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項新的研究顯示,與絕經(jīng)后婦女激素補充治療相關的乳腺癌危險增加,各種族婦女的發(fā)病危險相似
以前的研究提示,絕經(jīng)期婦女用雌孕激素補充治療增加乳腺癌危險,但對于不同種族是否危險不同,尚不清楚。
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Pike和同事,分析了“多種族定群研究”55371名多種族婦女資料,包括非洲裔
、日本裔和拉丁裔美國人,以及白人婦女,均為年齡45~75歲的絕經(jīng)期婦女,Pike等分析了激素補充治療與乳腺癌危險的關系。結果共發(fā)現(xiàn)1615例乳腺癌病例,當前用雌孕激素,每5年乳腺癌危險大約增加29%;當前用雌激素,每5年乳腺癌危險增加10%
。當前用雌孕激素所有種族婦女的乳腺癌危險均增加。曾經(jīng)用雌激素與任何種族婦女乳腺癌危險顯著增加無關聯(lián)。該研究還提示,體質(zhì)指數(shù)(BMI)30kg/m2者,乳腺癌危險亦增加
。雌孕激素應用還明顯增加乳腺癌進展危險,并與雌激素受體陽性腫瘤顯著相關。研究者說,他們的研究結果與以前有關激素補充治療和乳腺癌關系的文獻結論相一致,他們首次比較了不同種族婦女用激素補充治療的乳腺癌危險,結果提示,其他種族婦女與以往報告的白人婦女的乳腺癌危險相似。
已知的幾種誘發(fā)乳腺癌的主要因素:
1年齡:在女性中
1 導致乳腺癌的因素
1年齡因素
與多數(shù)的癌癥一樣
2身高、體重和飲食營養(yǎng)因素
癌癥與身高有什么關系?
研究確實提示身高與乳腺癌發(fā)生的危險度相關
飲食因素是影響乳腺癌發(fā)病的重要因素
,但最終研究結果似乎并不完全一致,不過這絲毫不影響飲食因素是乳腺癌發(fā)病密切相關的因素。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關于熱量和碳水化合物,多數(shù)研究并不支持其是危險因素
,但不可否認,熱量攝入過多脂肪沉積和體重相關高脂肪攝入與乳腺癌的關系基本可以肯定
植物蛋白(比如大豆蛋白)的攝入似乎能降低乳腺癌危險度
,但結論尚不明確。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有抗氧化作用,對乳腺癌發(fā)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仍需深入研究。飲酒可增加乳腺癌發(fā)生的危險,且與飲酒量有一定相關性,國外有報道,每日飲酒3次以上的人患乳腺癌的危險度增加,所以如果不能戒酒,那就限制酒精飲用量。3吸煙
。吸煙與乳腺癌有弱的相關性,且與吸煙量與吸煙時間有關
,被動吸煙(被動吸周圍環(huán)境中的煙,比如丈夫吸煙)也與乳腺癌之間有弱的關系。4運動。
研究顯示年輕時經(jīng)常參加較劇烈運動可以起到終身預防乳腺癌作用(降低得癌概率
,不是一定不得癌),也有報道表明,成年人輕微運動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得乳腺癌的風險。但總體上,青少年時期的動運量與將來發(fā)生乳腺癌的危險度有更強的相關性。5受教育程度。
有研究顯示
,高學歷人群,教育程度較高的人群患乳腺癌危險性增高。6職業(yè)因素
。一般說來
,容易接觸有害物質(zhì)的職業(yè)(比如木才加工行業(yè)、化學工業(yè)、紡織行業(yè)等、白領腦力勞動者(比如文教衛(wèi)生從業(yè)人員、政府工作人員等)得乳腺癌的可能性相對增加。7環(huán)境因素。
既往胸部過多的放射線暴露
,比如幼時或年輕時因為其他腫瘤接受過胸部放療的人,其成年后得乳腺癌的可能性增加;環(huán)境中的污染物也可能與乳腺癌相關,但不尚十分明確。8生殖相關因素
。月經(jīng)初潮年齡早
、停經(jīng)年齡晚、月經(jīng)周期短、從未生育、未育不育或第一胎足月生育年齡晚(初產(chǎn)年齡晚)、生育次數(shù)少、不哺乳或哺乳月數(shù)少等,增加女性得乳腺癌的可能性。這些因素主要是因為導致女性更多地暴露于高雌激素中9既往乳腺疾病史
如果女性既往有其他良性乳腺疾病史
10家族史和遺傳因素
研究均證實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的重要危險因素,有一級親屬(父母姐妹女兒)得乳腺癌的家族史的女性得乳腺癌的風險更高,且血緣親屬得乳腺癌的人數(shù)越多
、年齡越小,你得乳腺癌的風險也會越高。這其中的原因既可能是共同生活在相同的環(huán)境中有關,更可能是與遺傳有關。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增加乳腺癌危險。長期的飲食結構
,生活習慣等因素造成體質(zhì)過度酸化,人體整體的機能下降,引起腎虛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777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