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藥膳方(治療肝硬化的中藥 肝硬化的中藥療法)
醫(yī)案日記
2023-06-11 03:09:26
肝硬化藥膳方
肝硬化藥膳方
芪精桃仁煨乳鴿

〖 原 料 〗:乳鴿1只、黃芪20克
、黃精15克、敗醬草15克
、桃仁12克
。
〖 制 作 〗:將乳鴿去毛棄腸洗凈后,切成數(shù)塊待用
;將藥物洗凈放于燒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沸
,再用文火煎20分鐘
,去渣存汁,將乳鴿放入鍋中
,加鹽、蔥
、姜
、酒適量,煮酥即可食用
。
生梨飲
〖 原 料 〗:白參6克、梨汁100毫升。
〖 制 作 〗:將人參放入碗中,加適量水
,然后隔水燉半~1小時,取出待用。
〖 用 法 〗:生梨適量粉碎取汁100毫升
,加入人參液中
,分2次服完,可長服
。
附:其他相關(guān)食療方
1
、治傳染性黃疸型肝炎、慢性肝炎
、早期肝硬化:田螺500克養(yǎng)水中2—3天
,使其排盡污泥廢物,然后將田螺尾部敲去少許
,與雞骨草50--100克,同煮湯服食
。每日1次
。
2、治肝硬化腹水:李子洗凈鮮吃
,每次4-6個,每日2次
。
3、鮮鯽魚500克去鱗內(nèi)臟
,赤小豆30克
,或加冬瓜皮,再煮湯
,煮熟一次食完(忌鹽),治肝硬化腹水
。
4
、鮮鯉魚一條約500克,洗凈
,和赤小豆500克放入鍋內(nèi),加水2至3公斤清燉
,燉至魚熟豆?fàn)€
,除去魚頭、鱗
、骨
、內(nèi)臟外,將魚肉
、豆和湯全部食完(忌鹽)
。治肝硬化腹水,水腫
,腳氣
,慢性腎炎,孕婦水腫,產(chǎn)后乳汁缺乏
。
治療肝硬化的中藥 肝硬化的中藥療法
肝硬化是臨床常見的慢性進(jìn)行性肝病
,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復(fù)作用形成的彌漫性肝損害。治療肝硬化的中藥有哪些呢?本文是我整理治療肝硬化的中藥的資料
,僅供參考
。
治療肝硬化的中藥
1、軟肝消脾湯藥
適用于早期晚期肝硬化
、晚期肝硬化及脾腫大
、脾亢和肝腹水病
。伴有肝細(xì)胞損害
、轉(zhuǎn)氨酶升高、黃疸的需合用參甲養(yǎng)肝丸
。各種病因的脾腫大取得了短期內(nèi)軟肝縮脾的理想療效
,具有療效好
、作用快
、療效穩(wěn)定、不復(fù)發(fā)沒有副作用的特點(diǎn)
。服兩個月
,肝腹水病發(fā)會明顯減輕,有腫大的脾臟會出現(xiàn)明顯的回縮
,脾亢綜合癥也得到顯著的改善
,貧血、出血得到糾正
。繼續(xù)用大部分患者基本恢復(fù)正常大小
,脾亢綜合癥消失
。
2
、參甲養(yǎng)肝湯
適用于慢性活動性肝炎轉(zhuǎn)氨酶反復(fù)升高、慢性遷延性肝炎及有肝腹水病發(fā)后引起的彌漫性肝細(xì)胞損傷者
。肝硬化需合用軟肝消脾丸
。
3
、消脹利水湯
適用于肝硬化腹水及其他病因所致的腹水
、胸水、水腫
。水腫消失后據(jù)病情換用參甲軟肝湯和軟肝消脾湯藥
。
中醫(yī)怎么治療肝硬化
1、肝郁脾虛型
多屬肝硬變早期患者
,每見胃納減少
,胸腹悶脹,兩脅疼痛
,或有惡心嘔吐,乏力
,便溏
,苔白滑,脈弦
。治宜疏肝健脾,佐以活血
,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湯加減:柴胡
、枳殼、香附
、川芎、白術(shù)
、白芍各1 O 克,茯苓
、太子參
、黃芪各1 5克,炙甘草6克
。每日1劑,水煎服
。
2
、氣滯血瘀型
肝脾腫大,壓痛明顯
,質(zhì)硬,面色晦暗
,有蜘蛛痣
,大便溏垢不爽,小便短赤
,舌質(zhì)紫暗,舌下靜脈怒張,脈弦細(xì)
。治宜活血祛瘀
