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Noveon公司開發(fā)出一種長效定型聚合物
在抗?jié)裥院皖^發(fā)造型保持能力的測試中,FixateG-100顯示出較傳統(tǒng)的定型聚合物更優(yōu)異的效果
測定的結(jié)果顯示
材料專業(yè)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是指開題者對科研課題的一種文字說明材料
論文題目: 高聚物對水泥抗蝕性能的影響
1、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隨著建筑科技的進(jìn)步與發(fā)展,一種新型化學(xué)建材正悄悄的卻又以飛快的速度在中國建筑界得到應(yīng)用和發(fā)展 1923 年克萊森(Cresson)首次申請了有關(guān)聚合物硬化水泥體系的專利 由于我國在聚合物水泥基復(fù)合材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較晚 在實(shí)際工程中 而聚合物改性水泥由于聚合物及活性成分的摻入 (1) 活性作用 聚合物乳液中有表面活性劑 (2) 橋鍵作用 聚合物分子中的活性基因與水泥水化中游離的Ca2+ (3) 充填作用 聚合物乳液迅速凝結(jié) 孫炎[9]曾研究冷混合瀝青混凝土 2、選題的目的 在我國 表1 聚合物水泥基復(fù)合材料與普通混凝土的比較 性能 材料 普通混凝土 PCC W/C 0.4~0.6 0.1~0.16 斷裂 1 50~60 沖擊 5 80 密度 3.1~3.2 2.5 抗拉強(qiáng)度 0.2~0.4 2~3 抗折強(qiáng)度 5~7 150~200 抗壓強(qiáng)度 40~50 200~300 此外 3、實(shí)施方案及主要研究手段: 3.1 3.1.1 (1) 瀝青粉的研制 制得分別過200目和300目篩的瀝青粉 (2) 石蠟粉的研制 通過在石蠟中添加礦物摻合料來粉磨石蠟,并制得摻有石蠟的粉末。 3.1.2 (1) 因素水平表 因素 水平用量(V%) 粒度(目) 溫度(℃) 1 2(0.2) 100 100 2 4(0.4) 200 120 3 6(0.6) 300 150 (2) 根據(jù)正交表L9(34)列出以下幾組實(shí)驗(yàn): 序號用量(V%)粒度(目) 溫度(℃) 指標(biāo) 腐蝕前 抗壓強(qiáng)度 (MPa) 抗Na2SO4腐蝕強(qiáng)度 (MPa) 抗Na2CO3腐蝕強(qiáng)度(MPa) 1 2(0.2) 100 100 2 2(0.2) 200 120 6 3 2(0.2) 300 150 4 4(0.4) 100 120 5 4(0.4) 200 150 6 4(0.4) 300 100 7 6(0.6) 100 150 8 6(0.6) 200 100 9 6(0.6) 300 120 注:括號內(nèi)為石蠟的用量 3.1.3 3.1.4、在把水泥塊放入腐蝕液中前和從腐蝕液中取出 3.1.5 3.1.6 3.2、研究手段 (1)用掃描電鏡觀察瀝青 (2)用X射線衍射儀分析瀝青、石蠟改性水泥的物相組成 (3)用壓汞儀測試水泥試樣的孔結(jié)構(gòu); (4)利用粒度分析儀測試各添加物的粒徑。 4 目前已有許多聚合物乳液(如苯丙乳液 5、預(yù)期研究成果: 瀝青 參考文獻(xiàn): [1] 陳建輝, 黃金蓮. 小議聚合物基水泥基復(fù)合材料[J]. 建筑技術(shù)開發(fā), 2004, 31(10):115-116. [2] 袁大偉. 聚合物水泥若干問題探討[J]. 中國建筑防水, 2001,(4): 22-24 [3] 王茹, 王培銘. 聚合物改性水泥及材料性能和機(jī)理研究進(jìn)展[J]. 材料導(dǎo)報, 2007, 21(1): 93-96. [4] Ohama Y. Polymer2based admixtures[J ].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1998 ,20 (3):189-212. [5] Su Z , Sujata K, Bijen J M J M , et al. The evolution of the microstructure in styrene acrylate polymer modified cement pastes at the early stage of cement hydration[J]. Advn Cem Bas Mat ,1996 , (3): 87-93. [6] 鐘世云, 王培銘. 聚合物改性砂漿和混凝土的微觀形貌[J]. 建筑材料學(xué)報, 2004, 7(2): 168-173. [7] 吳國林, 文梓蕓, 殷素紅. 土壤聚合物耐酸性能的研究[J]. 新型建筑材料, 2006, 2: 5-7. [8] 張文淵. TK聚合物砂漿在混凝土表面修補(bǔ)加固中的應(yīng)用[J]. 腐蝕與防護(hù), 2003, 24(7):300-302. [9] 孫炎, 徐曉蕾, 錢玉林. 我國混凝土聚合物復(fù)合材料的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J]. 建筑技術(shù),2007, 38(1): 12-14. [10] Yang Jun. Study on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Gus sa sphalt on steel decks with hard bitumen[J].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2003, 19(2): 160-164. [11] 李民強(qiáng). 聚合物水泥基復(fù)合材料研究及進(jìn)展[J]. 廣東建材, 2007 , 7 : 10-12. [12] J. Monteny, N De Belie, E Vinck.,W Verstraete, et al. 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tests to simulate sulfuric acid corrosion of polymer- modified concrete[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01,31: 1359-1365. ;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761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全球女性美容取向存在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