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紅斑狼瘡病情的好轉(zhuǎn),血液中原先存在的免疫學異常都能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改善
。在實驗室進行的體外試驗
,也證實雷公藤的生物堿能夠抑制抗體的形成。
什么毒藥和什么毒藥一起吃不會死人
慎用!!!!!!!!!!!!
蝦+維C=中毒? ?感冒藥+可樂=中毒1
、雞蛋忌糖精┄┄同食中毒
、死亡 2、豆腐忌蜂蜜┄┄同食耳聾?
? 3
、海帶忌豬血┄┄同食便秘?
? 4
、土豆忌香蕉┄┄同食生斑點? ? 5
、牛肉忌紅糖┄┄同食脹死人? ? 6、狗肉忌黃鱔┄┄同食則死?
? 7
、羊肉忌田螺┄┄同食積食腹脹
8
、芹菜忌兔肉┄┄同食脫頭發(fā)? ? 9、番茄忌綠豆┄┄同食傷元氣? ? 10
、螃蟹忌柿子┄┄同食腹瀉?
?11
、鵝肉忌鴨梨┄┄同食傷腎臟? ? 12、洋蔥忌蜂蜜┄┄同食傷眼睛? ? 13
、黑魚忌茄子┄┄同食肚子痛? ? 14
、團魚忌莧菜┄┄同食中毒?
?15、皮蛋忌紅糖┄┄同食作嘔?
?16
、人參忌蘿卜┄┄同食積食滯氣17
、白酒忌柿子┄┄同食心悶?
?其他一些不能一起吃的食品: 1.紅薯和柿子——會得結(jié)石 2.雞蛋和糖精——輕易中毒 3.洋蔥和蜂蜜——傷害眼睛 4.豆腐和蜂蜜——引發(fā)耳聾 5.蘿卜和木耳——皮膚發(fā)炎 6.芋頭和香蕉——腹脹?
7.花生和黃瓜——傷害腎臟 8.牛肉和栗子——引起嘔吐 9.兔肉和芹菜——輕易脫發(fā) 10.螃蟹和柿子——腹瀉? 11.鯉魚和甘草——會中毒? ?以下食品在兩小時內(nèi)一定不要同吃: 羊肉忌西瓜———同食 傷元氣? ?牛肉忌栗子———同食嘔吐?
?柿子忌螃蟹———同食腹瀉?
?雞蛋忌糖精———同食中毒?
?兔肉忌芹菜———同食脫發(fā)?
?鵝肉忌雞蛋———同食傷元氣? ? 洋蔥忌蜂蜜———同食傷眼睛? ? 黃瓜忌花生———同食傷身?
?香蕉忌芋頭———同食腹脹?
?豬肉忌菱角———同食肚子痛? ? 豆腐忌蜂蜜———同食耳聾?
?蘿卜忌木耳———同食得皮炎? ? 狗肉忌綠豆———同食多吃易中毒 馬肉忌木耳———同食得霍亂? 牛肉忌毛姜———同食中毒死亡? ?羊肉忌梅干菜——同食生心悶? 雞肉忌芥菜———同食傷元氣? 驢肉忌黃花———同食心痛致命? ?兔肉忌小白菜——同食易嘔吐? 鵝肉忌鴨梨———同食好生熱病? ?黑魚忌茄子———同食易得霍亂? ?海蟹忌大棗———同食易得瘧疾? ?芥菜忌鴨梨———同食發(fā)嘔?
? 馬鈴薯忌香蕉———同食面部生斑一些葷素不能搭配吃的 : 豬肉菱角同食會肝疼,羊肉西瓜相會定互侵
; 狗肉如遇綠豆會傷身
,蘿卜水果不利甲狀腺;鯉魚甘草加之將有害
,蟹與柿子結(jié)伴會中毒
; 團魚黃鱔與蟹孕婦忌,雞蛋再吃消炎片相沖
; 柿子紅薯搭配結(jié)石生
,豆?jié){營養(yǎng)不宜沖雞蛋; 洋蔥蜂蜜相遇傷眼睛
,蘿卜木耳成雙生皮炎
; 豆腐蜂蜜相拌耳失聰,菠菜豆腐色美實不宜
; 胡蘿卜白蘿卜相互沖
,蕃茄黃瓜不能一起食; 香蕉芋艿進胃酸脹痛
,馬鈴薯香蕉面部起斑
。還有一些不宜吃的食品 : 1、發(fā)芽
、發(fā)青的土豆有毒
,不能吃。?
?2
、新鮮的黃花菜(金針菜)有毒
,不能吃。 3、沒有炒透的四季豆
、扁豆有毒
,吃不得。 4
、老雞頭(5年以上雞頭)有大毒
,吃不得。 5
、嫩炒豬肝
,含有毒素,不宜吃
。?
