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虛勞有膏招
缺鐵性貧血是指體內(nèi)鐵貯存不足
,影響血紅蛋白合成的一種小細(xì)胞低色素性貧血
。以皮膚和黏膜顏色蒼白
、疲軟無力、頭暈耳鳴
、眼花、記憶力下降為主要表現(xiàn)
,嚴(yán)重者可出現(xiàn)眩暈和暈厥,活動后心悸
、氣短
,甚至心絞痛、心力衰竭等
。
本病屬中醫(yī)“虛勞”范疇,多為脾胃虧虛
、運化不足所致。治宜健脾開胃
,益氣養(yǎng)血
,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膏滋療法有明顯效果
,以下介紹幾則,供患者選用
。

紅棗阿膠膏:紅棗500克
,黑胡麻仁、胡桃仁肉
,桂花各150克
,阿膠,冰糖250克
,黃酒800毫升
。將紅棗
、胡麻仁
、胡桃仁、桂圓肉共研碎
,阿膠置黃酒中浸泡12天。將阿膠酒倒入陶瓷器內(nèi)
,隔水蒸化后
,納入諸藥及冰糖,待冰糖先全溶解后取出
,晾晾即成
。每次2~3湯匙
,開水沖飲
,每日晨起沖服?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绅B(yǎng)血潤膚,悅色美顏
,適用于各種貧血
。
蟲草河車牛髓膏:冬蟲夏草末
、紫河車各30克
,牛骨髓
、懷山藥
、蜂蜜各250克。將冬蟲夏草末
、紫河車擇凈,研成細(xì)末,加入懷山藥與牛骨髓搗成的糊狀物中
,攪勻
,裝在瓷罐中
,加入蜂蜜,再放入鍋內(nèi)
,隔水用小火燉兩小時即可食用
。每周兩劑
,連續(xù)3~5月可補益肺腎
,填精生髓,適用于缺鐵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杞元膏:龍眼肉500克
,枸杞子500克
。將諸藥擇凈,研細(xì)
,水煎3次
,3次藥液合并,文火濃縮
,加入蜂蜜適量,煮沸收膏即成
。每次20毫升
,每日兩次
,溫開水或淡姜茶送服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绅B(yǎng)血補血
,適用于各種貧血的食療。
加味八珍膏:黨參
、生地黃、熟地黃
、谷芽
、麥芽各150克,炙黃芪300克
,炙甘草
、肉桂各30克,遠(yuǎn)志
、陳皮、大棗各60克
,白術(shù)
、白芍藥
、茯苓
、茯神、當(dāng)歸各120克
,川芎、制何首烏
、女貞子
、墨旱蓮
、枸杞
、炒酸棗仁、桂圓肉
、鹿角膠、阿膠各90克
,冰糖250克。將諸藥擇凈
,研細(xì)
,水煎3次,3次藥液合并
,文火濃縮,加入鹿角膠
、阿膠
、冰糖
,煮沸收膏即成
。每次20毫升,每日3次
,溫開水送服
。可養(yǎng)心悅脾
,補益氣血,適用于缺鐵性貧血
,癥見面色白
、倦怠無力
、頭暈心悸、少氣懶言
、苔薄舌淡胖
、脈細(xì)等。
補益膏:黨參
、茯苓
、山藥
、熟地黃
、當(dāng)歸、地骨皮各60克
,煉蜜250克。將諸藥擇凈
,研細(xì)
,水煎3次
,3次藥液合并
,文火濃縮,加入鹿角膠
、冰糖,煮沸收膏即成
。每次10毫升
,每日3次
,溫開水送服
。可補氣血
,退虛熱
,適用于缺鐵性貧血,癥見周身無力
、虛熱時作等。
黃酒核桃肉膏:核桃肉500克
,黃酒150毫升
,紅糖適量
。將核桃肉搗碎
,裝入鍋內(nèi),加入黃酒
、紅糖,封嚴(yán)
,上籠蒸一小時即成
,不拘時用白開水沖服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裳a腎養(yǎng)血,潤腸通便
,適用于貧血,癥見腎虛腰腿酸痛
、大便燥結(jié)等
。
乾坤膏:當(dāng)歸
、熟地黃
、黃芪、黨參各120克
,桂圓肉、枸杞
、胡麻仁
、肉蓯蓉各60克
,蜂蜜適量
。將上述諸藥擇凈
,同入鍋中
,加清水適量
,浸泡片刻,水煎取汁
,共煎3次,3次藥液合并
,文火濃縮后
,加冰糖
、蜂蜜適量
,制成膏劑即成。每日兩次
,每次20毫升,溫開水沖飲
,或調(diào)入稀粥中服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纱笱a氣血,適用于貧血
、白細(xì)胞減少癥等
。(胡獻(xiàn)國)
女人貧血該怎么補?
