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健康生活 >> 運動健身 >> 傳統(tǒng)武術(shù)

      武術(shù)流派之健身氣功·大舞習慣性錯誤及糾正方法

      佚名 2024-12-02 15:16:38

      預備勢


      1

      、兩腳并攏不齊,成八字腳
      。糾正方法
      ,兩腳并攏
      ,腳尖向前
      ,兩腳內(nèi)側(cè)完全靠攏
      ,兩腿自然直立

      2

      、手臂上抱至頭正上方
      ,挺腹塌腰,身體后仰
      。規(guī)范要求兩臂舉至額部前上方約30°
      。糾正方法,兩臂外弧線上舉時
      ,目視正前
      ,余光看手,隨手上舉
      ,撅頦抬頭
      ,身體保持正直不后仰

      3、兩臂上舉時

      ,肘部伸直
      ,兩手臂夾角過大或過小。糾正方法
      ,兩手臂按外弧線上舉
      ,出手方向為肩上外45°,手到位時
      ,肘部彎屈使兩臂構(gòu)成一個圓圈的下半弧

      4、屈膝按掌時

      ,翹臀跪膝
      ,身體前傾。糾正方法
      ,兩掌從胸前下按時,屈膝后坐
      ,保持上身中正
      ,背有靠意,目視前下方
      ,膝蓋并齊
      ,不超過腳尖。

      昂首勢


      1

      、側(cè)開步過小
      ,屈蹲不適。糾正方法
      ,左腳向左開步要寬于肩
      ,兩腳內(nèi)側(cè)距離,約等于自己兩腳長

      2

      、昂首時,只昂首不翹尾
      ,身體后仰
      ,脊柱不成反弓形。糾正方法
      ,下蹲昂首時
      ,頭尾肩胛均向神道穴擠壓,使神道穴成為橫豎兩張弓的交點

      3

      、昂首時
      ,兩掌過頭,指尖斜向側(cè)后方
      。糾正方法
      ,昂首翹尾,兩肩夾脊時
      ,屈肘下落大小臂夾角約大于等于90°
      ,壓腕使掌心向上,掌根與耳同高
      ,指尖向兩側(cè)成一直線

      4、收腳并步兩臂上抱時

      ,直臂直肘
      。糾正方法,收腳并步兩臂上抱時
      ,要保持兩臂微屈肘成弧形
      ,中指尖在頭上時,相距約10厘米
      ,兩臂成圓環(huán)形

      開胯勢


      1、開胯時

      ,兩臂撐開的弧度不同
      ,上臂肘過屈,下臂肘過直
      。糾正方法
      ,兩臂向上下兩側(cè)撐開時,兩臂彎屈弧度要相同
      ,下方手掌同肩高
      ,掌指向側(cè)上方約45°,上方手腕同頭高
      ,掌指向正上方約90°
      ,掌心向玉枕穴。

      2

      、擺臂開胯不充分
      ,兩膝夾角約45°。糾正方法
      ,以左勢為例
      ,右丁步屈膝下蹲約45°,左膝向正前
      ,臀向左擺
      ,同時以右腳掌為支點
      ,腳尖向右輾轉(zhuǎn),帶動右膝外開
      ,使兩膝夾角約90°
      ,牽引右胯外開左髖外頂。

      3

      、開胯撐臂時
      ,身體前傾,低頭側(cè)轉(zhuǎn)
      。糾正方法
      ,從上一動丁步落手開始,身體中正
      ,直腰頂懸
      。開胯撐臂轉(zhuǎn)頭時,保持上身中正
      ,頭要水平側(cè)轉(zhuǎn)
      ,轉(zhuǎn)頭不轉(zhuǎn)肩,目視同側(cè)手指尖

      抻腰勢


      1

      、低頭向前俯身兩臂內(nèi)側(cè)帖耳時,手臂向上抬起與耳相帖
      。糾正方法,先抬頭目視兩掌向前上方約30°伸出
      ,兩臂伸直后
      ,保持兩臂前傾角度不變,收頦低頭向前俯身至兩臂內(nèi)側(cè)帖耳
      ,使手臂
      、軀干、后腿成30°斜直線