?6
、皮蛋、爆米花含鉛特別多
,兒童不宜吃
。7、烤焦的食品不能吃
,吃后易患癌
。?
? 8、爛姜有極毒
,能壞死肝細胞,切不可吃
。9
、生豆油含有苯,會破壞造血系統(tǒng)
,不可吃
。 10、久煮的水含有亞硝酸鹽
,吃則易生癌
。? ?11、太燙食品不能吃
,易燙傷消化道引起癌變
。 12、未熟透的豆?jié){不能吃
,吃易中毒
。?
? 13、腌制的食品含有致癌物質(zhì)
,不宜多吃
。? ?14、烘烤的肉串類、魚片含致癌物
,不宜多吃
。 15、柿子空服易患胃內(nèi)柿結(jié)石
,千萬不要吃
。? ?16、食品添加劑
、人造食素
、香料、香精
、皮蛋 ? ?方便面
、午餐肉、油炸食品不宜多吃?
?
斷腸草
看過《神雕俠侶》的同志一定會記得楊過中了情花之毒后是怎么解毒的
,那就是用斷腸草以毒攻毒
。斷腸草原來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根本不是象書中說的那樣是小草
,而是一年生的藤本植物
。其主要的毒性物質(zhì)是葫蔓藤堿。具原書上記載
,吃下后腸子會變黑粘連
,人會腹痛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
,服碳灰
,再用堿水和催吐劑,洗胃后用綠豆
、金銀花和甘草急煎后服用可解毒
。
斷腸草—還有一說是雷藤(《中藥大辭典〉)綠豆、金銀花和甘草實際上是萬用解毒藥
,同樣的還有荔枝蒂
、生豆?jié){等。
●雷公藤
雷公藤生于山地林緣陰濕處
。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區(qū)
。根秋季采,葉夏季采
,花
、果夏秋采。
【功能與主治】雷公藤有殺蟲
、消炎
、解毒之效
,是我國江浙一帶菜園中廣泛使用的殺蟲劑,有祛風
,解毒
,殺蟲功能。也用來治療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結(jié)核
、麻風等。其根
、葉
、花均可搗爛外敷,但用根敷后
,過半小時須取去
,否則起泡。
【中毒癥狀】潛伏期一般2小時左右如煎服或同時飲酒的癥狀就出現(xiàn)更早
,且更嚴重
。一般死亡時間約在24小時左右,最多不超過4天
。中毒開始出現(xiàn)頭暈頭痛
、心悸乏力、惡心嘔吐
、腹痛腹脹
、肌肉疼痛、嚎叫掙扎
、四肢麻木或抽搐
、肝腎區(qū)疼痛。血便
、少尿、浮腫
,偶有血尿
、尿儲留、血壓下降
、唇甲發(fā)紺
,嚴重時有脫水、電解質(zhì)紊亂及休克
、急性腎功能衰竭和尿毒癥
。偶因心肌損害并發(fā)心律失常、心源性腦缺血綜合征
、鼻出血
、吐血水、全身及寒丸疼痛,后期毛發(fā)脫落
,皮膚接觸時可引起炎癥
。
【解救方法】
1、毒后能度過5天
,預后較好
。接觸中毒者應立即脫離現(xiàn)場。
。
2
、治療中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腹脹
、肝腎區(qū)疼痛
、尿中出現(xiàn)蛋白及血清轉(zhuǎn)氨酶升高時應立即停藥。
3
、盡快催吐
、洗胃、導瀉
、灌腸
。
4.、靜脈輸入10%葡萄糖水或5%葡萄糖鹽水
。
另
;對癥治療:如肺水腫、心原性腦缺血綜合征
、急性腎功能衰竭
、高血鉀及嚴重尿毒癥等均應按常規(guī)方法進行搶救。急性腎功能衰竭
、高血鉀及嚴重尿毒癥時
,立即應用透析療法常有良效。腹痛用阿托品
,神經(jīng)癥狀可用安定等
。
●另一種斷腸草—鉤吻
也就是葫蔓藤,又名野葛
、毒根
、胡蔓草、除腥
、黃藤
、斷腸草、吻葛(這兩個見于《夢溪筆談》)朝陽草
、大茶藥
、大茶藤
、虎狼草、梭葛草
、大炮葉
,黃花苦晚藤、黃猛菜
、發(fā)冷藤
、藤黃、大茶葉(廣西名)大雞苦蔓等
。是馬錢科植物(荊蠻兄
,我見到的資料如此)一年生藤本。喜陽
、卵狀長圓葉對生
,開小黃花,5萼漏斗狀
,卵狀蒴果
,花期8-11月、果12-2月
。浙
、閩、粵
、滇
、黔、桂都有分布
。全株含鉤吻素子(最多)
、寅(最劇)
、卯
、甲、丙
、辰
、乙等生物堿。
鉤吻素寅動物實驗致死量為0.8mg/kg(夠狠)癥狀為呼吸麻痹
,鉤吻素乙癥狀同,但有趣的是
,此時動物心臟仍跳動