貧血的食補方根據(jù)統(tǒng)計
,亞洲女性罹患貧血的比例相當(dāng)高
,平均每四到五個女性中,就有一個是貧血患者
;若以年齡分布來看,二十至二十四歲之間
,罹患的比例約二成
,二十五歲至二十九歲之間有三成。造成女性比男性容易貧血的原因
,可以歸因於男性比女性循環(huán)血量多
、女性較男性更需要鐵質(zhì),特別是在生理期
、懷孕期
,一但鐵質(zhì)補充不夠,就很容易引起貧血
。在臨床上,貧血的表現(xiàn)為皮膚蒼白
、面色無華
、疲倦
、乏力
、頭暈、耳鳴
、記憶力衰退和思想不集中等。貧血在中醫(yī)的治療辨癥上多屬於「虛癥」
,其食物療養(yǎng)主要是以養(yǎng)心
、健脾
、補血為原則
,在中醫(yī)補法中,常以血肉有情之品來調(diào)養(yǎng)
,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有貧血困擾的人
,應(yīng)多攝取維生素C
,因為維生素C有助於鐵質(zhì)的吸收。血糯紅棗粥做法:將血糯米五十克
、紅棗十枚與適量的冰糖
,一起熬煮成粥即可。功用:補血
。桂圓蓮子湯做法:將桂圓二十個、蓮子五十個
,加適量清水
,煮至蓮子軟熟即可
。功用:健脾
、安神
、養(yǎng)血
。龍眼粥做法:龍眼肉十五克
、紅棗十枚、粳米五十克
,以起熬煮成粥。功用:養(yǎng)心健脾
,最適合貧血兼有失眠健忘者
。豬肝湯做法:豬乾洗凈
,切薄片
。滾水中放入姜絲、豬肝片
,稍滾一會兒,再加入蔥段
、酒
,以鹽調(diào)味后即可食用。功用:補血
。羊骨粥做法:先將新鮮羊骨捶碎,加水煎湯
,棄骨,以湯代水煮粥
。粥成加入蔥、姜
、鹽等調(diào)味后
,食用
。功用:對於貧血具有畏寒者有良效
。阿膠芝麻核桃羹做法:先將阿膠二百五十克烊化、芝麻二百五十克與核桃肉一百五十克共搗細(xì)末
,再加入桂圓肉五十克、適量冰糖
,一起隔水蒸二小時即可
。每次加熱吃食二匙。功用:本品有補腎安神益血的功效
。參棗湯材料:紅棗5枚
、人參片10克、冰糖1小塊功能:1.紅棗:味甘
、性溫、補中益氣
、治虛
、潤心肺、生津補血
、可養(yǎng)顏抗老化。2.人參:味甘
、性溫
、可大補元氣,氣旺則精氣神自然足
。作法:1.紅棗洗凈
,和人參片一起放在小鍋內(nèi)
,加水一杯
,小火燜煮1小時間。2.加入冰糖待溶化即可
。杞子南棗煲雞蛋材料:枸杞子20克、南棗10枚
、雞蛋2個
。作法:1.將枸杞子、南棗
、雞蛋加適量的水一起放在鍋中煮熟。2.蛋熟后去殼取蛋再同煮10分鐘
。功效:補虛勞
、益氣血
、健脾胃
。鯉魚補血湯材料:黑豆4兩
、生姜2片
、紅棗10粒
、鯉魚1條、陳皮一小塊
、胡椒粉適量。做法:1.鯉魚去鱗
、鰓
、鰭
、內(nèi)臟清洗乾凈
,加少油在鍋中,略煎至金黃色
。2.將黑上去瓤丹并清洗乾凈,放入鍋中
,不用放油
,炒至豆衣裂開
,再用清水洗乾凈
,備用。3.紅棗去核
,生姜去皮,陳皮洗乾凈
,備用
。4.水煮滾,先放入黑豆、紅棗
、陳皮
、生姜大火煮10分鐘,再轉(zhuǎn)文火煮一個半小時
,最后放入鯉魚,煮30分