,通絡(luò)散結(jié)。用化瘀湯加減:丹參
、牡蠣各30克,當(dāng)歸
、炮甲各1 5克
,郁金、桃仁
、紅花
、青皮、赤芍各1 O克
。目黃、尿黃加茵陳
、金錢草各1 5克;兼陰傷者
,加生地、石斛各15克
。每日1劑
,水煎服
。
3
、水濕內(nèi)阻型
屬肝功能失代償期腹水輕癥,見腹脹如鼓
,按之堅滿,脘悶納呆
,惡心嘔吐
,小便短少,舌質(zhì)紅
,苔薄
,脈弦細(xì)。治宜健脾利濕
,理氣行水。用胃苓湯加減:蒼術(shù)
、白術(shù)
、厚樸
、澤瀉、陳皮
、木香各lO克,茯苓
、車前子各20克
,陳葫蘆瓢60克。每日1劑
,水煎服。
肝硬化的中藥療法
1
、蒼術(shù)白術(shù)治肝硬化腹水
[配方]蒼
、白術(shù)各10克,青
、陳皮各9克,厚樸9克
,枳實(shí)9克
,香附6克,丁香6克
,砂仁10克,茯苓10克
,腹皮15克,豬苓15克
,澤瀉15克
,燈芯6克,生姜3片
。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肝硬化腹水
。
2
、山甲三棱治晚期肝硬化
[配方]山甲、三棱
、莪術(shù)、土鱉各9克
,鱉甲
、當(dāng)歸
、北芪、白術(shù)法夏各30克
,田七3克(研末沖服),郁金15克
,黨參18克
,云苓24克,灸草
、干姜各6克,桃仁12克
。
[制用法]以水5碗
,先煎鱉甲、山甲成2碗
。納諸藥煎成一碗半,分2次沖服田七末
,每日服1劑
,至癥狀消失為止。如患者發(fā)熱
,則去參、芪
、術(shù)
、草。加秦艽18克
,青蒿
、黃今各9克
,地骨皮18克
。
[功效]治療晚期肝硬化。服十幾劑可愈
。
3、半邊蓮玉米須治肝硬化
[配方]半邊蓮50克
,玉米須50克
。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分2次服完
。
[功效]治肝硬化。
4
、香白芷治肝硬化
[配方]香白芷50克
。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分2次服完。
[功效]治肝硬化
。
5
、半邊蓮治肝硬化
[配方]半邊蓮50克。
[制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
,2次服完
。
[功效]治肝硬化
。
6、益氣化積消膨湯治肝硬化腹水
[配方]黃芪
、丹參、澤蘭葉
、黑豆皮各20-30克
,芍藥、敗醬草各15?18克
,白術(shù)
、茯苓
、澤瀉
、郁金、當(dāng)歸
、萊菔子各12-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并送紫河車粉、水牛角粉各2-3克
,三七粉3-6克
,二丑粉3-9克。每日3劑
。
[功效]治肝硬化腹水
。
7、消脹萬應(yīng)湯治肝硬化腹水
[配方]大腹皮30克
,香櫞
、萊菔子、神曲各20克
,川樸
、雞內(nèi)金各15克,砂仁
、干螻蛄分2次沖服
,各10克,益母草100克
,鱉甲30克
。
[制用法]上藥水煎至300毫升
,日1劑
,分2次服。
[功效]治肝硬化腹水
。
8
、健脾分消湯治肝硬化腹水
[配方]黃芪
、山藥
、丹參各20克,薏苡仁
、車前子
、大腹皮各30克
,黨參
、茯苓、白術(shù)
、仙靈脾
、鱉骨各15克
,澤瀉
、郁金、青皮
、陳皮各12克
,附子、甘草各6克
。
[制用法]水煎服
,日1劑,10日為療程
。
[功效]治肝硬化水腫
。
9、地黃湯治肝硬化
杞子
、郁金各9克
,川楝子、丹參各6克
,黃連3克
。
[制用法]加水煎沸15分鐘,濾出藥液
,再加水煎20分鐘
,去渣,兩煎所得藥液兌勻
。分服
,日1劑
。
[功效]治肝硬化
。
10、半枝蓮湯治肝硬化
[配方]白花蛇舌草
