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培育出含乙肝疫苗的轉基因土豆
美國科學家最近培育出一種轉基因土豆,能起到乙肝疫苗的作用。這一成果可能對發(fā)展中國家的乙肝防治工作有所幫助
。
乙肝病毒侵害肝臟
,每年在全世界奪去約50萬人的生命
。但傳統(tǒng)乙肝疫苗需要冷藏
,這在發(fā)展中國家的邊遠地區(qū)很難做到。此外
,醫(yī)務人員也經常需要花精力去判斷,價格不菲的乙肝疫苗是否在運輸過程中因意外受熱而失效
。

美國州立亞利桑那大學生物學家查爾斯·阿恩岑及其同事培育出了一種無需冷藏
、可以食用的乙肝疫苗土豆
,解決了這一問題。他們從乙肝病毒中取出一個基因
,將其植入土豆植株,使土豆中產生病毒抗原
。人吃下這種土豆后
,抗原蛋白會觸發(fā)人體的免疫反應,產生乙肝抗體抵抗乙肝病毒
。
臨床試驗中,參與試驗者在過去1到15年間都接受過乙肝疫苗初次接種
。結果顯示
,33人中有19人在吃土豆后體內產生了更多的乙肝抗體
,其中一人的抗體水平上升了56倍
。阿恩岑等人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了他們的試驗結果。
研究人員介紹說
,土豆疫苗在近60%的試驗對象身上發(fā)揮作用
,效果相當理想。英國倫敦圣喬治醫(yī)院醫(yī)學院的免疫學家朱莉安·馬說
,這種轉基因土豆雖然還不能替代乙肝疫苗的初次接種,但它能取代后期用以維持免疫力的多次重復注射
,“有可能對全球健康產生重大影響”
。
馬鈴薯的資料
馬鈴薯
【馬鈴薯】
Solanum tuberosum
;potato
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
。又稱土豆
、洋芋
、山藥蛋
、薯仔(香港、廣州人的慣稱)等
。塊莖可供食用
,是重要的糧食、蔬菜兼用作物
。有的學者認為馬鈴薯共有 7個栽培種,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及其附近沿海一帶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qū)
。最重要的馬鈴薯栽培種是四倍體種
。四倍體栽培種馬鈴薯向世界各地傳播,最初是于 1570年從南美的哥倫比亞將短日照類型引入歐洲的西班牙
,經人工選擇,成為長日照類型;后又傳播到亞洲
、北美
、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亞等地
。馬鈴薯產量高
,營養(yǎng)豐富,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較強
,現已遍布世界各地,熱帶和亞熱帶國家甚至在冬季或涼爽季節(jié)也可栽培并獲得較高產量
。世界馬鈴薯主要生產國有前蘇聯
、波蘭、中國
、美國。中國馬鈴薯的主產區(qū)是西南山區(qū)
、西北
、內蒙古和東北地區(qū)
。其中以西南山區(qū)的播種面積最大
,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3。山東滕州素有“魯南糧倉”之稱,農作物有323個品種
,動物有145個品種。被國家和山東省列為商品糧基地
、優(yōu)質蔬菜基地
,是全國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和“青山羊基地”
,是中國農業(yè)部命名的“中國馬鈴薯之鄉(xiāng)” 黑龍江省則是全國最大的馬鈴薯種植基地
。
普通栽培種馬鈴薯由塊莖繁殖生長 , 形態(tài)因品種而異
。株高約 50~80 厘米。莖分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
。塊莖圓
、卵圓或長圓形
。薯皮的顏色為白
、黃
、粉紅、紅或紫色;薯肉為白
、淡黃或黃色
。由種子長成的植株形成細長的主根和分枝的側根;而由塊莖繁殖的植株則無主根,只形成須根系
。初生葉為單葉 ,全緣
。隨植株的生長
,逐漸形成羽狀復葉。聚傘花序頂生
,有白
、淡藍、紫和淡紅等色
。漿果
。
