lián)的知識趣事呢?歡迎分享討論
。
中國歷史上最長的對聯(lián)集錦
四川清代才子鐘云舫題江津臨江樓長聯(lián)共1612字。
清末四川江津鐘耘舫才子所題
。
《擬題江津縣臨江城樓聯(lián)》序:
飛來冤禍
,理所不解,偶一觸念
,痛敝心肝。遲遲春日
,藉此搜索枯腸
,欲其不以冤情攖念耳。以淚和墨
,以血染指,計得一千六百余字
,明知拋查取厭
,而故曼其詞,謬欲以長制勝
。閱者笑我之無恥,當應諒我之無聊也
。噫
!
上聯(lián):
地當扼瀘渝、控涪合之沖
,接滇黔
、通藏衛(wèi)之隘,四顧蔥蔥郁郁
,俱轉(zhuǎn)入畫江城
。看南倚艾村
,北褰蓮蓋,西撐鶴嶺
,東敝牛欄
,爓縱橫草木煙云,盡供給騷壇品料
。欹斜棟桷
,經(jīng)枝梧魏、晉
、隋
、唐,仰睇駭穹墟
,躔鬼宿間,矮堞頹堙
,均仗著妖群祟夥
。
只金甌鞏固,須防劫火懵騰
;范冶爐錘,偏妄逞盲捶瞎打
。功名厄運數(shù)也
,運數(shù)厄運名也,對茲渾渾茫茫
,無岸無邊,究淪溺衣冠幾許
?登斯樓也
、羽者、齒者
、蠃者
、介者、脰臆鳴者
、傍側(cè)行者
、忿翅抉搶
、喜嚙攫捫者,迎潮朅朅趨去
,拂潮朅朅趨來。
厘然坌集
,而烏兔撼胸
,擲目空空
,拍浪洶洶,拿櫓噰噰
,撾鼓冬冬
,懾以霹靂,驟以豐隆
。溯岷蟠蜿蝘根源,庶暢瀉波瀾壯闊胸懷耳
。試想想還榛樸噩
,俄焉狂蕩干戈;吳楚睢盱
,俄焉汪洋黻冕
;侏離騰踔
,俄焉渺漾球圖
。謂玄黃伎倆蹊蹺,怎恇怯鬇鬡努眼
。
環(huán)佩鏗鏘之日
,盈廷濟濟伊周,忽喇喇掀轉(zhuǎn)鴻溝
,溪谷淋漓膏液
。蚩氓則咆哮虓虎
,公卿則謹視幺豚
,熊羆鵝鸛韜鈐,件件恃蒼羲定策
。迨欃槍掃凈
,奎壁輝煌,復紗帽下癱瞌睡蟲
,太倉里營狡猾鼠
,毛錐子乏肉食相,豈堪甘脆肥濃
?
恁踹踏鳳凰臺,蹂躪鸚鵡洲
,距踴麒麟閣
,靴尖略踢,慘雞肋虔奉尊拳
,喑嗚叱咤之音,焰閃胭脂舌矣
。已矣
!余祈蛻變巴蛇矣!斑斑俊物
,孰抗逆舑舕兇麟?設怒煽支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