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所說的道,是統(tǒng)御生天
、生地
、生人、生物而命名的
,包含 陰陽動靜的機理
,具備造化玄虛微妙的道理
,總統(tǒng)無極生太極
。 無極就是沒有名姓,沒有名姓就是天地的開始,太極是有了名姓
, 有名姓就是萬物的母親
。從無名到有名,依次就生天
、生地
、生 人、生物了?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F在專以人的生成而談論,在父母未生之前,一片太 虛托諸
,深遠淳和為無極時也,無極為陰靜,陰靜陽也靜
。父母施 生之始
,一片靈氣投人胎中,這是為太極之時
,太極為陽動
,陽動 陰也動,從此而陰陽相推
,剛柔相摩,八卦相蕩
,則乾道成男,坤道 成女
。所以男女交媾之初
,男精女血,混成一物,此即是人身之本 也,嗣后而父精藏于腎,母血藏于心
,心腎脈連
,隨母呼吸,十月形 全
,脫離母腹
,這個時候性渾淪于無識,只以無極伏其神命
,資于 有生
,復以太極育其氣
,氣脈靜而內蘊元神
,則曰真性;神思靜而 中長元氣,則曰真命
;渾渾淪淪
,子孫之體,正所謂天性天命也
。 人能率此天性以復其天命,此即謂知道
。又為何修道之人不能成 道呢?為什么靈明日著
,知覺日深
,血氣滋養(yǎng),歲漸長歲
,則七情 六欲萬緒千端晝夜無休息
。心久動而神漸疲,精多耗而氣益憊, 生老迫而病死之患成
,并且無所滋補
,則瘵病頻生而欲望滋長,能 留下他的身體就很難了
,觀此生死之道
,人們習以為常,的確可 惜
,然而其疾病臨身也有求醫(yī)調治
,望起沉疴,圖延歲月
,此時即 有求生之心
,又何益于觀看惡死的常情,即覓長生之妙術,辛苦幾 年得聞仙道,仙道就是長生之大道,而世人大都以異端視之
,這是 黃老所傳,也正是體現了正心修身治國平天下的理念
。然而為什 么又指責它為異端呢?人若能修正身心
,那么身中真精真神就會 聚集其中
,大才大德也就在其中出現。圣人經典里說:“安而后能慮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边@是很實在的話呀,我經常提到這句話的
,這就是張子房在 下邳安居
,之后就能運用漢軍來回報韓國;諸葛亮在南陽安臥
,之 后就能輔佐蜀漢
,攻伐曹魏;李鄴侯在衡山安養(yǎng),之后就能興唐滅虜。其他的還有葛稚川做勾漏令,趙清源做嘉州刺史,許真君做 旌陽縣令,他們都是修道已成居住世上
,出仕安民的
,他們不是都 存有君父仁義之心嗎?孔子鄙視隱居怪邪
,孟子抵觸楊朱
、墨翟, 把隱居的人比作是《封禪書》中類似“怪力亂神”的意思
,就是像征生高
、陳伸子這些人,神仙家對此不以為然
。像邱長春奉旨見 成吉思汗,他說的話都是仁民愛物的言論
,陳希夷回歸華山胸懷 耿介清高的氣質,為何說是隱藏邪怪
,哪里有呢
?楊子為我,墨子 薄親,仙家卻不是這樣子
。
修道首先要三千功行
,濟人利物,再增加二十四孝以表人倫 之要
。吳猛
、丁蘭都是仙客,又為何與楊朱
、墨翟他們相提并論 呢
?孔子說求志,孟子說尚志,詢問是什么志
?回答說是仁義罷 了
。仁在五行屬于木,木中藏有火,大概是為了化育光明的作用, 就稱為仁義
。義屬金,金中生水
,大概是為了裁制流通的作用,就 稱為義
。仙家說的汞和鉛
,就是仁義的種子,比如說金木交并
,水 火交養(yǎng)
,所以曾經隱居以求其志向,清高而崇尚其志向
,之后汞鉛 變化
,
丹道凝結
,心志包括仁義。汞鉛又包括金木水火四行
,尋求它又崇尚它的,就誠心誠意地去做事
,再加上有意識與土相合說 明五行全備,修煉大道的事情就具備了
