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一)
【辨證】肝膽二經(jīng)風熱血燥(郁乳期)
【治法】疏肝養(yǎng)血,滋陰潤燥
。【方名】當歸清營湯
。【組成】當歸9克
,生地9克,山梔9克,赤茯苓9克,白芍9克,柴胡3克,川芎3克,甘草3克,貝母4.5克,丹皮6克,天花粉6克,連翹6克。【用法】水煎服
。【出處】《瘍科心得集》卷中
。中藥方劑(二)
【辨證】熱毒內(nèi)盛(釀膿期)。
【治法】清熱解毒
,活血消癰。【方名】消化湯。
【組成】金銀花60克
,紫背天葵15克【用法】水煎服
【出處】《洞天奧旨》卷七。
中藥方劑(三)
【辨證】肝郁氣滯
【治法】疏肝通絡
【方名】加味逍遙散
【組成】柴胡3克
,白芍3克,當歸3克,茯苓3克,白術3克,甘草3克,黃芩3克,半夏3克,白芷3克,陳皮3克,桔梗3克。【用法】上為粗末
,水煎服。【出處】《瘍科心得集》卷上
(1)乳房炎
乳房炎又名乳腺炎
,是由各種病因引起的乳房的炎癥,其主要特點是乳汁發(fā)生理化性質(zhì)及細菌學變化,乳腺組織發(fā)生病理學變化。乳汁最重要的變化是顏色發(fā)生改變,乳汁中有凝塊及大量白細胞。發(fā)生乳腺炎時,雖然在許多病例乳腺出現(xiàn)腫大及疼痛,但大多數(shù)病例,用手觸診乳腺難于發(fā)現(xiàn)異常。肉眼檢查乳汁也難于觀察到病理性變化。一般認為,在乳腺炎引起的經(jīng)濟損失中,由于產(chǎn)奶量降低引起的損失占70%,由于患病而使奶牛提早淘汰的占14%,廢棄乳汁占7%,治療及獸醫(yī)費用占8%。①預防措施
由于乳房的解剖、生理和奶的生產(chǎn)等特點
,它隨時隨地都在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威脅。所以,必須制訂比較合理的防御措施A.擠奶衛(wèi)生
母牛要整體清潔
B.乳頭浸浴
在每次擠奶后進行
,浸液的量不要多,但要能浸沒整個乳頭。C.干奶期預防
泌乳期末
,每頭母牛的所有乳區(qū)都要應用抗生素。藥液注入前,要清潔乳頭,乳頭末端不能有感染。D.淘汰慢性乳腺炎病牛
這些病牛不僅奶產(chǎn)量低,而且從乳中不斷排出病原微生物
,已成為感染源。E.保護牛群的“封閉”狀態(tài)
以避免因牛的引進或出入帶來新的感染源
。F.定期評價擠奶機的性能
雖然擠奶機的影響大約只占乳腺炎問題的5%,但仍要保持擠奶機的真空穩(wěn)定性和正常的脈動頻率
,不要因此而損害乳頭管的防護機能。要保持擠奶杯的清潔,及時更換易損壞的擠奶杯“襯里”,因為它容易“滑脫”而造成感染。G.定期進行桶奶或個體母牛奶的SCC檢測
從而根據(jù)細胞數(shù)目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在我國隨著對隱性乳腺炎危害性認識的提高
,在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乳頭浸浴藥液的選擇、療效試驗和應用;泌乳期、干奶期防治藥物的研制和應用,以及奶牛乳腺炎綜合防治措施的制訂和試行等。H.泌乳期預防
泌乳期采用乳頭浸浴可殺滅附著在乳頭管口及其周圍和已侵入乳頭管內(nèi)的微生物
牛乳房在干奶期要經(jīng)過自動退化期(干奶后頭3周)
常用而效果良好的乳頭浸浴藥液有0.5%洗必泰、3%~4.0%次氯酸鈉
乳頭保護膜是一種丙烯溶液,浸漬乳頭后
,可在乳頭皮膚形成一層薄膜,封閉乳頭管口,防止細菌侵入,并固定和殺滅已附著在乳頭表皮的病原菌左旋咪唑(LMS)是一種細胞免疫調(diào)節(jié)劑
I.干奶期預防
干奶期由于乳腺的自動退化和再一次生乳
干奶期防治的研究始于20世紀50年代
復方(長效)青霉素油劑內(nèi)含氯苯唑鈉
干奶安是由多種抗生素配成的復方油懸劑
中草藥復方注射液由金銀花、野菊花
復方氟哌酸制劑為10毫升針劑
②治療方法
乳腺炎的治療主要是針對臨床型乳腺炎
抗生素仍是治療乳腺炎的首選藥物,其次是磺胺類藥