      2

      、提跟抻腰時,后腳腳尖點地
      ,前腿膝關節(jié)伸直
      。糾正方法,后腳提跟時
      ,腳趾抓地
      ,腳掌不離地,前腿膝關節(jié)微屈
      。兩手上抻
      ,后腳掌下蹬
      ,中間腰部放松,上下對拉拔長
      ,把腰抻細
      。此時,后小腿肌肉繃緊為正確
      ,放松為錯誤

      3、后坐俯身翹臀時

      ,合掌位置過高
      。糾正方法,后坐俯身翹臀時
      ,上體和掌指都向前傾斜約30°
      ,掌根與膻中穴的聯(lián)線與前傾的身體垂直,掌根橈側(cè)與膻中穴約15厘米

      4

      、左勢換右勢時,身體前傾沒有站直
      。糾正方法
      ,左勢完成后,先起身完全直立后
      ,再左腳內(nèi)扣135°
      ,右腳外展135°,同時轉(zhuǎn)身180°接做右勢動作

      震體勢


      1

      、兩拳收于腹前時,沒有做出拳面
      、拳背相對的動作
      。糾正方法,兩手握固收于肚臍兩側(cè)時
      ,要屈腕才能使拳面相對
      ;屈腕兩臂內(nèi)旋才能使拳背相對;屈腕舉拳才能使兩拳在頭上時拳面相對
      。屈腕內(nèi)旋上舉
      ,小臂和腕部才會有強烈刺激的感覺。

      2

      、兩拳從腹前到頭上走的是直線
      。糾正方法,兩拳從肚臍兩側(cè)到頭上方要走上下窄,中間寬的兩條弧線
      。拳在肚臍兩側(cè)時
      ,拳面拳背相距約5厘米,兩拳提至耳門兩側(cè)時
      ,兩拳距離比頭稍寬
      ,上舉至頭頂時,拳面距離約10厘米

      3

      、提膝不過水平,腳趾不上翹
      ,站立不穩(wěn)
      。糾正方法,重心完全移到支承腿后再舉拳提膝
      ,膝蓋要高于水平
      ,胯內(nèi)合收緊,小腿自然下垂
      ,腳趾上翹

      4、兩手從體側(cè)加力下落擊打腿側(cè)

      ,前方提起的腿加力下蹬
      ,落腳點未擺至支撐腳內(nèi)側(cè)垂線向后15°。糾正方法
      ,兩拳在側(cè)平舉時變掌內(nèi)旋
      ,掌心向后,兩臂放松
      ,隨手臂的自重
      ,自由落體,用合谷穴輕擊大腿膽經(jīng)
      ,同時放松提起的腿,勾腳自由落體下落
      ,順勢后擺約15°
      ,腳不沾地,腳回擺垂直后
      ,再側(cè)開步站立

      揉脊勢


      1、身體側(cè)屈時

      ,下方肩向后移
      ,成側(cè)俯身。糾正方法
      ,身體側(cè)屈時
      ,下方肩微向前用力
      ,保持胸部向正前方。

      2

      、身體側(cè)屈時
      ,上手掌心斜向前方,手臂與垂線未成45°
      。糾正方法
      ,身體側(cè)屈時,一要下方肩微向前用力
      ,保持胸向正前方
      ;二要在轉(zhuǎn)頭目視側(cè)下方時,上臂微屈落于腦后
      ,同時手臂充分內(nèi)旋
      ,就可使掌心向上,使手臂與垂線成45°

      3

      、身體側(cè)屈時,側(cè)屈方向的腿外展不充分
      。糾正方法
      ,身體向右側(cè)屈時,左腿向正前方屈膝
      ,右腳以腳掌為軸
      ,腳尖主動向右側(cè)輾轉(zhuǎn),帶動右腿充分外展約90°