、半枝蓮
、黃芪各30克
,黨參
、丹參、白術(shù)
、當(dāng)歸
、赤芍、白芍
、雞內(nèi)金、熟地黃
、枳實(shí)、枳殼
、大腹皮
、車前子、木香
、香附各10克
,三棱、莪術(shù)
、桃仁、.紅花
、甘草各5克
。
[制用法]水煎服法。日1劑
。
[功效]治肝硬化
。
11
、柴胡甘草治肝硬化
[配方]柴胡15克
,甘草10克,杭芍15克
,枳殼10克
,川芎15克
,香附
、青皮各10克,蒼木15克
,厚樸10克
。
[制用法]水煎服
,日1劑
,分2次服
[功效]本方舒肝理氣,消滿除脹
,適用于氣滯肝郁型之肝硬化
。
12
、當(dāng)歸白芍治肝硬化
[配方]當(dāng)歸
、白芍各9~15克,丹參14-30克
,郁金9~15克
,敗醬草15~30克,梔子
、丹皮各6~12克
,鱉甲15-30克,生地15克
,白術(shù)12克
,茯苓15克
,黃花15-30克
,山梔、茵陳各9-30克
。
[制用法]水煎服
,1日1劑
,分2次服
。
[功效]本方疏肝祛濕,軟堅化瘀
,適用于肝郁熱蘊(yùn)型肝硬化
。
13
、當(dāng)歸黨參治肝硬化
各915克
,山藥15~30克,黃精15克
,肉豆蔻6-9克
,炙鱉甲9~15克,木香
、茵陳各12克。
[制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
,分2次服。
[功效]本方適血化瘀
,健脾燥濕,適用于脾虛
、氣虛之肝硬化
。
14、水蛭仙鶴草治肝硬化腹水
[配方]水蛭10克
,仙鶴草60克
,接骨草15克,車前子20克
。
[制用法]先將水蛭研成細(xì)末備用;再將另3昧藥共水煎
,送服水蛭1克,每日2次
,分10次服
。
[功效]治療肝硬化腹水的方劑
,有一定療效。
15
、虎杖根治肝硬化腹水
[配方]虎杖根
、竹節(jié)黃
、金櫻根
、絨毛鴨腳木(根皮)、士杜仲(根皮)
、奶汁藤(藤莖)
、三叉苦鉤藤各10克
。
[制用法]每日1劑
,水煎分2次服。另用炮山甲
,一匹綢葉各等量
,搗爛敷臍部
,每日1次
。
[功效]本方有活血去瘀,通絡(luò)除濕之功效
。治療肝硬化腹水有療效
。 16、當(dāng)歸赤芍治肝硬化
[配方]當(dāng)歸
、赤芍各15克,丹參15-30克
,郁金15克
,小薊15~30克,太子參
、生地各15克
,雞白花、鱉甲各30克
,炮山甲
、丹皮各12克,桃仁
、砂仁各3-9克
,茵陳9-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日1劑
,分2次服。
[功效]本方活血化瘀
,適用于血瘀所致的肝硬化。
17
、二甲丸治肝硬化
[配方]穿山甲500克
,醋炙鱉甲300克,雞內(nèi)金500克
,蜂蜜2000克。前3味藥共為細(xì)末
,煉蜜為丸
,每丸10克。
[功效]治肝硬化
。注:忌生冷
、腥葷油膩食物
。
18
、鰻魚腦治肝硬化
[配方]海鰻魚腦、卵及脊髓適量
。
[制用法]將海鰻魚卵
、腦及脊髓焙干研末
。每次3-6克
,溫開水沖服。
[功效]滋補(bǔ)強(qiáng)壯
。輔助治療肝硬化及脂肪肝
。
19、海帶治肝硬化
[配方]海帶30克
,牽牛子15克
。
[制用法]將上2味放人沙鍋,加水煎煮
,取汁去渣
。每日1劑
,分2次服
。
[功效]軟堅散結(jié),清熱利水
。治療肝硬化腹水
。
20、木賊草治肝硬化
[配方]木賊草(微炒)30克
。
[制用法]研細(xì)末?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崭狗?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每服0.5-1克,白開水送服
,日服2次
。連服2周。
治療肝硬化的藥方由哪些藥材組成?