,而且麻黃堿等物質(zhì)無明顯的解救作用,這就證明鉤吻素不是作用于中樞神經(jīng)或末梢神經(jīng)
,根據(jù)中毒后有肌肉虛弱表現(xiàn),故一般認為其是作用在脊髓運動神經(jīng)元上的
。鉤吻素甲毒性較弱
,可用作鎮(zhèn)痛劑與阿斯匹林合用效果更好,但它們都沒有麻痹神經(jīng)節(jié)的作用
,這與箭毒科不同
。對腎上腺素和平滑肌也有抑制作用,也就是說可以抑制心臟和使血壓下降
。
鉤吻素類(主要是鉤吻素甲)可以治療神經(jīng)痛尤其是三叉神經(jīng)痛(好?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悬c醫(yī)學知識的都知道三叉神經(jīng)痛有多討厭?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可治療急性脊髓灰白質(zhì)炎(更好了?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贿^要命的是這東西的治療劑量和中毒劑量相差無幾,用起來總叫人提心吊膽的
,一旦呼吸有異常就要趕快采取措施
。(它還真能治一些討厭的病,看來金大俠胡扯還是有那么一點點的根據(jù))外用可以治療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痛
、癰疽
、金創(chuàng)等
中毒癥狀為:神經(jīng)肌肉麻痹、復視
、消化道灼痛
、嘔吐、腹瀉
、腹?jié)q或便秘
、心跳先快后慢、呼吸困難
、虛脫等
。前面提到鉤吻素作用在脊髓運動神經(jīng)元上,這就使對它的處理比較棘手
,無特效藥
,一般的急救方法是洗胃、催吐
、導瀉等
,中藥可用三黃湯(黃岑、黃蓮
、黃柏
、甘草)灌服,或金銀花榨汁和黃糖灌服等
,還有一個偏方:鮮羊血乘熱灌服也有效果
。
●鴆酒
鴆是一種傳說中的猛禽,比鷹大
,鳴聲大而凄厲
。其羽毛有劇毒
,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鴆酒
,毒性很大
,幾乎不可解救。但考慮實際情況
,估計這只是傳說
,久而久之鴆酒就成了毒酒的統(tǒng)稱。一種說法:鴆不是一種傳說中的猛禽
,實際存在
,即食蛇鷹,小型猛禽比雞大不了多少
,在南方山區(qū)分布較廣
,如武當山地區(qū)。因其食蛇故被誤認為體有劇毒
,道士做法時的“禹步”經(jīng)考證即為對其捕蛇時動作的模仿
。還有一種說法,鴆是一種稀有未知鳥類
,被人捕殺干凈
。
●鶴頂紅
也常在古籍小說中出現(xiàn),通常被認為是丹頂鶴頭頂?shù)募t色部位所含素質(zhì)
。但查閱所有專業(yè)書籍
,都沒有這個條目,鶴有鶴肉
、鶴骨和鶴腦可入藥
,但都無毒,而且都是滋補增益的藥
。比方鶴腦
,可增強目力,使人夜能見物
。另據(jù)現(xiàn)代研究者試驗
,丹頂鶴頭頂?shù)募t色部位并無毒性。
鶴頂紅究竟是什么
,查了一些不太正式的文章
,說鶴頂紅其實是紅信石。紅信石就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種天然礦物(詳見后文)
,加工以后就是著名的砒霜
。可能是因為紅信石是紅色的就用了鶴頂紅這個名字,傳說古時為官者將它藏在朝冠中
,必要時用來自殺,方為可信
。砷進入人體后
,會和蛋白質(zhì)的硫基結(jié)合,使蛋白質(zhì)變性失去活性
,可以阻斷細胞內(nèi)氧化供能的途徑
,使人快速缺少ATP供能死亡,和氫氰酸的作用機理類似
。
●番木鱉
就是馬錢子
,是馬錢科植物馬錢子和云南馬錢子的種子。扁圓形或扁橢圓形
,直徑1.5~3cm
,厚0.3~0.6cm。常一面隆起
,一面稍凹下
,表面有茸毛。邊緣稍隆起
,較厚
,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圓點狀種臍,質(zhì)堅硬
。毒性成分主要為番木鱉堿(Strychnine,C21H22O2N2,即土的寧)和馬錢子堿(Brucine,C23H26O4N2)
。主要用于風濕頑痹,麻木癱瘓
,跌撲損傷
,癰疽腫痛;小兒麻痹后遺癥
,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痛