世界各地馬鈴 薯 的栽培技術因地 理氣候條件不同而異。主要利用塊莖進行無性繁殖
。為避免切刀傳染病毒 (紡錘塊莖
、X和S花葉病毒)和環(huán)腐病,應選用直徑為 3~3.5厘米的健康種薯進行整薯播種。馬鈴薯最易感染病害
,真菌病有晚疫病
、瘡痂病、早疫病
。細菌病有環(huán)腐病
、青枯病。病毒病有花葉病
、卷葉病、類病毒病以及支原體病害等
。蟲害有塊莖蛾
、線蟲、地老虎和蠐螬等
。大部分栽培品種是通過雜交育種選育成的。鑒于普通栽培種馬鈴薯品種資源的貧乏
,近年來尤其重視綜合馬鈴薯的近緣栽培種
,包括普通栽培種及二倍體栽培種的染色體組
,以利于選育高產
、高抗和高淀粉、高蛋白質含量的新品種
。選育途徑主要有:①利用產生 2n配子的二倍體雜種與普通栽培種雜交。②利用新型栽培品種與普通栽培種雜交
。
馬鈴薯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一般新鮮薯中所含成分:淀粉9~20%
,蛋白質1.5~2.3%,脂肪0.1~1.1%
,粗纖維0.6~0.8%。100g馬鈴薯中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熱量66~113J
,鈣11~60mg
,磷15~68mg
,鐵0.4~4.8mg
,硫胺素0.03~0.07mg,核黃素0.03~0.11mg
,尼克酸0.4~1.1mg
。除此而外,馬鈴薯塊莖還含有禾谷類糧食所沒有的胡蘿卜素和抗壞血酸
。從營養(yǎng)角度來看
,它比大米
、面粉具有更多的優(yōu)點
,能供給人體大量的熱能,可稱為“十全十美的食物”
。人只靠馬鈴薯和全脂牛奶就足以維持生命和健康。因為馬鈴薯的營養(yǎng)成分非常全面
,營養(yǎng)結構也較合理
,只是蛋白質
、鈣和維生素A的量稍低
;而這正好用全脂牛奶來補充。馬鈴薯塊莖水分多
、脂肪少、單位體積的熱量相當低
,所含的維生素C是蘋果的10倍
,B族維生素是蘋果的4倍,各種礦物質是蘋果的幾倍至幾十倍不等
,食用后有很好的飽腹感
。馬鈴薯鮮薯可供燒煮作糧食或蔬菜
。但鮮薯塊莖體積大
,含水量高
,運輸和長期貯藏有困難。為此
,世界各國十分注意生產馬鈴 薯的加工食品 ,如法 式凍炸條
、炸片
、速溶全粉、淀粉以及花樣繁多的糕點
、蛋卷等
,為數達 100多種。馬鈴薯的鮮莖葉通過青貯
,可作飼料,但其中含龍葵堿
,須防止引起牲畜中毒
。中國一些地區(qū)利用馬鈴薯莖葉做綠肥,其肥效與紫云英相似
。
==========================【中國大明白】整理==============================
(1)馬鈴薯的賴氨檢含量較高,且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脂肪含量為千分之一左右
。礦物質比一般谷類糧食作物高一至二倍,含磷尤其豐富
。在有機酸中
,以含檸檬酸最多,蘋果酸次之
,其次有草酸
、乳酸等。馬鈴薯是含維生素種類和數量非常豐富的作物
,特別是維生素C
,每百克鮮薯,含量高達20至40毫克
,一個成年人每天食用半斤鮮薯
,即可滿足需要。馬鈴薯是一種糧飼菜兼用的作物
,營養(yǎng)成份齊全,在歐洲被稱為第二面包作物
,由于營養(yǎng)價值高
,馬鈴薯食品已成為目前的一種消費時尚
。
洞口縣位于雪峰山盆地
,氣候溫和濕潤,晝夜溫差大
,環(huán)境無污染,生態(tài)條件相當好
,由于雨多
、霧多
、氣溫較低特別適宜馬鈴薯的發(fā)展,生產高產
,優(yōu)質
、無毒的馬鈴薯。馬鈴薯個體均勻
、病蟲害少、淀粉含量高
、味正
、個大
、皮薄
、色鮮,馬鈴薯食品香甜可口
。
(2)馬鈴薯概述:
根據馬鈴薯的來源、性味和形態(tài)
,人們給馬鈴薯取了許多有趣的名字
,例如:意大利人叫地豆
,法國人叫地萍果
,德國人叫地梨
,美國人叫愛爾蘭豆薯,俄國人叫荷蘭薯
;我國云南
、貴州一帶稱芋或洋山芋
,廣西叫番鬼慈薯
,山西叫山藥蛋,東北各省多稱土豆
。鑒于名字的混亂,植物學家才給它取了個世界通用的學名——馬鈴薯
。
馬鈴薯產量高,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較強,中國馬鈴薯的主產區(qū)是西南山區(qū)
