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竇炎藥膳方精選
醫(yī)案日記
2023-06-11 01:36:52
急性鼻竇炎藥膳方精選
急性鼻竇炎藥膳方 精選
急性鼻竇炎是鼻竇粘膜的急性炎癥
,其主要癥狀是鼻塞,經(jīng)常流黃濁鼻涕
,屬中醫(yī)“鼻淵”范疇
,局部癥狀可見鼻涕黃濁量多
,帶臭味
,鼻塞呈交替性或持續(xù)性
,并有暫時性嗅覺障礙
,頭痛多較嚴重
,常由鼻竇區(qū)放射至同側(cè)頭部
。

中醫(yī)辨證治療
肝經(jīng)郁熱型
[臨床表現(xiàn)]鼻涕稠黃而臭
,鼻塞重,鼻腔粘膜紅腫較甚
,口苦咽干
、目眩、耳鳴
、耳聾
、寐少夢多,舌質(zhì)紅
,苔黃
,脈弦數(shù)。
[食療藥膳]
1.枝子仁粥:枝子仁12克
,辛夷花10克
,白芷6克,粳米60克
,先將前3味藥水煎
,取汁去渣,入粳米煮粥食
,每日2次。
2.魚腥草枝子赤小豆湯:魚腥草30克
,枝子10克
,赤小豆50克水煎,加適量紅糖
,吃豆飲湯
。
3.藿膽湯:藿香20克,豬膽2克
,白糖30克
,將藿香加水200毫升,煎至150毫升
,加入豬膽
、白糖調(diào)和飲服。
脾經(jīng)濕熱型
[臨床表現(xiàn)]鼻塞
,涕多黃稠
,身重體倦脘脅脹悶,胃納差
,小便黃
,舌質(zhì)紅,苔黃膩
,脈濡滑而數(shù)
。
[食療藥膳]
1.大薊根雞蛋湯:鮮大薊根100克
,雞蛋2枚,加清水適量同煎
,吃蛋飲湯
。
2.蒲公英蒼耳粥:鮮蒲公英70克,蒼耳子15克
,粳米60克
。先將蒲公英、蒼耳子加水500毫升
,煎至300毫升
,去渣取藥汁,用藥汁煮粳米為粥食用
。
過敏性鼻炎的食療藥膳有哪些
冬季是感冒的高發(fā)時節(jié)
,嚴重的會得過敏性鼻炎,如不及時治療會舊疾難除
,連年復(fù)發(fā)
。吃什么可以預(yù)防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過敏性鼻炎的食療藥膳,希望能幫到你
。
過敏性鼻炎的食療藥膳
1
、脾肺氣虛型過敏性鼻炎
山藥苡米柿餅粥:山藥60g,薏苡仁(苡米)60g
,柿餅30g
。山藥、柿餅切碎
,與薏苡仁同煮爛為糊粥
。山藥棗泥糕。
山藥棗泥:山藥100g
,大棗10g
,糯米粉250g。將山藥切塊
,大棗去核
,放入鍋內(nèi)蒸軟。大棗去皮
,將山藥
、棗泥搗成泥狀待用。再將糯米粉加水和軟面
,放入蒸糕模型中
,在中間加一層山藥棗泥,共同蒸制成糕。
2
、陽虛型過敏性鼻炎
紅棗蒼耳湯:大棗(紅棗)10枚
,蒼耳子9g。將上二昧加適量清水煎煮
,水沸即可
。
人參核桃飲:人參3g,核桃仁15g
,白糖適量
。將人參切片,核桃仁壓碎
,加清水適量
,以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煮30分鐘
,然后濾渣取汁
,加入白糖即成。
3
、氣虛型過敏性鼻炎
芪棗粥:黃芪60g
,大棗20g,粳米100g
,紅糖少許
。將黃苠切片,與大棗一起放入鍋內(nèi)
,加水適量
,熬煮取汁。然后用藥汁與粳米同放入鍋內(nèi)
,加水適量,武火燒沸
,再用文火煮成粥
,加入紅糖攪勻即成。
人參黃苠粥:人參3g
,粳米100g
。冰糖少許。將人參打成粉或切片
,粳米淘凈
,齊置沙煲內(nèi),加水適量
,武火燒沸
,文火煎熬至熟。另將冰糖熬成汁,徐徐加入粥中
,攪勻即成
。
4、肺腎陽虛型過敏性鼻炎
生姜核桃飲:生姜3g
,核桃仁10g
。將生姜洗凈切成片待用。核桃仁放入鍋中加水500ml
,煮沸20分鐘后
,放入生姜片,再煮5分鐘即可
。
加味山藥餅:山藥250g
,補骨脂30g,面粉250g
,紅糖適量
。將補骨脂炒后研末,山藥去皮搗爛研成泥
,與面粉加適量水及紅糖和勻
,烙成薄餅。
5
、腎虛型過敏性鼻炎
鱔魚煲豬腎:黃鱔250克(切段)
,豬腎100克,同煲熟
,調(diào)味食用
。
