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樣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我經(jīng)常講 日本有一個大將軍名叫黑田孝高,他說水有五條法則:第一 水被老子稱為“上善” “居善地”,是從選擇居地方面說的,水總是往低處流,選擇低下的地方 “心善淵” “與善仁”,是從與人交往、待人接物方面說的,水具有女性的仁愛、慈悲的特性。 “言善信”,是從言語上說的,言語的“善”表現(xiàn)為誠信,聲大水大。水怎么會言語呢?它的波濤、涌動,都是語言。你聽到水轟隆隆的聲音時,就是發(fā)大水。當然水是無法言語的,準確地說水的言語是常人聽不懂的,所以這里有擬人化的意味,后面三個“善”都是擬人的說法。 “政善治”,是從行政治理方面說的,“治”字說得太好了,中國人說“治理“西方人說“管理”、一字之差,卻反映了中西方管理的不同。“治”字從水,“管字從竹。說明中國人重視水性管理——柔性管理,西方人重視剛性管理 “事善能”是從為人處世方面說的,水善于發(fā)揮才能,善于發(fā)揮效能。 “動善時”是從行動、行為方面說的,水善于把握時機。你看水漲水消、潮起潮落,都是應(yīng)不同季節(jié)、不同時令面行動的,不會違背時令。這也體現(xiàn)了中國人重視時間超過重視空間的價值取向。 萬物有靈,水是有靈性的。日本的江本勝博士對水作了十多年的研究,解開了這一秘密。江本勝博士從1994年起就開始做水結(jié)晶的實驗,以高速攝影技術(shù)來觀察水結(jié)晶在不同場合下的變化。當他播放莫扎特與貝多芬的名曲時,在顯微鏡下,他看到水的變化。原來水竟然能夠欣賞音樂!經(jīng)過不斷地實驗,發(fā)現(xiàn)原來水不僅能聽、能看,而且還有喜怒哀樂等感情。他們新近發(fā)表了實驗結(jié)果《水知道答案》一書,其中的122張照片展示了鮮為人知的水結(jié)晶形態(tài),從照片上的圖案看,那些帶有“善良 其實 “夫唯不爭,故無尤 做企業(yè)不僅要追求現(xiàn)代化管理 《老子》一直在強調(diào) 《老子》說“道”是很樸實,很實在的 第一 第二,水是往低處流的 第三 第四 第五,水是最善于變化的。水的變化是所有事物當中最多的,水有三種形態(tài),它可以是液體,可以是氣體,也可以是固體。一個東西在自然環(huán)境中可以同時變出三態(tài),只有水,找不出第二個來。能有這么大變化,說明它能夠隨機應(yīng)變?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第六,水又是永恒不變的。無論是氣體、液體還是固體,都是由水分子構(gòu)成,它是永遠不會變的,也就說它具有原則性。這個原則是永遠不變的,形式再怎么變,本質(zhì)永遠不變,萬變不離其宗,水分子永遠不變。 第七,水能夠養(yǎng)育萬物。水無私地滋潤萬物,萬物離開了水的滋潤就無法成長。水是所有生物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條件?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第八,水是不爭的。水能夠養(yǎng)育萬物,它的功勞最大,但是它卻不與萬物相爭,體現(xiàn)了水的奉獻精神、犧牲精神,也表現(xiàn)了謙虛 第九 第十,水的力量是最強大的。水滴石穿,水可以把石頭給滴穿,而石頭不可能把水斬斷。如果用石頭斬水,或者用一把刀,一下子斬下去,水好像斷了,但你把刀抽回來,水又合起來了,這就叫“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這就是以柔克剛。水的力量是以柔克剛,而不是以剛克剛。再看水發(fā)怒的時候,叫“洪水猛獸”,什么東西都抵擋不住。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odejingzhujie/74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張其成《道德經(jīng)》第七章
下一篇:
張其成《道德經(jīng)》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