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xué)文化 >> 道德經(jīng)注解

    張其成《道德經(jīng)》第三十一章

    德玄 2024-12-23 20:44:32

      夫兵者

    ,不祥之器
    ,物或惡之
    ,故有道者不處
    。君子居則貴左
    ,用兵則貴右
    。兵者不祥之器
    ,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勝而不美
    ;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夫樂殺人者
    ,則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
    ,兇事尚右
    。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
    ,言以喪禮處之
    。殺人之眾,以悲哀蒞之
    ;戰(zhàn)勝
    ,以喪禮處之。


      兵器是不吉祥的東西

    ,人們都厭惡它
    ,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君子平時以左邊為尊貴
    ,用兵作戰(zhàn)時以右邊為尊貴
    。兵器是不吉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工具
    ,只是迫不得已才使用它。最好要淡然處之
    ,勝利了不要洋洋得意
    ;如果洋洋得意,就是以殺人為快樂
    ,以殺人為快樂的人
    ,是不可能在天下得到成功的。吉慶的事是以左邊為上的
    ,兇喪的事是以右邊為上的
    。副將軍站在左邊,上將軍站在右邊
    。這說明是用喪禮來處置的
    。殺人眾多
    ,要以悲哀的心情來對待;打了勝仗
    ,要以喪禮來處置
    0601.jpg

       “夫兵者,不祥之器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a href="/ddjy_100/44.html">老子的反戰(zhàn)思想在這一章繼續(xù)得到體現(xiàn)。上一章說戰(zhàn)爭會帶來惡報
    ,這一章開頭就說兵器是不祥之物
    。“兵”除指兵器外
    ,又可以指兵事
    、戰(zhàn)爭?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拔锘驉褐?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這個“物”就是人,“或”就是有的,有的人就肯定會厭惡它,實際上是指人們就很厭惡它
    。制造兵器的目的就是為了戰(zhàn)爭,所以大家都厭惡它
    ,要從根本上反對戰(zhàn)爭,首先就必須廢除兵器
    ,不制造兵器?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F(xiàn)在誰會喜歡那個核武器?實際上都不喜歡
    ,因為它最終是個禍根
    ,若得不到有效的遏制,肯定會迎來2012年12月21日這一真正的災(zāi)難
    ,那一天剛好是冬至啊
    ,冬至那一天是黑暗最長的。瑪雅人寫到這一天
    ,意思就是說黑暗最極
    ,不能再黑暗了。當(dāng)然這一天是不可能的
    ,如果有可能
    ,那就是自己造的孽,甩幾顆原子彈不就可能了嗎
    ?所以兵器這種東西多討厭?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 肮视械勒卟惶帯保杂械赖娜私^對不去使用它

            “君子居則貴左

    ,用兵則貴右?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本悠匠J且宰筮厼樽鹳F
    ,“居”就是平常,平常就是在和平年代
    ,是以左邊為尊貴
    ,右邊為卑,左尊右卑
    。但是用兵打仗的時候一切顛倒了
    ,那是右邊為尊貴左邊為卑下,這剛好不同
    ,意思就是說平時跟用兵之時是恰好相反的
    。所以一定要記住,平時我們的左邊是尊貴的位置
    。所以一個建筑物前面有兩只獅子
    ,根本不用看它腳踩的是小獅子還是繡球,都不用看
    ,肯定左邊是公獅右邊是母獅
    ,如果不是這樣,很簡單
    ,那就是擺錯了?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F(xiàn)在禮儀也同樣如此,左邊是尊位
    。比如我們來了一個客人
    ,客人肯定是尊貴者,客人肯定坐在左邊
    ,主人肯定坐在右邊
    。左邊、右邊是怎么來的
    ?是從自己的實際方位來說的
    ,不是從客人的角度說的。

            “兵者不祥之器

    ,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北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就是一種不祥之器
    ,非君子之器
    ,前面已經(jīng)解釋過了,是“不得已而用之”
    ,就是迫不得已的時候你才用兵作戰(zhàn)。主動去侵略別人、攻打別人的戰(zhàn)爭是不道德的
    ,必須堅決反對。但有的戰(zhàn)爭是為了除暴救民
    ,這叫做“不得已”
    。但也決不能逞一時之強(qiáng),而是一達(dá)到目的就要立即結(jié)束戰(zhàn)爭
    ,就像第三十章所說的“善有果而已”