,據(jù)說還可用于重癥肌無力。中毒癥狀是最初出現(xiàn)頭痛
、頭暈
、煩躁、呼吸增強
、肌肉抽筋感
,咽下困難,呼吸加重
,瞳孔縮小
、胸部脹悶、呼吸不暢
,全身發(fā)緊
,然后伸肌與屈肌同時作極度收縮
、對聽、視
、味
、感覺等過度敏感,繼而發(fā)生典型的土的寧驚厥癥狀
,最后呼吸肌強直窒息而死
。解毒方法是使用中樞抑制藥以制止驚厥,如阿米安鈉
、戊巴比妥鈉或安定靜注
。然后洗胃,再后用甘草
、綠豆
、防風、銘藤
、青黛(沖服)
、生姜各適量水煎服,連續(xù)服4劑
。
●天然砒霜
化學成分As2 O3
,等軸晶系六八面體晶類。 單晶晶形為八面體
, 也有菱形十二面體
。集合體星狀、皮殼狀
、毛發(fā)狀
、土狀、鐘乳狀
。 白色有時帶天藍
、黃、紅色調(diào)
,也有無色
, 條痕白色或淡黃。玻璃至金剛光澤
, 亦有油脂
、絲絹光澤。摩氏硬度1.5
,比重3.73-3.90,解理完全,斷口貝殼狀
,性脆,溶于水,有劇毒
。
●砒 石
為天然產(chǎn)含砷礦物砷華
、毒砂或雄黃等礦石的加工制成品。又名信石
。主產(chǎn)于江西
、湖南、廣東
、責州等地。商品有紅信石及白信石之分
,藥用以紅信石為主
。凡砒石,須裝入砂罐內(nèi)
,用泥將口封嚴
,置爐火中煅紅,取出放涼
,或以綠豆同煮以減其毒
。研細粉用。砒石升華之精制品為白色粉末
,即砒霜
,毒性更劇。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少數(shù)為選取天然的砷華礦石
,多數(shù)為加工制成
。加工方法很多,茲舉老法和新法各一種如下:①老法 將毒砂砸成小塊
,除去雜石
,與煤、木炭或木材燒煉
,然后升華
,即為信石,此法設備簡單
,但有害健康
。②新法 選取純凈的雄黃,砸成10厘米上下的塊
,點燃之
,使雄黃燃燒,生成氣態(tài)的三氧化二砷及二氧化硫
,然后通過冷凝管道
,使三氧化二砷得到充分冷凝,即為信石。二氧化硫另從煙道排出
。
【炮制方法】:去凈雜質(zhì)
,砸碎,裝入砂罐內(nèi)
,用泥將口封嚴
,置爐火中煅紅,取出放涼
,研為細粉
。 ①《雷公炮炙論》:“凡使砒石,用小瓷瓶子盛后
,入紫背天葵
、石尤芮二味,三件便下火煅
,從己至申
。便用甘草水浸,從申至子
,出
,拭干,卻入瓶盛
,于火中煅
,別研三萬下用之?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②《日華子本草》:“砒石
,醋煮殺毒乃用?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br>
【考 證】:出自《開寶本草》①《綱目》:“砒
,性猛如貔,故名
。惟出信州
,故人呼為信石,而又隱信字為人言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薄搬t(yī)家皆言生砒輕見火則毒甚,而雷氏治法用火煅
,今所用多是飛煉者
,蓋皆欲求速效,不惜其毒也
,曷若用生者為愈乎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雹凇秲?nèi)科新說》:“信石有大毒,服之令胃熱劇
,驟生大炎
,甚至潰爛而死,至痛至苦
。信石雖有大毒
,少用些微入藥,則大有功力
。作信石水母
,用上等信石一錢二分,加鹽二錢
,雨水一斤
,微火熬至十二兩,堿與信石融合
,兩俱不見,是為信石水母
。每用信石水母一兩
,加清水十二兩,每服一兩
,日服二
、三次,計服每一兩
,雨水中僅有信石十二分厘之一耳
。此水治發(fā)寒熱瘧證,大有效驗
,并能治皮病各種癬
。”
【生藥材鑒定】:有紅信石
、白信石兩種
,藥用以紅信石為主。①紅信石 又名:紅礬
、紅砒
。為不規(guī)則的塊狀,大小不一
。白色
,有黃色和紅色彩暈,略透明或不透明
,光澤玻璃狀
、絹絲狀或無光澤
。質(zhì)脆,易碩碎
。氣無
。本品極毒,不可口嘗
。以塊狀
、色紅潤、有晶瑩直紋
、無渣滓者為佳
。②白信石 又名:白砒。為不規(guī)則的塊狀
,大小不一
,無色或白色,透明或不透明
,光澤玻璃狀
、絹絲狀或無光澤。質(zhì)脆
,易砸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