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文化 >> 道德經注解

    張其成《道德經》第十七章

    德玄 2024-12-23 20:22:59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
    ,親而譽之
    。其次
    ,畏之。其次
    ,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最好的統(tǒng)治者

    ,人們不知道有他的存在;其次一等
    ,人民親近并贊美他
    ;再次一等
    ,人民害怕他
    ;最次一等,人民輕侮他。統(tǒng)治者如果誠信不足
    ,那人民就不會信任他
    。統(tǒng)治者應該悠閑自如,不隨意發(fā)號施令
    。這樣事業(yè)成功
    、事情順遂了,百姓們都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啊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img src="/static/upload/image/20241223/1734956620149707.jpg" title="1734956620149707.jpg" alt="0196.jpg"/>

     老子給統(tǒng)治者也是給我們做領導的劃分了四個層次,最高層次叫“太上”

    ,是老百姓不知道有這個領導
    。這是領導的最高境界?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独献印肥菍懡o帝王看的
    ,是寫給最高領導看的。管理企業(yè)的企業(yè)家當然不是帝王
    ,但他們是一個企業(yè)的最高領導
    ,所以也是可以從中借鑒的。如果問一個企業(yè)的員工
    ,你們的老板是誰
    ?老總是誰?如果他們回答:“不知道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蹦蔷鸵策@個企業(yè)的管理者了,因為他已經是“太上”了
    ,已經到達最高境界了

            第一等,最高境界

    ,“不知有之”
    ,不知道有這個領導,這才是最高明的領導
    。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說不是你這個人在管理,而是自然之“道”在管理
    ,是你的文化
    、你的思想在管理。所以員工就不知道有你這個領導
    ,只知道有你那些符合自然之道的思想
    。這多厲害!這說明肯定不是你親手在管理,而是無為而治
    ,是在按自然法則管理
    ,按人的本性來管理。人的本性是不想被約束的
    ,是自由的
    ,是公平的,是快樂的
    。按照儒家來說
    ,還要加一條,是仁愛善良的
    。按人的本性來管理
    ,就是讓你所有的員工都回歸本性。

              我經常和我們的企業(yè)家開玩笑說:“你的任務就是和我到山上喝茶去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比绻愕膯T工能在離開你的時候,仍然在快樂地
    、自覺地工作
    ,仍然充分地發(fā)揮著自己的潛能、潛力
    ,那才是真正的“不知有之”
    ,真正的無為而治,是真正的自然無為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白匀弧辈皇侵复笞匀唬潜救坏囊馑?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自然就是本然
    、本來的樣子。無為而治就是按照事物的本質
    、按照人的本性進行管理

             第二等,“親而譽之”

    ,下面的員工都親近你
    ,并且贊美你,這只能算是第二等
    。在我們平?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磥磉@應該是第一等的,大家

    都親近你

    ,都贊美你
    ,都說你好
    ,那還不是第一等嗎?老子卻說:“不是
    !這是第二

    等?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币驗槟氵€不是無為而治,還是有為而治,因為大家都還知道你啊

           第三等,“畏之”

    ,所有的員工都怕你
    。我在一次講課中,遇到了一位老板

    五十來歲了

    ,他的管理方式特別嚴格,他一到廁所里去檢查
    ,就往邊邊角角的地方一摸
    ,一看臟的,馬上進行處罰
    。制度化的管理做得非常好
    ,所以他們那個企業(yè)管理得井井有條?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墒瞧髽I(yè)的員工都怕他
    。這樣的領導在老子看來屬于第三等。

            往下數(shù)就是第四等了

    ,叫“侮之”
    ,大家都侮辱你,都罵你
    ,不用說
    ,這樣的領導肯定是最差勁的,最不成功的

             “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薄靶挪蛔阊伞敝髡Z是君主
    ,是統(tǒng)治者,“有不信焉”主語是老百姓
    。試想一下
    ,一個統(tǒng)治者如果自己都不誠信、不守信
    ,那么下面的人怎么能夠相信他呢
    ?同樣
    ,老板如果不誠信、不守信
    ,你的員工當然就不相信你了

             “悠兮其貴言?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薄坝瀑狻笔轻槍π那槎?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貴言”是針對言語而言?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坝啤笔怯崎e的樣子
    ,領導者的“悠兮”很重要,悠哉游哉
    ,就是莊子所說的“逍遙”
    ,這肯定是所有領導者都想追求的人生境界?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墒菍ο喈敹嗟念I導來說
    ,這卻成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如果你無為而治了
    ,你就可以“悠兮”了
    。你“悠兮”了,老百姓才可以“悠兮”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百F言”就是把語言看得很珍貴,少說話
    ,少發(fā)號施令
    。老子一直主張“貴言”,“塞其兌
    ,閉其門”
    ,“知者不言”?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百F言”是無為的表現(xiàn)之一

            “悠兮”加“貴言”,就可以“功成事遂”?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肮Τ墒滤臁笔嵌鄬用娴?國家成功了

    ,企業(yè)成功了,每一個人都成功了
    ,這是領導的功勞嗎
    ?“百姓皆謂我自然?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崩习傩斩颊f:“不是
    ,這是我自然而然的結果
    ,我是按照自然之道來做的,不是什么領導管理成這樣的
    ,我們不知道還有一個領導啊
    。”這樣就太成功了
    。老子的“悠兮貴言”
    、“無為而治”的思想,已經被我們很多成功的企業(yè)家所關注、所信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odejingzhujie/75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司馬光《道德真經論》八十、八十一
    【第八十章】小國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
    ,無所乘之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
    ,安其居
    ,樂其俗。鄰國相望
    ,雞犬之聲相聞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小國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重復
    。愛生安土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朱元璋《御解道德真經》七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
    。天地不自生者
    ,人本不知,天地自生不生
    ,但見風雨霜露益於世人
    司馬光《道德真經論》十五
    【第十五章】古之善為士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
    ,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
    ,敦兮其若樸
    ,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
    。 孰能濁以澄
    ?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
    ?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
    ,故能敝而新成
    張其成《道德經》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寧
    ,神得一以靈
    ,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
    ,將恐裂
    ;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貞,將恐蹶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是以侯王自稱孤、寡
    、不穀
    。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
    ?故至譽無譽
    2024-12-23
    張其成《道德經》第三十九章
    李榮《道德真經注》二十三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
    ,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
    ,而況于人乎?故從事于道者
    ,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失者
    ,同于失。同于道者
    ,道亦樂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
    ;同于失者
    ,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希言自然。希,少也
    。多言數(shù)窮
    ,少言合道,故曰自然
    。道則非無非有
    2024-12-27
    李榮《道德真經注》二十三
    李西月《道德經注釋》四十一
    第四十一章大器晚成 上士聞之,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
    ,若存若忘;下士聞道
    ,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
    ,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廣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質直者渝
    ,大方無隅
    ,大器晚成,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钡离[無名
    ,夫惟道,善貸且成
    。 天地未有之先
    ,原是虛虛無無,鴻
    2024-11-14
    李西月《道德經注釋》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