菟絲細辛粥:菟絲子15克,細辛5克
,粳米100克
,白糖適量。將菟絲子洗凈后搗碎和細辛水煎去渣取汁
,入米煮粥
,粥熟時加白糖即可。
蓯蓉金英羊肉粥:肉蓯蓉15克
,金英子15克
,精羊肉100克,粳米100克
,細鹽少許
,蔥白2根,生姜3片
。先將肉蓯蓉
、金英子水煎去渣取汁,入羊肉、粳米同煮粥
,待熟時
,入鹽、生姜
、蔥白稍煮即可
。
蒼耳子粥:蒼耳子10g,粳米50g
。將蒼耳子洗凈后放入堡內(nèi)
,加水適量,武火燒沸
,用文火熬煮15分鐘
,然后濾渣取汁,用藥汁與粳米同煮成粥即可
。
6
、風(fēng)寒型過敏性鼻炎
蔥白紅棗雞肉粥:紅棗10枚(去核),蔥白5莖
,雞肉連骨100克
,芫荽10克,生姜10克
,粳米100克
。將粳米、雞肉
、生姜
、紅棗先煮粥,粥成再加入蔥白
、芫荽
,調(diào)味服用,每日1次
。
神仙粥:生姜6克
,連須蔥白6根,糯米60克
,米醋10毫升,先將糯米洗后與生姜同煮
,粥將熟時放人蔥白
,最后入米醋,稍煮即可食
。
7
、風(fēng)熱型過敏性鼻炎
桑葉菊花粥:取桑葉9克,菊花18克,甜杏仁9克
,粳米60克
。將前二味藥煎水去渣,加甜杏仁
、粳米煮粥食之
。每日一劑,連服數(shù)劑
。
8
、過敏性鼻炎通用
辛夷花魚頭湯:魚頭2只(150克),辛夷花12克
,紉辛3克
,白正12克,生姜15克
。將魚頭去鰓
、洗凈。辛夷花用紗布另包
。細辛
、白芷、生姜洗凈
。把全部用料一齊放人鍋內(nèi)
。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
,文火煮2小時
,調(diào)味即可。隨量飲用
。
黨參附子狗肉湯:狗肉90克
,黨參18克,制肘子9克
,細辛3克
,生姜15克。將狗肉洗凈
,切塊
。黨參、附子
、細辛
、生姜洗凈。把全部用料一齊故人瓦鍋內(nèi)
,加清水適量
,武火煮沸后
,文火煮3小時,調(diào)味即可
。隨量飲用
。
過敏性鼻炎適宜吃的食物
1、菠蘿:菠蘿幾乎含有所有人體所需的維生素
、16種天然礦物質(zhì)
,并能有效地幫助消化吸收。菠蘿中含有的菠蘿蛋白酶不但可以幫助感冒患者緩解喉嚨痛和咳嗽的癥狀
,還可以有效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zhì)
,增加腸胃蠕動,增強機體的免疫力
。
2
、梨:梨性涼,味甘
,可以生津
、清熱化痰。對風(fēng)熱感冒
、發(fā)熱口干
、咳嗽出痰等癥狀都具有明顯的緩解作用。風(fēng)熱感冒患者
,可以用生梨一個
,洗凈連皮切塊,加冰糖燉水口服
,會有很好的療效
。
3、甘蔗:甘蔗性寒
,味甘
,可以清熱,生津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峨S息居飲食譜》中認為甘蔗有?利咽喉?的作用,在因風(fēng)熱感冒
,出現(xiàn)喉嚨疼痛
、口干咳嗽時,食用甘蔗可以清火利咽
,緩解癥狀
。
4、柚子:柚子性寒
,味甘
。含有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如胡蘿卜素
、維生素C
、維生素Bl、維生素B6
、煙酸等
,可以化痰、益肺
。但柚子性寒
,不宜過量食用,吃2?3塊緩解癥狀即可
。
5
、柑桔類水果:酸味很強的柑桔類水果與蜂蜜和在一起食用,或?qū)⒏探壅ブ臃涿墼儆瞄_水沖飲
,對治療咽喉腫痛十分有效
。
過敏性鼻炎的注意事項
1、過敏性鼻炎發(fā)現(xiàn)后需早診早治
每年4
、5月份氣溫回升時和9
、10月份氣溫驟降時是鼻炎患者的兩個高發(fā)期。專家介紹
,過敏性鼻炎其主要原因是晝夜溫差開始拉大
,空氣中浮塵多,造成大氣污染程度加重
,加上早秋時節(jié)是茼蒿類植物的花粉期
,對花粉過敏的人這時容易誘發(fā)鼻炎。除此之外
,干燥多變的天氣也加劇了感冒及鼻炎的發(fā)作
,出現(xiàn)鼻癢、鼻塞
、流鼻涕
、連續(xù)打噴嚏等癥狀。
