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文化 >> 道德經(jīng)注解

    張其成《道德經(jīng)》第五十四章

    德玄 2024-12-25 19:53:03

    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修之于身
    ,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
    ,其德乃余
    ;修之于鄉(xiāng)
    ,其德乃長
    ;修之于邦
    ,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
    ,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
    ,以邦觀邦
    ,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以此


     善于建樹的人不可拔除,善于抱守的人不會脫落

    ,子孫按照這個道理而祭祀不絕
    。修德于自身,他的德就純真
    ;修德于家庭
    ,家庭的德就富余;修德于一鄉(xiāng)
    一鄉(xiāng)的德就會增長;修德于一國,一國的德就豐足;修德于天下,天下的德就會普遍
    。所以要從我的自身去觀察別人的身,從我的家庭去觀察別人的家庭
    ,從我的鄉(xiāng)里去觀察別人的鄉(xiāng)里
    ,從我的國家去觀察別人的國家,從我的天下去觀察別人的天下
    。我憑什么知道天下這樣的情況呢
    ?就是采用了這個方法。
    1542.jpg

      “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脫
    ,子孫以祭祀不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薄吧平ㄕ摺迸c“善抱者”指既能建立事業(yè)
    ,又能保持事業(yè)的人,善于種樹的人種的樹你怎么拔都是拔不掉的
    ,善于抱守的人抱住你你怎么甩都是甩不掉的
    ,所以由他們建立的事業(yè)是堅固而不可動搖
    、不可失落的,不僅能自我堅守
    ,而且能傳之后代
    ,子孫后代如果掌握了這個道理,按照這個原則持守
    ,就可以繼續(xù)
    將事業(yè)傳承下去而長盛不衰。"祭祀不輟"表示香火不衰
    ,“輟”是停止的意思
    。這當
    然是人人所向往的。

            中國建設銀行的廣告語是“善建者行”

    ,是對“善建者不拔”的化用
    ,“建”和“行”字用紅色標出來,這 “行” 字既可以讀銀行的   “行(háng)”,又可以讀行不行的  “行(xing)”;既有銀行的意思
    ,又有夸獎的意思
    。源于經(jīng)典, 巧妙化用
    ,富有韻味
    ,也收到很好效果。

           怎樣才能成為“善建者”與“善抱者”呢

    ?  老子告訴我們一個字
    ,就是“修”?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靶蕖敝感薜?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老子的修德與孔子的修德不同,孔子修的是仁義之德
    ,老子修的是自然虛靜之德
    ;孔子修德是一個逐步積累善行的過程,老子的修德是一個逐步減少欲望雜念
    、回歸人的清凈本性的過程
    。 但修行的路線卻是相同的,那就是都要從自身修起
    ,修身是修德之本
    。《大學》中說:“一是皆以修身為本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nbsp;  由修身而齊家、治國
    、平天下
    《老子》中首先就說“修之于身”
    。“修之于身
    ,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鄉(xiāng)
    ,其德乃長;修之于邦
    ,其德乃豐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修德的次序是修身、修家
    、修鄉(xiāng)
    、修國、修天下
    ,分為五步
    。修德的結果也分為五種:真、余
    、長
    、豐、普
    ,是逐步推廣
    、增長、普及的過程
    。修德于自身
    ,其德就純真;修德于家庭
    , 這個家庭的德就富裕
    ;修德于鄉(xiāng)里,這個鄉(xiāng)里的德就會增長
    ;修德于這個國家
    ,這個國家的德就很豐足;修德于天下
    ,天下的德就會很普遍
    。這樣自身乃至普天下所有人都回歸清靜德行,都具備無已
    、無名
    、無私
    、無欲、無為的稟賦
    ,那么天下都步入大道了
    。這樣建功立業(yè),就會永遠不衰亡
    、不停止

              “故以身觀身,  以家觀家

    ,以鄉(xiāng)觀鄉(xiāng)
    ,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
    。”    “觀”是修德的一種具體做法
    。老子說的“觀”是指內(nèi)觀
    ,內(nèi)觀自心, 觀一觀自心是不是有雜染
    、有污垢
    、有灰塵?私欲雜念就是污垢、灰塵
    。所以內(nèi)觀的過程就是洗心的過程
    。 “以身觀身,  以家觀家”
    ,是指以自己觀別人
    ,以自家觀別家,其余類推
    ,這個“觀”當然不是觀表面現(xiàn)象,而是指透過現(xiàn)象觀其本質(zhì),觀一身
    、一家、一鄉(xiāng)
    、一國
    、一天下的人心、本性是不是清凈無染了
    , 這就是   “滌除玄覽”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以此
    。”我憑什么知道天下的這種情況呢
    ?就是以天下觀天下觀察出來的

           “觀”也是儒

    、道、佛共同的方法
    。  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說:“觀過
    ,斯知仁矣?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nbsp; “觀其志”
    、  “觀其行”、“觀其所由”
    ,北宋大儒邵雍作《觀物內(nèi)篇》《觀物外篇》
    。佛家有止觀法門?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缎慕?jīng)》第一個字是“觀”:“觀自在菩薩
    。”  《金剛經(jīng)》最后一個字是  “觀”: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弊屛覀儗W會“觀”的修身方法。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odejingzhujie/75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李西月《道德經(jīng)注釋》五十二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 天下有始
    ,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陳致虛《道德經(jīng)轉(zhuǎn)語》四十八
    為學日益章第四十八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
    ,及其有事
    ,不足以取天下。有為之道須落著
    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八十
    、八十一
    【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李榮《道德真經(jīng)注》二十三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
    ?天地。天地尚不能久
    ,而況于人乎
    ?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
    ,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
    ,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
    ,德亦樂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希言自然
    。希
    ,少也。多言數(shù)窮
    ,少言合道
    ,故曰自然。道則非無非有
    2024-12-27
    李榮《道德真經(jīng)注》二十三
    李西月《道德經(jīng)注釋》四十一
    第四十一章大器晚成 上士聞之
    ,勤而行之;中士聞道
    ,若存若忘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
    ,進道若退,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
    ,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質(zhì)直者渝,大方無隅
    ,大器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