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回回醫(yī)學的發(fā)展,相伴于中阿醫(yī)藥交流
雖然早在西漢時期張騫、甘英先后通使西域
公元651年
,第三任哈里發(fā)歐斯曼使節(jié)于8月25日到達中國長安,進見唐皇,搭起了中阿友誼的橋梁。自此以后阿拉伯等穆斯林主要沿水旱兩路往來于中阿之間,水路由波斯灣到馬爾納灣。經盂加拉灣抵馬六甲海峽至我國南海達廣州、泉州、杭州,再轉至長安;陸路則經波斯、阿富汗到新疆天山南北,最后達唐都長安。比較而言,穆斯林經水路達中國的時間要比陸路早100年。從唐永徽二年到唐貞元十五年的148年中,阿拉伯遣唐使多達36次在唐代不僅有香藥輸入中國
寧夏醫(yī)科大是全寧夏唯一學醫(yī)的高等院校
智慧樹知到《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史話》見面課答案
1
于2007年5月批準成立,在學校領導的支持關心和精心指導下
,經過多年的建設,研究所建設取得了顯著變化,研究所目前情況如下:主持參與各級科題8項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607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回族醫(yī)學史話(三)
下一篇:
回族醫(yī)學史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