      擺臀勢


      1

      、屈膝下按時,直接向前俯身
      ,沒有脊柱卷屈
      。糾正方法,接揉脊勢末勢
      ,兩掌從腹前由按掌慢慢變?yōu)椴逭?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下插至兩膝之間,同時從頸椎開始
      ,胸椎
      、腰椎、骶椎由上至下逐節(jié)向前卷屈
      。起身時
      ,從骶椎開始,由下至上把脊椎逐節(jié)豎直立正。

      2

      、擺臀時
      ,移動重心,膝關節(jié)隨之擺動
      。不論是左右擺臀還是劃平圓擺臀
      ,重心都不應移動。糾正方法
      ,從揉脊勢末勢開步
      ,兩腳就要比肩捎寬,平行站立
      。屈膝合掌后
      ,保持膝與腳尖上下相對,方向不變
      。不論是做側(cè)擺臀還是劃平圈擺臀
      ,膝以下不動,腰
      、臀隨尾閭擺動

      3、左右擺臀推掌時

      ,掌根分開
      ,掌指向前傾斜。糾正方法
      ,兩手合掌胸前
      ,掌根與膻中穴同高,距胸約10厘米
      ,小臂約水平
      ,掌根合緊掌指向上。隨擺臀左右推掌時
      ,掌根運行路線為在膻中穴前水平面上的半圓弧線
      。只要掌根不開,掌指不向前傾
      ,兩掌可盡力劃弧側(cè)前推

      4、尾閭劃平圓擺臀時

      ,掌指向前傾斜角度過大
      ,掌根移動
      。糾正方法
      ,尾閭劃平圓擺臀時,掌指隨之擺動要注意四點:一是掌根位于膻中穴前10厘米,是立腕擺轉(zhuǎn)的軸不能移動
      。二是指尖向四面八方傾斜劃圈時
      ,傾斜的角度約45°,不可過大
      ,特別是向前傾斜時
      ,最易過大。三是兩掌相合兩小臂約成一條直線
      ,隨指尖傾斜擺時
      ,保持直線不變。四是掌指與尾椎的擺動方向要一致

      摩肋勢


      1

      、俯身摸腳尖時,低頭看腳
      ,后手上舉不充分
      。糾正方法,俯身摸腳尖時
      ,要努力抬頭往前下方看
      ,以脊柱為軸,前手肩向下
      ,后手肩向上
      ,后手充分后上擺,掌心向上

      2

      、退步摩肋時,前手平拉收至腋下
      ,動作不協(xié)調(diào)
      。糾正方法,可先練習兩手摩肋的分解動作
      。兩腳側(cè)開半步
      ,兩膝微屈,兩手均扶于髖兩側(cè)
      。兩膝伸直
      ,身體右轉(zhuǎn),左手前擺至正前方與膻中穴同高
      ,掌心向下
      ,同時右手沿右側(cè)摩肋上提至右腋下。微屈膝
      ,身體轉(zhuǎn)正
      ,左手下落收至左髖側(cè)
      ,同時右手從右腋向下摩肋至右髖側(cè)。兩膝伸直
      ,身體左轉(zhuǎn)
      ,再做另一側(cè)動作。分解動作熟練協(xié)調(diào)后
      ,再加退步動作

      3、退步時重心起伏過大

      。糾正方法
      ,退步時,保持兩膝微屈
      ,避免兩膝完全伸直
      ,重心起伏過大。

      4

      、退步摩肋時
      ,左右轉(zhuǎn)肩不充分。糾正方法
      ,隨著退步摩肋
      ,要以脊柱為軸,兩肩前后擺轉(zhuǎn)
      ,使前手
      、兩肩、后肘
      ,擺成前后一條直線

      飛身勢


      1、展翅擺臂時

      ,以肩為軸
      ,直臂擺動,身體僵硬
      ,沒有彈性
      。糾正方法,擺臂時
      ,肩肘腕放松
      ,肘關節(jié)微屈,以腰帶肩
      ,以肩帶臂
      ,以臂帶掌,像鳥翅一樣上下前后擺動
      。脊柱放松
      ,隨兩臂擺動
      ,前后小幅度蠕動。