。功效:滋陰補血
、益肝腎、明目安神
、健脾補氣
、利尿消腫。紅棗羊骨糯米粥材料:羊脛骨1~2根(豬骨也可)
、紅棗30枚、糯米一杯作法:1.將羊脛骨(或豬骨)敲碎
。2.紅棗去核
。3.將以上材料加入適量的水於鍋中熬煮
。功效:補脾益血
、滋腎健骨。女人貧血的經(jīng)典食療方貧血在祖國醫(yī)學(xué)屬“虛證”范疇
,虛證常見有血虛、氣虛
、陰虛
、陽虛等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颊呖筛鶕?jù)自己的病情,選擇適宜的食療方法進(jìn)行調(diào)治:1
、龍眼肉15克,紅棗3-5枚
,粳米100克
。同煮成粥
,熱溫服
。功效:養(yǎng)心補脾,滋補強壯
。 2、新鮮羊骨2斤(1000克)
,粳米200克
。羊骨洗凈捶碎,加水熬湯
,去渣后
,入粳米共煮成粥。食用時中適量調(diào)米溫服
,10-15天為一療程。功效:補腎壯骨
。3
、糙糯米100克,薏苡仁50克
,紅棗15枚。同煮成粥
。食用時加適量白糖
。功效:滋陰補血.4
、制首烏60克
,紅棗3-5枚,粳米100克
。先以制首烏煎取濃汁去渣,加入紅棗和粳米煮粥
,將成
,放入紅糖適量
,再煮一二沸即可
。熱溫服。首烏忌鐵器
,煎湯煮粥時需用少鍋或搪瓷鍋。功效:補肝益腎
,養(yǎng)血理虛
。 5、雞蛋2個
,取蛋黃打散,水煮開先加鹽少許
,入蛋黃煮熟,每日飲服2次。功效:補鐵
,適用于缺鐵性貧血
。6
、豬肝150克
,菠菜適量。豬肝洗凈切片與淀粉
、鹽、醬油
、味精適量調(diào)勻
,放入油鍋內(nèi)與焯過的菠菜炒熟,或用豬肝50克洗凈切片
,放入沸水中煮至近熟時,放入菠菜
,開鍋加入調(diào)米
,吃肝吃菜喝湯
。
貧血 有什么簡單易做的補血菜單
1)大棗粥:大棗10顆
,粳米100克,冰糖少許
。將粳米、紅棗淘洗干凈
。粳米
、紅棗放入鍋內(nèi),用武火燒沸后
,轉(zhuǎn)用文火燉至米爛成粥。將冰糖放入鍋內(nèi)
,加少許水
,熬成冰糖汁
,再倒入粥鍋內(nèi)
,攪拌均勻即成。每日早
、晚餐食用。(2)紅杞桂圓雞:①母雞一只,枸杞15克
,桂圓50克
,豬瘦肉100克
,小白菜心250克
,面粉150克,黃酒30克
,味精5克
,胡椒粉5克
,姜20克
,蔥白30克,鹽6至8克
。②雞宰殺后褪凈毛樁,除去內(nèi)臟
,斬去爪
,沖洗干凈
。枸杞子洗凈
。豬肉斬成茸。小白菜洗凈
,用沸水燙后切碎。面粉用水調(diào)和
,揉成包餃子的面團(tuán)
。蔥姜洗凈后,蔥少許切成細(xì)末
,其余切成段。姜切成大片
,碎塊搗成姜汁
。③將雞放入沸水中氽一下
,撈出
,用涼水沖洗后灑干水分,然后把枸杞
、桂圓肉
、姜片蔥段放入雞腹內(nèi),把雞放入搪瓷碗內(nèi)
,放清湯加胡椒粉
、黃酒
,用濕棉紙封嚴(yán)碗口,用武火上籠蒸約兩個小時
。④雞上籠一小時后
,可將豬肉茸加鹽
、胡椒粉
、黃酒、姜汁和少許清水?dāng)噭虺绅W
,再加小白菜和勻。面團(tuán)撅成20個小劑子
,搟皮后
,放肉餡
,包成小餃子
。待雞熟時,另用一鍋