如果治療不及時
,不僅會影響生活和工作
,還易發(fā)多種合并癥,如支氣管哮喘
、鼻竇炎
,甚至中耳炎、過敏性咽喉炎等
。還會因為嗅覺不良
、睡眠不佳而導(dǎo)致食欲減退
,所以一定要早診早治,及時來醫(yī)院查查過敏原
。
醫(yī)學(xué)上把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綜合征定義為?同一氣道
,同一病變?,所以一定要重視過敏性鼻炎的治療
,以預(yù)防發(fā)展成哮喘
。如果進行治療,可以減緩病情給患者帶來的痛苦
,縮短病發(fā)時間周期
,一般要1個多月才能消除的病癥,通過積極治療
,10天左右癥狀可以緩解
。
2、口鼻保持濕潤減少刺激是關(guān)鍵
根據(jù)醫(yī)生提醒
,過敏性鼻炎一般有季節(jié)規(guī)律
,患者每年發(fā)病的時間大致相同,可以提前做一些預(yù)防措施
,如口服抗過敏藥物
、使用鼻吸激素等。耳鼻喉科專家給出建議:這個季節(jié)要注意保暖
,臥室溫度不宜太冷
,睡覺時要注意身體特別是腳部保暖。
早晨起床后
,可以用溫?zé)崦磔p捂口鼻呼吸數(shù)分鐘
,刷牙洗臉宜用溫水。冷天早晨出門可戴口罩
,保持口鼻的溫暖濕潤
,減少冷空氣的刺激。另外
,日常對鼻部進行按摩保健
,也能達到減少流鼻涕、鼻塞的作用
。
此外
,搓鼻梁可以改善鼻腔局部及附近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緩解鼻塞
。值得注意的是
,過敏性鼻炎患者應(yīng)當(dāng)在治療的同時,注意遠離致敏物和控制環(huán)境因素,比如不養(yǎng)寵物
、花草
,定期給家中除螨,平時適時關(guān)窗等都是很好的預(yù)防措施
。
3
、加強鍛煉養(yǎng)成良好習(xí)慣甩鼻炎
保持個人良好衛(wèi)生習(xí)慣能減少鼻病毒感冒的傳播,應(yīng)保持工作
、生活環(huán)境的空氣質(zhì)量,盡量避免接觸灰塵及有害化學(xué)氣體
,在秋季和流行性感冒高發(fā)期
,建議鼻炎患者外出佩戴口罩,對已被污染的室內(nèi)可用白醋熏蒸進行空氣消毒
,預(yù)防感冒
,感冒極易引發(fā)過敏性鼻炎癥狀的復(fù)發(fā),因此若患外感應(yīng)及時及早治療
。
猜你喜歡:
1. 中醫(yī)食療養(yǎng)生有哪些
2. 冷空氣過敏鼻炎的治療方法是什么
3. 常見的鼻炎有哪些癥狀表現(xiàn)
4. 小寶寶咳嗽有痰食療方法有哪些
中醫(yī)治過敏性鼻炎食療方
過敏性鼻炎是常見的鼻炎
,治療過敏性鼻炎可以看中醫(yī),下面我們來看看中醫(yī)治過敏性鼻炎食療方
。
中醫(yī)治過敏性鼻炎食療方 1 、蔥白紅棗雞肉粥
紅棗10枚(去核),蔥白5莖
,雞肉連骨100克
,芫荽10克,生姜10克
,粳米100克
。將粳米、雞肉
、生姜
、紅棗先煮粥,粥成再加入蔥白
、芫荽
,調(diào)味服用,每日1次
。
2、神仙粥
生姜6克,連須蔥白6根
,糯米60克
,米醋10毫升,先將糯米洗后與生姜同煮
,粥將熟時放人蔥白
,最后入米醋
,稍煮即可食。
腎虛型過敏性鼻炎
臨床表現(xiàn):鼻流清涕
,噴嚏頻頻
,鼻癢不適,經(jīng)常反復(fù)發(fā)作
,早晚為甚;腰膝酸軟
,形寒肢冷,遺精早泄
,夜尿多
,舌質(zhì)淡,苔白
,脈濡弱
。
食療藥膳:
1、鱔魚煲豬腎
黃鱔250克(切段)
,豬腎100克
,同煲熟,調(diào)味食用
。
2、蓯蓉金英羊肉粥
肉蓯蓉15克,金英子15克
,精羊肉100克
,粳米100克,細鹽少許
,蔥白2根
,生姜3片。先將肉蓯蓉
、金英子水煎去渣取汁
,入羊肉、粳米同煮粥
,待熟時
,入鹽、生姜
、蔥白稍煮即可
。
3、菟絲細辛粥
菟絲子15克
,細辛5克
,粳米100克,白糖適量。將菟絲子洗凈后搗碎和細辛水煎去渣取汁
,入米煮粥
,粥熟時加白糖即可。
急性鼻竇炎怎樣治療?