治療乳腺炎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
、鏈霉素、新生霉素、頭孢菌素、紅霉素、土霉素等。經(jīng)廣泛調(diào)查,鏈球菌屬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是我國奶牛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對鏈球菌感染的乳腺炎首選青霉素和鏈霉素A.全身治療
對所有出現(xiàn)全身反應的乳腺炎
采用全身療法時,可采用大劑量抗生素
B.乳房灌注
乳房灌注療法方便有效
,是治療乳腺炎的有效方法,但治療時一定要嚴格注意消毒,杜絕將細菌、真菌等引入乳區(qū)。乳腺發(fā)生炎癥后會妨礙灌入藥物的擴散,因此對急性乳腺炎
,在行灌注治療之前可注射催產(chǎn)素使乳區(qū)完全排空。乳房灌注之后,為了使藥物在乳房內(nèi)停留的時間盡可能長些,可在傍晚擠奶之后進行灌注。泌乳奶牛常用的灌注藥物及劑量為:青霉素100000單位,鄰氯青霉素500毫克,鄰氯青霉素200毫克+氨芐青霉素75毫克,螺旋霉素250毫克,利福霉素100毫克,鏈霉素1毫克+青霉素100000單位,土霉素200~400毫克,金霉素200毫克,新霉素500毫克。C.干奶牛療法
對慢性乳腺炎,尤其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慢性乳腺炎可在干奶期治療
,常?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D.輔助療法
治療乳腺炎的輔助療法包括靜脈注射大劑量的等滲液體
E.其他藥物療法
六茜素:系中草藥六茜草的有效成分
,抗菌譜廣,高效,對由無乳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停乳鏈球菌引起的乳腺炎有特效,缺點是細菌的轉(zhuǎn)陰率尚低于青霉素。蒲公英:是多種治療乳腺炎中藥方劑的主要成分
。例如,雙丁注射液(蒲公英和地?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洗必泰:對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和真菌均有較強的殺菌作用
,而且不產(chǎn)生抗藥性。另外,它對酵母菌、曲霉菌、白霉菌等也均有效。CD-01液:主要由醋酸洗必泰等藥物組成
,不含抗生素,不影響乳品衛(wèi)生,病原菌對其不易產(chǎn)生抗藥性。CD-01液與復方蒲公英煎劑合用,可提高病原菌轉(zhuǎn)陰率。蜂膠:有抗菌
、防病、抗真菌、鎮(zhèn)痛(2)乳房浮腫
乳房浮腫是乳房的漿液性水腫
乳房浮腫有急性-生理性
①預防措施
A.提高營養(yǎng)水平
體況較差的初產(chǎn)奶牛妊娠末期易發(fā)水腫,因此應加強初產(chǎn)牛特別是妊娠后3~7月的飼養(yǎng)管理
。改變舊的傳統(tǒng)生產(chǎn)方式,采取科學合理的飼喂方法,提高孕牛營養(yǎng)水平。此時應提供營養(yǎng)均衡的優(yōu)質(zhì)飼糧,滿足胎兒與母體自身的妊娠和代謝的需要,適當提高飼養(yǎng)標準,多喂精料。根據(jù)孕牛體況,精料可按4~6千克/(頭·天)供給,也可每日按精粗料比35∶65供給,臨產(chǎn)前1個月至15天降至3千克/(頭·天),這樣即可保證孕牛營養(yǎng),又可控制乳房脂肪的沉積,避免乳房發(fā)育不良和水腫的發(fā)生。B.提高免疫力
妊娠奶牛日糧中應添加比例合理的鈣
C.科學選育
為了預防初產(chǎn)奶牛水腫就應避免后備母牛過早妊娠,體況良好的育成牛一般在18~22周齡時或體重達到了375千克左右時
D.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
加強管理,做好圈舍通風
②治療方法
大部分病例產(chǎn)后可逐漸消腫
