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
鼻咽癌臨床主要癥狀有鼻塞、鼻腔出血
,常以頸部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而就診。本病的發(fā)生與遺傳、病毒風邪毒的浸襲,沉積于鼻腔
[方一]
白花蛇舌草60克,半枝蓮30克
本方源于《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
[方二]
蜈蚣3條
本方源于《抗癌中草藥制劑》
,功能解毒抗癌,適應(yīng)于鼻咽癌。[方三]
山苦瓜10克
,甘油20克,75%乙醇25克。先將山苦瓜切碎,浸泡于乙醇中,添蒸餾水50毫升,攪勻后用紗布濾除藥渣,加入甘油制成滴鼻劑,每日滴鼻3--6次。本方源于《抗癌中草藥制劑》
,功能解毒開竅,適用于鼻咽癌。[方四]
地黃18克
,郁金9克,巴豆7.5克。各藥共研細末,以醋注丸,如綠豆大小,每次2丸,2小時1次本方攻毒抗癌
[方五]
陳葫蘆250克
本方源于《抗癌中草藥制劑》,功能開通鼻竅
,適用于鼻咽癌。[方六]
蔥白、皂角各3個
,鮮鵝不食草6--9克,麝香O.15一O.2克。將蔥白、皂角、鮮鵝不食草搗爛絞汁,加入麝香,以棉花蘸藥汁塞耳,亦可將藥汁滴耳用。本方聰耳開竅
,適用于鼻咽癌。[方七]
瘦豬肉、山楂
、面上柏各50克。加水1500毫升,煮熟后吃肉喝湯,每日1劑,連用7天,為1療程,休息3天后再用,可服用10療程。本方扶正抗癌
,適用于鼻咽癌。[方八]
馬勃9克(包煎)
,射于15克,開金鎖、七葉一枝花各30克本方源于《實用藥物抗癌手冊》
[方九]
五倍子粉
本方來源于《癌的扶正培本治療》
,功能抗痛止血,適用于鼻咽痼出血。[方十]
太子參30克
,玄參、麥冬、生地、女貞子各15克,石斛10克,花粉20克。水煎服,每日1劑,開始放療即服中藥。本方為中醫(yī)李連華方
,功能益氣養(yǎng)陰,適用于鼻咽癌放療患者。[方十一]
人參3克
,金銀花、白花蛇舌草(或夏枯草)各20--30克。水煎服,人參單煎服,服人參當天不服其它3種中藥,另3種中藥水煎服本方源于《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1986.5期
[方十二]
天冬
本方源于《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1985.5期
[方十三]
北沙參15克
本方清熱生津,解毒散結(jié)
[方十四]
白花蛇舌草
本方源于《抗癌中草藥制劑》,功能養(yǎng)陰清肺
[方十五]
蛇泡勒
本方攻瘀抗癌,清熱解毒
[方十六]
蛇泡勒、白茅根
本方源于《抗癌中草藥制劑》
[方十七]
辛夷
、蒼耳子各12克,白芷、川芎、黃芩各3克,連翹、蒲公英各12克,牡蠣60克,夏枯草12克,半枝蓮30克,蜀羊泉15克,鵝不食草12克。水煎服本方源于《腫瘤的防治》
[方十八]
金銀花30克
本方為南昌市第一醫(yī)院治療鼻咽癌方
[方十九]
石上柏30克
,蒼耳子10克,草河車15克,射干10克,山慈菇15克,白茅根30克,山豆根10克,皿蔞20克,茜草根10克,膽南星、半夏、白芷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本方源于《中醫(yī)腫瘤學》,功能清熱瀉肺
,消炎抗癌,適用于肺熱型鼻咽癌。[方二十]
生地15克
,丹皮10克,石上柏30克,山豆根10克,鉤藤15克,全蝎6克,夏枯草15克,絲瓜絡(luò)10克,虎杖30克,僵蠶1克,雞血藤30克,蒼耳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本方源于《中醫(yī)腫瘤學》
[方二十一]
青皮
、陳皮、杏仁各10克,黃芩12克,瓜蔞20克,膽南星10克,制半夏20克,豬苓、土茯苓、上貝母各30克,鉤藤10克,小薊、石上柏各30克,辛夷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本方源于《中醫(yī)腫瘤學》,功能清熱化痰
,解毒抗癌,適用于痰熱型鼻咽癌。[方二十二]
青蒿
、鱉甲各10克,秦艽9克,地骨皮、玄參、生地各12克,銀花、天花粉各15克,丹皮10克,赤、白芍各10克,蟬衣、甘草各6克,燈草1.5克,鮮蘆根30克,常山10克本方源于《貴州中醫(yī)學院學報》1989.4期
[方二十三]
玄參
[方二十四]
夏枯草
、海藻、礞石各30克本方為著名中醫(yī)段風午治療鼻咽癌方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633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美尼爾氏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