            戰(zhàn)爭這種事要“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而美之者
    ,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
    ,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可見老子不是一個憤世嫉俗
    、不顧是非曲直的人
    ,更不是一個對現(xiàn)實漠不關(guān)心、一味避世不爭的人
    ,實際上老子說的都是治國的方略
    ,他對現(xiàn)實政治、人民深切關(guān)心
    ,所以對戰(zhàn)爭并不是一概排斥
    、全盤否定。只要是為了救助百姓
    、除去暴亂
    、那就要迫不得已地進(jìn)行戰(zhàn)爭。但有一點是共同的
    ,無論何種戰(zhàn)爭
    ,都不可以勝為美,沉醉在戰(zhàn)爭的勝利之中
    ,更不能以殺人為樂事
    。因獲勝而洋洋得意,更以殺多少人為驕傲
    ,這就不是有道之人的正義戰(zhàn)爭
    ,這樣一來
    ,原本正義的戰(zhàn)爭性質(zhì)就變了,變成以殺人為樂的邪惡戰(zhàn)爭
    。這樣的人是不可能把自己的意志在天下得以伸張的
    ,就是說他這樣做是不得民心的,最終會走向自我覆亡

              “吉事尚左

    ,兇事尚右?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备懊嬷v的是一回事兒
    。就是在從事吉事的時候是崇尚左邊的,從事兇事的時候是崇尚右的
    ,也就是平時崇左
    ,戰(zhàn)時崇右。

             “偏將軍居左

    ,上將軍居右
    ,”上將軍為什么居在右邊呢?因為戰(zhàn)爭是兇事啊
    。兇事是以右邊為尊貴
    ,所以上將軍是居在右邊,居在尊位的
    ,而偏將軍
    ,輔佐他的副將,是居在左邊的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把砸詥识Y處之?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笔怯媚莻€喪禮
    、兇禮來對待它的?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皻⑷酥?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以悲哀蒞之;戰(zhàn)勝
    ,以喪禮處之
    。”你要是殺人太多了
    ,你要用悲哀的心情來對待它
    。也就是說你取得勝利了,而且是一個重大的勝利
    ,殺了多少多少敵人
    ,這個時候你不要洋洋自得
    ,興高采烈
    ,反而要心中悲哀
    。你看我這雙手沾滿了血,要懺悔
    ,不值得慶賀
    ,反而呢你要用喪禮來對待它,你要為我方犧牲的人和敵方犧牲的人去吊喪
    ,去悼念他們
    。很簡單,這個就是天道
    。殺人無度你還洋洋自得啊
    ,那就是太沒有天理了,那必遭天譴

             為什么在古代禮儀中

    ,平時以左為貴,以右為卑
    ?這是古人陽尊陰卑
    、天人合一觀念的反映。古人一般是坐北朝南
    ,所以左邊是什么方位
    ?是東南西北里的東。左邊
    、東邊是太陽上升的地方
    ,正因為是太陽上升,是陽氣上升的方位
    ,太陽升起則帶來光明和生機(jī)
    ,所以它是尊貴的,而右邊是陽氣下降的
    ,是太陽落山的方位
    ,太陽落下則帶來黑暗和殺氣,所以它是卑下的
    。中國傳統(tǒng)的禮儀中左邊是客人的位置
    ,右邊是主人的位置,表示對客人的尊重

             在古代

    ,兇事、喪禮的位置恰恰與平時的位置相反
    ,是右尊左卑
    。因戰(zhàn)爭是事
    ,所以要按兇事之禮,主持戰(zhàn)爭的上將軍居在右邊
    ,副將軍居在左邊
    。就是打了勝仗,也要以喪事來處理
    ,因為殺人了
    ,所以要心存悲哀之心,不可洋洋得意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odejingzhujie/75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guān)文章
    李西月《道德經(jīng)注釋》五十二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 天下有始
    ,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
    ,以知其子
    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八十、八十一
    【第八十章】小國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遠(yuǎn)徙。雖有舟輿
    ,無所乘之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民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
    ,安其居
    ,樂其俗。鄰國相望
    ,雞犬之聲相聞
    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十五
    【第十五章】古之善為士者
    ,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
    ,故強(qiáng)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客
    ;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
    ,曠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澄
    ?靜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古之善為士者
    ,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惟不識
    ,故強(qiáng)為之容
    2024-12-18
    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十五
    張其成《道德經(jīng)》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
    ,谷得一以盈
    ,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其致之也
    ,謂天無以清,將恐裂
    ;地?zé)o以寧
    李榮《道德真經(jīng)注》二十三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飄風(fēng)不終朝
    ,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
    ,而況于人乎?故從事于道者
    ,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失者
    ,同于失。同于道者
    ,道亦樂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
    ;同于失者
    ,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希言自然。希
    ,少也
    。多言數(shù)窮
    ,少言合道,故曰自然
    。道則非無非有
    2024-12-27
    李榮《道德真經(jīng)注》二十三
    李西月《道德經(jīng)注釋》四十一
    第四十一章大器晚成 上士聞之,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
    ,若存若忘;下士聞道
    ,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jìn)道若退
    ,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廣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質(zhì)直者渝
    ,大方無隅
    ,大器晚成,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
    。”道隱無名
    ,夫惟道
    ,善貸且成。 天地未有之先
    ,原是虛虛無無
    ,鴻
    2024-11-14
    李西月《道德經(jīng)注釋》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