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xué)文化 >> 道德經(jīng)注解

      南懷瑾《老子他說》第七十三章(2)

      德玄 2024-12-14 20:10:48

      如何做到不爭

      、不言
      、不召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這個“天”不是科學(xué)上天體之天
      ,也不是宗教上的天
      ,這個“天”在儒道二家是形而上的一個代名詞,一個代號
      。在印度也可以叫它“如來”
      ,反正就是這么一個東西。這個東西生長萬物,不與萬物爭
      ,但是宇宙萬有
      ,在它的手心里翻不過去?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疤熘?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不爭而善勝”,永遠(yuǎn)不跟人爭
      ,可是人最后都是向它投降
      。形而上本體的功能,就有這樣的厲害
      !萬有最后還歸于無
      ,歸到他那里,這就是“不爭而善勝”
      。所以
      老子一路說下來,叫我們效法上天無為之治
      ,無為之道
      ,才能做到不爭之勝。假使做生意
      ,能夠做到不爭
      ,就可能大發(fā)財,坐在家里日進(jìn)萬金
      ,那是第一等生意
      。可是誰有這個本事
      、這個智慧
      ?普通人一生都在爭,所以“不爭而善勝”是第一等


      “不言而善應(yīng)”

      ,形而上的天道無形象,無聲音
      ,也不講話
      。有些宗教人說,昨天自己靈感來了
      ,是上帝對我說的
      ;有些人打坐,聽到菩薩對他講話
      。如果這樣的話
      ,你要擔(dān)心患了精神分裂癥
      ,因為這只是魔道而已。真正的天道是無言無聲
      ,也就是《中庸》上最后告訴我們的一句:“上天之宰無聲無臭
      。”照佛法來講
      ,這是究竟本空
      ,涅槃清凈,圓滿清凈
      ,所以叫做無爭
      。雖然無言,但“不言而善應(yīng)”
      ,是有感應(yīng)的
      。孔子在《易經(jīng)系傳》上經(jīng)就講到“寂然不動
      ,感而遂通”
      ,就是形容這個道理。這也就是“道”
      、“佛”的境界,是清凈空寂
      ,如如不動的
      。“感而遂通”這句話是說只要你一動
      ,他那邊就有感應(yīng)
      ,一種力量的作用就出來了。


      “不召而自來”

      ,人生的禍福善惡因果之間
      ,沒有另外一個做主的,就是所謂的“無主宰”
      。我們中國道家的《太上感應(yīng)篇》
      ,等于是國民道德須知,也是中國古代闡述人倫道德的一本書
      ,成為中華民族人人須知的手冊
      ,至少百年來是如此。其中有一句重要的話
      ,“禍福無門
      ,惟人自召”,禍與福是沒有主宰的
      ,也不是神祇
      。不是說吃了供養(yǎng)的豬頭地就保佑你
      ,沒有供養(yǎng)的話,鬼就找你
      ,那是空話
      。“禍福無門”
      ,鬼神也做不了你的主
      ,上帝菩薩都做不了你的主,只有人自己的心念
      ,所謂“惟人自召”
      ,是你自己召的。所以我們?nèi)松磺械脑庥?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yán)格地反省下來
      ,痛苦、幸福
      、煩惱等等
      ,都是自己召來的。天道就是這樣一個東西

       

      1358.jpg

      一切都是自己的作為


      “繟然而善謀”

      ,“繟”是像網(wǎng)一樣的散開,如《華嚴(yán)經(jīng)》所說帝網(wǎng)重重
      ,在中國古文中就一個“繟”字
      。天道就像一張網(wǎng)一樣,無所不在
      ,可是看不見
      ,“而善謀”,意思是有其智慧
      。真智慧無主宰
      ,但又不是自然,不是物理的自然
      。中國的成語中
      ,經(jīng)常可以看到這兩句話:“天網(wǎng)恢恢
      ,疏而不漏
      。”上天有一個東西
      ,無主宰
      ,但是也非偶然。這個天
      。天網(wǎng)
      ,叫它神也可以
      ,菩薩也可以,佛也可以
      ,甚至叫它鬼也無妨
      ;它不會與你計較這些名詞,因為“天網(wǎng)恢恢”
      ,胸襟廣大