、西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qū)
。其中以西南山區(qū)的播種面積最大,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3
。黑龍江省則是全國最大的馬鈴薯種植基地。
利用塊莖無性繁殖時
,種薯在土溫5~8℃的條件下即可萌發(fā)生長
,最適溫度為15~20℃。適于植株莖葉生長和開花的氣溫為16~22℃
。夜間最適于塊莖形成的氣溫為10~13℃(土溫16~18℃),高于20℃時則形成緩慢
。出土和幼苗期在氣溫降至-2℃即遭凍害
。
開花和塊莖形成期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時期,如遇干旱
,每畝每次灌水15~20噸是保證馬鈴薯高產穩(wěn)產的關鍵技術措施。
馬鈴薯一般在畝產1330~1650千克的情況下約吸收氮6.65~11.65千克,磷酸2.8~3.3千克和氧化鉀9.3~15.3千克
。馬鈴薯雖能適應多種土壤,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機質的(pH5.5~6.0)黑土最為理想
。密度每畝保苗不能少于4000株
。
(3)馬鈴薯又叫土豆
,地豆等,原產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qū)的秘魯和智利一帶
。十六世紀中期,馬鈴薯被一個西班牙人從南美洲帶到歐洲
。那時人們總是欣賞它的花朵美麗
,把它當作裝飾品。后來一位法國農學家——安.奧巴曼奇在長期觀察和親身實踐中
,發(fā)現馬鈴薯不僅能吃,還可以做面包等
。從此
,法國農民便開始大面積種植馬鈴薯
。十九世紀初期
,俄國彼得大帝游歷歐洲時,以重金買了一袋馬鈴薯
,種在宮廷花園里,后來逐漸發(fā)展到民間種植
。
馬鈴薯傳入我國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據說是華僑從東南亞一帶引進的
。主要在我國的東北
、內蒙
、華北和云貴等氣候較涼的地區(qū)種植,現在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居世界第二位
。
==========================【中國大明白】整理==============================
涼拌土豆絲
原料:新鮮土豆兩個,干的紅辣椒三
、四個
,食鹽,味精
,醋,色拉油
。
制作過程:
土豆洗凈
,去皮,切成細絲
,用清水洗干凈,控掉水分
。在鍋里加入少量色拉油
, 燒熱,將紅辣椒放進去
,炸出香味為止(離鍋遠一些
,千萬注意別讓辣椒油濺進眼 睛里),放在一邊待用
。
鍋中加清水燒開,將土豆絲下鍋一焯
,立刻撈出
,再用冷水過涼,控掉水分
,盛盤
。
將炸好的辣椒油、少許醋
、食鹽,味精灑在土豆絲上
,拌勻
。又香又辣的涼拌土豆 絲就做好了。
==========================【中國大明白】整理==============================
2
。香油土豆絲
香油土豆絲(3人量)
原料:土豆400克,鮮蔥20克
,精鹽
、味精、香油各1/2茶匙
。
制作:1.把土豆削凈表皮,切細絲
。蔥切絲
。土豆絲放入清水中漂洗,撈出放入開水中稍煮(開鍋即可)
,放入涼水中漂透,撈出控凈水分
。2.把土豆絲
、精鹽
、味精
、香油同放碗中,拌勻裝盤
,放上蔥絲即成
。
成菜特點:色澤清新
,口感脆嫩
,咸鮮適口。
==========================【中國大明白】整理==============================
3.醋熘土豆絲
材料:土豆一個
調料:干辣椒
、醋、鹽
、生抽
、味精適量。
做法:
土豆切絲
,放入水中浸泡
,盡量洗掉淀粉。
在油鍋內放入干辣椒翻炒幾下
,再放入土豆絲翻炒,加醋
、鹽
、生抽和味精,炒幾下即可
。
心得:如果想吃到脆脆的土豆絲,一定要在切好后
,立即放入清涼水中漂洗
,將其淀粉漂掉。如果不想吃太脆的
,最好也要泡在水里,否則土豆絲會變色
。
