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xué)文化 >> 道德經(jīng)注解

      張其成《道德經(jīng)》第二十九章

      德玄 2024-12-23 20:42:28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

      ,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
      。為者敗之
      ,執(zhí)者失之
      。夫物或行或隨
      ,或噓或吹
      ,或強或贏
      ,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
      、去奢
      、去泰。


      如果想要奪取天下而治理它

      ,我看他是不能成功的
      。天下這個神圣的東西不可以人為統(tǒng)治,也不可以強力把持
      。人為統(tǒng)治就會失敗
      ,強力把持就會喪失。所以一切事物(尤其是人),有的走前,有的隨后;有的緩慢,有的急切;有的剛強
      ,有的瘦弱
      ;有的安坐,有的墮落
      。因此圣人要去掉極端
      ,去掉奢侈,去掉過度


      0565.jpg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

      ,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
      ,不可為也
      ,不可執(zhí)也。為者敗之
      ,執(zhí)者失之
      。”“將”是如果的意思
      。如果你想取得天下
      ,然后去治理它,我看你是不能成功的
      。天下是個神器
      ,不是一般的器具,而是一種神妙的器具
      ,一種神圣的器具
      。它是不可以讓人來“為之”的,來統(tǒng)治的,也不可以“執(zhí)之”的
      ,不可以去給它把持住的
      。因為這個神器的東西啊,它是偏于無形的
      ,你不可能把它當(dāng)一個東西據(jù)為己有
      。如果是硬性地去治理它,那你就會失敗。如果你是非要努力地去把持它
      ,那就會失去它
      。所以不能憑個人的意志去強為啊。

               在老子看來

      ,得天下與治天下無外乎兩種方法
      ,一種是“無為”的方法,一種是“有為”的方法
      。所謂“有為”的方法就是“取天下而為之”
      、“執(zhí)天下而用之”,就是用強力
      、暴力去奪取天下
      ,用強政、暴政去控制天下
      ,指使百姓
      ,表面看這種方法是有利的、有效的
      。然而老子卻提出了嚴(yán)峻的警告
      ,用這種方法得天下與治天下,一定會很快滅亡
      。為什么呢
      ?因為天下是個“神器”,是個神圣的器物
      ,它是極為貴重的
      ,又是最容易破碎的,一不小心它就會被打碎了
      。它有自己的一套結(jié)構(gòu)方式
      、運行方式,千萬不能人為地去改變它
      ,也不可以人為地去支配它
      。它是一個整體,所以不能分割它
      ,不能強行加入人為的想法
      、人為的觀念

              我們現(xiàn)代人治理一個企業(yè),往往覺得這個企業(yè)就是我們打拼出來的

      ,當(dāng)然是屬于我的
      ,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改變它,支配它
      。這和古代的一些帝王的想法是一樣的,以為這個國家是我打下來的,當(dāng)然是我的“家天下”,我可以隨意地控制它。自古以來有多少暴政
      、暴力
      ,結(jié)果怎么樣?“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
      ”有哪一個朝代能夠永世長存?秦始皇就是把整個天下當(dāng)做他的家
      ,然后他自己說我叫始皇
      ,始皇帝,從我開始
      ,然后千秋萬代
      、子子孫孫永遠(yuǎn)保有這個家產(chǎn)。結(jié)果呢
      多少年
      十五年,沒啦
      ,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所以你想他可以想盡辦法去把有這個天下,結(jié)果這個天下還是失去了
      老子告訴我們的就是這個道理

               也許你會說,我創(chuàng)建的這個企業(yè)和那些強行奪取來的國家不同

      ,我是打拼出來的
      ,沒有去偷去搶,我為什么不能掌控它
      ?雖然如此
      ,但你一定要明白,企業(yè)也是一個“神器”
      ,同樣是脆弱的
      ,你創(chuàng)建的不等于就是你的,這叫“生而不有”
      。你想一想
      ,辦一個企業(yè)一開始有多少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合作伙伴在支持你
      、幫助你
      ,后來有你的副手、你的下級
      、你的員工在被你管理
      、為你這個企業(yè)工作,所以一個企業(yè)絕對不是一兩個人的

               或許你會進(jìn)一步說

      ,我知道這個道理,但照老子“無為”的意思
      ,難道我就不管不問
      ,任由我的企業(yè)自生自滅嗎?當(dāng)然這并不是老子“無為”的真正意思
      ,老子只是說不要違背自然規(guī)律地去支配它
      ,也就是說不要違背生態(tài)平衡規(guī)律、市場規(guī)律
      ,不要違背員工
      、消費者的本性和最基本的利益,而不是說要我們在家睡大覺
      ,什么事也不干