      講到宗教哲學(xué),往往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宗教是講是非善惡的
      ;但是有人一輩子是好人做好事,卻遭遇的打擊最多
      ,痛苦也最大
      ,連寫《史記》的司馬遷也曾有如此的懷疑。司馬遷為了替李陵說公道話
      ,反而受了重刑
      ,痛苦一生。他在《伯夷叔齊列傳》上說
      ,所謂天道是真的嗎
      ?假的嗎?我就不清楚了
      。社會上有許多好人一輩子痛苦
      ,而那些壞蛋的生活卻舒服得很,樣樣好
      ,人越壞生活越好。


      對于宗教幾乎所有人都提出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也確實很難解答
      。不過《金剛經(jīng)》中曾解答說,假如這個人一生都做壞事
      ,而一生還過得那么好
      ,是因為前生福報尚未享完,前生的利息尚未用完
      ;等到利息都使用光了
      ,本錢也收回了,下一生就受惡報
      。不過
      ,下一生又看不見!那很簡單
      ,一個人前生欠的賬沒有還完
      ,所以今生倒霉受苦
      ,先把賬償還,下一生就好了


      或有人說

      ,這只能聽聽而已,前生及來生也都看不見嘛
      !關(guān)于這個疑問
      ,只要從現(xiàn)實這一生去研究就會明白,“禍福無門
      ,惟人自召”
      。老子剛才講,“此兩者或利或喜”
      ,很難定論
      ,因為自己嚴(yán)格反省下來,就會發(fā)現(xiàn)遭到最大的打擊就是最大的福報
      ,如果沒有招到最大的打擊的話
      ,大概命也不保了。當(dāng)然人活著并不一定就是好?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活得太長久也很難過,雖然一般人認(rèn)為長壽也是福氣


      由這許多道理看來

      ,才會懂得老子這里所說的“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的意義
      。它沒有道理
      ,沒有主宰,沒有標(biāo)準(zhǔn)
      ,可是又有一個大原則
      ,一個標(biāo)準(zhǔn);這個道理
      ,在任何宗教哲學(xué)上都是最深刻的一個道理
      。簡單一句話說明,就是因果律
      ,自己造的因
      ,自己自然得這個果,誰都逃脫不了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odejingzhujie/72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李西月《道德經(jīng)注釋》五十二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 天下有始
      ,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
      ,復(fù)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
      ,閉其門,終身不勤
      。開復(fù)歸其明
      ,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 金丹一物
      ,豈有它哉?只是先天一元真氣
      ,古人喻為真鉛
      、為金花、為白雪
      、為白虎初弦之氣——種種喻名
      ,總不外乾坤交媾之后,乾失一陽而落于坤宮
      ,坤得此
      2024-11-14
      李西月《道德經(jīng)注釋》五十二
      陳致虛《道德經(jīng)轉(zhuǎn)語》四十八
      為學(xué)日益章第四十八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
      ,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有為之道須落著
      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八十
      、八十一
      【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遠(yuǎn)徙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雖有甲兵
      ,無所陳之。使民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
      。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
      ,樂其俗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民至老死
      ,不相往來。小國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重復(fù)。愛生安土
      。雖有舟輿
      ,無所乘之;不遷
      。雖有甲兵
      ,無所陳
      2024-12-20
      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八十、八十一
      朱元璋《御解道德真經(jīng)》七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
      。天地不自生者
      ,人本不知,天地自生不生
      ,但見風(fēng)雨霜露益於世人
      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十五
      【第十五章】古之善為士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
      ,故強(qiáng)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
      ,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
      ;渙兮若冰之將釋
      ,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濁
      。 孰能濁以澄?靜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
      ?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
      ,故能敝而新成。古之善為士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識。夫惟不識
      ,故強(qiáng)為之容
      2024-12-18
      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十五
      張其成《道德經(jīng)》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
      ,谷得一以盈
      ,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其致之也
      ,謂天無以清,將恐裂
      ;地?zé)o以寧
      ,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貞,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是以侯王自稱孤
      、寡、不穀
      李榮《道德真經(jīng)注》二十三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
      。故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
      ?天地。天地尚不能久
      ,而況于人乎
      ?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