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由黑龍江省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李寶春教授承擔的黑龍江省科技廳攻關課題——“經(jīng)皮腔內血管成形術和支架置入術的臨床研究”近日結題。
在此項研究中
,李寶春教授等對頸內動脈顱外段狹窄、癥狀性顱內動脈狹窄支架置入術的適應證選擇、支架置入方法、球囊擴張應用、術中術后并發(fā)癥的處理在這項系統(tǒng)的臨床研究中
,李寶春教授等首先對26例頸動脈顱外段狹窄的患者進行全腦血管造影,然后為其置入自膨式支架,術中對5例患者進行了球囊擴張,對3例患者應用了保護裝置。結果,26例支架置入術均獲得成功——其血管殘余狹窄程度均小于30%,在術后隨訪10~22個月中,僅有1例患者發(fā)生再狹窄。與此同時,李寶春教授等還為35例顱內動脈狹窄患者置入了球囊膨脹型支架,也全部獲得成功——患者血管的殘余狹窄程度均小于20%,在術后隨訪10~24個月中在此基礎上
李寶春教授介紹
,腦缺血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見和致殘率最高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之一,這種破壞性疾病95%由血管因素引起。頸動脈血液主要供應大腦半球前2/3和部分間腦,頸動脈狹窄大于70%就會導致大腦的低壓灌注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777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阿司匹林抵抗可伴氯吡格雷抵抗
下一篇:
AFP可作為治療肝癌的新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