==========================【中國大明白】整理==============================
土豆燒小排(川味特色):
先用淀粉
、醬油(為了顏色好看,所以用醬油不用鹽)
、蛋清將小排拌勻,適量放入花椒粉胡椒粉
,腌五分鐘
。鍋燒干放油燒熱,放入姜片爆香
,再放入豆瓣醬(就是辣椒醬,這里推薦四川的郫縣豆瓣醬)
,炒勻馬上將小排放入(豆瓣醬不能在油里煎太久
,否則就黑了),將小排炒熟后加入水開始燒
。記得放糖。燒的過程中可以嘗嘗湯味
,根據自己口味放調料
。燒得差不多了再放切好塊的土豆,等到土豆也能吃了就好了
。如果看湯不夠粘稠
,就勾勾芡。注意
,燒的時候水不要太多
,沸騰起來能基本淹住食物就好
,免得水太多土豆都燒軟了還一大鍋湯。蓋上蓋子留點縫隙
,水面以上的部分蒸也能蒸熟
。
==========================【中國大明白】整理==============================
炸薯條:
這個最簡單
,土豆切條
,浸泡到油里炸。注意火要小點
,免得外面焦了里面還沒熟。鹽可以放到油里
,但是個人建議最好炸好再撒椒鹽
。鹽在油里加熱久了碘分會丟失。
==========================【中國大明白】整理==============================
青椒土豆絲:
切好的土豆絲在水里濾一下
,去掉表面的淀粉。水燒開加點白醋(沒有白醋黑醋也湊合)
,土豆絲放進去過一下
。注意不要煮太久,過一下就好
,加醋是為了讓土豆絲更脆。鍋燒熱加油燒熱
,撒入花椒顆粒
,爆出香味后倒入土豆絲翻炒
,再放入青椒絲
,翻兩下就可以起鍋了。鹽也最好最后放
,道理同上
。另外,如果炒的時候加黑醋
,起鍋之前加糖
,就成了糖醋土豆絲,但是之前就不要加花椒啦~~糖切記不可在鍋里停留時間過長
,會糊的。
==========================【中國大明白】整理==============================
土豆餅:
面粉
、雞蛋加花椒粉
,胡椒粉,糖和成糊狀
,喜歡的還可以加蔥花和香菜末。切成片狀的土豆裹上面粉以后放到中火油鍋里炸
。根據個人喜好可以在面漿里加不同的材料
,例如胡蘿卜碎末啦(這樣還很好看哦
。)
==========================【中國大明白】整理==============================
薯球:
土豆剁碎
,用面粉、雞蛋
,加胡椒等調料和成糊狀
,然后用勺子像煮肉元一樣一勺一勺的放到油鍋里炸
。做圓一點就是薯球
,做不圓的話索性拍扁,又是薯餅
。
==========================【中國大明白】整理==============================
西紅柿土豆湯:
西紅柿切塊先在少量油里炒一炒(本人的愛好
,覺得炒過的西紅柿沒那么酸,而且湯面上會有一層紅的
,又好看又美味)
。不用起鍋,直接加水
,放入土豆片(記得切薄一點)
。等土豆熟了,還可以打個蛋
,倒在湯里成蛋花
。其它的調料嘛,該放什么放什么
。最后一定撒點蔥花
,會很好看。
其實大多數菜里
,特別是中餐
,土豆都只是配料,但是由于主料的豐富多樣
,土豆又很入味,所以口味千變萬化
,不喜歡的人很少
。很多家常菜式都是老百姓自己“發(fā)明”的
,所以在做菜的時候
,特別是燒菜、燉菜
、湯里面,只要喜歡都可以加入土豆
,土豆沒有特殊的怪味(像芹菜、胡蘿卜等)
,不會影響主菜的味道
,同時又可以吃到帶有主菜口味的土豆,真是兩全其美
。
以馬鈴薯為主的小吃有;薯蓉
、薯條
、薯片。
=============================================================================================
材 料
薯仔 2個
免治牛肉 4兩
蕃茄 2-3個
鹽
、腌料、生抽
、糖
、生粉
、胡椒粉 少 許
薯仔-含淀粉質
、蛋白質、鈣
、鐵
、鉀和維他命A、B1和B2
。有和胃調中
,健脾益氣及消炎的功效。(但若薯仔發(fā)芽就不要吃
,因有毒)
免治牛肉-含蛋白質、脂肪
、維生素B1
、B2、鈣
、鐵、磷和膽甾醇
,分解后為人體必需的氨基酸
,故營養(yǎng)價值甚高,有補脾胃
,益氣血,強筋骨之功效
。
蕃茄-含蛋白質
、脂肪、碳水化合物
、鈣、磷
、鐵