病程長和嚴重的病例需用藥物治療
(3)乳房創(chuàng)傷
奶牛乳房創(chuàng)傷按照損傷組織程度可分為以下幾類
輕度損傷經(jīng)一般處理能較快痊愈
1.仙方活命飲 《校注婦人良方》【組成】白芷 貝母 防風 赤芍藥 當歸尾 甘草節(jié) 皂角刺(炒) 穿山甲(炙) 天花粉 乳香沒藥 金銀花 陳皮
【功用】清熱解毒,消腫潰堅
,活血止痛。【主治】陽證癰瘍腫毒初起。紅腫掀痛
,或身熱凜寒,苔薄白或黃,脈數(shù)有力。加減變化 紅腫痛甚
,熱毒重者,可加蒲公英、連翹、紫花地丁、野菊花等以加強清熱解毒之力;便秘者本方常用于治療化膿性炎癥,如蜂窩織炎
使用注意 本方只可用于癰腫未潰之前
,若已潰后斷不可用;本方性偏寒涼,陰證瘡瘍忌用;脾胃本虛,氣血不足者均應慎用。【附方】
五味消毒飲 (《醫(yī)宗金鑒》) 金銀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天葵子
功用:清熱解毒
,消散疔瘡。主治:疔瘡初起
,發(fā)熱惡寒,瘡形如粟,堅硬根深,狀如鐵釘,以及癰瘍癤腫,紅腫熱痛,舌紅苔黃,脈數(shù)。四妙勇安湯 (《驗方新編》) 金銀花 玄參 當歸 甘草
功用:清熱解毒
,活血止痛。主治:熱毒熾盛之脫疽?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仙方活命飲、五味消毒飲
、四妙勇安湯均為陽證瘡瘍的常用方,均有清熱解毒之功。三方的不同點在于:仙方活命飲為癰腫初起的要方,除清熱解毒之外,還配伍疏風、活血、軟堅、散結(jié)之品,功能清熱解毒2. 普濟消毒飲 《東垣試效方》【組成】黃芩 黃連 陳皮 甘草 玄參 柴胡 桔梗 連翹 板藍根 馬勃 牛蒡子 薄荷 僵蠶 升麻
【用法】上藥為末
,湯調(diào),時時服之,或蜜拌為丸,噙化(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功用】清熱解毒
,疏風散邪。【主治】大頭瘟。惡寒發(fā)熱
,頭面紅腫掀痛,目不能開,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紅苔白兼黃,脈浮數(shù)有力。加減變化 若大便秘結(jié)者
,可加酒大黃以瀉熱通便;腮腺炎并發(fā)睪丸炎者,可加川楝子、龍膽草以瀉肝經(jīng)濕熱。本方常用于治療丹毒、腮腺炎
、急性扁桃體炎、淋巴結(jié)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礙等屬風熱邪毒為患者。3.涼膈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組成】川大黃 樸硝 甘草 山梔子仁 薄荷 黃芩 連翹
【功用】瀉火通便
,清上泄下。【主治】上中二焦邪郁生熱證。煩躁口渴
加減變化 若熱毒壅阻上焦,癥見壯熱
本方常用于治療咽炎、口腔炎
4.黃連解毒湯方出 《肘后備急方》 【組成】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
【功用】瀉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證
。大熱煩躁,口燥咽干,錯語不眠;或熱病吐血、衄血;或熱甚發(fā)斑;或身熱下利,或濕熱黃疸加減變化 便秘者
本方常用于治療敗血癥
使用注意 本方為大苦大寒之劑
【附方】 瀉心湯 (《金匱要略》) 大黃 黃連 黃芩
功用:瀉火消痞
主治:邪熱壅滯心下,氣機痞塞證。心下痞滿
梔子金花湯 (《醫(yī)宗金鑒》) 即黃連解毒湯加大黃。
功用:瀉火解毒
主治:黃連解毒湯證兼大便秘結(jié)者
清瘟敗毒飲 (《疫疹一得》) 生石膏 生地 犀角(水牛角代) 川連 梔子 桔梗 黃芩 知母 赤芍 玄參 連翹 甘草 丹皮 鮮竹葉
功用:清熱解毒
主治:溫疫熱毒,氣血兩燔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