      2

      、兩臂向下、向前方擺動有余
      ,向后
      、向上方擺動不足。糾正方法
      ,不論進步退步
      ,兩臂上下前后擺動幅度都以側(cè)平舉水平線為準,擺動45°為限
      。向后
      、向上擺動要充分,向前
      、向下擺動不要過分
      ,不要超過45°。

      3

      、并步旋臂轉(zhuǎn)身不充分
      ,前方手臂肘部過低,兩膝未微屈
      。糾正方法
      ,并步旋臂向右轉(zhuǎn)身時,兩膝要微屈
      ,左臂擺在前上45°方向
      ,外旋上舉,指尖向前上方
      ,掌心向左
      ,左肘要高于肩,使大小臂夾角約120°
      。同時右臂擺在后下45°方向
      ,手臂內(nèi)旋,指尖向后下方
      ,掌心向后
      ,頭向右后平轉(zhuǎn),目視后左下方

      收勢

      1

      、兩臂向上環(huán)抱時,兩臂過直
      ,帶動兩肩上抬
      ,胸廓上提
      。糾正方法,兩臂上抱時
      ,松腰沉肩
      ,肘部微屈,手臂環(huán)形上抱
      ,兩手在頭上指尖相對
      ,相距約10厘米,掌心向下
      ,手臂成圓形

      2、兩掌下按至與膈肌同高時

      ,未轉(zhuǎn)掌心向內(nèi)
      。糾正方法,兩掌體前下按至與膈肌同高時
      ,轉(zhuǎn)掌心向內(nèi)
      ,繼續(xù)下落至掌心對下丹田時,稍停調(diào)息
      ,再落手垂臂于腿外側(cè)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chuantongwushu/668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文章
      站樁之訣要
      站樁,是你的心神在不斷澄清
      ,亦是生命之根不斷深固的過程
      ,不單是把身體站成木樁一樣了事。站樁時
      ,若能心如止水愈澄愈靜
      ,神如朗月愈清愈明,則自然精化氣
      、氣化神
      、神還虛
      ,由此涵養(yǎng)性根、堅固命本
      ,方為長生久視之道
      。站樁的價值不可估量,于性命雙修而言
      ,其意義一在固本
      ,二在洗髓,三在陽生
      。從固本的角度講,訣曰:
      2024-06-03
      站樁之訣要
      站樁真?zhèn)饕痪湓?/div>
      站樁是練習內(nèi)功的好方法
      ,可以充分挖掘人體潛在的生命原動力
      ,增強內(nèi)勁。內(nèi)功是外功的基礎和源泉
      ,內(nèi)功過人
      ,外功即可如虎添翼。因此
      ,掌握站樁要訣
      、提高站樁質(zhì)量,十分重要
      。站樁的地點:隨時隨地可以進行
      ,沒有局限。不管你在哪里
      ,隨時可以進行
      ,不需要占多大的地方,不用做什么準備
      ,也不需要什么工具
      。不過最好選擇有山
      2024-06-03
      站樁真?zhèn)饕痪湓? onerror=
      站樁可祛病消災,此生無癌
      01站樁:中醫(yī)與防治癌的關系01中醫(yī)論癌癥起因2200年前的《黃帝內(nèi)經(jīng)》中
      ,就有大量的關于各種癌癥的病因病理和治則治法的描述。在中醫(yī)幾千年的實踐中
      ,把各種癌癥的病因歸結(jié)為:人的機體長期陰陽失調(diào)
      、臟腑功能失衡,以致氣滯血瘀
      、聚痰蘊毒
      一種快速補充氣血的古老方法:站樁
      入靜有七個層次,大部分人只能達到第三層次!
      入靜謂靜坐屏除雜念,人只有先能靜下來,才能定下去.1
      、為什么要入靜
      ?答:回歸天真。2
      、為什么能入靜
      ?答:天真本清靜。清靜經(jīng)云:人能常清靜
      ,天地悉皆歸
      。有云: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
      ;人心好靜
      ,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
      ,而心自靜
      ,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