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即將畢業(yè)的某大學物理系高材生
很顯然
首先是獨立生活的能力差
以上種種情形已成為教育學
青少年初期是個體心理發(fā)育和心理發(fā)展比較迅速并且趨于成熟的時期
淺析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論文篇一 《探析我國青少年心理健康發(fā)展》
摘 要:同一性問題是青少年人格發(fā)展的核心
關鍵詞: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23-284-02
在作為自我同一性理論之父,埃里克森的理論來源于精神分析,他將社會文化與個體的教養(yǎng)作為人格發(fā)展的動力
一、自我同一性理論涵義
自我同一性又稱自我認同感
二、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與心理健康
青少年是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
,如果青少年不能很好的完成自我同一性,就會產生同一性危機,就會阻礙其人格的健康發(fā)展。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危機主要有以下表現:第一
、同一性強閉。青少年由于世界觀和價值觀的不成熟,對自己將來生活理想的設計缺乏足夠的客觀性和信心,因此便過早的接納了來自長輩和社會賦予自己的種種社會角色。這是一個包含消極內容的雙向選擇過程第二、合法延緩期
第三、同一性擴散
。自我同一性擴散是指個體無法或不能把握和控制自己,而是把自己的人生意義和價值建立在他人的看法基礎上,對外界事物的判斷喪失了基本的批判精神。這樣使青少年不僅不能正確認識自我,甚至會導致否定自我,其結果是加劇了青少年心理沖突的強度。造成自我同一性危機的根源是復雜的
,主要來說有兩個方面:第一、主觀內在原因
。由于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對事物的認知和接受態(tài)度不穩(wěn)定,于是便形成了?理想我?和?現實我?的矛盾。?理想我?是青少年在身心日趨成熟的基礎上對未來生活、職業(yè)理想等的設計第二
三
引導青少年確立正確的自我概念
指引青少年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艾里克森認為
參考文獻:
[1] 張麗華.埃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階段論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
[2] 石 楊,劉 妤.從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論探析我國青少年心理健康發(fā)展[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
[3] 彭永東.青少年自我同一性達成的途徑分析[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4] 周宗奎.青少年心理發(fā)展與學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淺析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論文 ?
心理缺陷是心理上有不健康的表現
心理缺陷者由于不能保持心理健康的基本條件,所以常造成無法適應社會生活
、人際關系緊張、精神效能降低、事業(yè)不能成功等結果。如果任其發(fā)展而不及時糾正,將不但損人而且害己。在長期的精神壓力和情緒壓抑下最終可能誘發(fā)多種軀體和心理疾病。更為嚴重的是,心理缺陷者對子女成長和教育的影響極為不利。在有心理缺陷或心理疾病的人群中,50%~60%的父母也是有心理缺陷或心理疾病的。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666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上一篇:
個性的品質
下一篇:
害羞并非源于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