、煙酸、胡蘿卜素
、蘋果酸及維他命B1、B2
,C及P等
,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
,涼血平肝
,滋潤助長
。
做法
薯仔去皮
,洗凈
。蕃茄洗凈切粒,備用
。
牛肉用腌料拌勻,備用
。
鍋放入適量的水
,放薯仔煮10分鐘,放蕃茄再煮5分鐘
,最后放入免治牛肉,見水再滾起即可熄火
,加鹽調味即可
。
貼士:材料份量可隨喜好增減,但記得要連湯及湯渣都要吃
。
==============================================================================================================================================
b]發(fā)芽馬鈴薯中毒
發(fā)芽馬鈴薯中毒惡心;嘔吐
;腹痛
;腹瀉
;水及電解質紊亂;血壓下降
;昏迷
;呼吸中樞麻痹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俗稱土豆或洋山芋,屬茄科
,含龍葵素(solanine)。致毒成分為茄堿(C45H73O15N)
,又稱馬鈴薯毒素
,是一種弱堿性的甙生物堿,又名龍葵甙
,可溶于水,遇醋酸極易分解
,高熱
、煮透亦能解毒。龍葵素具有腐蝕性
、溶血性
、并對運動中樞及呼吸中樞有麻痹作用。每100g馬鈴薯含龍葵甙僅5~10mg
;未成熟
、青紫皮的馬鈴薯或發(fā)芽馬鈴薯含龍葵甙增至25~60mg
,甚至高達430mg
。所以大量食用未成熟或發(fā)芽馬鈴薯可引起急性中毒。
馬鈴薯含龍葵素(solanine)
。致毒成分為茄堿(C45H73O15N),又稱馬鈴薯毒素
,是一種弱堿性的甙生物堿
,又名龍葵甙,可溶于水
,遇醋酸極易分解,高熱
、煮透亦能解毒
。龍葵素具有腐蝕性、溶血性
、并對運動中樞及呼吸中樞有麻痹作用。每100g馬鈴薯含龍葵甙僅5~10mg
;未成熟
、青紫皮的馬鈴薯或發(fā)芽馬鈴薯含龍葵甙增至25~60mg,甚至高達430mg
。所以大量食用未成熟或發(fā)芽馬鈴薯可引起急性中毒。
【臨床表現】
急性發(fā)芽馬鈴薯中毒一般在食后數十分鐘至數小時發(fā)病
。先有咽喉及口內刺癢或灼熱感
,繼有惡心、嘔吐
、腹痛
、腹瀉等癥狀。輕者1~2天自愈
;重者因劇烈嘔吐而有失水及電解質紊亂
,血壓下降;嚴重中毒患者有昏迷及抽搐
,最后因呼吸中樞麻痹而導致死亡
。發(fā)現中毒后應立即用1∶5000高錳酸鉀或0.5%鞣酸或濃茶洗胃。補充液體糾正失水
。呼吸困難時積極給氧和應用適量呼吸興奮劑
。呼吸中樞麻痹用人工呼吸機
。未成熟青紫皮和發(fā)芽馬鈴薯不可食用
。少許發(fā)芽馬鈴薯應深挖去發(fā)芽部分,并浸泡半小時以上
,棄去浸泡水
,再加水煮透
,倒去湯汁才可食用
。在煮馬鈴薯時可加些米醋,因其毒汁遇醋酸可分解
,變?yōu)闊o毒。
相關的讀篇章:
面包馬鈴薯易致胰腺癌
吃馬鈴薯可健腦
讓馬鈴薯“長出”降壓藥
神奇的“疫苗食品”
預防諾沃克病毒感染的可食用疫苗
土豆里“長”出乙肝疫苗
西紅柿美容嗎?
西紅柿因為它獨特的美味打動了不少人的胃,其實
,西紅柿除了味美可口還有很多大家意想不到的功效
。且聽《健康顧問》——道來……西紅柿的主要成分1.番茄素、糖
、維生素A
、B.C、D以及有機酸和酶等
,營養(yǎng)豐富
。2.維生素P:可以預防毛細血管出血癥
。3.鐵:可補血。4.蘋果酸
、檸檬酸和糖類:助消化
、利尿
。5.谷胱甘肽:抗癌
、抗衰老。西紅柿的另類功效□ 祛雀斑
、美容
、防衰老1.將西紅柿切開,擦有雀斑處
,能使雀斑逐漸減少
。2.將鮮熟西紅柿搗爛取汁,加少許白糖
,每天用來涂面,能使皮膚潔白
、細膩
、光滑,美容
、防衰老效果極佳。3.西紅柿去皮
、籽
,黃瓜洗凈,鮮玫瑰花適量
。將它們碾碎后過濾
,加入檸檬汁
、蜂蜜
,每日飲用,可促進皮膚代謝
,使沉著的色素減退
、肌膚細膩白嫩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減肥西紅柿幾乎全由水構成,用來減肥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