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目前主要采用抗病毒
目前
拉米夫定(Lamivudine)
為近年新合成的二脫氧胞嘧啶核苷類似物,最早用治療艾滋病(AIDS)
泛昔洛韋(Famciclovir)
為鳥嘌呤核苷類似物
,是噴昔洛韋的前體藥,用作口服。泛昔洛韋口服后在體內(nèi)迅速轉(zhuǎn)化為噴昔洛韋,在細胞內(nèi)磷酸化為三磷酸噴昔洛韋,具有抗病毒活性,可抑制HBVDNA的多聚酶,阻止病毒進行復(fù)制。國外研究,噴昔洛韋125~500毫克,每日3次,療程16周阿德福韋(Adefovir)
為嘌呤類核苷類似物。阿德福韋雙酯為阿德福韋的前體藥
恩替卡韋(Entecavir)
為環(huán)氧羥炭脫氧鳥苷
,在體外較拉米夫定的抗HBV作用大30倍。土撥鼠HBV感染的動物模型口服該藥0.1毫克/千克/日,共12周,可使血清土撥鼠肝炎病毒(WHV)轉(zhuǎn)陰。以后每周口服0.1毫克/千克,血清WHV繼續(xù)維持轉(zhuǎn)陰。國外治療慢性乙肝的Ⅱ期和Ⅲ期臨床試驗表明,該藥有很強的抗HBV作用,亦可治療對拉米夫定耐藥的慢性乙肝病人,并可減少肝癌的發(fā)生。β-L-核苷類似物
為新一代的核苷類似物
,包括左旋脫氧胸腺嘧啶(LdT)、左旋脫氧胸胞嘧啶(LdC)、左旋脫氧腺嘌呤(LdA)上述核苷類似物同其他抗病毒藥一樣
,只能抑制HBV病毒復(fù)制而難以徹底清除病毒。且HBV、丙型肝炎(HCV)等均易發(fā)生變異,變異病毒對抗病毒藥易發(fā)生耐藥和療效不好,如HBV前C區(qū)和C區(qū)啟動子變異株感染,干擾素治療效果差;拉米夫定治療后的YMDD變異株感染可發(fā)生耐藥等。核苷類似物的不良反應(yīng)很輕,與安慰劑組差別不明顯
。拉米夫定未見有心、腦、肝、腎等重要臟器的毒性和骨髓抑制,亦無血清胰酶升高現(xiàn)象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783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清心飲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