肝硬化是常見的慢性肝病,由各種病因長期損害肝臟
,引起肝臟慢性、進(jìn)行性
、彌漫性纖維性病變
。以肝組織彌漫性纖維化、假小葉和再生結(jié)節(jié)形成為特征
。臨床上分為肝功能代償期和失代償期
。代償期癥狀輕
,主要表現(xiàn)為乏力
、食欲減退、腹脹不適
、上腹隱痛
、輕微腹瀉、肝脾輕度腫大等
。失代償期癥狀顯著
,主要為肝功能減退和門靜脈高壓癥兩大類臨床表現(xiàn)
,可見脾大
、腹水
、肝臟硬、出血
、貧血等
。晚期常出現(xiàn)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
、繼發(fā)感染等嚴(yán)重并發(fā)癥。
肝硬化屬中醫(yī)的“積聚”
、“鼓脹”等范疇
,在代償期多屬“積聚”,失代償期多屬“鼓脹”
。積聚的發(fā)生主要關(guān)系到肝、脾兩臟
;氣滯
、血瘀、痰結(jié)是形成積聚的主要病理變化
。鼓脹的病機(jī)重點(diǎn)為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diào)
,氣滯、瘀血
、水飲互結(jié)于腹中
。治療時,根據(jù)疾病不同階段
,在辨別虛實(shí)的基礎(chǔ)上
,靈活采用攻法和補(bǔ)法,或以攻邪為主
,或以扶正為主
,或攻補(bǔ)兼施。
【方一】軟肝湯(姜春華經(jīng)驗方)
【出處】《臨床中醫(yī)家姜春華》
【組成】生大黃6~9克
,桃仁9克
,丹參9克,地鱉蟲3~9克
,鱉甲9克,炮山甲9克
,黃芪9~30克
,白術(shù)15~60克
,黨參9~15克。
【功用】活血化瘀
,軟肝散結(jié)
,益氣健脾
。
【主治】早期肝硬化
,輕度腹水。
【方解】方中大黃蕩滌瘀血
,桃仁活血化瘀
,地鱉蟲逐瘀破結(jié),三味相合
,破血之力頗猛;丹參活血祛瘀
,涼血消腫
;炮山甲咸能軟堅,性善走竄
,鱉甲味咸氣寒
,入肝脾血分
,既能滋陰退熱,又可軟堅散結(jié)
,兩藥均對肝硬化肝脾腫大有較好治療效果
;佐以黃芪、白術(shù)
、黨參健脾益氣之品,符合仲景“見肝之病
,當(dāng)先實(shí)脾之旨”
。上藥共具攻補(bǔ)兼施,活血化瘀
,軟肝散結(jié)之功
。
【藥理】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
,大黃抑制血小板聚集
,改善微循環(huán);并具有保肝作用
,可使急性肝損傷大鼠肝細(xì)胞腫脹
、變性及壞死明顯減輕,促進(jìn)肝細(xì)胞再生
。丹參可促進(jìn)肝臟生理機(jī)能好轉(zhuǎn)
,并能使肝脾腫大縮小變軟。鱉甲能抑制肝脾結(jié)締組織增生
,提高血漿白蛋白水平
。白術(shù)有明顯的利尿作用
,故能消腫
。
【用法】水煎服,日1劑
。
【方二】軟肝煎(鄧鐵濤經(jīng)驗方)
【出處】《中國名老專家學(xué)術(shù)經(jīng)驗集》
【組成】太子參30克
,白術(shù)15克,云苓15克
,川萆薢10克,楮實(shí)子12克
,菟絲子12克
,鱉甲(先煎)30克,土鱉蟲(研末沖服)3克
,丹參18克
,甘草6克
。
【功用】健脾護(hù)肝
,化癥軟堅。
【主治】早期肝硬化
。
【方解】本方取四君子湯補(bǔ)脾氣
,健運(yùn)脾陽以“實(shí)脾”
;用川萆薢入肝胃兩經(jīng)升清降濁
;加楮實(shí)子、菟絲子
、鱉甲以養(yǎng)肝腎
。病已及血分,故用土鱉
、丹參以祛瘀活血。
【藥理】四君子湯具有增強(qiáng)免疫、護(hù)肝作用
;并可促進(jìn)代謝
,提高小鼠肝糖原的含量。鱉甲能抑制肝脾結(jié)締組織增生
,提高血漿白蛋白水平。丹參可改善肝臟微循環(huán)
,且能清除自由基
,保護(hù)肝細(xì)胞。
【用法】水煎服
,每劑藥煎二次
,日二服。
【方三】蒼牛防己湯(方藥中經(jīng)驗方)
【出處】《當(dāng)代名老中醫(yī)臨證萃(第一冊)》
【組成】蒼
、白術(shù)各30克
,川、懷牛膝各30克
,漢防己
、大腹皮各30克。
【功用】健脾疏肝
,活血利水。
【主治】肝硬化腹水
。癥見腹脹尿少,面色灰暗
,下肢水腫,舌暗紅苔薄白
,脈弦細(xì)數(shù)
。
【方解】方以蒼、白術(shù)補(bǔ)脾燥濕治其本:以川
、懷牛膝益血活血,緩肝疏肝以利補(bǔ)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