。所以孔孟當時只排除隱 居邪怪,楊墨卻沒聽說有攘斥fo老的
。唐宋以來,就有韓
、朱二 賢,盡力辟斥二氏
,諸位大儒唱和,眾多小儒拾起別人的咳吐之 K 余
,以求與大儒附會,究竟辟若何處
,反令世尊含笑,太上長嘆,小 ^ 儒輩不過徒吹濫竽,未必有韓
、朱的見識
,為什么說韓、朱排斥二 通氏的說法,并非是排斥fo學也非道學
,也并非是辟除那些真正學 1aj 習fo老的人
。如果不是這樣,《昌黎詩集》還會有往來贈答之言
, 又為何有那么多內容是關于二氏的
,二氏之人如果違逆,張道士 有詩詞噌送
。大顛有詩贈送
,惠師、靈師都有詩贈
,有人認為是借 題發(fā)揮,所以在惠師那里說:我因有病游歷怠惰,卻又憐念你的愚 昧和淳樸
。在靈師那里也說:正要收斂我的道行,并且又想突出 癲狂,好像是在譏諷一樣
。然而為何在張道士這里全無貶詞
,在 大顛師這里全無譏誚的語言。大概這兩位老師都是真仙真fo的 弟子
,張仙因尚書不被采用而歸真修行
,顛fo因聰明般若而通達 禪學,雖然是昌黎也不能下手排斥,肆意毀謗他們
,并且他們家族 又生了韓湘子這樣的仙人
。韓伯雪擁蘭關,大概已經知道從遠方 來的并不是凡俗之人。朱子少年之時也曾出人二氏
,大概是因為 不得其門而人
,被二氏的匪徒所迷惑
,所以懷疑他是虛假、荒誕
、 空寂
、渺茫,回過頭來互相抵觸矛盾
。等到了晚年學聞博識
,反而 又愛讀《參同契》,并且說《參同》之書本來不是為了明晰易經理 論的
,大概是借助易理以寄托修煉的進退和行持火候罷了
。而又 給別人書信說:近來閑暇,手頭沒有更好的書
,這才得以熟悉閱讀 《參同》
,這里面韻味含義深遠。說明他也覺得仙道之學有滋有 味呀
。然而韓
、朱二位賢哲特別駁斥非難,說它是非fo非老之流
,而且又并不是駁斥那些真正學習fo老的人,否則前后一身自相矛 盾
,那么二位賢哲也會為此發(fā)笑的。
我自認才能不足,但又私下里認為曾經學習廣覽百家理論
, 綜述三教大義
,并且明白三教相同之處,可以說是三教同是一個 道理
。儒學若離開此道就不成為儒,fo學若離開此道也不能成為 fo學,仙學若離開此道也就不能成為仙學
,然而仙家又特別地稱 為道門,這是更加以道而自居啊
。這還有什么可說呢
?平充議論 它們說:儒學,是施行大道以濟時匡正的
;fo學
,是省悟大道覺醒 人生的;仙學,是珍藏大道度化世人的
。各講各的妙處
,各講各的 好處,又何必弄出口舌是非呢
?所謂大道
,無非是窮理盡性以至 于命罷了?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鬃与[諱諸多罕見的言語
,仙家暢所欲言
,并且開導 比喻讓人明白,雖然字樣繁多
,但是道義精微
,所以人們不容易明 白。人類由于是天地陰陽二氣化育的
,也是因為父母精血相合而 出生的
。順其自然而施用它,那么鼻祖耳孫嗣續(xù)相繼而成
,反逆 其道而施用它
,那么真仙上圣也會接踵而出現
,這是相同的道理
。 《悟真篇》說:修身之事不拘男女,這種金丹大藥
,即使是愚昧野 人得到了它
,也可以立即登上仙位,不拘泥于貴賤賢愚老衰少壯, 只要是平素實行陰德
,仁慈悲憫眾生疾苦
,忠孝信誠,保全做人之 道,神仙之路自然不會遙遠
。還必須要洞曉陰陽
,深刻參悟天地 造化,審察它的真?zhèn)危玫疥庩柕恼龤?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覓尋鉛汞的真切宗脈
,這 才能夠脫胎換骨,長生不老。居住在沒有夜晚的地方
,游玩長保 春天的風景
,自身與天地同其久遠,與日月共同明耀天下
,這真正 是做為大丈夫分內的事情
。
