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學是認識和研究人體從開始形成,發(fā)育直至分娩
首先是對胎兒形成這一生理現(xiàn)象的認識。藏醫(yī)認為
早在1000多年前的《四部醫(yī)典》中
,已經指出人體受孕最合適的日子是在婦女月經來潮后的12天左右,過早過晚,都不易受孕,這一記載,在中國各民族的傳統(tǒng)醫(yī)學中,是最為科學而準確的。書中還指出,在月經前這一時間里,婦女很容易感到身體疲乏、困倦,面色也憔悴藏醫(yī)認為
中國有句古話
,叫“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中醫(yī)對胎兒發(fā)育的認識,也都以十個月為準,逐月敘述胎兒發(fā)育的情況,如南北朝時期的《逐月養(yǎng)胎方》就有"妊娠一月始胚,二月始膏,三月始胞,四月形體成,五月能動,六月筋骨立,七月毛發(fā)生,八月腑腑具,九月谷氣入胃,十月諸神備,日滿即產矣"的記述,用以觀察描述胎兒的發(fā)育。對此,藏醫(yī)的認識則更為細致而深入,它是以周日的時間為單位來認識和觀察人體胎兒的發(fā)育過程的。它認為,胎兒從形成到成熟分娩,需要38周的時間,而這38周具體的發(fā)育情況是這樣的:第1周:父精和母血融合,其狀正如在牛乳里滴入乳酪酵母
,使其得到發(fā)育的動力,并且非常融洽第2周:胎珠狀如乳液凝成的膠狀物;
第3周:狀如凝結的乳酪或酸奶
第4周:質地比較堅固的團狀物,有的是圓形
第5周:臍帶開始形成
第6周:與臍帶相平衡
第7周:胎兒的眼睛等感覺器官開始形成;
第8周
第9周:軀體的上部和下部已經形成
;第10周:胎兒的雙肩
,兩髓胯骨開始形成;第11周:身體的九竅
,即雙眼、雙耳、鼻、口、陰竅等已經形成第12周:心
第13周:小腸
第14周:兩條上臂
第15周:胎兒的雙手
第16周:胎兒的十個手指和十個足趾全部形成
第17周:連結胎兒身體上部
第18周:此時胎兒體內的肌肉和脂肪組織均已出現(xiàn)
第19周:胎兒體內的韌帶
第20周:全身的骨骼和骨骼內所有的骨髓均已形成
第21周:周身的皮膚開始形成
第22周:此時身體內的九竅均已開通
第23周:胎兒的頭發(fā)
第24周:上述的五臟六腑的功能已經成熟
第25周:在胎兒體內的脈絡中,氣已經出現(xiàn)并開始運行
第26周:胎兒已經開始有意識
第27周至第30周
第31周至第35周,胎兒繼續(xù)增大
第36周:此時胎兒多動
第37周:胎兒似乎顯得對所處的地方有反感
第38周:胎兒的頭部轉而朝下,并準備娩出母體了
從以上所敘述的人體胚胎發(fā)育過程來看
就漢族中醫(yī)學而言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650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藏醫(yī)藥浴療法
下一篇: 藏醫(yī)學的人體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