,放清水,燒沸后
,放入餃子煮熟
。同時取出雞,揭去紙
,加味精調(diào)好味,將雞湯餃子盛入碗內(nèi)即成
。經(jīng)常食用補血滋養(yǎng)
。(3)棗菇蒸雞:凈雞肉150克
,紅棗20克
,香菇(水發(fā))20克,濕淀粉6克
、醬油
、鹽、味精
、料酒
、白糖
、蔥
、姜、麻油
、雞清湯各適量。將雞肉洗干凈
,切成1寸長
,2分厚的肉條;紅棗
、香菇冼凈后備用。將雞條
、香菇
、紅棗放入碗內(nèi)
,加入醬油
、鹽、白糖
、味精、蔥
、姜
、料酒、雞清湯和濕淀粉
,拌勻,上籠蒸(或隔水蒸)13分鐘
,蒸熟后取出
,用筷子撥開,攤?cè)肫奖P
,淋上麻油。(4)黃豆芽豬血湯:黃豆芽
、豬血各250克
,黃酒及調(diào)料各適量。將黃豆芽去根洗凈
;豬血劃成小方塊
,用清水漂凈備用。鍋內(nèi)加油少許燒熱
,爆香蒜茸
、蔥花、姜末
,下豬血并烹入黃酒,加水煮沸
,放入黃豆芽,煮熟
,再調(diào)入味精、精鹽即可
。適用于血虛頭暈及缺鐵性貧血
。(5)豬皮紅棗羹:豬皮500克,紅棗250克
,冰糖適量。將豬皮去毛
,洗凈
,切小塊
;大棗洗凈去核備用
。將豬皮塊與大棗置鐵鍋中,放入冰糖和清水
,旺火燒開后用文火燉成稠羹。 (6)桂髓鶉羹:鵪鶉肉90克
,豬脊髓30克
,桂圓肉60克,冰糖6克
,桂花3克,調(diào)料各適量
。將鵪鶉肉洗凈
,切成小塊,用開水氽透去腥味
。將豬脊髓洗凈后
,氽熟除去血筋,撈出盛入碗內(nèi)
,再添入清湯、鶉肉
、桂圓肉
、冰糖和少許料酒、蔥
、姜,上籠蒸爛
,盛放湯盆
,撒上桂花即可
。(7)當(dāng)歸米飯:大米適量
,豬肉200克,當(dāng)歸15克
,洋蔥、土豆
、胡蘿卜
、調(diào)味品各適量。將大米做成干飯
;將當(dāng)歸加水煎取藥汁約50毫升,連渣保留備用
。將豬肉炒熟
,放入洋蔥片、土豆絲
、胡蘿卜片及調(diào)味品,翻炒數(shù)下后連渣倒入當(dāng)歸汁
,放入鹽
、醬油
、胡椒粉等調(diào)味
,煮熟后即可與米飯一同食用
。(8)生炒糯米飯:糯米250克,赤豆
、紅棗、龍眼肉各25克
,白糖150克
,熟豬油50克
。糯米淘凈濾干水
,等豬油燒至四成熱時,倒入翻炒
,再入赤豆、紅棗
、龍眼肉
、白糖拌勻,加適量水
,武火煮沸
,再翻炒至水干
,最后用筷子在飯上戳幾個小洞改文火燜20~30分鐘。(9)豬血粥:豬血100克
,鮮菠菜適量,粳米100克
,鹽
、味精、蔥
、姜適量。先將豬血放沸水中稍煮
,然后撈出切成小塊
,再將菠菜洗凈,放入沸水中
,略燙數(shù)分鐘
,撈出后切細(xì),同豬血塊
、粳米煮粥
,粥熟后放入調(diào)味品即可。(10)大棗阿膠粥:阿膠15克
,糯米100克
,大棗10枚。將阿膠搗碎
,大棗去核與糯米煮粥
,候熟入阿膠,稍煮
,攪令烊化即成。每日早
、晚餐溫?zé)岱场?/p>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99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