至于那些御女采陰,服煉三黃
,燒餌八白
,這是旁門左道,沒有任何功效的東西
。還有以按摩導引
,吐故納新,呵噓呼嘻
,修制服用藥物草木
,作為養(yǎng)生的方法,雖然也能暫且消除疾病
,但是難 以逃脫衰老命盡,而且會被明達的人恥笑
。張伯端翁說:閉息一 ^法,如果能做到忘卻思慮
,斷絕念想,也可以達到人定出陽神。怎奈精氣神屬于陰性之物
,自身房宅屋舍難以堅固
,還是免不了有遷徙之苦。更有進氣補血名為抽添接命之術
,也能夠避免生病
, 延年益壽,強身健體
。如果想通過服食養(yǎng)就胎仙
,一定是不可能 通實現的。其他的旁門邪徑
,確實是我們仙道的異端
,不足以談論它。有人說,人們的生死都具有一定之數的
,豈能有違反上天的 定數而逃離死亡的
,只是從來不考慮“福自我求,命自我造”
。陰 騭可以延年,學習長生的人
,只要以陰功為本體,金丹為使用
,那 么上天注定的劫數就可以逃脫了
。念及我們太上道祖,列圣高 真,施行好生之心廣度人的心愿
,宏開玄教
,秘授仙方,名叫金丹
, 原始要終
,因此盡露天機,大泄玄奧
,其中行持妙用
,三候三關,九琴九劍
,藥材法器
,火候符章,悉已敷衍全備,各宜詳窮諸經,以避 其性命的本來面目
。我的言論雖然粗俗
,但義理最美
,所說的真 實不虛。倘若明白的人沒有任何猜疑
,就可以行持下手
,雖然沒 有遇到明師好友,得到此書即如師友在前
,自然就可以達到頓悟 上乘之法了
。比較世間諸多事情丹經全都暗合一理,沒有不通貫 其中的
,的確是苦海的慈航,指迷的智慧之燭,雖然是說施行起來 唯恐艱難
,然而不畏懼艱難就會茍且平安,再有告誡規(guī)勸的
,自身 懷抱金丹之后
,就應該高隱洞天,深藏福地,不要把黃白之術在朝 廷賣弄
,要作為方士的先導
,隱顯度世
,以等待上天符瑞
,白曰飛 升,不要顯露跡象
,這才可以稱作無上上品真人
,經歷萬劫而且不 會再壞。后來有共同志向的人要珍重明鑒啊
。
天地之間至靈至貴的是人
,最忙碌最快捷的是時間,可以大可以長久的是金丹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上藗兇蠖汲聊缬诠γ毁F場中,在愛欲 恩情之內
,如野狼那樣貪婪不巳
,如飛蛾撲火一樣沒有休息,倘若 一旦大限臨身,那時悔恨又有何益
,只有甘心等待生命終結
,去死 亡罷了,又有誰知道世上還有長生不老的方法
,誰還能覺悟到世 上有金丹靈藥的妙處
,的確可惜呀!這些金丹靈藥
,并非是世間 沒有
,并非是天上不能得到的
,只是在于同類人中尋找它,本來是 自身固有的產物
,簡單而且容易辦到
,極其接近并非遙遠。我曾 經撰有《金丹賦》記載了它
,語詞很明朗
,迄今追憶其中文句說: 制作金丹的人,開始就要借用乾坤作為玄牝,學習天地陰陽造化
, 識別二八的相當
,知坎離的互藏,候全氣的滿足
,聽水潮的汪洋
。 繼則觀看鉛花于癸后,賞玩月夕于庚方,制刀圭于片響
,罷龍虎之 戰(zhàn)場
,喚金公而歸舍,配玉女而人房
,如此一來果然就通曉此道 了
。雖然愚昧終究明慧,雖然柔和必能堅強
。先儒說:圣人不談 論容易的事情
,因它們能助長人的迷惑,也未嘗談論艱難的事情
, 因它能阻止人的進取之心
。如果人們用心追求,殷勤修煉
,自然 一定會人圣超凡,永登壽域
,長享無窮之快樂。這對人豈能是些 小的補益嗎
?況且人們大都為了功名富貴
,也有因為疲憊窮困已 極而后才可能成功的,倘若把勞苦之心改變?yōu)樾逕捴?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將要?快看見九轉還丹到手,萬劫精神長存
,如此來對比功名富貴,看看 這些誰的長誰的短呢
?