【概述】急性鼻竇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之一
,多繼發(fā)于急性鼻炎
,以鼻塞、流膿涕
、頭痛及嗅覺改變?yōu)橹饕Y狀
,是鼻竇粘膜的急性卡他性或化膿性炎癥。急性鼻竇炎多繼發(fā)于急性鼻炎
,致病菌多為化膿性球菌。過度疲勞
、受寒受濕
、營養(yǎng)不良、維生素缺乏
、生活與工作環(huán)境不潔等引起全身抵抗力下降
,是誘發(fā)本病的常見原因;特應(yīng)性體質(zhì)
、全身性疾病均可誘發(fā)本病
。
該病屬中醫(yī)急鼻淵范疇,以鼻流濁涕
、頭痛
、鼻塞、嗅覺減退等為主要癥狀
。急鼻淵的發(fā)生多因外邪侵襲
,引動肺、脾胃
、膽之病變而發(fā)病
。飲食不節(jié),嗜食辛辣炙煿或肥甘厚味
,致胃熱內(nèi)生
,循經(jīng)上蒸,竇竅肌膜受損
,化腐成膿而成本?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桓文懟楸砝铮文憻崾?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循經(jīng)犯腦迫鼻
,灼腐竇竅肌膜,煎煉津液可成鼻淵
。
【治療】1.肺經(jīng)風(fēng)熱證【癥狀】鼻塞
,鼻涕量多而白粘或黃稠
,嗅覺減退,頭痛,兼有風(fēng)熱表證可見發(fā)熱惡風(fēng)
,汗出,或咳嗽
,痰多
,舌質(zhì)紅,舌苔薄白
,脈浮數(shù)
;檢查見鼻粘膜充血腫脹,尤以中鼻甲為甚
,中鼻道或嗅溝可見粘性或膿性分泌物
。頭額、眉棱骨或頜面部叩痛或壓痛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痉揭弧裤y翹散【來源】《溫病條辨》【組成】金銀花20克,牛蒡子12克
,連翹15克
,桔梗10克,荊芥穗10克
,薄荷10克
,豆豉10克,蘆根12克
,淡竹葉10克
,甘草6克。
【功效】疏風(fēng)清熱
,宣肺通竅
。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
【方解】雙花
、連翹辛涼透邪,清熱解毒
;荊芥
、薄荷
、牛子、淡豆豉辛涼宣散
,解表祛邪
;桔梗、甘草宣肺氣
,祛痰排膿
。
【按語】鼻涕量多可酌加蒲公英、魚腥草
、瓜萎等
;鼻塞甚者可酌加蒼耳子、辛夷等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痉蕉可n耳子散【來源】《濟生方》【組成】白芷30克,薄荷10克
,辛荑花15克
,蒼耳子8克。
【功效】疏風(fēng)清熱
,芳香通竅
。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
【方解】白芷
、薄荷疏風(fēng)清熱
,辛荑花
、蒼耳子芳香通竅。
【按語】加黃芩
、菊花
、連翹、葛根清熱解毒
,使風(fēng)熱之邪從表而解
。
2.膽腑郁熱證【癥狀】鼻涕稠濁,量多
,色黃或黃綠
,或有腥臭味,鼻塞
,嗅覺減遲
,頭痛劇烈,可兼有煩躁易怒
、口苦
、咽干
、小便黃赤,舌質(zhì)紅
,舌苔黃或膩
,脈弦數(shù);檢查見鼻粘膜充血腫脹
,中鼻道
、嗅溝或鼻底可見有粘性或膿性分泌物,頭額
、眉棱骨或頜面部可有叩痛或壓痛
。【方一】龍膽瀉肝湯【來源】《醫(yī)宗金鑒》【組成】膽草10克
,梔子10克
,黃芩10克,柴胡10克
,澤瀉10克
,車前子10克,生地15克
,當(dāng)歸10克
。
【功效】清瀉膽熱,利濕通竅
。
【用法】水煎服
,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龍膽草
、黃芩
、梔子清瀉肝膽實火,澤瀉
、木通
、車前子清熱利濕,柴胡疏調(diào)肝氣
,生地
、當(dāng)歸涼血養(yǎng)血柔肝,甘草調(diào)和藥性
。
【按語】膿涕多者加皂刺
、公英?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痉蕉慨?dāng)歸龍薈丸【來源】《河間六書》【組成】當(dāng)歸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