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士聞道章第四十一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士志於道者也,上士聞道,真積力久,至誠不息。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中士則有疑心焉。疑心生則用志分,其於道也,一出焉,一入焉。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下士則信不足,以守智不足與明也,故笑。夫道無形色聲味之可得,則其去耳目鼻口之所嗜也遠(yuǎn)矣。莊子曰大聲不入於俚耳,高言不止於眾人之心。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
若日月之光,照臨下土者,明也。豐智原而不示,襲其光而不耀,故若昧。
夷道若颣,
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
進道若退。
顏淵以退為進,莊子以謂坐忘。
上德若谷,
虛而能應(yīng),應(yīng)而不竭,虛而能受,受而不藏,經(jīng)曰為天下谷,常德乃足。
大白若辱,
滌除玄覽,不睹一疵,大白也。處眾人之所惡,故若辱。
廣德若不足,
德無不容,而不自以為有余,故若不足。秋水時至,河伯自喜,所以見笑於大方之家。
建德若偷,
圣人躊躇以興事,以每成功。
質(zhì)真若渝。
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日白乎?涅而不緇。
大方無隅,
大方者,無方之方也。方而不割,故無隅。
大器晚成,
大器者,不器之器也。不益生,不助長,故晚成。
大音希聲,
動於無方,而感之斯應(yīng),故希聲。
大象無形。
托於窈冥,而視之不得見,故無形。
道隱無名,夫惟道,善貸且成。
自明道至於大象,皆道也。道之妙不可以智索,不可以形求,可謂隱矣。欲明之而不可得也,圣人得也道,故予而不費,應(yīng)而不匱,曲成萬物,未嘗擅而有之,亦且而已。道之體,隱乎無名而用,乃善貸且成,故勤而行之,則造乎不形,而止乎無所化。其余事猶足為帝王之功,傳曰:學(xué)始乎為士,終乎為圣。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odejingzhujie/59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jīng)四十
下一篇: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jīng)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