             “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

      ,或強或贏
      ,或挫或隳?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崩献釉谶@里描述了“物”的各種特性
      ,這個“物”其實指的就是人。物性是不同的
      ,人性也是有差異的
      老子用了八個“或”。“或”
      ,就是有的
      “行”就是行走,“隨”就是隨
      “噓”是緩慢出氣
      ,“吹”是急切吹氣。
      “強”是剛強的意思
      ,“是瘦弱的意思
      “挫”
      ,河上公本寫作“載”,安坐在車上
      ,“隳”就是墮
      、墜的意思。
      一切事物
      ,尤其是人
      ,有的在前面走,有的在后面道隨
      有的是緩慢地呼氣
      ,有的是比
      較急切地出氣,也可以說
      ,有的性子比較緩慢,有的性子比較急切
      ;有的很剛強
      ,有的很贏弱;有的安坐在上面
      ,有的掉落在下面
      。這是表達(dá)什么意思呢?實際上就是說
      。萬事萬物它的形狀
      、性質(zhì)是不同的,就好像我們?nèi)?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有的長得丑
      ,有的長得美,有的長得胖
      ,有的長得瘦
      ,有的性格急,有的性格慢
      ,但這一些都是非常合理的
      ,你不要硬性地去改造它。對人來說
      ,這八個“或”就是四種相對的人性的寫照
      。我們要承認(rèn)這種人性差異的合理性,一個領(lǐng)導(dǎo)尤其要明白這一點
      ,千萬不要去消除它
      。要知道世界就是因為有差異才顯得豐富多彩,自然就是因為有差異才能保持動態(tài)有序
      、生態(tài)平衡
      ,社會就是因為有差異才能保持動態(tài)穩(wěn)定
      、整體和諧,一個部門
      、一個企業(yè)也是因為有差異
      ,才顯得有活力、不偏激
      、不片面
      。然而,古往今來不少當(dāng)政者往往以自己的主觀意志作為標(biāo)準(zhǔn)
      ,來消除人的差異性
      ,結(jié)果導(dǎo)致怨聲載道、自取滅亡

               所以老子由衷地提出“三去”:“是以圣人去甚

      、去奢、去泰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睗h代河上公本解釋“甚”是指貪淫聲色,“奢”是指貪求服飾飲食
      ,“泰”是指貪圖宮室臺榭
      。這樣一一對應(yīng),可能過于機械了
      ,其實就是指日常生活
      、為人謀事的各個方面太過度了、太極端了
      ,違背自然常態(tài)了
      ,因此一定要拋棄掉,恢復(fù)到自然清靜的本來狀態(tài)中去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odejingzhujie/75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陳致虛《道德經(jīng)轉(zhuǎn)語》四十八
      為學(xué)日益章第四十八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
      ,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有為之道須落著
      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八十、八十一
      【第八十章】小國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遠(yuǎn)徙。雖有舟輿
      ,無所乘之
      ,雖有甲兵
      朱元璋《御解道德真經(jīng)》七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
      。天地不自生者
      ,人本不知,天地自生不生
      ,但見風(fēng)雨霜露益於世人
      ,亙古至今不息,未見天有自生者
      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十五
      【第十五章】古之善為士者
      ,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
      ,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客
      ;渙兮若冰之將釋
      ,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濁
      。 孰能濁以澄?靜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
      ?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
      ,故能敝而新成。古之善為士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識。夫惟不識
      ,故強為之容
      2024-12-18
      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十五
      張其成《道德經(jīng)》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
      ,谷得一以盈
      ,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其致之也
      ,謂天無以清,將恐裂
      ;地?zé)o以寧
      ,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貞,將恐蹶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是以侯王自稱孤、寡
      、不穀
      。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
      ?故至譽無譽
      2024-12-23
      張其成《道德經(jīng)》第三十九章
      李榮《道德真經(jīng)注》二十三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飄風(fēng)不終朝
      ,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
      ,而況于人乎
      ?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
      ,同于德;失者
      ,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
      ;同于德者
      ,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
      ,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希言自然
      。希,少也
      。多言數(shù)窮
      ,少言合道,故曰自然
      。道則非無非有
      2024-12-27
      李榮《道德真經(jīng)注》二十三
      李西月《道德經(jīng)注釋》四十一
      第四十一章大器晚成 上士聞之,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
      ,若存若忘;下士聞道
      ,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jìn)道若退
      ,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廣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質(zhì)直者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