仲尼說:沒有仁義卻又富又貴
,對于我來說好像是天上飄浮 的云霧一樣。又說:如果做到仁,又不要使不仁的事情加在身上
。 不仁不義沒有比狂貪妄想嚴重了
。胡氏說:有志于大道的人,則 外面的事物會牽累他的身體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段蛘妗氛f:“若會殺機明反復,始 知害里卻生恩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庇纱丝芍肭蟮眠€丹大道
,必定先要絕欲,勤求
于殺伐天機的人,時刻就要把靈劍握在手中
,若外面欲念忽然乘 間萌動,急忙必須起動殺機
,不要輕易放縱
,天長日久,自然純粹 y 精熟,此時對境無心
,即刻施行反本歸根之道
。《易·翼》說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狈磸椭朗堑玫介L生不老果地的證驗,人們 醫(yī)怎能不勤勉地施行它呢
?萬物如同草木的匯集
,尚且能夠回歸于 根本,回返到根本還可以經歷一些歲時
,況且人為萬物之靈,把人 通置之死地,難道說還不如草木嗎
?還不覺得羞愧嗎
?如此返本歸根之道,又不是邪徑旁門的說教
。
世人以德行為先
,陰功為本,審察陰陽造化的天機,尋求玄牝 乾坤的奧妙,辨別二八坎離的方法
,確定金花水月的時間
,施行降 龍伏虎的威嚴,明白立命生身的處所
,其間必須達到虛空保守安 靜
,他為主我為賓,日月交相光明,以戌己為運用
,如此煉成金丹 易如反掌
。《易經》上說:男女媾精
,萬物化生
。人有此身也是因 為父母而得,倘若沒有父母身體為何會有呢?所以修煉金丹之道 和生身的事情相同
,只是順應它就成為凡人
,逆反它就成為仙。 順逆之間如同天與地一樣的差別
,只要逆反運用陰陽
,自然就可 成就,并不是邪徑旁門。這是我的論述
,大大地泄漏了天機
,這些 都是列位圣賢口傳心授的要旨,如果人們能依照如此下手行持
, 自然可以奪取天地玄妙的功能
,參透鬼神不測的玄機,的確是金 丹大道的秘訣
,除此之外
,再無別傳。先賢說:圣人未生
,道在天 地
;圣人已去,道著《六經》
。我的微末之言
,雖然不敢與圣經相 比,也可作為問道的正確道路,如同是撥開云霧而見到青天,好像 是披開荊棘而搜尋大路,坦然地沒有障礙
,豁然有了門徑
。學道 的人如果能夠專心研究,自然與仙道默契
,千萬不要看輕了啊! 這的確是萬金難換,百寶難求的,切不要輕易給非人開釋
,一定對它珍重啊。
一陰一陽之謂道
,所謂修道就是修此陰陽之道
。一陰一陽, 一性一命而已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吨杏埂防镎f:“修道之謂教
。”三教圣人皆本此 道
,以立其教也
。這個道源于性,本于命
。命如同是令
,上天以命 賜人,就是給人行令
。性就是理
,人因性而緣由天的理念,想緣由 天的理念就要在外盡于人事倫常之道
,它的理念在內要全盡于 “慎獨”
,還有忠孝友恭。衷心守護于內
,然而它的光輝可以顯現 在外
。喜怒哀樂也見于外部,但是保守它未予發(fā)動的就在內部。 如果做到明朗朗的天
,活潑潑的地
,窮盡它的性情,
內丹就可以成 功了
。想要保全它的令
,就要殷勤地眷顧它,這個令依法使用,這 個令存心養(yǎng)性
,這是眷顧生命勤勞用功的結果
。集匯義可以生出 正氣,這是使用令的法度,煉氣化神,煉神還天
,恢復它的性,又兼 恢復它的命,那么外丹就成功了
。
我希望后來的人修煉這個正道,所以直言不諱
。修道以修身 為大,然而修身一定要正心誠意
,意誠心正則物欲盡除,之后再談 論樹立根基之本
,氣是佐使,神為主載
。學者下手之初
,必須明白 一陽初動之候,真鉛始生之時,其氣迅速如電不能久居在先天
,霎 時就能生出癸水
,頃刻之間就可以變化,如涇水流動。等到生形 化質已經歸屬于后天
,就不能再使用了
。昆侖之上有玄門,它的 關竅很小
,在陰陽會合時不許動搖
,等待它們情性相感’自然彼我 相通。凡有形質的東西不能升人竅內
,只有真氣橐籥才能進入竅 內
。所以圣人直接指明先天一炁,可以沖開此竅
。又說:修行的 經路,可以續(xù)命延年
,修真而全真,無來無去
,不生不滅?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F在有 些愚昧的人,聽說有人用生陽之道的,卻行使御女巧詐之術
,正好 類似披麻救火,飛蛾撲燈
,貪其美色,肆無忌嬋,白天則盡力多勞
,夜晚卻又恣情縱欲
,致使神昏氣敗,髓竭精枯
,還不醒悟
,甘愿等 待死亡。古代的圣賢不是這樣
,他們忠孝兩全
,以義博施,暗行方 y便
,默積陰功
,只是以死生為念,不因名利關心
,白天少慮甚至無
思,夜晚則清心寡欲
,因此而神全炁壯,髓滿精盈
。每次感嘆凡俗之軀,如同石中之火,似是水上之漚
。未聞道的急忙求師,已明道的急切求藥
。若能廣參博采
,信受奉行
,求先天的大藥,尋出世的 通丹方,急忙下手速修
,唯恐時間不再等人
。修行大道,豈能是旁門小術
,那是至人口傳心授
,金液還丹的玄妙之道。并非入定胎息 二乘之法,那是最上一乘的大道
。從有為到無為,從外藥修內藥
, 以自己而證求別人,以陰而配陽
,以鉛而投汞
,以炁而合神。所謂 的無為,并非是防危守城之方
,溫養(yǎng)沐浴之事
,那是得到還丹之 后,脫胎神化的功行
。所謂有為,并非是采戰(zhàn)提吸之術
,九一動搖 之法,那是安靜虛無之道
,守持雌心不動雄念
,寂然不動,感而遂 通
。這就是未得丹之前
,煉己筑基的事情。
有為和無為
,體與用
,始與終已經在此看到,內藥外藥出處之 法相
,在此明顯呈現
。外藥是在造化窟中生出,內藥在自己身中 產出
,內藥是精
,外藥是炁,內藥養(yǎng)性
,外藥立命,性命雙修
,方合 神仙之道。大修行人想求先天
,外藥必煉之后以等待陽炁化生
, 用神炁煉成慧劍,采金水勻配柔剛
,古人采藥進火全憑此物
。除 七情之患,去五賊之害
,若無煉己以去賊之患害
,就不能常應常 靜,魂魄怎能受制,情欲豈不相干
。如果要人室施功
,臨爐下手則 外火雖動而內符不應,只因剛柔未配
,因此慧劍沒有鋒利
,倘若群 魔為害,心神不寧
,欲念雜起
,就會追逐外境漂流,致使汞火飛揚, 圣胎不結
。如果煉己純熟
,則心無雜念,體若太虛
,一塵不染
,萬 慮皆空,心死而神活
,體虛而氣運
。這時才能尋求一陽之道,二候之功
,還丹容易
,煉己最難。要憑借慧劍剖開鴻蒙
,疏導匠手鑿開 混沌,卻又用陰陽顛倒之法
,水火既濟之道,再行地天交泰
,使陽 居于下位
,火必然照上 ',讓陰在上位
,水能潤下
。只要苦行忍辱, 身心不動
,己之性若往
,彼之氣自回
,人能如此便能得到守雌不 雄,寂然不動
,感而遂通的效果
。太極將判之間,靜極而未至于 動
,陽初復而未離開陰
,等候如此真正的先天炁降臨,用方法追 攝
,送人黃庭之中
,每天運行乙汞,包固周密
,汞氣漸多
,鉛氣漸 散,合煉丹藥在鼎內,又須要調停真息
,周流六虛
,達到聲音寂靜 而意念相合,那么氣息均勻而且脈象平穩(wěn),丹藥開始凝結,只等到 圣胎氣足
,十月功圓
,脫胎神化,降生嬰兒
,調之純熟
,出人縱橫, 往來無礙’不再被群魔引誘
,只等到九轉功成
,面壁之時,煉精則 化炁,煉炁則化神
,煉神則化虛
,形神俱妙與道合真,這就是大丈 夫功成名遂的時候
。
這個大道古人不在世上傳授
,大概是因為愚昧的人信仰卻不 能篤行,施行的人卻又不夠勤奮
,而且反生誹謗之心
,所以說秘而 不傳。我自從遇到高人以來,述說修身秘要
,用以警覺后學同志, 各自以此標準加以勉勵
,希冀共同登上神仙府地。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djy_131/592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